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二大傳統節日,源自中國,卻發展了很多獨特的風俗

2021-01-09 STARDAY日本跨境

8月份,日本將會迎來僅次於新年的大節日——盂蘭盆節,通常在8月12日~8月16日會放假。這時候,日本人會回鄉探親祭祖,或全家出遊。傳統節日會有很多風俗,因此是一些特定商品銷量增長的大好時機,也是產品創意碰撞的時刻。

盂蘭盆節、中元節、七月十五傻傻分不清。其實,中元節和盂蘭盆節雖然是同一天,但來源完全不同。盂蘭盆節源自佛教,中元節來自我們的道教。

日本飛鳥時期,受隋唐文化的影響,盂蘭盆節和中元節一塊傳入日本。之後,日本將這兩個節日直接統稱為盂蘭盆節。日本結合當地民俗,發展了很多獨特的風俗,流傳至今。

日本盂蘭盆節習俗

返鄉祭祖。盂蘭盆節期間,在外打工的日本人會開啟返鄉潮,堪比中國春運,也是日本家庭大團圓的日子。之後,一家人會去掃墓,祭祖,祈福。

盆踴り大會,是祭奠祖先、祈禱風調雨順,是日本盂蘭盆節的一個重要標誌。日本多地會在不同時間段舉行舞蹈大會,男女老少穿上浴衣,在鼓聲中,翩翩起舞。

放河燈。這段時間,日本女性會穿上和服,在河邊放河燈,寓意送走親人的靈魂,寄託對親人的思念。

拜訪親人。這段時間,日本人會去拜訪親人,朋友,上司,互相贈送禮物, 感謝其平時的照顧與愛護。

7、8月是日本網購高峰期,7月份發放獎金,8月又是走親訪友的日子。這段時間,賣家要提前備貨,準備迎接銷售高峰期。

這段時間,各類產品的銷量都會上漲,賣家最主要的是把握好大促時節,推出符合節日氛圍的產品,可以在包裝上、店鋪首頁上推出節日產品。提前選品測款,迎接銷售旺季。

相關焦點

  • 漫話中國傳統節日食品
    傳統節日,作為一個國家或民族歷史文化長期積澱的產物,自誕生起便成為民族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載體之一。中國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流傳至今的節日風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除了發揮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作用外,傳統節日也成為維繫華人世界的文化紐帶。
  • 三個國家的傳統節日,美國綠帽節,印度的胡裡節,日本的泥漿節
    在未知的遠方,總是吸引著很多人去探索,沒有規劃,沒有目的地,只是自由地遨遊。世界上有很多國家,其中的一些節日和習俗,雖然我們不能完全了解,但也要尊重當地的習俗。我今天要講的是世界三大國家的一些節日。你知道哪一個?讓我們互相了解一下如今,美國的經濟發展位居世界前列,人們對該國的風俗也十分關注,當地的一個節日也引起了熱議。這個節日就是綠帽節,每年3月舉行,對西方社會影響很大。
  • 中國傳統節日介紹——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由來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 同一個節日卻不是同一天?你所熟悉的節日在日本很不一樣!
    這次將要介紹新年、端午、七夕、中秋…等等我們中國人熟悉的節日在日本的變化與不同,來看看這些源自漢文化的節日在現代日本演變為何種節慶、又有哪些獨特的習俗與過節方式吧!中日節日大不同②正月十五元宵節:鏡開、成人之日在中國的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但前面有提到日本現在大多節日都是看公曆,所以和中國的元宵節日期通常都不太一樣。日本的正月十五這天稱作「小正月」,是新年的最後一天,在這天會將新年時期擺的新年裝飾撤下,並將新年時供奉的鏡餅敲開後料理吃掉,有開運、祈求新年順利的好吉兆。不過隨著時代演變,現在日本各地的鏡開日也不一定會是15日當天了。
  • 寶雞發現盛唐地宮,出土世界最早茶具,證明日本茶道源自中國
    寶雞發現盛唐地宮,出土世界最早茶具,證明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我們都知道,日本人一直以自己的文化傳承千年為榮,但是卻對於自己的文化其實大多數來源於中國感到難以啟齒,並且認為大多數文化都是他們自己原創,但是中國考古發現卻屢次打臉,比如,日本人挖出繩文時代的建築物,認為是自己原創,但是中國南方的明堂卻證明很可能是日本傳統建築神社的源頭。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除了吃粽子,你還知道哪些傳統風俗?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 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 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七夕乞巧節過後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乞巧,中國歲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節的時間具體是幾月幾日呢?在中國乞巧節過後是哪個傳統節日呢?乞巧節是幾月幾日農曆  農曆七月初七  農曆七月七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
  • 新春賀喜:中國傳統節日,玩中國傳統遊戲!
    春節是中國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它標誌農曆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人們將告別寒冷單調的冬季,迎接生機盎然的春天。    所以今年鼠年的新春,也同樣是具有中國傳統節日的標誌,不論是鞭炮還是年夜飯,都是中國傳統節日的必備要素,所以在春節裡做具有中國傳統的事,無疑才是最能夠符合節日氣氛的事!
