1. 「父愛邏輯」這個詞,曾經在產品圈大熱,意思是做產品要像一個嚴父一樣,教導孩子(用戶)應該做什麼,它的大前提是——爸爸做什麼都是為你好。但在大健康領域,霸道的「父愛邏輯」不一定行得通。
2.首先,「父愛邏輯」的基礎,是革命性的產品與服務,好比橫空出世的iPhone。在大健康領域,要做到飛躍的境地概率太低,即使成功還要經過市場的長期檢驗,畢竟它關乎健康。
其次,「父愛邏輯」是一種強教育,表現為「聽我的不會錯」,但健康更多依靠自我感知,用戶會不自覺反問:你難道比我更了解自己嗎?
3. 所以,大健康產品的營銷,可以從「母愛邏輯」上考慮。肯定孩子,以一種柔和的、關愛的方式去溝通,發現軟肋並愛撫之。這表現為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不苛責不教育,先表示理解後提出建議,達到一種「吹面不寒楊柳風」的溫存。以減肥食品為例,父親邏輯會說:最快幫你減脂甩肉;母愛邏輯則會說:無糖美食,輕鬆生活。
健康產品要去和用戶和解,打消負罪感,傳遞幸福感,讓用戶感受到關愛。
4. 比起強教育,用戶更期待的是「我懂你」。想要以罪惡感讓用戶幡然醒悟,只會觸碰到他們的逆鱗;以幸福感與他們和解,才能獲得良性的回應。
一言以蔽之,大健康產品營銷,不是聲若洪雷的揭短,而是無聲潤物的偏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