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場 | 從湖北「戰疫」到邊疆「戰貧」,我的2020

2021-01-19 新華網新疆頻道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19年開始,新華社客戶端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

  2020年,他們繼續踐行著「我在現場」的新聞追求:無論是武漢的「紅區」,還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線;無論是抗洪搶險的大堤上,還是「嫦娥飛天」的現場;無論是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小山村,還是......

  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成為歷史!

  從2021年1月4日起,新華社客戶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

  2020年,我有一大半的日子與相機為伴:抗擊新冠、脫貧攻堅。從湖北孝感到邊陲重鎮——江漢平原上面對疫情肆虐的父老鄉親、帕米爾高原山溝裡奮力奔向美好生活的牧民,還有那塔克拉瑪幹沙漠邊緣擺脫絕對貧困的綠洲……

  在無數次的快門響聲中,透過鏡頭,我把諸多影像凝結成瞬間,希望這些瞬間能夠化作時代變化發展的註腳。

  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從湖北「戰疫」到邊疆「戰貧」

  我的2020

  「天使」返程 「傾城」相送

  對口醫療支援隊到來時,孝感全城封控,空空如也。

  拼命相助後,他們載譽而歸,孝感「傾城」歡送他們的「疫」中人。

  那是我在孝感採訪50天裡,見到的人最多的場景。

  其中傳達的力量和希望,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2020年3月21日,一名黑龍江醫療隊員乘車離開湖北孝感漢川時擦拭眼淚。

  ▲2020年3月23日,重慶醫療隊員乘車離開湖北孝感時,孝感市民在路旁歡送。

  ▲2020年3月23日,湖北孝感市民丁國強在孝感市文化中心廣場歡送重慶醫療隊員。重慶醫療隊員嚴君是丁國強的親人,一個多月的時間裡,這是兩人第一次「見面」。

  ▲2020年3月23日,重慶醫療隊隊員將手伸出車窗,向沿途送行的湖北孝感市民致意。

  ▲2020年3月21日,黑龍江醫療隊員向前來送行的湖北孝感漢川市民揮手告別。

  「飛吧,帕米爾雄鷹」

  帕米爾高原上的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以下簡稱「塔縣」),與烏魯木齊相距1700多公裡,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從2018年開始,我每年平均在這裡蹲點採訪近一個月,記錄當地牧民脫貧致富的發展變化。

  汽車、摩託車、犛牛、徒步,在當地幹部群眾的幫助下,我到過全部的偏遠鄉鎮、絕大部分的偏遠山村。在白雪皚皚的山脈伴隨下,崇山峻岭間向上生長的韌勁更震撼人心。

  ▲2020年6月10日,新疆塔縣,慕士塔格雪山映襯下的一處鄉村新貌,中巴國際公路從村旁穿過。

  ▲2020年6月6日,新疆塔縣熱斯喀木村村民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廣場上隨著音樂歡快起舞。

  ▲2020年6月22日,新疆塔縣帕爾帕克夏牧場,小朋友在氈房門口玩耍。

  ▲2020年6月25日,人們在新疆塔縣端午節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現場購物、品嘗美食、觀看賽馬。

  ▲2020年6月11日,新疆塔縣班迪爾鄉坎爾洋村文化活動室,瑪合爾基克·吾拉木的爺爺祝賀她在美麗鄉村形象代言人本村海選活動中獲得第一名。隨後,她去往縣城與其他村的代言人進行為期一周的培訓,並在決賽中取得前五名的成績。

  ▲2020年6月10日,新疆塔縣塔什庫爾幹鄉色日克塔什村,村民在觀看光纖入戶施工。

  ▲2020年6月19日,新疆塔縣,牧羊人趕著羊群在慕士塔格峰下放牧。

  ▲2020年6月14日,新疆塔縣大同鄉村民阿米爾江·艾力木在清理「小水電」水壩內的樹葉。2020年6月底,大同鄉在歷史上第一次接通大網電,「小水電」退出歷史舞臺。

  「天山南北,勞動者之歌」

  行走在天山南北,哪怕是在號稱「死亡之海」的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裡,「勞動者」的身影依然醒目:基礎設施建設、基層公共服務、特殊崗位......2020年,我繼續把鏡頭對準一群又一群埋頭苦幹的人,他們的「勞動」早已超出單純的體力範疇。因為他們的不懈奮鬥,再艱苦的地方,也變了模樣。

  ▲2020年4月29日,新疆葉城縣西合休鄉「光伏村通大網電工程」施工現場,一名工人在吃午飯。經年累月的戶外施工作業在他的手上留下了印記。

  ▲2020年4月30日,新疆葉城縣南部山區,一名工人在峭壁上拉用於放線的牽引繩。

  ▲2020年5月2日,新疆葉城縣,參與2020年全民體檢服務的部分西合休鄉衛生院醫護人員在山中休息時合影。

  ▲2020年5月17日,新疆尉犁至且末沙漠公路施工現場,測繪員劉耀軍(前)和助手甘才雲翻越一處高約40米的沙丘。

  ▲2020年6月15日,新疆阿克陶縣,天文科技工作者馮國傑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內巡查。

