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2021-01-18 中國教育在線

考點1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1)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及人與世界關係的根本觀點。世界觀人皆有之,但自發的世界觀還不是哲學。哲學是世界觀的理論形態。世界觀不僅要回答世界「是怎樣」的問題,還要解決世界「應怎樣」的問題,反映人的情感、願望、理想和信念,所以世界觀包含人生觀、價值觀。
(2) 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哲學以總體的方式把握世界,為人們理解和協調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係提供根本準則和一般方法論。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知識之間是一般與個別的關係,各門具體科學是哲學的認識基礎,哲學是各門具體科學的理論指導。
(3) 哲學是一種知識體系,又是一種意識形態。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是人類文明的活的靈魂,哲學革命是社會變革的前導。

考點2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

(1) 恩格斯指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指出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即思維與存在何者為世界的本原;另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即人的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外部世界。
(2) 馬克思主義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第一,它為劃分哲學的基本派別別確定了科學標準,是反對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形上學的銳利武器;第二,它是引導我們現實地變革自己的生存狀態和生活方式的強大工具。
(3) 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作為哲學基本問題依據:第一,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迴避的問題,是解決其他哲學問題的前提。第二,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是劃分哲學中基本派別的依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區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第三,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普遍存在於人類的實際生活中,決定著人們思想和行動的出發點和方向。

考點3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其歷史形態

(1) 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物主義精神與科學精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是無神論的哲學基礎。唯物主義有三個歷史形態,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現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力圖從某種具體的實物中尋找世界本原,並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但具有自發性、直觀
性和猜測性。

②近代形上學唯物主義是伴隨著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而出現的,比起樸素唯物主義有許多進步,但缺少古代哲學那種把世界看成是整體的觀念,具有機械性(用機械力學的觀點看待世界)、形上學性(孤立、靜止地看問題)和不徹底性(歷史觀是唯心主義的)的根本缺陷。

(2) 唯心主義斷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唯心主義分為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兩種基本形式。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主觀精神(人的感覺、經驗、觀念、意志、心等)作為惟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客觀事物以致整個世界都是這種主觀精神的產物。其荒謬之處在於必然導致「唯我論」。

②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理、理念、宇宙精神、絕對觀念等)變為獨立的存在,並把它作為世界的本原和萬物的創造者。其荒謬之處在於承認「宗教創世說」。

③唯心主義長期存在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階級根源和認識論根源。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不是直線式地進行的,而是近似於螺旋的曲線,這一曲線的任何一個片斷都可能被片面地變成獨立的完整的直線,這條直線會把人們引到唯心主義的泥坑,而反動或保守的階級和勢力的利益和政治需要則會把它鞏固下來。把人的認識過程中的某一特徵、成分、片斷、方面加以誇大,使之絕對化,造成主觀和客觀、認識和實踐的分離,這就是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一般說來,主觀唯心主義誇大感覺經驗,客觀唯心主義誇大概念理性。列寧說,唯心主義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3)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兩個基本派別。一切哲學都不能超越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派性。

