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D零幹預的成功許是因為「好運氣」?中國的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2021-01-09 電子發燒友
FSD零幹預的成功許是因為「好運氣」?中國的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雷鋒網 發表於 2021-01-08 16:18:06

去年10月,特斯拉開始向部分客戶推送FSD Beta版軟體供測試使用。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對FSD軟體進行了革命性的改寫,最新版的FSD可以完成90%的非幹預駕駛。

2020年12月底,WHOLE MARS CATALOG上傳了一段視頻,記錄了特斯拉Model 3利用FSD Beta在幾乎無人工幹預的情況下完成了從舊金山到洛杉磯的全自動駕駛過程。

而隨著國產特斯拉在中國銷量的不斷增加,FSD在加州的出色表現又能否在中國復現?視頻中寬闊的道路、順暢的路況,讓人不禁懷疑起FSD對中國複雜交通狀況的適應力。

舊金山往返洛杉磯,特斯拉實現零幹預自動駕駛

2020年12月31日,WHOLE MARS CATALOG上傳了一段特斯拉FSD Beta的路試視頻,並發文表示該視頻記錄了特斯拉Model 3從舊金山到洛杉磯實現零幹預自動駕駛的全過程。據他們所知,這是首個記錄了特斯拉FSD實現零幹預的實例。

文章詳述了此次行程的相關細節。作者Steve表示,特斯拉Model 3在穿過Market Stree時表現有些奇怪,不知為何就轉入了相鄰的車道。但他認為此時問題不大,於是在保持觀察的情況下仍讓汽車維持全自動駕駛的模式穿過街道,駛離舊金山。

此後,車輛在洛杉磯的道路上行駛時遇上了一大塊廢棄物。安全起見,這一次他迅速將車輛轉向另一條車道。這是除兩次停靠充電站以外,唯一一次的人工幹預。但由於此時汽車已駛入洛杉磯,技術上來說,在他操作方向盤之前,此次自舊金山至洛杉磯的零幹預駕駛測試已經完成。

為彌補這點遺憾,1月4日WHOLE MARS CATALOG再度上傳了一段視頻,記錄了同一輛特斯拉Model 3從洛杉磯SpaceX總部返回矽谷的過程。據地圖顯示,此次行程共約559公裡。

這一次則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從出發到最終目的地的全過程零幹預自動駕駛。

此次駕駛,汽車以滿電狀態出發,因此僅在Kettleman市的充電站停靠了一次,即在五個半小時的車程中僅人工控制了一分十五秒——這是在充電站停靠,給汽車插上插頭,然後拔下插頭駛回道路所花費的時間。

Steve相信,這兩次FSD零幹預自動駕駛的成功僅僅意味著開始,隨著軟體的改進,未來零幹預駕駛的成功案例將會越來越多。

FSD零幹預的成功許是因為「好運氣」?

使用全自動駕駛模式返回矽谷後,Steve對FSD的信心大增,認為返程的再度成功意味著零幹預的自動駕駛可以在任何一輛安裝了FSD的特斯拉汽車上實現。當然,他也承認,並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實現完全零幹預。

往返兩次的路試情況,似乎一定程度上證明了FSD的成功並非偶然。但細看兩段測試視頻,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不乏運氣的成分。

首先是溫暖晴朗的天氣情況。良好的天氣帶來清晰的視野,這有助於特斯拉的車載攝像頭捕捉並準確識別路面狀況。Engadget的報導分析稱,加州溫暖的天氣是這項依賴攝像頭的全自動駕駛技術成功的基礎,若是在下雪天FSD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雷射雷達等其他感應器也許才是避免發生碰撞的必要裝置。

其次是良好的道路狀況。舊金山和洛杉磯之間的道路不僅開闊,車與車之間也能保持相對較遠的距離,一路上也幾乎沒有行人或動物橫穿馬路等突發狀況。而唯一一次的突發狀況,即第一次測試時在行駛過程中遇到了大型障礙物,車主就立即採取了人為幹預措施。

