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測資質互認之後,自動駕駛測試區的路應該怎麼走?

2020-11-15 騰訊網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智能相對論(ID:aixdlun),作者丨魏啟揚

2020年,地方政府發展智能汽車產業還需要建自動駕駛測試區嗎?

目前國內很多測試區都在推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結果互認,再加上國務院辦公廳今年7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精神,亦對智能汽車產業提出了具體要求:「統一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功能測試標準,推動實現封閉場地測試結果全國通用互認」。

在剛剛結束(11月13日)的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秘書長公維潔也代表聯盟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範工作組正式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測試互認推進路線圖》。

根據《互認路線圖》規劃,爭取各地測試區在2021年底實現測試結果互認,在2022-2023年實現測試通知書互認。

如是看來,地方政府通過自動駕駛測試區作為抓手,搭建企業和政府、產業和項目、資源和供需的橋梁,以此切入到智能汽車產業的打法或將「失效」。

趨勢之下,自動駕駛測試區該走向何方呢?

遍地開花的測試區和多如牛毛的路測牌照

讓我們將目光追溯到5年前智能汽車產業剛剛起步的懵懂時期,如何將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從PPT的概念變成現實,完成技術上的突破,做出可以演示和落地的樣本成為當時行業最為急迫的現實。

在此之前,大量的道路測試是研發自動駕駛技術不可或缺的環節,而封閉場地測試和驗證又是自動駕駛車輛進入公開道路進行測試的前提條件。

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城市為了可以加入到這一項新興產業的競爭中去,通過建設封閉測試區向自動駕駛企業提供測試環境,發放測試牌照,提供政策支持,以「築巢引鳳」的方式形成產業聚集成為很多城市發展產業的路徑。

在這一產業發展思維下,自動駕駛測試區如雨後春筍幾年時間內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據不完全統計,截止目前,全國有近30個省、市、地區發布道路測試實施細則,全國各地指定供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用的路段裡程超過2800公裡,16個省份22個城市建設了30個智能網聯汽車封閉測試場。

智能相對論根據公開信息整理

與此同時,據不完全統計,全國20個城市向70家企業總計發放了超過430張路測牌照,測試車輛總數超過500臺。

全國各城市自動駕駛測試牌照發放情況。智能相對論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驚嘆於測試區和測試牌照數量急劇膨脹的過程中,新的問題產生了,由於沒有統一的建設標準,各地測試場的建設水平差異較大。

有的智能汽車測試場地是在原有傳統測試場地的基礎上升級改造而來,像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坡道、隧道、S彎道等這樣的重點場景只能「隨緣」,即便是新建的測試場,也會因為受條件限制,重點場景也不能全都「顧及」。

如果說「硬體」方面的差異只停留在測試場景的豐富程度上,通過前期規劃和後期擴建,還是能快速達成一致的,那麼「軟體」方面的差異就很難平衡了,由於測試場運營主體技術水平參差不齊,直接體現在測試服務能力上高低不一,至於在技術人員配備、數據平臺搭建、仿真平臺搭建等方面的差異就更多也更大了。

有行業媒體曾對國內幾個主要城市的智能汽車測試場地的建設特點與測試能力進行過比較,通過下表可以看到,場景不健全已是當前各封閉測試場面臨的共性難題。

資料來源:中關村智能網聯研究匯,智能相對論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路測資質互認,不同立場下的算盤與博弈

對於路測資質互認政策的推行,自動駕駛企業首先站出來表示歡迎。

「國家推行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結果互認是一件好事,為行業帶來正向作用。」文遠知行COO張力表示,結果互認可以大大節省企業的成本和時間,特別是初創企業,在不同城市落地項目時,將省去大量重複的測試認證工作,這樣企業的運營壓力也將大大減少。

嬴徹科技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對於自動駕駛企業來說,各地有著各異的城市環境和不同開放程度的道路,在多地測試能使自動駕駛的測試和道路驗證獲得更多的場景以及測試數據支撐。

「如果在不同城市可以使用同一張測試牌照進行道路測試,這將有效節省各項成本,尤其是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贏徹科技相關負責人表示,減少重複投入,則意味著企業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投入到技術的提升,算法的驗證,有助於更快的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

但若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各自打的算盤又各有不同了。

「一些產業起步較晚、發展較慢的中小城市,他們會比較更希望互認,畢竟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運營成本也低,如果當地有智能網聯項目,很容易吸引車企過來,只要一落戶就有業務做。」

