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渾身毛髮退化,為何只留下那麼幾撮?這篇科普告訴你所有答案

2021-01-13 馬易上樹

為了保持體溫,所有的恆溫動物,包括所有鳥類和陸地上的哺乳動物,都渾身披著厚實的毛髮或羽毛,然而,人類是個例外。

除了頭髮、腋毛、陰毛等少數幾處以外,人類全身幾乎完全看不見毛,就算還留下的一點點汗毛,女性們也巴不得除之而後快。

那麼,問題來了:

人類的毛髮為什麼會退化呢?是什麼時間退化的呢?

退化就退化嘛,又留下的那麼幾撮毛,又是啥意思?

很多人說,如果人類不穿衣服,身上的毛髮也會像動物一樣長起來,這是真的嗎?

這些問題,還得從人類的早期進化歷史中尋找答案。

古猿從森林到草原

古猿是人類的早期祖先,也是現代的猿和猩猩共同的祖先。

在3000萬年前,古猿生活在非洲熱帶雨林中,由於氣溫高、雨水充足,植物茂盛,動物繁多,因此古猿的食物來源也異常豐富。

為了適應森林的環境,古猿進化得身體伸直,長臂善於攀爬,下肢善於踏登,但還沒有那麼擅長直立行走,因為在森林裡直立行走的必要性也不大。

1200萬年前,地殼運動形成了非洲大裂谷,把非洲分成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動物系統。西邊仍然溫暖潮溼,東邊卻降雨量減少,森林日漸稀疏,最後退化成草原。

大裂谷以西的古猿們依舊生活安逸,並不需要做出改變,因此到如今,它們幾乎還是保留在古猿的狀態下,比如大猩猩。

大裂谷以東的古猿們為了生存,不得不開始適應草原的生活,習慣了森林的古猿們失去了樹木的庇護,經常面臨猛獸的襲擊,而更加艱難的則是,食物非常匱乏。

當時的古猿主要以植物的塊莖和種子、一些小型動物為食,為了安全,他們主要在白天,甚至中午出來尋找食物,因為正午時間猛獸們幾乎都躲起來乘涼了。

但是,正午的高溫對古猿們也是很不友好的,不過為了生存,古猿們也只好忍受這種痛苦。

太陽高照,烈日炎炎,為生活所迫的古猿們四處尋找食物,攫取植物塊莖,追逐小型動物,而且它們還不擅長直立行走,更別說奔跑,因此可見,它們肯定過得異常艱苦。

南方古猿

大自然是殘酷的,大量沒法適應新環境的古猿群落滅絕,只有少數活了下來。

活下來的古猿在600萬年左右發生了分化,一支進化成了現代的黑猩猩,另一支則進化成後來的南方古猿(550-130萬年前)。

南方古猿已經是猿和人的過渡階段,或者稱之為猿人,甚至後期的南方古猿已經可以算作人類了,因此有人稱之為「能人」。

他們的頸部以下與現代人幾乎完全一樣,頸部以上和類人猿類似,腦部容量還比較小,為450-550立方釐米,比人類(1200-1500立方釐米)小很多,但卻比剛分家的黑猩猩(350-450立方釐米)要大不少。

南方古猿可以自立行走,甚至像現代人一樣奔跑了,它們的雙手完全解放出來,不但可以用樹枝和石頭禦敵,還能製造更好用的石頭木質工具。

科學家推測,南方古猿已開始經常性的捕獵大型食草動物了,相對於其他動物而言,短跑是它們的劣勢,可它們擅長用智慧和長跑來取勝。

每當他們盯上了獵物,就持續的追蹤騷擾,每當獵物在進食或者飲水時,他們就會出現,在如此智慧的疲勞戰術下,任何大型動物都不是對手。

雖然每次圍獵成功都會收穫巨大,但是,也會消耗他們的很多精力,而且長途跋涉的追趕,南方古猿身上厚實的毛髮顯得非常難受。

直到大約110多萬年前,它們身上的「毛皮大衣」才真正退去。

直立人的毛髮退化

200萬年前,南方古猿的一支進化成了直立人(200-20萬年前),他們大腦更加發達,並進化出了語言的能力。

他們對環境的適應性變得更強,因此日子過得比他們的祖先古猿舒服多了,而且他們不再局限於非洲的原野上,而是向廣泛的亞歐大陸進發。中國發現的不少古人都是屬於直立人,比如北京人、元謀人、藍田人等。

