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2021-01-11 訴說科技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知曉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經過一步步的演變和進化,才有了現代人的形態。一開始很多人並不相信進化論,反倒對女媧造人的傳說深信不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女媧創造的,這屬於神創論,早已超乎人類的認知範疇。以現代的新技術來看,達爾文進化論更彰顯實際,它完善的記述生物的發展歷程。

當達爾文首次提出這一觀點時,受到業界的抨擊。很多人認為自身出生高貴,怎麼可能與猴子牽涉到一起呢?他們的這種思維完全可以理解。人類在發展的路程上遭受不少的磨難,在遠古時期人類的認知有局限,對科學更是一無所知,面對某些自然現象時,如果無法解釋,都會編撰出神話故事。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與人類基因最相似的黑猩猩

在很早之前,地球上不止人類這一人種,還有其他人種的存在,後因環境的變遷等問題逐漸消失,尼安德特人徹底消失後,自然就顯得格外孤獨了。到了現在,有一種生物與人類基因最為相似,那就是大猩猩,已經達到98.5%以上,雖說黑猩猩的基因與人類很相似,許多生活習慣和特徵上卻有明顯的不同。有人猜測大猩猩會不會進化為人類呢?答案令人出乎意料。

按照正常的思維走向,大猩猩進化成人類可能性非常大。在2019年,有人在一所動物園中拍下一幅奇怪的景象,這張圖片中有一隻黑猩猩名叫Anaka。據描述,它的智商一流。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手指尖端沒有毛髮,與人類手指大同小異,如果不細看,會直接誤認為是人類的手。有網友紛紛猜測,這隻大猩猩因基因突變才有這樣的變化,還有人說黑猩猩正朝著人類進化。

Anaka是基因突變嗎?

站在科學的角度上來講,基因突變產生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大,不能直接否定黑猩猩無法朝人類的方向進化。相較於其他猩猩,Anaka顯得格外聰慧,它可以以特殊的方式與後代交流,面對比它等級高的猩猩,它絲毫不畏懼。無論學習能力還是模仿能力,都令人讚不絕口,在工作人員的訓練下,還能做出一些高難度的動作。雖說它的很多方面與人類相似,它卻無法進化成人類。

這一說法根本不成立,雖然有著共同的祖先,但它們終歸是動物,可能因後天環境使它們的很多習慣與人類相似,在任何情況下,它們不可能進化成人類,如果能進化的話,那麼這個世界豈不是要翻天了。在你們看來,黑猩猩有機會進化成人類嗎?可以留言互動。