長三角三省一市已經達成了結果互認,安徽省深度參與當地智能汽車產業建設的資深專家伍華(化名)表示,根據他的切身感受,「這項政策對於先發地區,特別是一線城市,初期沒有其他測試場時,車企們是排隊過來測試,但由於他們測試場的運營成本高,如今實行結果互認,對他們來說會產生流失,所以他們的意願並不強烈。」

長沙在推行測試結果互認方面同樣屬於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就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的運營方,湘江智能副總經理高培基看來,這項政策就像異地換駕照一樣,將引導產業資源向優勢地區更加集中,根據長沙目前的實踐,「短期來看,測試區的測試收入可能會有所減少,但從長期來看,結果互認或將加速產業洗牌,經過優勝劣汰之後,更有利於產業生態成長。」

測試結果互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那麼為什麼各地在執行過程中並沒有實現真正的互認,或者說國家層面的全局互認至少在現在還都沒看到邊際呢?

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標準認證方面的缺失。

文遠知行和嬴徹科技在接受智能相對論採訪時都表示,能夠實現測試結果互認的前提是全國要有一套統一的標準和規範,讓自動駕駛企業和認證機構都有規可循,這樣結果互認才會更有權威性。

根據長三角和長沙等城市已經落地的實踐經驗來看,路測資質結果互認的基礎門檻還是由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2018年聯合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中所規定的14項測試內容。

但若從自動駕駛測試從封閉場地走向開放道路,從單一場景走向多場景串聯的趨勢來看,行業還需對更廣泛和更複雜的測試內容達成統一共識的標準,其中在車、場、人、網、管等多方面均存在大量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

因而在更廣泛的行業標準形成之前,到結果互認打通之後這個時間差內,測試場仍將是地方政府發展智能汽車產業的主要抓手。

路測資質互認趨勢之下,處於十字路口的自動駕駛測試區

很明顯,路測資質互認之後,會加速行業資源的流動,從而引發產業格局的重塑,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如何聚集產業?這是地方政府需要著重思考的新問題。

持續對封閉測試場進行投入,在「硬體」層面走出差異化的優勢,或是一條可選方向。

上文提到,場景不健全是當前各封閉測試場面臨的共性難題, 「有的測試場從規劃到建設都非常完備,有的測試場的場景就很單一,這在未來就有被淘汰的風險。」 伍華幾乎走遍了全國所有的測試區,他認為目前還在做規劃的新測試場,或者準備進行二期建設升級的測試場,場景差異化要重點考慮,「讓一些沒有或者少有的場景出現在自己家,為以後互認時的差異化發展埋下伏筆,這樣雖然不能說可以跑到終點,但至少可以跑得更遠一些。」

路測資質互認帶來的另外一個趨勢,產業競爭的重點將從封閉場地走向開放道路,此時落地場景就被提到了一個很高的位置。

這裡有幾個值得挖掘的案例。

1、今年4月,長沙推出了智能汽車產業「火炬計劃」和「頭羊計劃」,遵循著「場景引導,落地為先,示範帶動,複利向前」的發展思路,長沙全市所有傳統公交車、危化品運輸車、校車、環衛車、渣土車等重點車輛進行智能化升級,此外還開放了自動泊車、智慧環衛、封閉園區自動駕駛等場景。

2、今年9月的2020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上海一口氣發布了十大應用場景,上海對此的理解是,落地應用是智能網聯汽車取得突破的「分水嶺」,每一個場景的「解鎖」都會給相應領域帶來發展的新機遇。

3、今年8月,廣州公示「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面向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的智慧交通『新基建』項目」招標結果,這個金額接近4.6億元的超級項目包括車路協同路網基礎設施、智能信號燈控制系統、智能停車泊車等相關應用項目的建設,大量場景在這個項目中落地。

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今年以來,智能汽車產業第一梯隊城市的產業發展思路都極為相似,他們都在努力推動產業從測試走向落地,再到運營模式創新的探索,這也是為何今年第三個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的競爭為何如此激烈的原因之一,先後有22個城市向工信部提交了申報申請,最終只有長沙一個城市獲批。

正如工信部科技司技術創新處處長趙策在」5G+車聯網生態發展高峰論壇」上演講時所說的那樣,從「示範」到「先導」,雖然只是名字上的一小步,卻是產業發展的一大步,表明車聯網經過充分的測試和驗證,正在經歷從「可看」到「可用」,由「盆景」到「花園」的變化。