推薦閱讀

掌上考研

中國教育在線考研訂閱號

研究生留學qq群:437946603

相關焦點

  •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要內容和基本原理
    狹義的來說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的基本理論、基本觀點和學說的體系,具體包括: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廣義的來說既包含創始人的理論奠基,又包含了繼任者的繼承和發展,具體有蘇聯理論體系、中國理論體系、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要說到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具體包含哪些內容?一般書本的回答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 2020廣東事業單位考試:哲學基本問題的考點梳理匯總
    在事業單位考試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其涉及內容較深刻,且多以理解性考點為主,特別是哲學基本問題這一部分,佔據哲學基礎性地位,且考察頻率高、難度大,成為諸多學員的一大難題。下面就哲學基本問題的相關知識給大家做個梳理,希望對各位考生能有所幫助。
  • 經濟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原標題:經濟哲學研究的方法論問題 中國經濟哲學的研究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距今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在這20多年間,中國經濟哲學經歷了研究課題的轉換和哲學理論的建構,已經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領域。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為了推進中國經濟哲學的研究,擴大其社會影響力,我們需要對其中的重要問題作一方法論的反思。
  • 哲學兩個基本問題與陰陽的關係
    哲學上還有一個基本問題就是人的思維能否認識或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依據小編的感覺,如果能夠將第一個問題回答清楚了,那麼第二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這裡的思維應該還是指意識,也就是指個人主觀能動性。儘管古時候荀子曾經說過「人定勝天」,中國古時候有「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中國人古時候基本上可以,遇山撤山,遇河填河的精神。但是我們也要看到古人曾經說過的「盡人力而制天命」。
  • 什麼是語言哲學?這5個問題,語言哲學很關心
    什麼是語言哲學?1分鐘了解下。語言哲學的內涵語言哲學即是對語言的哲學思考的一門學問,包括語言實在論,語言本體論,語言意義等。語言哲學更關注語言意義的影響,而不是對意義的詳細描述。語言哲學關心五個基本問題。
  •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哲學的基本問題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點:哲學的基本問題 2020年定西事業單位招聘已開始,報考綜合崗位的筆試科目為《公共基礎知識》,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時事、文史、公文寫作及計算機應用等知識。
  • 真心學哲學 真正用哲學——從毛主席的五篇文章談學哲學
    然而,當時黨和紅軍的領導骨幹絕大部分是知識分子,且大都留學過德國、法國、蘇聯,有人覺得自己很有理論造詣,能講出一大篇道理,要說服他們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要說服這些「理論家」,就必須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方法論高度講清和回答一些基本問題,特別是關於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  軍事鬥爭的核心問題是軍事戰略問題,只講軍事戰術問題說服不了人。而戰略思維問題,其實是哲學思維問題。
  • 2019年事業單位考試必看:關於哲學的基本內容的考查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19年事業單位考試必看:關於哲學的基本內容的考查,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裡面涉及的理論性知識太強,這需要我們對於知識深入的了解,下面圍繞哲學的基本內容展開。   一、知識框架   (一)哲學的基本問題的內容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係問題,即意識與物質的關係問題。這個問題包括以
  •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哲學基本問題兩方面內容各自地位的認識。哲學基本問題[解析]要想選對本題,考生應首先明確什麼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包括幾個方面內容,這些內容的地位如何。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這一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即何者是第一性的問題和二者是否具有同一性的問題,在這兩方面中,第一方面的內容是主要的,
  • 鹿心社: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原標題:堅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提升理論指導實踐能力 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重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學習和運用。80年前,毛澤東同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創作了《實踐論》《矛盾論》兩部光輝的哲學著作,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辯證法,為我們黨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動中國革命勝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 哲學的第一問題——如何區分夢境與現實?
    因為:這個故事簡單直接地表述了哲學第一問題,凡是我們稱之為哲學家的人,都必須討論,或者進一步說,把自己的哲學建立在對這個問題的某種理解之上。首先我們能夠肯定,這個問題無解。因為對夢境和真實作出區別只能依賴於常識,我們當然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做夢。但是,常識經常是靠不住的。
  • 考研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1.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其歷史形態。  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徵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中的偉大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形態和基本特徵。
  • 生死問題——哲學三大終極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
    生死問題是哲學三大終極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死是對生命意義的最大挑戰,最讓人感到困惑。很多人從小就被這個問題所苦惱,不少哲學家的基本態度是,對這個問題不應該迴避,要去面對它,思考它。哲學上和宗教中有三種思路。 第一種是哲學上相當普遍的思路,就是用理智的態度接受死亡。你要看明白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對自然的事情你就要順從,順其自然,你不要抗拒,你越抗拒就越痛苦。中國的儒家就是這種態度,所謂「盡人事聽天命」,死亡屬於天命,人力左右不了,你就聽從吧。
  • 安啟念: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回答的五個問題
    安啟念:當前馬克思主義哲學需要回答的五個問題 2017年06月30日 16:13 來源:《理論視野》 作者:安啟念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哲學有什麼用?」這是一個很荒謬的問題
    以下問題很繞腦,不建議不愛動腦筋的人閱讀。#哲學#中國人如果不革新自己的傳統觀念,是沒有辦法真正走進「哲學世界」。很多人都會去追問:哲學是什麼?哲學有什麼用?第一個問題勉強可以看作是「外行問路」,但是第二個問題卻是一種很荒唐的問法。這個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並非都是為了實現某些價值而存在的,尤其是對於人的主觀價值判斷。
  • 研討會丨《道體學引論》:後哲學時代的中國哲學再出發?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汪湧豪在發言中大致爬梳出《道體學引論》的脈絡,認為本書以「闡述性的論證」為基本方法,抓住「生生」問題,通過疏解《易繫》和《中庸》兩種道體學經典,來提出「道體」的大意,亦即所謂「即虛靜,即活動,即存有」。汪湧豪認為,《道體學引論》沒有提出現成的結論,更多是專注於討論,而當今社會像這種提出問題、開風氣之先的人很難得,丁耘的氣魄和自信值得敬佩。
  • 黑格爾與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
    問題之緣起與意義  我們今天仍然有必要回到「馬克思與黑格爾」的哲學關係問題,並且不僅僅是把它當作一個已然過去了的單純學術史問題來對待,而是看作今天仍然需要我們嚴肅對待的思想命題,因為它事關對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準確把握和對當代中國發展道路之世界歷史意義的深入理解。
  • 中國古老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對比
    中國傳統哲學也是講物質的,五行學說的金木水火土,就是樸素的物質觀。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聯繫和發展的科學,聯繫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它的總特徵,辯證法的三大規律都是講發展的,五大範疇都是講聯繫的。辯證法三大規律,即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五大範疇:1、現象和本質,2、原因和結果,3、內容和形式,4、必然性和偶然性。5、可能性和現實性。
  •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的突破創新
    理論也是這樣,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理論,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偉大實踐也必然要上升為哲學層面上的突破創新,這是擺在我們面前迫切且艱巨的任務。,貫穿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鮮明的問題導向,體現了共產黨人求真務實的科學態度,展現了馬克思主義者的堅定信仰和責任擔當。」
  • 哲學中最容易出現的5個歧義問題,理不辨不明,概念不反思不清!
    由此,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根據的知識性前提、認識論前提和價值論前提,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方式的神話、宗教、藝術、倫理、常識和科學,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規則的形式邏輯、辯證邏輯和認識方法,特別是深入地論證作為思想構成自己的基礎的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