大約110萬年前,或許由於基因突變,直立人身上的毛髮開始退化。

對於直立人而言,毛髮退化是一件大喜事,裸露在外的皮膚散熱效果更好,因此他們的長跑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狩獵變得更加容易。

可是在之前,毛髮對於他們而言,卻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毛髮利於保暖,沒有毛髮,寒冷的冬天和夜晚非常難熬,甚至可能會要他們的命。

可以想像,在之前的歷史中(比如南方古猿階段),毛髮退化的基因變異可能多次發生過,但很遺憾,因為沒法抗寒而被淘汰,或者說,能保留下來的只能是毛髮的輕微退化。

而這一次毛髮的退化,而且是徹底退化,則成了優勢,因為直立人掌握了火的使用方法,不管多麼寒冷的夜晚,他們都能依靠近火堆暖暖的睡上一覺,而且,火還能天然的幫助他們驅趕猛獸。

另外,由於直立人已經穩居食物鏈的頂端,食物來源相當穩定,肉食的比例增加,而且開始食用熟食,其體內的脂肪得到積累,皮下脂肪組織的禦寒作用讓毛髮變得多餘。

毛髮退化後,人類不只是智商遠超其他動物,長跑也是所有物種中的冠軍——據研究表明,人類具有超強的散熱系統,要是長跑的距離足夠長的話,連馬都不是人類的對手。

因此,如此有利的基因突變很快在直立人種群中取得了優勢,並逐漸的取代了毛髮厚實的直立人。

毛髮的不完全退化

有意思的是,跟鯨、海豚不同,直立人的體毛並沒有完全退化,而是進行了相當的保留,變成了很短的毫毛,否則現代女性們也不會為體毛而煩惱了。

如此不徹底的退化,真的是退化不夠徹底嗎,還是有其他作用呢?

其實,體毛變短是為了更好的散熱,但也並不是越短越利於散熱,其實只要短到一定的程度,散熱的功效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但是體毛卻是有助於維持汗腺的,而汗腺正是散熱的關鍵,因此,較短體毛的保留間接的有助於散熱。

我們現在的體毛長度或許就是那個最佳長度,既不影響散熱,還能幫助散熱。可見,獲得冠軍頭銜的人類散熱系統,體毛也是功不可沒的。

另外,科學家研究表明,人類體毛能夠一定程度的阻擋蚊蟲的叮咬,還能幫助我們及早的發現體表的寄生蟲。

體表的每一根體毛都和神經相連,相對於無毛的皮膚而言,體毛的輕微移動更容易被感知,體毛在給寄生蟲設置障礙的同時,也提高了我們皮膚的探測能力。

因此,毛髮的不完全退化其實有好處的,並不是真的退化不徹底,就算人類的進化再來一次,我們的毛髮仍然會因為有用而保留下來。

保留的毛髮

除了退化的大多數毛髮外,人類還有幾個地方並沒有退化,比如頭髮、腋毛、陰毛、眉毛和睫毛,而且頭髮不但沒有退化,還變得更長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其實,就像沒有完全退化的體毛有其作用一樣,這些沒有退化甚至變得更長的毛髮也有其重要的作用。

直立人毛髮退化時,他們生活的非洲大陸是炎熱少雨的,太陽的紫外線輻射非常強烈,頭髮不但能吸收太陽照射的熱量,也阻擋了大部分紫外線。

如果頭髮也退化了的話,不但不利於散熱,反而脆弱的大腦會被太陽直射,熱到難以忍受的程度。

因此,頭髮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當時有人進化成禿頭,那麼他可能很快被太陽給曬回老家了。

可是,如果為了保護大腦,頭髮也沒有必要長那麼長吧?一些女性頭髮都可以長到屁股了,難道是為了保護屁股嗎?