這,也是在路測資質互認之後,測試區和地方政府們必須改變和重新適應的產業發展思路。

相關焦點

  • 萬鑫銘:自動駕駛汽車目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自動駕駛汽車是接下來我們汽車「新四化」重要的戰略取向,現在的智能汽車也是如火如荼的在全國各地開展前期發展和培育,智能汽車在走入我們百姓家的過程中的路徑中之一就是車路協同的模式,因為車路協同的模式是有強大的AI和大數據的新技術的支撐,同時當前有我們全國在推動的新基建的基礎設施的支撐,應該說車路協同模式是在中國發揮我們體制優勢和我們制度優勢的一個重要的戰略選擇之一。
  • 中國的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中國的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雷鋒網 發表於 2021-01-08 16:18:06 去年10月,特斯拉開始向部分客戶推送FSD Beta版軟體供測試使用。馬斯克表示,特斯拉對FSD軟體進行了革命性的改寫,最新版的FSD可以完成90%的非幹預駕駛。
  • 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獲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汽車電子中心自動駕駛團隊近期通過了深圳市交通運輸委聯席會議的專家綜合評審,並於1月5日獲得了該市乘用車自動駕駛開放道路測試牌照。
  • 【中國青年報】中科院深圳先進院獲自動駕駛公開道路測試牌照...
    這也是中科院系統內研究單位獲得的首個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汽車電子中心主任、研究員李慧雲表示,獲得公開道路測試牌照後,研發團隊的自動駕駛車輛將按計劃在深圳市交委劃定的19個市內公開區域中進行智能網聯汽車公開道路測試。
  • 2019 年來了:自動駕駛行業將面臨哪 7 大障礙?
    對於整個自動駕駛行業來說,剛剛過去的 2018 年是悲喜交加的一年。許多自動駕駛公司取得了巨大突破,市場也越做越大,但 Uber 測試車的致命事故和一系列「逆歷史潮流而動」的趨勢卻向整個行業潑了一盆冷水。據《紐約時報》報導,亞利桑那錢德勒的一些居民就對 Waymo 測試車深惡痛絕,他們甚至開始向測試車扔石頭或者故意扎破其輪胎。
  • 那些被自動駕駛「殺死」的人
    2016 年 7 月,高雅寧的家人將特斯拉的經銷商起訴至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要求賠償損失 10000 元,理由是特斯拉在其自動駕駛系統尚不完善過關的情況下仍然通過誘導宣傳讓用戶信任這套系統,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入選中國十大智能網聯汽車...
    並根據用戶調查和已公開指標(如投資規模、封閉測試區面積、開放測試區面積、測試道路裡程、測試廣場面積、車路協同V2X測試裡程、交通安全場景數量、自動駕駛測試場景數量、網聯類測試場景數量、運營單位註冊資本等),得出國內智能網聯汽車測試基地和示範區的排名。
  • 除了PPT以外 中國廠商的自動駕駛技術距離特斯拉們還有多遠?
    連橫同在2013年,比亞迪跟和北京理工籤訂協議,花了三個月多的時間,拿出一輛搭載雷射雷達技術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並斬獲了當年全國無人車駕駛比賽的冠軍。次年,他們又宣布跟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通訊研究院成功搭線。有了測試車,取得了成績,更走出了國門,比亞迪的自動駕駛研發之路,至此走的相當獨立。隨後發生了兩件有意思的事情。
  • 獲自動駕駛物流重卡測試牌照,嬴徹科技團隊詳解量產L3是現實
    6月21日,在長沙市人工智慧政策及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規則體系新聞發布會上,嬴徹科技獲得由長沙市頒發的自動駕駛物流重卡測試牌照。據新智駕了解,長沙為嬴徹科技、北京福田戴姆勒、百度、長沙智能駕駛研究院、中車時代5家企業發放共計49張測試牌照。
  • 再見2020|自動駕駛追逐者的進與退
    滴滴自動駕駛公司也於2020年完成了自成立後的首次對外融資,該輪投資由軟銀願景基金 2 期領投,總額超 5 億美元,計劃用於加大自動駕駛研發測試投入,推進滴滴在國內外特定區域開展自動駕駛載人應用。同時,滴滴還於2020年5月在北京註冊成立了一家新的自動駕駛公司,並緊接著在上海開放了Robotaxi試運營,以驗證同時更好地優化其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 北鬥衛星精確"指路" 自動駕駛前路可期
