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看未來,誰能打贏地產下半場?

2021-01-09 樓市頭條自媒體

張瑞敏說: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因為所謂成功的企業,只不過是因為踏準了時代的節拍。

如果說,2015年到2019年是許多房企彎道超車的5年。

那麼,2020年到2024年是少數優質房企改寫格局的5年。

對於地產行業而言,2020年既是極為困難的一年,又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

這一年,無論是行業趨勢、企業發展態勢,還是資本市場對地產股的估值邏輯,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

01.

——

在分析具體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幾張圖。

這是萬科:

這一張是龍湖。

上面兩張圖,分別是萬科、龍湖過去幾年的股價走勢圖。

在這兩張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從市值的維度,截止到2020年1月6日,萬科的市值是3320億(人民幣,港幣近4000億),龍湖市值為2196億(人民幣,港幣為2629億)。

我查了下在剛剛結束的2020年,這兩家房企的銷售規模數據。

從銷售額看,萬科7041.5億,龍湖則為2706.1億。

也就是說,單就規模體量而言,萬科比龍湖大兩倍多。

但從市值上看,龍湖的市值只比萬科少1000多億(人民幣)。

你可能要問,是萬科出了問題嗎?

並沒有。

至少到目前為止,萬科仍舊是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優秀的地產公司之一。

那是資本市場搞錯了嗎?

顯然也不是。

你要知道,金錢是最聰明的,數千億的真金白銀,這些玩家們犯錯的機會微乎其微。

那問題何在?

答案是時代變了,趨勢也變了。

何為時代變了?我想有這麼兩大關鍵詞。

1、總量見頂:

不管你承不承認,那個屬於房地產的激情狂飆的年代已經結束了。

自2016年以來,國內樓市連續4年的成交面積是這樣的:

2016年:15.7億平方米;2017年:16.9億平方米;2018年:17.2億平方米;2019年:17.2億平方米;

而今年前11個月,全國新建商品房的銷售面積是15.1億平方米,同比增長了1.3%。

儘管到目前為止,官方的數據尚未出來,但大概率會在17億平左右,與去年持平。

當然了,需要強調一下的是,這裡的總量見頂是指銷售面積,而非價格。

2、大分化:

一是城市間的大分化:一二線樓市大爆火熱,三四線樓市有些暗淡。

易居研究院的數據說,2020 年 1-11 月,一線城市商品累計成交面積同比增長 14%,二線城市累計同比下降 5%;三四線城市累計同比增長 1%。

而從價格來看,一線深圳、廣州、上海等城市在過去的一年多中熱得發燙,二線的杭州、成都、南京等日子也相當不錯,但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價格都是陰跌的,而且暫時看不到好轉的跡象。

二是房企間的大分化:少數房企在逆勢生長,不僅銷售再創新高,增速也十分可觀;更多的房企則是遭遇滑鐵盧,銷售額大幅下滑,資金鍊存壓力。

這個數據我不一一列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翻看一下第三方機構年底的榜單。

要說,這都是歷史和周期的必然,由不得你我。

事實上,在已到來的地產下半場,房企的分化只是行業走向成熟、深度洗牌的開始。

02.

——

很多人問,龍湖的市值為何能持續穩定增長?

其實,上文已給出了基本的答案。

接下來,我們就再梳理下,龍湖做對了什麼。

自2018年開始,龍湖集團開始踐行並堅守「空間即服務」的戰略,強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的多維驅動,協同發展。

這個戰略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就是龍湖所主張的「空間+服務」戰略。

底層:以空間打造為核心的開發引擎;

升級:即圍繞「空間」展開多重服務場景創新,深度連接人與空間的需求。

在這樣的持續布局和協同發展下,龍湖的四大主航道都取得了標杆式的成績。

1、地產開發

最新數據顯示,龍湖2020年的銷售額在2706.1億左右。

老實說,當下環境仍能保持穩定增長實屬不易,但也過得去。畢竟,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許多行業、許多人來說,都是非常艱難的一年。

