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歲國寶老戲骨爆紅:做人最高境界,不是釋放欲望,而是學會節制

2021-01-08 愛分享的Amy菜菜

最近看了一個勵志短片,短片裡講述了一個胖女孩的故事:女孩生活在一個石家莊的小城裡,因為從小就胖,遭受到同齡人數不清的嘲笑和欺負。

「肥豬,豬頭」無數次,當女孩從噩夢中驚醒,耳邊總是迴響著這樣的嘲笑聲,她只能窩在角落裡默默哭泣。女孩很痛苦自卑,也想要變得更好一點,但自己不僅胖,學習也不好,出身也不顯赫,不知道該怎麼辦?

女孩的媽媽告訴她:「你有最靈巧的工具,還有最完美的照相機,你是世界上最神奇的生命,你要只要你努力沒有什麼事情是你做不到的。」

聽完媽媽的話,女孩抹乾臉上的淚水,對未來對夢想升騰出無限的希望。女孩的伯樂也出現了,發現女孩是練鉛球好苗子,帶領著女孩走上了運動員之路。

為了得到奧運冠軍,女孩邁動步伐,堅定地開始一遍遍漫長艱辛的訓練之路。不管別人如何嘲笑,也不論風吹日曬,就算訓練累癱下也不停下,還剪掉了引以為豪的頭髮。終於到了奧運會獎牌追逐的那一天,女孩成功了。

她就是亞洲女子鉛球第一人鞏立姣,十五年專注鉛球一件事,即使中途跌入谷底面臨淘汰,但也相信著自己的努力。

短片裡有句話:「我知道我訓練不夠,我會加倍訓練,加倍訓練不夠我就加十倍訓練,練到我練不動為止,練到我死掉為止,我從小就長得不好看,讀書也讀不好,你相信我,我一定會拼了命努力。」

說白了,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那有什麼天賦異稟,也沒有什麼運氣使然,要讓夢想照進現實,就必須更努力一點。

否則,你連自己都管不住,生活憑什麼優待一無是處的你?很多時候,事情並沒有我們中那麼難,人生最大的問題,就是自律。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什麼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卻沒有?

一個高贊答主回答的是:用肉體操縱精神的能力。

自律,理由很簡單,自律的人擁有真正的自由,真正的控制和主宰自己的人生,而不會聽從欲望的控制和擺弄。

前段時間,被稱為娛樂圈完美男星陳道明因走姿再次刷屏,視頻中的他無論是儀態還是身形,看仰首挺胸,儀表堂堂,風度翩翩,不出是一個65歲的老人的狀態,不少網友紛紛表示對他路轉粉。

為什麼呢?因為他的高度自律,做到了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活成了不少人期待的樣子。

陳道明曾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在物慾橫流、誘惑泛濫的娛樂圈,人脈和潛規則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定,但陳道明卻特別討厭所謂的人際社交。

在一次和魯豫訪談中,他表示:在酒桌上,有一個人喝醉了一句話重複給你說了四五遍,一張名片反反覆覆遞給你七八次,你就會感到一種窩火和憤怒,對我來說上酒桌應酬就是一種煎熬。

在平時不社交的日子,陳道明最愛的就是獨處看書。他喜歡古典文學,家裡的書架擺滿了各種圖書,還寫得一手好字,每天都練書法,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季羨林曾說:「陳道明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陳道明老師幾十年如一日每天堅持讀書,寫字,消除外在物質欲望早就成熟認知能力,促進了自律行為。

能夠自律的人,都活成了我們想要的模樣,當自律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人生似乎也開了掛,當你吃不了自律的苦,你就只能一輩子都吃平庸的苦。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

年初嚷嚷著要瘦成一道閃電,卻總是克制不住多喝一杯奶茶,多夾一塊肉;

吵著周末要去健身房運動,卻又總沉迷於偶像劇和遊戲之間無法自拔;