  • 一些中國傳統的英文說法 之傳統節日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可以弘揚和傳頌的了。 上次我們說了十二生肖,今天來聊聊中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大多數傳統節日都按照「陰曆」來記錄,「陰曆」也稱為「農曆」。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
  • 小語藝考|日語高考,日本的夏季傳統節日:七夕節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自古以來就與中國交流頻繁。而中國的傳統節日,也隨著文化交流傳入到日本,逐漸成為具有日本當地特色的傳統佳節。據傳,早在奈良時代(710-794年),七夕節就傳到了日本。本來日本的七夕節和中國一樣是農曆的7月7日,但是在明治6年(1873年)改歷之後,大部分的地區把七夕變成了新曆的7月7日,只有仙臺,北海道等地會把節日推遲一個月,將8月6日到8日三天作為七夕節,大致和農曆接近。中國的七夕節,來源於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和中國相似,日本也流傳了很多七夕節的傳說。但是故事內容卻和中國大有不同。
  • 韓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韓國節日大全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韓國傳統法定節日有哪些?
  • 中國的傳統節日與習俗
    中國的傳統農曆節日主要有:(1)農曆正月初一:春節;(2)正月十五:元宵節;(3)二月初二:龍抬頭;(4)清明前一天:寒食節;(5)清明節;(6)三月初三:上巳節;(7)五月初五:端午節;(8)七月初七:七夕節;(9)七月十五:中元節;(10)八月十五:中秋節;(11)九月初九重陽節;(12)
  • 【跨境】十一月你不容錯過分重要節日!
    是美國的全國性節日,時間是每年11月11日,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休戰日發展而來。每逢節日來臨,都有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來表達對退伍軍人的敬意。 11.05=日本七五三節 日本七五三節 Shichi-Go-San Festival七五三節是日本獨特的節日。 神道在新生兒出生30~100天內向神社參拜保護神,到了3歲(男女童)、5歲(男孩)、7歲(女孩)每年11月15日(明治維新前是農曆11月15日)參拜神社,有感謝神祇恩惠的風俗。
  • 比中國春節規模更大,日本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世界最大的水上慶典
    參加大阪 天神祭: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大阪天神祭,是日本「三大節日」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慶典。節日的重頭戲是「陸上遊行」和「乘船遊行」 」。陸上遊行表演,會有3000人穿著奈良的平安宮服裝和天神的轎車,慢慢向前走;乘船遊行表明,大約有100艘來自天馬橋的船向上遊行駛。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傳統節日文化激活再生 任重道遠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節日創意大賽組委會主任史宗愷在致辭中指出,一個民族要想在長久的生命中經歷過若干次錘鍊後發現它的那些本能面目仍然存在,一方面是要有時代的延綿,另一方面是構成這個民族的特徵應始終存在。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有自己的文化信念,在堅持自身文化特徵的基礎上發展文化理念,當下顯得尤為重要。
  •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組圖)
    北京市平谷區秧歌花會鬧元宵全區直播  貴州:災後重建有信心 紅紅火火鬧元宵 寧夏:紅紅火火鬧元宵 甘肅:喜迎元宵佳節 浙江:古運河畔賞燈會千盞花燈亮湘湖珠海:第二屆民間藝術大巡遊盛況空前 內蒙古:紅紅火火鬧元宵慶元宵 花燈俏 長春:正月十五紅燈高掛迎佳節
  • 德國節日裡哪些是比較有傳統特色的?德國特色節日盤點
    雖然在德國不同的地區復活節的風俗不盡相同,但有幾點在整個德國都一樣:畫彩蛋,找彩蛋遊戲和復活節兔子是這裡過復活節不可或缺的部分。 3、復活節後星期一 顧名思義,該節日均為緊接著復活節的星期一,德國全國法定節日。 4、耶穌升天日(每年復活節後第39天) 耶穌升天日是德國全國法定節日。
  • 日本人審美觀獨特,喜歡留大虎牙,大家感覺好看嗎?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也出現了各種變化,大多數人都能看到其中的變化,比如從穿衣風格這方面就能看出來。80後,90後以及00後都有不同的穿衣風格,除了各個年齡段的審美觀不同之外,很多地區的審美觀也不同,比如在日本,日本人的審美觀就比較獨特。
  • 日本獨特的送禮文化
    會章規定成年、婚喪、祭祀(對成人儀式、婚喪、祭祀,日本習慣的說法是「冠婚葬祭」,比中國「紅白喜事」一詞內容更廣),「贈禮少許」雖可,但「回贈之習……一切應予廢之」。啤酒是日本人中意的禮品之一其中強烈主張應廢除的具體項目有:「元旦、雛節(3月3日)、端午、彼岸(春分和秋分前後的七天,本為佛教活動,但在日本是一般民俗節日
  • 日本一年到頭都有哪些節日?
    大家對中國的節日都如數家珍,那麼是不是也有人好奇,日本人都過什麼節日?打開日本日曆數一數,幾乎每個月都有節假日,而且有的月份還不止一個!元旦一月一日——元旦(元旦)照日本的風俗,除夕前要大掃除,並在門口掛草繩,插上桔子(稱「注連繩」),門前擺松、竹、梅(稱「門松」,現已改用畫片代替),取意吉利。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半夜聽「除夕鐘聲」守歲。元旦早上吃年糕湯(稱「雜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