我們在前面說了,在大分化時代,只有布局高能級的一、二線城市,才有可能打贏地產下半場。

從現有的數據來看,龍湖堅持了其一貫的邏輯與紀律:緊密圍繞核心城市群範圍內的一二線及熱點城市進行布局。

目前龍湖的業務遍布環渤海、長三角、華中、華南、西部五大區域的62個城市,90%的貨量集中在熱點城市和價值區域,且成本合理,為後續的盈利增長奠定基礎。

2、商業運營

如果說,在地產上半場,得規模者得天下。

那麼在地產下半場,做不好商業的地產公司,一定不是一家好公司。

一定體量的商業,能為公司提供持續且穩定的現金流,是未來業務的增長極,也是創新業務的載體。

過去幾年,為了補齊商業地產的短板,萬科收購了印力,而中海則不聲不響的在寫字樓領域做到了全國第一。

同樣的,儘管規模也只是萬科、碧桂園的三分之一,國內商業做得最好的華潤置地市值也超過了碧桂園,這就是商業的力量。

就目前來看,商業規模和營收能力僅次於華潤的就是龍湖。

資料顯示,目前龍湖的投資物業集中在26個有地鐵的城市,已經實現全國核心市場布局。

2020年1-6月,龍湖的物業投資業務實現不含稅租金33.6億元,同比增長30.4%,商場佔比77.4%。

而到2020年底,龍湖開業商場達到49個。

3、租賃住房

這也是一個面向未來的賽道。

你可能不知道,龍湖之外,萬科、中海、招商、保利都在加大布局。只是,在這個賽道上,龍湖已建立起一定的優勢。

目前,龍湖冠寓已布局全國30餘個高量級城市,並在全國十餘個重點城市落地40多個人才公寓項目,提供超過2萬套人才保障住房。

儘管2020年長租公寓遭遇寒冬,但龍湖冠寓保持穩健發展態勢。

2020上半年龍湖冠寓租金年收入7.3 億元,同比增長 63%。

4、智慧服務

這條賽道的想像力其實不用多強調。

就在1月6日,港股上市的碧桂園服務大漲超過16個點,市值超過1700億港幣。

儘管未單獨上市,但龍湖智慧服務板塊無論是規模體量還是服務口碑,都是國內靠前的。

數據顯示,在物業管理方面,龍湖智慧服務實際管理面積1.32億平方米,其中51%為外拓面積。

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42%到24.9億元,毛利率保持較高水平約為27.5%。

這在業內是非常有競爭力的水平。

不僅如此,通過5年的探索實踐,龍湖智慧服務已於2019年全面完成科技系統「智慧服務引擎」的搭建,涵蓋20餘項科技產品,並通過這些科技產品將各業務場景充分線上化。

2020年,龍湖智慧服務連續第12年實現超過90%的客戶滿意度,累計進駐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基於客戶的需求,推出全新九大增值服務。

03.

——

從上述龍湖的發展路徑,以及萬科、中海、保利、融創等幾大房企過去幾年的表現來看,在地產下半場,至少有幾大趨勢是很明確的:

1、從規模為王,到規模、利潤一個都能少

過去兩年,眾多房企都放棄了對規模的極致追求,進而尋求規模和利潤之間的平衡。

比如融創,在2020年3月就公開對外表示:融創已經具備一定規模,銷售額的增加是必然但不是重點,現在利潤才是第一位的。

再比如龍湖,在充滿挑戰的2020年上半年,龍湖集團實現營業額511.4億元,同比增長32.6%,利潤總額則達136.37億元,做到了規模和利潤的相對平衡。

2、從單一住宅開發,到主航道之下的相關多元化

比如龍湖強調地產開發、商業運營、租賃住房、智慧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的多維驅動,協同發展。

而中海則不斷加大對寫字樓、商業等業態的布局,以此平滑周期的波動。

碧桂園和恆大則嘗試走跨界多元的道路,比如恆大造車、碧桂園進軍農業和機器人,從目前來看,難度略大,效果不明顯。

3、從高負債、高槓桿、高增長,到穩健、高質量增長

過去幾年,很多策略激進的房企,都或多或少的遭遇了困難。從綠地到泰禾再到福晟,概莫能外。

反觀一些穩健型的房企,他們不僅土儲優質、債務合理甚至低下,而且手握上千億的現金。

還是以龍湖為例,2020年上半年,龍湖保持了平均借貸成本4.5%的低位,平均貸款年限6.45年,淨負債率51.4%,在手現金784.0億元,現金短債比4.55,一系列指標均維持行業內的較高水準。

值得注意的是,在監管部門設置的「三道紅線」中,龍湖是沒有在三條線裡的。

無論是負債水平、債務結構還是融資成本,龍湖的財務表現都十分健康穩健,以一個民企的身份做到了央企的水平。

事實上,在過去兩年,資本市場對龍湖的認可和重估,或許是一個新的開始,即第三次地產股估值模型變革的開端。

在過去的數十年中,地產行業的估值體系經歷了兩次的的變革,目前正在向第三次邁進。

1.0時代:土地為王、龍頭定價,萬科作為行業老大一騎絕塵的時代;

2.0時代:槓桿為王、規模定價,代表性企業是高槓桿、高負債、高增長的融創、碧桂園;

3.0時代:服務、運營為王,更注重穩健、高質的增長,龍湖是典型代表。

其實,資本市場對龍湖的追捧和重估,揭示了一個道理:

在分化加劇、集中度提升的下半場,只有保持克制、把握時機,回歸客戶,回歸價值創造與運營提升、不斷升級產品及服務,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市場和政策環境下,保證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廣發宏觀:未來5-8年全球進入大類資產均衡配置時代 美國地產與A股...
    而在社會結構改善、消費力增強後,美股風格將切換至消費,類似60-70年代,而中間青黃不接之際,美國地產將好於股票、中國A股也將跑贏美股。未來5-8年美國地產與中國A股表現大概率好於美股。十四五期間中國將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結合跨周期的資產表現規律可知未來5-8年中國A股極有可能跑贏美股。
  • 2020年:佛山打贏了一場城市保衛戰
    2020年保住萬億的佛山,就是打贏了一場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城市保衛戰。也巧:12月21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公示,佛山詠春拳榜上有名。這是一個隱喻和宣告:功夫佛山,東方不敗!二事非經過不知難。2020年的到來最初是充滿喜氣的。
  • 2020年下半場:累了,就清空,這四種人,不值得你對他那麼好
    誰能說自己一生順遂,萬般如意呢?沒有人。我們常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可這世上,又有誰的「經」不難念呢?大多人,其實就是把苦吞到肚子裡,再去默默地生活,不與人言。  在2020年裡,聽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活著,你就贏了」。是啊,能繼續活著,就是人最大的幸福了。人,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活出自我原本的模樣,而是不整天想著「討好」其他人。
  • 蔡雪梅:房地產數位化進入下半場
    2020年貝殼找房和明源雲兩家產業網際網路公司順利登陸二級資本市場,阿里天貓宣布正式成立房產部門推出「天貓好房」,產業網際網路基於網際網路技術和商業生態,逐漸深度滲透房地產行業。正在對房地產的產業鏈和內部的價值鏈進行重塑和改造。
  • 十二星座誰打遊戲最厲害?你們猜誰是能贏就贏,不能贏就卸載?
    (並不是說這個星座肯定遊戲打得厲害,那個星座就肯定菜什麼什麼的,我只是通過遊戲這個點去做一些星座分析,被說到菜的朋友不要生氣哈。)我個人覺得遊戲會打得比較好的兩個星座:白羊座,金牛座,下面簡單分析一下。--白羊腦子比較靈活,尤其是在不做正經事的時候。大家不妨好好回憶一下,讀書的時候那些跑得快,跳得遠,籃球打得好的是不是很多都是白羊座的同學。
  • 紫微星計劃|2020年首批商業地產「紫微星」即將揭曉
    2020年首批商業地產「紫微星」計劃與實施方案,將在中國房地產報6月底舉行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大會暨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活動中隆重推出。2020年首批紫微星入圍項目,將在中國房地產報6月底舉行的「2020年中國房地產品牌大會暨房地產品牌價值排行榜」活動中精彩亮相。客流量下降,人氣走低,空置率走高,新冠疫情給商業地產項目帶來空前衝擊。
  • 巨蟹座日蝕丨金色的命運之輪轉動2020的下半場
    2020年6月21日下午2時,巨蟹座新月日蝕將在天空中形成金色的日環食。命運之輪轉動,將帶領我們走進2020考研的下半場。    2020的下半場  這是一個伴隨著過往深沉業力的日蝕。在6月21日左右,我們也許會遇到各種無釐頭的事情,某些事態或人際關係發生突然的轉變。而這種變化,將會持續半年。  在2020年的下半年,土星木星冥王星火星,將會再次形成硬相位。這導致了我們的情緒仍然會非常的不安。
  • 招商地產:掉隊者的邏輯
    由於缺乏標準化的產品線、市場布局不夠均衡、高端產品比例過高等系列因素,堅持高溢價策略的招商地產甚少根據市場變化調整價格策略,在弱市中步履維艱。福禍相依,2010年也因此成為招商地產的轉折年。招商局集團對招商地產的策略生變,加速對組織結構、業務模式、管理體制等進行調整。
  • 地產行業離職潮背後:金羊年還是替罪「羊」年?
    在很多深諳職場險惡的地產人看來,他們之所以頻頻拋頭露面,是在向地產老闆伸橄欖枝:我就是你未來的品牌。   許多職業經理人的離職充滿無奈與悲哀,市場變化、人事更迭、新生事物的衝擊,甚至老闆脾氣,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稻草。造成離職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
  • 時隔四月滬指重返3000點,A股2020下半場「開門紅」後能否站穩腳跟?