其實還真是如此!在人類渾身體毛退化的情況下,頭髮長不但保護大腦,也同樣一定程度的保護上身。

那如此長的頭髮難道不會不方便嗎?奔跑時不會被樹枝掛到嗎?

其實,在當時非洲草原樹木稀少的環境下,以直立人的智商,長頭髮還真是很難被掛到,除非他故意的。

後來,直立人向其他地方進發的時候,長頭髮也並不會成為障礙,因為他們已經逐漸學會了扎頭髮和頭髮裝飾,頭髮要披在身上還是扎在頭上,他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選擇。

而且,據一些人類化石研究表明,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頭髮相關的審美了,長發或許正是他們認為的一種的美,因而在性的選擇上佔有一定優勢,進而更容易遺傳下來。

總之,頭髮的保留是大有好處的,如果你喜歡剃光頭,而且要到野外的話,建議戴上帽子。

腋毛陰毛眉毛睫毛

保留的這四種毛也有很重要的作用,對於當時的人類而言,幾乎是不可或缺的。

腋毛和陰毛的存在,相當於設置了一個緩衝區,避免皮膚緊貼在一起,進而減少皮膚之間的摩擦,同時也助於散熱和保持該部位的乾燥。

腋下和兩腿之間,都分布了大量的汗腺,甚至還會比其他地方流汗更多。

如果沒有毛髮的存在,皮膚緊緊貼在一起,汗液便難以揮發,反而不利於散熱,而且潮溼的環境還容易滋生細菌,不利於健康。

對於男性而言,陰毛更加重要,因為睪丸裡的精子需要低溫保存,一般而言,睪丸的最佳溫度為35度,沒有陰毛的話,這個溫度是難以保持的。

因此,那些喜歡剃掉陰毛和腋毛的人,一定要注意了。

眉毛和睫毛則都是為眼睛服務的。

眉毛在眼睛的上方,是眼睛的第一道屏障,它能阻擋雨水和汗水的侵蝕,還能阻擋一部分灰塵。

睫毛則形成眼睛的第二道防線,也是最直接的防線,除了起到眉毛同樣的作用外,睫毛還有觸覺的功能。

當空氣中有東西飛向眼睛,接觸到睫毛時,睫毛的靈敏觸覺會導致眼帘迅速閉合,以避免眼睛受到傷害。

因此可見,我們身體上的毛髮退化、變長、保留都是有其原因的,是在人類進化史上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那麼,禿頭、沒有陰毛腋毛眼睫毛的人類有沒有曾經出現過呢?

曾經有,但是他們都被淘汰了。現代或許還會出現,不過由於人類已經很發達了,他們不會被淘汰,但也只是以小概率出現。

毛髮退化和衣服的關係

最後,再聊一下毛髮和衣服的關係。

一般人會認為,人類的體毛退化是因為我們的祖先穿上了衣服,保暖的毛髮成了累贅,就退化掉了,然而,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典型的把因果關係給弄顛倒了。

當直立人中剛開始出現毛髮退化的個體時,非洲的氣候是乾燥炎熱的,夜晚溫度也大致有20度以上,因此,對於毛髮退化的個體而言,晚上雖然有些冷,但靠近火堆也足夠的暖和了。

也或許,後來有人發現野獸的皮毛能夠幫助保暖,他們會把獸皮披在自己身上,但是他們並沒有發明縫紉技術,因此頂多是用草繩綁起來,還算不上衣服。

在直立人向歐亞大陸進發時,或者小冰期來臨時,他們就必須要面對寒冷了,這時,獸皮或許成為他們禦寒的必備工具,可這到底算不算衣服也是個問題。

那麼,人類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穿衣的?目前有沒有定論呢?