    正值北鬥三號系統「收官之星」在太空遨遊之際,在天津港,中國重汽的無人駕駛卡車與北鬥系統展開了一場隔空「連線」,將「遠在天邊」的北鬥系統帶入到人們「近在眼前」的生活中。借力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成功發射,中國重汽豪沃無人駕駛重卡精準發力,通過地面設備和領先技術的全面應用,實現了定位精度、授時精度以及測速精度三位一體的新突破,並以無人駕駛重卡的商業化運行助力天津港智慧港口的建設。其實,在智能化重卡方面,中國重汽起步較早,近年來,其無人駕駛重卡的商業化運行也在逐步加碼。
  • 科學家在運河測試自動駕駛船隻 自動水上計程車要來了
    阿姆斯特丹的運河上即將出現自動駕駛船隻。研究人員計劃在明年使用自動駕駛船隻來穿越阿姆斯特丹的運河。此項舉措是五年計劃中的一部分。該五年計劃的目的是測試自動駕駛船隻在擁有1/4水域的城市中運輸人員和貨物的能力。自動駕駛船隻還可以作為諸如橋梁或舞臺等的臨時基礎設施,麻省理工學院城市研究和規劃系的教授卡洛·拉蒂(Carlo Ratti)說道。
  • 「進化」中的福特自動駕駛測試車 2022年商用無人駕駛夢近在咫尺
    原標題:「進化」中的福特自動駕駛測試車 2022年商用無人駕駛夢近在咫尺   福特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正是通過一代代的自動駕駛車展現出來
  • 何小鵬再槓馬斯克:「在中國搞自動駕駛讓你找不到東」
    該自動駕駛平臺算力從30 Tops 提升到 200 + Tops,算力已超特斯拉(144Tops)。隨後,特斯拉CEO馬斯克在Twiteer上再提小鵬汽車抄襲特斯拉技術,認為小鵬汽車有特斯拉老版本自動駕駛軟體,但沒有神經網絡訓練計算機。之後還接了一句,「這只是小鵬汽車的問題,其它中國公司沒有這樣做。」
  • 【測試】測你情路坎坷or平坦
    測你情路坎坷or平坦麻衣如雪/文有的人感情之路起起伏伏,總是遇不到能走進婚姻殿堂的人,即使遇到了也有緣無分,以為板上釘釘的愛情,最後以分手告終。B、有大的關口你的情路在前面一段的時候,可以說有一些平坦吧,比較好走,因為選擇了黑色的你,本身是一個有謀略的人,你一向對自己的感情有堅持,明白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所以前面遇到喜歡的你會深愛,不喜歡的不會曖昧。但是你在中期特別容易遇到大的關口,有的時候可能還很難跨過去。
  • 趙名輝塔羅牌測試:我未來的路會如何?
    想知道你未來人生的路會順利嗎?你又適合走什麼樣的路,又適合從事哪些職業呢?那麼本次就來測試一下吧。 塔羅牌測試規則:不要先看答案解析,放鬆心情、保持平靜,想著本次要測的問題,之後從下面四張牌中憑感覺與印象選擇一張你認為符合自己當前生活狀態的牌,選擇好之後看答案解析。
  • ...10比1擊潰星際2職業選手 特斯拉將裁員7% 蘋果自動駕駛裁員200人
    13、首個自動駕駛封閉高速測試環境建成1月22日,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消息,我國首個專門用於自動駕駛測試的封閉高速公路環境建成,於近日正式開展測試工作。該封閉高速公路測試環境位於無錫市通錫高速公路(S19)南通方向,全長4.1公裡。
  • 蘋果造車不會帶來驚喜:電池極限無法突破 自動駕駛仍是虛幻
    一個基本常識是,完全自動駕駛(L5)的最終實現,是基於數據、算法、傳感器以及專用晶片的共同協作,通過數以萬計小時的開放式真實路況測試,方有一定機率以接近99.9999……%的概率所最終實現的。以在自動駕駛領域最為激進且技術較為領先的Waymo公司為參照,堅持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路徑的它,由谷歌於2009年孵化,至少燒掉了40億美元研發投入,養活了1500人的研發及運營團隊,累計路測裡程達超過500萬英裡,迄今仍在L4級別的門口徘徊。
  • 工信部:《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範應用管理規範(試行)》公開...
    其中,德國、英國、韓國、新加坡等已經允許智能網聯汽車作為普通試驗車輛在包括高速公路在內的各類道路上進行測試;日本、瑞典和美國也相繼開放公共道路上的自動駕駛測試;丹麥、加拿大、美國部分州政府就自動駕駛汽車示範應用出臺了管理規範。從總體來看,各國主要通過修改現行法律或採取豁免措施允許智能網聯汽車使用公共道路測試、開展示範應用,並從測試主體資質、測試流程、事故處理等各個方面作了明確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