再者就是車主對特斯拉有著足夠的信心。駕駛員對FSD安全性的信任程度,決定了其在面對突發狀況時是否會採取人工措施進行幹預。若非如此,早在特斯拉穿過Market Stree時,第一次的零幹預自動駕駛測試就要宣布失敗。

以上幾個因素的疊加,使得這兩次零幹預全自動駕駛成為可能。

FSD未必適應國內路況,中國的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據報導,隨著國產化和多輪降價等因素的影響,特斯拉目前已佔據了40%左右的中國電動車市場。今年年初,國產特斯拉宣布降價後,更有消息稱上海一家特斯拉體驗店單日即售出了近200輛。特斯拉未來的目標是在2022年全球銷量破百萬,其中至少40%來自中國市場。照此目標來看,未來中國將會有四十萬輛特斯拉汽車。

若之後,FSD逐步開放給全體用戶使用,特斯拉的零幹預自動駕駛能否在中國實現?也許很難。

就如前面所說,FSD在這兩次零幹預駕駛中的出色表現,很大可能是依賴於加州溫暖的天氣以及良好的路面狀況。其在惡劣天氣下的表現、面對突發狀況時的反應以及在擁堵複雜的道路上的表現會如何,僅通過這兩個視頻是沒辦法有定論的。

小鵬汽車曾在知乎上回答過「自動駕駛想要適應中國國情需要解決哪些問題」的提問。

小鵬汽車表示,要在中國實現自動駕駛必須考慮:中國道路上多樣化的交通工具;中國特色的交通標識和標線;中國特有的路況,其中包括高速公路路況中的岔道口併線、匝道限速等問題,以及重點體現中國國情的城市路況中的對前方車輛行駛意圖的判斷、防加塞等問題。

這些都是自動駕駛在中國需要重視並亟需解決的狀況。

特斯拉的FSD主要使用的是視覺感知方案,面對中國複雜多樣的路面狀況,要實現全自動駕駛,仍舊需要海量的數據積累和持續的機器學習。

據統計,2018年到2019年,特斯拉在中國共交付了五萬九千多輛汽車。相比起那兩年來源於美國數十萬輛客戶自有車輛的駕駛數據,來自中國的數據也許尚不足以讓FSD積累足夠的「中國經驗」。