科學家找到了一個絕妙的研究辦法,那就是研究人類身上的三種蝨子:頭蝨、體蝨、陰蝨。

陰蝨分化的時間對應體毛退化的時間,因為體毛退化會導致陰蝨和頭蝨無法正常交配繁殖,進而產生生殖隔離,逐漸變成兩個物種。

體蝨和頭蝨分化的時間則對應人類開始穿衣服的時間,因為只有衣服才能為體蝨提供生活場所。

科學家對大量頭蝨、體蝨和陰蝨的DNA和線粒體進行對照研究,結論是,人類體毛退化的時間大約為110萬年前,穿衣服的時間為19萬年前。

可見,人類穿衣服的時間遠遠晚於體毛退化的時間。

不過,人類穿衣服的時間可能要早於19萬年前,因為人類早期簡陋的衣服未必能為體蝨提供生活場所。

而且,人類剛開始穿衣服時,頭蝨和體蝨也未必會產生生殖隔離,畢竟頭髮那麼長,頭蝨和體蝨還是很容易交往的,並沒那麼容易產生生殖隔離。

因此,人類穿衣服的時間必然早於19萬年前,可到底是20萬年,還是50萬年,這個就需要進一步的證據來論證了。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毛髮退化並不是穿衣服的功勞,如果你不穿衣服的話,你的體毛也並不會回到我們的祖先古猿的水平。