相關焦點

  • 人類褪去了全身的毛髮,卻保留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是為何
    人類的毛髮單單只有頭髮和隱私部位處有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種說法是人類全身無毛,這種說法顯然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人類體毛稀疏卻是真相。科學家們通過對毛囊精準的計算發現,人類的毛髮和黑猩猩是極其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大猩猩全身都是比較硬的毛髮,而很明顯,人類的汗毛佔更大一部分。
  • 美國一黑猩猩「進化」,與類人手指相似,它還會繼續「進化」嗎?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類人猿化石被發生,人們也就漸漸地接受了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的說法了。我們現代科學有了非常大的進步,生物學也有了很多突破性的發展,所以也有很多的新科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達爾文提出的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的提出了質疑,既然人類是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為什麼現在自然界還有這麼多的猩猩,它們為什麼依然是猩猩,為什麼就沒有一點要進化的跡象呢?
  • 繪製出人類基因「突變」圖
    據新華社11月23日專電 一個國際科學家研究小組22日宣布,他們繪製出基因複製過程中出現不同突變的拷貝數突變(CNV)圖,補充了先前得到的人類基因圖譜,可望幫助解釋疾病對不同人的影響。 研究結果已刊登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拷貝數突變  在5年前的「人類基因計劃」中,科學家繪製出組成人類基因圖譜的數十億個核苷酸。
  • 我們人類為什麼不長毛?
    觀察我們人類近鄰黑猩猩,它濃密的毛髮下面居然是可愛的粉紅色,其實人類剛剛出生的時候也是粉紅色,但是擁有粉紅色皮膚的成人卻少之又少。但是我們可以從紅色皮膚基因找到線索,科學家們通過對古代猿人皮膚基因的研究,發現大約在120萬年前,古代猿人和現在非洲人皮膚基因幾乎相似的,沒有了粉紅色基因。於是科學家們就猜測,是不是我們人類在120萬年前就褪去了毛髮。
  • 人類渾身毛髮退化,為何只留下那麼幾撮?這篇科普告訴你所有答案
    活下來的古猿在600萬年左右發生了分化,一支進化成了現代的黑猩猩,另一支則進化成後來的南方古猿(550-130萬年前)。南方古猿已經是猿和人的過渡階段,或者稱之為猿人,甚至後期的南方古猿已經可以算作人類了,因此有人稱之為「能人」。
  • 人類與黑猩猩是否有生殖隔離?5名女性參與實驗,結果是怎樣的?
    雖然人類的基因與黑猩猩相似度高達90%,但我們與黑猩猩是不同的兩種生物。在數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我們與黑猩猩之間已出現了生殖隔離,所以無法孕育後代。但在科技起步的階段,有一位科學家為了驗證生殖隔離是否存在,曾開展過一個瘋狂的實驗。
  • 與人類基因高度相似
    目前,小鼠遺傳背景研究已足夠充分,並有明確的質量控制標準,擁有大量的近交系、突變系和封閉群。因此它在各類實驗研究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多。2020年是鼠年。自古以來,關於鼠的看法始終是因人而異——這種齧齒動物因為偷油吃米、傳播疾病而落得「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境地;而在不少影視作品中,米老鼠、精靈鼠小弟等角色又顯得它們機智靈敏、善解人意。
  • 人比猴子聰明不了多少 黑猩猩有高於人類的記憶
    如今動物認識學家並不把人類看成是智力的巔峰形式,也不把動物看成是披著毛皮的無聲人類,而是把它們看成是從根本上另眼看世界的智慧物種。  有著幾十年研究經驗的動物專家張金國認為:「動物的智商方面的研究,我們才剛剛起步,它們到底有多麼的聰明,還是一個未解之謎,作為人類,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向動物學習……」  動物智力是可以開發的  北京動物園丰容項目負責人張軼卓:  說到動物的智力,靈長類的動物最強了,聽聲、辨色等等
  • 為什麼人類是五個手指,而不是四個或者六個?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為什麼人類恰好是五個手指而不是四個或者六個呢?  試想,假如我們每隻手都有十根手指,彈起鋼琴來該是何等行雲流水。然而人類放著這種便利不要,非要「拘泥」於「五」。  這個簡單的數字背後,其實著神秘的進化邏輯密碼,甚至事關這個物種的生存大事。
  • 黑猩猩為什麼不能「握緊拳頭」?
    雖然從某些方面來說,黑猩猩的手和人類有許多相似之處,比如五指的結構、能夠與四指對握的拇指、指甲、指紋、掌紋等,但是二者卻有細節和本質上的不同。黑猩猩是靈長類動物中與人類最為相近的,雖然其與人的基因相似度存在爭議,但與其他靈長類動物相比,黑猩猩和人類最晚發生分離,也就更為相似。
  • 美國發現一隻會「說話」的黑猩猩,行為像人類,它還能持續進化嗎
    一直到18世紀人們還是沒有找到人類真正的起源,直到英國科學家達爾文的出現。達爾文從小就喜歡研究動物,他曾經花了大量的時間在全世界各地尋找各種奇特的動植物。經過大量的研究之後,達爾文提出了一個在當時世人眼中非常荒謬的結論:地球上所有已知的物種都是由其他的生物進化出來的,而人的祖先就是猿猴。
  • 世界上「體毛」最長的女孩,當她除掉身上的毛髮後,發生了啥變化
    但也有一些女生會很抱怨,說自己總是長得像男孩子,特別是旺盛的毛髮讓她們糾結,明明她們的父母都長得膚白貌美。其實這一現象就是傳說中的返祖現象,一般而言指的就是,遠古的基因經過迭代的變化,可能會在某一刻被激發。因此即使我們的父母長得很好看,也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出現基因變化,例如毛髮的變化就是如此。曾有一個女生,就變成了返祖現象最嚴重的人,她的樣貌宛如一個猴子。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與黑猩猩雜交實驗,5名人類女性願為科學付出,最終效果如何?
    人類源自於450萬年前和黑猩猩在演化之路上分化的類人猿,現在人類從基因上來說和黑星星的相似度依舊高達98%,但就是這2%的差異使得我們成為了和黑星星外邊、行為截然不同的物質。
  • 美國女孩全身長毛,被科學家認定返祖現象,今剃光毛髮長相太驚豔
    我們都知道,在現實生活當中,根本不會有人像孫悟空一樣渾身長滿了毛。以前我們祖先是大猩猩,可人類是經過多年的退化,才演變成現在身體上並沒有很多毛的狀態。今天我們就來講,現實當中的女孫悟空,剃掉全身的毛之後,網友說太驚豔了。
  • 巴拿馬猴類進入石器時代,科學家擔憂:它們會變新型的人類嗎?
    進化一直以來都是科學界感興趣的一個話題,達爾文的進化論中,解釋了生物世代與世代之間演化變異的現象,可以從原始簡單生物演化成為複雜有智慧的物種,於是有很多科學家就認為人類是由猿類演化而來的。
  • 基因研究揭示人類長出手指和腳趾的數學原理
    科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了同人類手指和腳趾生產緊密關聯的機制原理  【搜狐科學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通過研究已經發現了同人類手指和腳趾生產緊密關聯的機制原理,此外其還揭示了基因管理在鰭進化變成四肢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性
  • 人類褪去體毛,不穿衣服的歷史,曾持續了100多萬年!
    地球的運轉是有一定規律的,在大多數地區,一年當中四季分明,這就是地球自轉的結果,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人們也會根據溫度的變化,來調節自己的穿著打扮,在冬天,遺物的出現,除了蔽體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用來保暖。
  • 突變基因在發育過程中發揮作用時間被確定
    來自以色列希伯來大學(The Hebrew University)Silberman生命科學研究院(Silberman 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拖拉維亞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組攜帶有脆性X症候群(Fragile X syndrome)突變的胚胎幹細胞確定了突變的基因在發育過程中發揮作用的時間
  •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
    血型基因突變不過是小概率事件2017-08-29 06:50 來源: 科技日報 後經江蘇省血液中心研究室通過血清學血型複查和進一步基因檢測發現,這位準媽媽的ABO血型基因存在新的突變。由此,在國際上首次發現並報導了ABO血型系統中由於新等位基因突變導致的新的A3亞型的等位基因,已被國際基因庫收錄並公布。血型沒好壞之分「說得通俗些,新聞中這位準媽媽的血型A3亞型是由於ABO血型基因的突變產生的,屬於A型血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