計劃著一周看一本書,結果書頁翻開在前面幾頁就再也沒有動過。

想要變好的理由,總是抵擋不住放棄的藉口。養成自律,千萬不要依賴於強大意志力。

日本行為科學第一人的石田淳所說:「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幫助我們取得成功的並非「意志」而是行動。」

我們從小認為努力、自律、學習好都是意志強大的結果,其實不是這樣的,你失敗並不是因為意志力薄弱造成的,這種想法是錯誤。

石田淳認為,導出的結果是行動,光是在腦海中重複無數個意志力,但不採取可行的行動,都是毫無意義的。

因此,我們想要破除意志力,形成自律,就不要依賴意志力而是採取可行的行動。

在《行動開始:自我管理的科學》這本書,石田淳提高一個「5分鐘行動」法則,能夠有效促進自律養成。

他在40歲那年計劃跑馬拉松,但他沒有像大多數馬拉松初學者,一上來就天天跑幾公裡,訓練自己耐力和爆發力,而是選擇了每周運動兩次,每次走30分鐘,在走30分鐘之前嘗試著跑5分鐘。

一開始設定的行動很小,小到忽略不計,但也不會增加運動負擔,畢竟一天24小時,誰還不能拿出5分鐘跑步呢?

事情發生轉機,石田淳從最開始的5分鐘,到10、15分鐘甚至30分鐘,成就感一日日劇增,結果從未跑過馬拉的石田淳相繼完成了10千米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全程馬拉松、100千米馬拉松和撒哈拉馬拉松。

如果一開始用意志力強迫自己每天下班後,還要跑10公裡,能量早就被耗盡了,跑馬拉的任務也會就此擱淺。

「5分鐘行動」的關鍵在於,不再依靠意志力,從小行動入手,不消耗任何意志力得到了好結果,好的結果是好的行動不斷重複帶來的,但若一開始目標達到完不成產生挫敗感,意味著你不斷重複壞的行動只能帶來壞的結果。

當你啟動的行為消耗的精力越少,不會造成任何負擔,你才越有可能堅持下來,活成別人眼中自律的人。

「5分鐘行動」,促成我們變自律變優秀的開端。

為什麼有的人自律只能持續一段時間,三分鐘熱度是常有之事;但有的人卻能保持持續性自律,最大的區別在於習慣。

有不少人將自律當作是對生活樂趣的剝奪,事實上卻是,自律不是一種強迫性行為,當自律成為你根深蒂固的習慣,變成人的本能,成為跟刷牙洗澡一樣的事情,你就會享受到它的快樂,而非痛苦。