在非洲和美洲,一些生活狀態很原始的土著人,仍然習慣裸著大部分身子,可他們並沒有因此而長回其祖先的模樣。

如果還不信的話,你自己可以試一下,最近的天氣也足夠的冷,看能不能催生出你長長的體毛來——不過記得買好保險,馬易上樹可不能幫你報銷醫藥費。

相關焦點

  • 人類褪去了全身的毛髮,卻保留了頭部和隱私部位的毛髮,這是為何
    人類的毛髮單單只有頭髮和隱私部位處有嗎?答案是否定的。有種說法是人類全身無毛,這種說法顯然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人類體毛稀疏卻是真相。科學家們通過對毛囊精準的計算發現,人類的毛髮和黑猩猩是極其相似的,唯一不同的就是大猩猩全身都是比較硬的毛髮,而很明顯,人類的汗毛佔更大一部分。
  • 人類的進化,已經進入了直立行走階段,為何他們還在四肢行走?
    人類的進化,已經進入了直立行走階段,為何他們還在四肢行走?人類的進化可以說是一段十分漫長的過程,人類的進化其實是十分特殊的。對於人類的進化,最為著名的理論要屬達爾文的進化論。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這一理論似乎還存在著很多的可疑之處,科學家至今也沒有找到完美的答案來解釋人類的進化。進化論曾經告訴我們,人類是從猿類進化演變的。淨化過程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自然,逐步在身體的結構上做出了一些改變。比如退化掉了身體的毛髮,還進化出了直立行走這種方式。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才可以擁有雙手來創造更加豐富的文明,從而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 為何所有老虎的耳朵上都長有一片白色毛髮?科學家有兩種推測
    關於老虎,我們大部分人對它們都有較多的了解,比如,它們擁有龐大的身軀,粗壯的四肢,巨大的爪子,身上布滿黑色條紋,頭上還有一個「王」字……然而,你可知道,為何所有老虎的耳朵後面都長有一片白色的毛髮嗎?說到這裡,相信很多人還沒仔細觀察過老虎的耳朵。當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下圖這隻孟加拉虎媽媽的耳朵上時,你就會發現一個明顯的特徵:這隻孟加拉虎媽媽的兩隻耳朵上各有一片非常明顯的白色毛髮。
  • 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這篇文章告訴你答案 2017年05月05日 00:43作者:劉洋001編輯:劉洋001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華為又為何會混用UFS和EMMC快閃記憶體晶片呢?通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下答案。● 什麼是快閃記憶體?
  • 人類的哪個部位是沒有用處的?
    人類經過數百萬年進化,無論從體態、外貌還是內部器官早已發生了些許變化,在這長久的時間過渡中,人類逐漸進化得更加完善,整體從寒冷的野外活動轉移到了溫暖的穴居、最後才到了今天的社會性城市抱團群居。如果你曾經看到過人類的祖先,即猿人的相關圖片,你一定不會認為它們和我們現在的長相十分一致,因為人類在進化過程中,許多繼承自祖先的器官開始逐漸變得可有可無,其中就包括很多人類一生可能都用不到的器官或組織。沒有用處的器官or組織立毛肌說到立毛肌可能大部分人需要反應一會,但如果說起雞皮疙瘩,大概就知道什麼意思了,簡單來說,立毛肌是與毛囊有關的一種平滑肌。
  • 美國女孩全身長毛,被科學家認定返祖現象,今剃光毛髮長相太驚豔
    做了好事受到指責而仍堅持下去,這才是奮鬥者的本色。——巴爾扎克 導語:小的時候孩子特別喜歡看電視劇,比如像《西遊記》這樣的童話故事,特別能夠吸引孩子的目光。
  • 他為什麼跑步腳疼 是人類退化還是長跑有害(圖)
    因為草原上弱肉強食的生存環境,逼迫人類祖先同土狼等長跑好手搶奪食物。因此,跑步使人類形成了一些獨特的進化特徵,例如,寬而硬的膝關節;人類的腿中有許多其他類人猿沒有的腱,人類走路時用不到跟腱,而跑步時卻需要;而人類發達的臀肌對於跑步也是至關重要的,它可以平衡軀幹,防止身體向前傾;跑步者還要使身體保持涼爽,這便可以解釋人類為何具有發達的汗腺和大片沒有體毛的皮膚。
  • 眉毛沒有退化,究竟有什麼用?
    在這場辯論大賽裡,每個五官都絞盡腦汁誇大自己的能耐,唯獨眉毛說不出來自己有什麼實際作用。人類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臉上的毛髮都基本退化了,只留下了眉毛和鬍子,當然,女性就只剩下了眉毛。所以,這個眉毛究竟有什麼用途呢?黑格爾說過,存在即合理。眉毛既然沒被被進化淘汰掉,肯定就有它存在的道理。
  • 不會唱歌的人,為何被稱為「五音不全」?歷史告訴你答案!
    不會唱歌的人,為何被稱為「五音不全」?歷史告訴你答案!文|吹響歷史的未來在我們的生活中,由於科技比較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都逐漸上升,所以在很多人聚會的時候就會去唱歌。而這對於那些不會唱歌的人來說,就是一件比較尷尬的事,所以很多人都會默默說一句,我五音不全,不會唱歌。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不會唱歌的人,為何被稱為「五音不全」?歷史告訴你答案!中國文化中的很多東西都有著特別悠久的歷史,音樂也是其中之一。