責任編輯:PS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路測資質互認之後,自動駕駛測試區的路應該怎麼走?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智能相對論(ID:aixdlun),作者丨魏啟揚2020年,地方政府發展智能汽車產業還需要建自動駕駛測試區嗎?如是看來,地方政府通過自動駕駛測試區作為抓手,搭建企業和政府、產業和項目、資源和供需的橋梁,以此切入到智能汽車產業的打法或將「失效」。趨勢之下,自動駕駛測試區該走向何方呢?
  • 萬鑫銘:自動駕駛汽車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動駕駛汽車是接下來我們汽車「新四化」重要的戰略取向,現在的智能汽車也是如火如荼的在全國各地開展前期發展和培育,智能汽車在走入我們百姓家的過程中的路徑中之一就是車路協同的模式,因為車路協同的模式是有強大的AI和大數據的新技術的支撐,同時當前有我們全國在推動的新基建的基礎設施的支撐,應該說車路協同模式是在中國發揮我們體制優勢和我們制度優勢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之一。
  • 再見2020|自動駕駛追逐者的進與退
    安徽海博智能也是一家新入局的自動駕駛創企,該公司專注於礦區自動駕駛設備的研發與改裝,於2020年01月17日正式成立。8月底,海博智能與華為籤約合作,以共同推動露天礦用無人駕駛平臺的標準化和產業化。華為MDC產品總裁李振亞表示,華為將全力支持海博無人駕駛項目,以實現無人礦山解決方案順利落地。伴隨著新玩家的爭相入局,自動駕駛發展態勢也在繼續向好。
  • 北鬥衛星精確"指路" 自動駕駛前路可期
    正值北鬥三號系統「收官之星」在太空遨遊之際,在天津港,中國重汽的無人駕駛卡車與北鬥系統展開了一場隔空「連線」,將「遠在天邊」的北鬥系統帶入到人們「近在眼前」的生活中。借力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中國重汽豪沃無人駕駛重卡精準發力,通過地面設備和領先技術的全面應用,實現了定位精度、授時精度以及測速精度三位一體的新突破,並以無人駕駛重卡的商業化運行助力天津港智慧港口的建設。其實,在智能化重卡方面,中國重汽起步較早,近年來,其無人駕駛重卡的商業化運行也在逐步加碼。
  • 除了PPT以外 中國廠商的自動駕駛技術距離特斯拉們還有多遠?
    對於自動駕駛所用到的神經網絡算法來說,算法本身的優劣固然重要,但大量的數據積累,優化,訓練更加重要。這是一個用戶數據多——產品體驗好——用戶數量增加——進一步收集更多數據——產品體驗進一步提升的正向循環。先發制人的特斯拉已然跑出了這麼遠的距離,以百度目前的進度來追趕,恐怕很難。
  • 【中國青年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獲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中國青年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獲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2021-01-05 中國青年報 邱晨輝 【字體:大 中 小】
  • 現在自動駕駛出車禍,更像是「酒駕」,無關「電車難題」
    福特的簡短論文為當代讀者提供了一種更細緻入微的方法,來思考涉及自動駕駛汽車的道德場景,而不是只用所謂的電車難題來分析。 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福特遵循了在亞里斯多德之後一種被稱為道德倫理的傳統。 但是,遵循道德規範並不會引發目前大多數關於自動駕駛汽車的爭論。相反,對最終結果是自動駕駛汽車佔主導的社會的關注,是最令人擔憂的。
  • 那些被自動駕駛「殺死」的人
    我們緬懷這些在自動駕駛歷史進程中,因為技術不夠完善而遭遇不幸的人們,發展自動駕駛,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應心存敬畏。另一方面,2016 年 7 月特斯拉在中國的經銷商被高雅寧家屬告上法庭,加上佛羅裡達事故被全球關注——雙重壓力下,2016 年 8 月份,特斯拉中文官網將「自動駕駛」改為「自動輔助駕駛」。特斯拉中國公司員工還需接受額外培訓,在演示相關功能時,必須將雙手放在方向盤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特斯拉 Autopilot 沒有出過大問題。
  • 何小鵬再槓馬斯克:「在中國搞自動駕駛讓你找不到東」
    該自動駕駛平臺算力從30 Tops 提升到 200 + Tops,算力已超特斯拉(144Tops)。隨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Twiteer上再提小鵬汽車抄襲特斯拉技術,認為小鵬汽車有特斯拉老版本自動駕駛軟體,但沒有神經網絡訓練計算機。之後還接了一句,「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其它中國公司沒有這樣做。」
  • 合利·天德廣場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成功載人首飛