亞里斯多德說:「正是我們不斷在做的事情造就我們。因此,卓越不是一種行為,而是一種習慣。」

想要改變自己,從自律開始,從改變自己行為開始,在未來能夠自律的人只會越來越優秀,而不夠自律的人,人生或許只會越來越頹廢。

相關焦點

  • 做人的高境界不是釋放而是節制!
    著名演員陳道明曾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所以做人的高境界是節制而不是釋放。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節制二字,早已貫穿陳道明的人生哲學!節制脾氣,是往寬處想,不把芝麻小事放在心上;是有了情緒不積累,及時疏解;是一旦無法控制情緒,能夠想到先平復情緒再處理問題。
  • 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當下社會,學會「欲望管理」,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有篇文章提到過一個很有意思的採訪,主要說的是「現在的年輕人,正在榨乾自己」。採訪的最後有這樣一段話:「未來社會,90%的人,由於過度放縱慾望,可能會像蛆一樣地活著,他們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約束自己,而是沉醉在短暫的快感中,直至喪失自己。」結果是否會像其說的那樣,猶未可知。
  • 陳道明:「節制」是做人最高的境界
    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作者:涔汐來源:涔汐(ID: zhangcenxi99)♬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林靜朗讀音頻有一次陳道明接受採訪說:我不買飛機大炮,我又不買航空母艦,我保證最基本的生活質量,沒有那麼多的奢望。
  • 陳道明再次爆紅,「節制」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陳道明再次爆紅,「節制」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我們見過太多以人設立足的演員。他們展示愛,他們展示個性,他們展示智慧……而人設,是世界上最脆弱的東西,它可能因為偷拍照片,修電腦,喝一杯也沒辦法,摔成了渣。但性格卻不同,從未見過陳道明炫耀自己照顧家庭、熱愛生活,然而他卻是真正的愛。人類存在有三個層次:第一層:生活。
  • 節制,才是做人的至高境界!
    世上的道理,原都是這麼簡單,無論是愛物,還是愛人,都要有節制。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時,太滿,於自己而言已不是幸福,而是甜蜜的負擔,巨大的傷害。今年春晚,閆妮在央視舞臺上的亮相,可以用驚豔來形容,妥妥的精明幹練的白富美形象,絲毫看不出來她今年已經48歲了。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保持健康的秘密就是適當的節制食物、飲料、睡眠和愛情。閆妮的蛻變,就是對這句話的最好闡釋了吧。
  • 做人的最高境界:節制
    人生,在這五個地方保持節制,才能少惹禍患,亨通吉祥。言語知節,則愆尤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人說話不知節制,沒有分寸,很容易招惹禍端。曾國藩三十歲之前,說話不過腦子,刻薄戲謔,讓人很不舒服。父親過生日,同鄉鄭小珊前來祝壽,曾國藩剛入翰林院,志得意滿,拉著鄭小珊誇誇其談,口無遮攔。
  • 克制,做人的最高境界
    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馮友蘭對人生境界做出如上解讀。不同人有不同的人生境界,每個人對人的境界的體悟不盡相同,而懂取捨,知克制無疑是做人的最高境界。知克制聽上去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 做人的最高境界,不是聰明智慧,不是快樂喜悅,而是…
    作者:彩紅(富書籤約作者)費斯汀格提出了「認知失調」理論,當一個人大腦中有兩種認知相衝突時,心理就會處於緊張的失調狀態。情感在內,理智在外,發揮兩者的協同作用,可以讓我們事半功倍。01在《理智與情感》的電影中,老莊園主撒手人寰後,其財產被長子繼承,可憐的長子繼母和她的三個女兒被趕出了家門。
  • 陳道明:節制才是人生最高境界。
    陳道明說:「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節制二字,早已貫穿陳道明的人生哲學。節制,是一種態度。前段時間,陳道明當選了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新聞一出,一向與喧囂絕緣的陳道明竟然登上了熱搜榜首,無數人感慨,這或許是中國電影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 人生需留白,節制才能讓人生持續飽滿有力量
    圖片來源於網絡,與文章內容無關03自律與節制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一個連自己都管控不了的人,是很難肩負一星半點責任的,管好修繕自我,方能示範別人。真正的自由,不是你擁有了多少,而是你敢於拒絕了多少。無論你是處於低谷,還是站在高峰,都不要做欲望的奴隸,過度損耗自身的精氣神。04節制,才是做人的智慧,自我約束,自我節制,才能達到人生的至高境界。做人貴在有度,樂極生悲,物極必反。能把控情緒的人,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 節制即高級