  • 人體奧秘科普展開展 「原來人類生命是這樣的」(圖)
    人體奧秘科普展開展 「原來人類生命是這樣的」(圖) 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點擊進入>>>   持25日《泉州晚報》可抵今日票價10元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人體標本  本報訊(記者洪佳景黃寶陽張詠)昨日,一場名為「人體奧秘科普展」大型真人塑化標本展覽在我市科技館一樓科普展廳開展,此次活動由中國自然科學博物館協會和泉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主辦,展覽將持續到10月17日結束,為期24天。
  • 人類的大腦真的只開發了10%?科學家告訴你答案
    人類與動物在身體構造上存在諸多不同之處,大腦顯然是差異最大的器官之一。顯然,人類大腦的能力要比動物強大得多,即使如此人類至今也未完全了解自己的大腦。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主要因為大腦中的組織結構和連接實在是太複雜了,以至於大多數人對大腦的認知存在偏差,下面就舉兩個例子。
  • 我們人類為什麼不長毛?
    而且大象為了增加散熱,表麵皮膚還有很多褶皺,增加自己的散熱面積,同樣道理,犀牛、河馬也擁有很少的毛髮。動物脫毛的問題,我們可以不斷地進行研究,但是人類脫髮問題卻非常複雜,因為毛髮不會留下化石,所以我們無法判斷:人類直立行走之後,什麼時候脫去的毛髮?
  •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
    黑猩猩手指褪去毛髮,長得與人類無異,是基因突變還是另有原因?根據達爾文進化論,我們知曉人類的祖先是南方古猿。經過一步步的演變和進化,才有了現代人的形態。一開始很多人並不相信進化論,反倒對女媧造人的傳說深信不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由女媧創造的,這屬於神創論,早已超乎人類的認知範疇。
  • 專家終於公布答案
    男人身上的毛髮相對來說是十分濃密的,從大腿上的毛髮就可以看出來了。如果一個男性腿上的毛髮稀少,總是會被貼上各種不好的標籤,也讓這些男性自信心受到影響。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專家公布出的答案有所不同。為什麼有些男性腿毛多,而有人一根沒有呢?
  • 藏在你眼角的不只有眼屎,還有祖先留下的第三層眼皮
    網上曾瘋傳過一個「蜥蜴人」的視頻:「蜥蜴人」視頻截圖 | 圖源:nickels視頻裡的這隻人眼竟然能像蜥蜴一樣把瞳孔縮成一條縫,而且還有一層半透明的膜時不時掃過眼球。難道是傳說中的「蜥蜴人」現身了?和尼斯湖水怪一樣,這次依然要讓獵奇者失望了。視頻發布者已經自己出來澄清——這只是個特效而已。
  • 世界上「體毛」最長的女孩,當她除掉身上的毛髮後,發生了啥變化
    但也有一些女生會很抱怨,說自己總是長得像男孩子,特別是旺盛的毛髮讓她們糾結,明明她們的父母都長得膚白貌美。其實這一現象就是傳說中的返祖現象,一般而言指的就是,遠古的基因經過迭代的變化,可能會在某一刻被激發。因此即使我們的父母長得很好看,也有可能在我們這一代出現基因變化,例如毛髮的變化就是如此。曾有一個女生,就變成了返祖現象最嚴重的人,她的樣貌宛如一個猴子。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美國著名的長毛女,全身覆蓋毛髮最長達1米,剪掉毛髮後怎樣了?
    中國有個毛孩,渾身毛髮特別旺盛,連耳道裡都有,甚至影響了聽力,不得不通過手術摘除了耳道裡的毛囊,而世界上不是只有他這一粒,在美國還有一位比他症狀還要嚴重的女孩。她叫艾米麗·蘇珊,可以說她是個妝前妝後完全不一樣的姑娘。出生的時候她就異於常人,把負責接生的醫生嚇了一跳,這個嬰兒的毛髮實在是太驚人了。
  • 人類為什麼要進化出眉毛?除了好看外,它還有著些你想不到的作用
    畢竟隨著進化,人類渾身毛髮都褪去了,留著一根獨苗,可不是只用來看的。 那麼眉毛究竟有什麼功能呢? 1、 遮擋汗水 遮擋汗水是不是乍一聽很雞肋?
  • PWM調光科普(上篇):人類顯示器的黑歷史
    愛搞機這次PWM科普的內容梗概:講真,如果你平時連續玩手機、看顯示器的時間在1小時以內,而且還是非敏感體質,那低頻PWM調光對你的影響就不會太大了。但手機電腦這種東西的使用時間太長了,每天用幾個小時,甚至10幾個小時的用戶都有。對於重度用戶,屏幕的調光方式就是很有必要考慮的因素了。
  • 星際爭霸中在科普盧星區是不是所有星球都適合居住呢?
    艾爾艾爾應該是科普盧星區中最適合生物生存的星球了,整個星球的平均溫度在30度左右,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植被茂密。因此誕生了各種各樣的生物,而神族人也是誕生於這樣一顆星球的。在蟲族入侵以後整個艾爾大部分地區變成了一片廢墟只剩下5塊主要大陸,4片海洋,2,000片湖泊,12條山脈(5座火山);約38座星靈神廟(已被摧毀),5座主要城市(已被摧毀),2,000個定居點(已被摧毀),約65個主要異蟲主巢群落,約289個二級異蟲主巢群落,約600個三級異蟲主巢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