    廣州正在打造全球首個空中交通試點城市,《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建設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而天德廣場將探討變成現實,已於2019年11月與億航智能達成戰略合作,推動廣州科技創新,將自動駕駛飛行器(AAV)首度落戶羊城。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獲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近期通過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席會議的專家綜合評審,並於1月5日獲得了該市乘用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
  • 2019 年來了:自動駕駛行業將面臨哪 7 大障礙?
    為此,外媒 EE Times 專門採訪了業內專家,詢問了他們對 2019 年自動駕駛行業的看法,到底哪些才是備忘錄上的重點?雖然大家的觀點百花齊放,但這 7 個話題大家達成一致,而他們就是今年(乃至以後)自動駕駛行業面臨的最大障礙。1. 我們能過了路測這關嗎?在為各家自動駕駛公司排名時,權威學者、媒體以及自動駕駛公司都喜歡用路測時間來做主要的參考標準。
  • 自動駕駛大展宏圖 沃爾沃再一次定義「出行安全」
    6月27日,上海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載人示範應用啟動,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眾開放自動駕駛服務,該舉措一度上了熱搜,甚至央視的當紅主播朱廣權也在當天央視新聞的直播中賣力地宣傳了一波自動駕駛。值得注意的是,滴滴選擇了量產版本的沃爾沃XC60 T8作為原型車——一方面,其看中沃爾沃汽車在過去幾年裡在安全領域的領導者地位和良好聲譽,這有助於更多的消費者放心的參與到自動駕駛出行體驗服務中來。另一方面,在技術架構上,沃爾沃在主被動技術的領先優勢也為自動駕駛測試系統的加裝提供了硬體基礎。由此可見,沃爾沃的重拳出擊,勢必將在自動駕駛領域大展宏圖!
  • 特斯拉FSD測試版新功能:可在路口自動禮讓行人
    13:30:04 來源: 品玩 舉報   品玩11月28日訊,特斯拉目前正在改進其完全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潛在能力是多少?
    隨著市場上互聯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量出現及共享經濟在城市交通中的持續增長,當今社會正處於全球社會和經濟變革的邊緣。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潛在能力是多少?消費者將如何使用自動駕駛汽車?針對這些疑問,來自L.E.K.艾意凱諮詢的專家們給出了解答。市場上互聯自動駕駛汽車的大量出現及共享經濟在城市交通中的持續增長,讓當今社會正處於全球社會和經濟變革的邊緣。
  • 科學家在運河測試自動駕駛船隻 自動水上計程車要來了
    阿姆斯特丹的運河上即將出現自動駕駛船隻。研究人員計劃在明年使用自動駕駛船隻來穿越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此項舉措是五年計劃中的一部分。該五年計劃的目的是測試自動駕駛船隻在擁有1/4水域的城市中運輸人員和貨物的能力。自動駕駛船隻還可以作為諸如橋梁或舞臺等的臨時基礎設施,麻省理工學院城市研究和規劃系的教授卡洛·拉蒂(Carlo Ratti)說道。
  • John Capp:自動駕駛更多是提醒 技術將推動法規
    在本次車展上,通用全球開發部安全戰略與整車項目總監John Capp在對網易汽車表示,自動駕駛更多的是「提醒」,駕駛員應主控駕駛行為。在談到自動駕駛事故時表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將推動政策的實施落地。當時研究這個項目的初衷,是希望使駕駛過程當中能夠引入更多自動化的因素,就像我們所考慮的讓這些駕駛員可以把他們的手離開方向盤,在有限速通過的這些高速公路上,可以實現手不在方向盤上,實現這樣的自動駕駛。但駕駛人員還是需要把注意力放在駕駛行為上,雖然這個技術現在已經研發出來,是比較好的技術,可是它還沒有好到說可以讓車自己決定怎麼去開。
  • ...屆國際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技術創新應用展覽會正式定檔2021年6月
    在如今時代大變革的潮流中,自動駕駛、智能座艙、智能網聯的高速發展成為了汽車工業發展中的一抹亮色。智享座艙逐漸從駕乘載體向智能化、數位化的生活空間轉變,備受終端用戶關注的人機互動領域已然掀起了新一輪革命,未來駕駛成為了全球汽車技術研發的熱門方向。
  • 獲自動駕駛物流重卡測試牌照,嬴徹科技團隊詳解量產L3是現實
    嬴徹科技此前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封閉高速路段開展自動駕駛重卡測試。此次嬴徹科技獲得長沙自動駕駛重卡測試牌照,將加速公司自動駕駛重卡技術的發展和商業化進程。核心團隊齊發聲:自動駕駛落地方法論中國的物流行業雖然成長迅速,但是效率低下,整個行業的利潤率很低,而且很難規模化。
  • 「進化」中的福特自動駕駛測試車 2022年商用無人駕駛夢近在咫尺
    原標題:「進化」中的福特自動駕駛測試車 2022年商用無人駕駛夢近在咫尺   福特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正是通過一代代的自動駕駛車展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