    作者:中國精緻生活 來源:物道(ID:wudaoone)物道君語:話到七分,酒至微醺,言辭婉約,古樸殘破,就是不完而美的最高境界。有一回跟朋友吃飯去晚了,到的時候看見他埋著頭在紙上劃划算算。真的很形象,欲望過大,把心都壓垮了。就如康德說,「如果我們像動物一樣,聽從欲望、逃避痛苦,我們就成了欲望和衝動的奴隸。」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做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麼,並且自覺地在做。節制,最能充分表現一個人的涵養。節制≠禁慾而是懂得選擇最好的 節制聽起來讓人不好受。但換個角度去想,節制不過是做出一些小放棄,選擇自己最想要的。
  • 越高級的人生,越懂得節制
    是啊,現代社會,身邊每個人似乎都在告訴我們,你要活在當下,學會及時行樂,不要壓抑自己,滿足自己的欲望才能獲得最大程度的幸福。於是很多人將這當作人生的準則,打著活在當下的旗號,大肆放縱自己的欲望。因為小時候便享受購物給自己帶來的滿足感和快樂,所以她每次只要一開始購物便沒有節制,即便自己的信用卡已經刷爆,即便自己可能要失業,仍然不能控制自己買買買的雙手。最後因為要無法控制自己的購物慾望,她欠下了貸款機構一大筆錢,每天被追債人追債,後來還差點丟掉新工作,也差點弄丟愛人。
  • 聽聽丨學會節制,才有真自由
    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會有毫無節制地放縱慾望的時候,但是縱慾帶來的自由和滿足,其實都是暫時的;但縱慾帶來的代價,卻藏在生活的暗處,不會消失。02提起22歲,你會想到什麼?充滿希望、充滿活力、是人生裡的大好時光;但也有人說,是一個被欲望操縱的支離破碎的人生——那是22歲的小何的人生。
  • 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節制」和「自由」,看似是兩個相對立的詞語。但其實,只有學會節制,才懂什麼是真正的自由。「節制」不同於「限制」,限制來自於外界的約束。而節制,則是內心的自我約束,是對自由的成全。很多時候,節制意味著對自身的一種合理控制,意味著我們對事情的發展有長遠且清晰的規劃。欲望總是會迫使我們想要擁有一切,以致讓我們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真正高級的人生,不在乎是否在合適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而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適的時機不做不該做的事。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生活的最高境界:常與高人交往,閒與雅人相會,每與親人休閒。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喝酒的最高境界:你還知道他是誰,他已經不知道你是誰了。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聯繫,常在心中。
  • 做人的最高境界:裝傻!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抱樸守拙。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一副痴呆愚頑的表情。這種人不張揚,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眾人的歡迎。社會是很現實的,人心更是難測的。當你的聰明外觀、鋒芒畢露時,則遭人妒忌。那又何必呢?炫耀自己,無非想讓人高眼看你,無非為了虛榮、臉上有光,但當你在官場、職場被排擠,不能盡情揮灑時,不知是否有聰明致禍之嘆?2口訥的智慧:不逞利口,不論人短。
  • 哲思| 懂得節制,方能活到極致
    ,如果不懂得節制欲望,那他就會變成痛苦的根源。 欲望總是會迫使我們想要擁有一切,以致讓我們做出很多急功近利的事情,但真正高級的人生,不在乎是否在合適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而是控制自己在不合適的時機不做不該做的事。
  • 懂節制的人生,活得更高級
    01最高級的自律是節制自己前天,我去上班的時候,親眼目睹隔壁公司一個28歲的銷售主管,因為通宵加班。在單位裡突然暈倒,被緊急送醫。後來聽他們公司的人說,那個小夥子左耳失聰,被確診為「突發性耳聾」。年輕的時候,我們都習慣仗著自己年輕,生活方式上不懂得節制,肆意透支自己的身體,殊不知所有的揮霍都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然後在某一天報復回來。人生有度,過則成災。懂得節制,善於控制、限制自己的各種欲望和需求,養成一種自製自律的良好習慣,是人生的大智慧、大境界。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 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在一個「度」字(經典)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功不求盈,業不求滿,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度「節制之度,寬容之度,包容之度。「坦然」與」度「互為因果,因有度方坦然,做人處事之所以坦然了是因為有度。人生有度方坦然。人生如尺,要有度。感情如面,別越界。
  • 有節制的人生,活得更高級(深度好文)
    ,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所以我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那麼,什麼是節制?對於飲食來講,節制能幫助我們平衡身體的需要;對於人生來講,節制能幫助我們平衡精神的需要。節制,是當一個人有條件奢侈,比如足夠年輕、足夠健康或足夠富有的時候,他選擇了簡單和樸素,這就是節制的境界,也是做人的極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