    A股在2020下半場迎來「開門紅」後,能否繼續站穩腳跟,打個翻身仗?復盤A股上半年:北上資金助推行情,創業板指牛冠全球截至6月30日收盤,A股三大股指全線上漲,為上半年畫下圓滿句號。上證指數上漲0.80%,逼近3000點關口,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分別上漲2.04%及2.77%,均創下2016年1月以來的新高。
  • 11月26日,第十一屆地產金融創新峰會成功舉辦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202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本次活動特別邀請房企公益大咖親臨現場,並由知名直播帶貨主播聯合多家房企同步帶來「和訊網2020感恩節·房企公益扶貧直播專場」,展示房企扶貧公益成果的同時,感恩回饋社會大眾。
  • 葛一暘與觀點面對面:大發地產的夏天
    值此「博鰲20年」之際,觀點地產新媒體遍尋二十年來中國地產商業領袖們的傳奇故事與獨特視野,並推出「博鰲20年」系列採訪特稿。 未來,我們還將繼續見證。 觀點地產網2020年下半年的第一天,晴。
  • 【大商之道】贏商數智商業城市沙龍:人均收入全國第七,在西寧見未來
    沙龍簡介:「贏商網·大商之道」主題沙龍由中國商業地產第一門戶——贏商網發起主辦,在西北區域邀請當地最有影響力的開發企業高管與品牌代表出席,活動旨在打造一個商業地產的交流與合作平臺,以西北商業地產最深遠的洞察力、號召力和行動力,推動西北商業的模式創新,促進西北商業的高質量發展。
  • 獅子座2020下半場的愛情
    我想在2020的獅子們已經經歷了很多很多。尤其是在愛情上。有的人經歷了分分合合。有的人從甜蜜走向了平淡,很磨合。為什麼說最後這三個月是獅子至關重要的三個月呢?因為在最後的這三個月裡面。單身的獅子有望找到合適的對象。脫單的機率並不小哦。只是取決於你是否想要脫單,你的心理防線是否已經放下。而對於剛分手的獅子寶寶。
  • 2019年,弘陽商業將進軍中國商業地產品牌「第...
    2019年初,站在時代的潮頭,弘陽商業如何看待當下的市場環境,未來會有怎樣的新戰略和新布局,贏商網值此迎新春之際,特別採訪了弘陽商業集團執行副總裁祝林,聆聽2019弘陽商業最強音。   祝林:從2018年全國商業地產的發展態勢來看,2019年一二線城市的增量市場比例會持續降低,尤其是一二線核心區位的增量商業更是鳳毛麟角。商業地產的頭部市場飽和已成既定事實,如果一定要在其中尋找增長空間,未來只也可能是特定企業(例如央企)通過特殊渠道(大型的招商引資)才能獲得。
  • 第15屆商業地產節定於8月26-28日廣州舉辦
    2020年初,中國社會遭遇了新冠疫情的衝擊,中國商業也經歷了疫情的洗禮,正迎接著復甦的曙光。危機與機遇同在,夢想與挑戰並存,新商業未來在召喚。商業地產節,已經成功舉辦14屆,全行業最具前瞻性和思辨性的創意思考在這裡碰撞,同時,全產業鏈優秀的企業代表在這裡匯聚,展示作品、分享觀點。
  • 贏商大事件 | 2018年8月浙江商業地產10大新聞
    回顧剛剛過去的8月,浙江商業地產有這些事情值得關注:項目方面,杭州首座大悅城開業;寶龍首進諸暨;利時廣場於湖州長興開業……品牌方面,浙江首家JORDAN旗艦店武林銀泰開業;嗒咪動物奇幻樂園亮相自遊港廣場;波司登全新門店登陸杭州大廈……   一、杭州首座大悅城開業   關鍵詞:
  • 公開課預告 | 商業地產從籌備到開業運營全流程
    6月20-21日,贏商網·贏才商學院公開課《商業地產從籌備到開業運營全流程》將於重慶開講,講師將從商業項目運作的6大35個要點一一剖析。年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眾多行業的節奏,原本計劃於今年開業的多個項目也向贏商網反映,受疫情及多方面因素影響,原擬定好的開業時間或將調整延後,甚至部分項目開業時間將延遲 1~2 年。
  • 開工大吉受邀參加2020觀點商業年會,榮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年度...
    當晚,觀點指數研究院獨家發布2020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暨商業表現獎榜單。其中,開工大吉憑藉開創拎包辦公服務模式,榮獲「2020中國商業地產年度創新力企業」。 對這些優秀的企業盤點與總結,結合2020年以來商業地產行業的整體市場表現,從而形成極具專業水準的2020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暨商業表現獎。在業內尤其是商業地產領域,年度中國商業地產TOP100暨商業表現獎已然成為風向標。
  • 不平凡的2020年:賺錢不易,投資很難
    從數據上看,A股股民2020年人均賺了12萬,但是,「平均」,你懂的,你被平均了嗎?從幾家券商的統計中不難看出,至少一半的股民還是虧損的,虧損加上盈利10%以下的股民人數佔比在75%。如果你買的不是恰好那幾個板塊,那幾隻個股,那麼你大概率跑不贏大盤,更別提一枝獨秀的創業板指了,據說創業板指已經改名叫寧德指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