  ▲2020年7月11日,新疆精河縣城近郊的一處枸杞園,朱虹美(右)和助手李紅英在拍攝視頻,向網友介紹待採收的枸杞。

  ▲2020年7月13日,新疆艾比湖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管護員帕勒哈提在檢查保護區內一處紅柳的生長情況,查看是否有蟲害。

  ▲2020年9月20日,新疆于田縣的村民將稱重後的萬壽菊倒入發酵池。

  ▲2020年9月23日,新疆墨玉縣薩依巴格鄉村民阿孜古麗·阿卜力提甫在當地一家菌業公司的菌種裝袋車間工作。2019年10月,阿孜古麗來到這裡上班,她家已經實現脫貧。

  ▲2020年9月20日,新疆于田縣津墾牧業肉羊擴繁場的防疫員喀迪爾·庫爾班(右)和塔裡木大學的實習生藺玉剛一起給羊注射疫苗。喀迪爾畢業於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6月畢業後來到這裡上班。他說,自己從小長在南疆,熟悉這裡的環境,加之專業對口,能較快適應工作。

  ▲2020年9月23日,新疆和田地區皮山縣一家由安徽援建型材公司的質檢員蘇比努爾·馬合木提在車間對產品進行質檢。蘇比努爾家住皮山縣城,畢業於新疆師範大學,她家已於2020年1月實現脫貧。

  ▲2020年10月20日,新疆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西郊的施工現場,工人在鐵塔、線纜上進行高空作業。

  ▲2020年10月23日,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農用機械在一處採收完的棉田裡進行殘膜回收、秸稈粉碎還田作業。

  ▲2020年11月1日,新疆喀什市城區的一處住宅小區,醫護人員為居民採集咽拭子。

  「千年胡楊」 萬年冰川

  依舊無言,

  胡楊和冰川只是見證,

  見證著從塔裡木盆地到帕米爾高原的點滴變化。

  就像更多的人一樣,

  還期待著「新疆是個好地方」叫得越來越響。

  ▲這是2020年10月22日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拍攝的夕陽下的塔裡木河沿岸胡楊林景觀。

  ▲這是2020年6月19日拍攝的新疆帕米爾高原上慕士塔格峰中的冰川景觀。

  ▲這是2020年10月1日拍攝的烏魯木齊市西大橋附近高層建築夜景。

  ▲新華社記者胡虎虎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天文臺慕士塔格觀測站採訪。

  點擊下方連結,觀看文中提到的相關報導:

  「婚期被疫情推遲後,我在孝感期待春天」

  「『戰』沙山」

  「帕米爾高原上的『觀星者』」

  「我國最大胡楊林區正值觀賞季」

相關焦點

  • 2020年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評審結果揭曉
    我們從中陸續遴選出部分作品,共推出了九期2020全國「戰疫」海報設計大賽來稿選登,贏得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與廣泛讚譽。本次大賽吸引了全國眾多專業設計品牌機構、各大院校、文博單位的積極參與。200件,現予以公示,公示期:2020年4月7日至12日。
  • 我在戰疫情中的「三流淚」
    唐輝林新冠肺炎疫情,來勢之猛,蔓延之快,波及全國,武漢告急、湖北告急。最高級別的指示,最高級別的動員,最高級別的防控,打響了新冠肺炎防控的阻擊戰、全面戰。白衣使命披上屬於自己的戰袍,奔赴屬於自己的戰位,逆行而為湧壯舉。
  • 我在現場|2020年,這些眼神,讓我難以忘懷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從2019年開始,新華社客戶端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2020年,他們繼續踐行著「我在現場」的新聞追求:無論是武漢的「紅區」,還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線;無論是抗洪搶險的大堤上,還是「嫦娥飛天」的現場;無論是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小山村,還是......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成為歷史!
  • 我在現場|2020年他們給我最多的感動
    我在現場,記錄瞬間,成為歷史。從2019年開始,新華社客戶端開設了「我在現場」欄目,以新華社記者「沉下心、俯下身、融入情」的珍貴採訪經歷為內容,講述他們在重大新聞事件現場的所見、所聞、所想。2020年,他們繼續踐行著「我在現場」的新聞追求:無論是武漢的「紅區」,還是全球抗疫的最前線;無論是抗洪搶險的大堤上,還是「嫦娥飛天」的現場;無論是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小山村,還是......他們凝固新聞的瞬間,成為歷史!
  • ...聯合翡拉拉推出戰疫紀念品,贈送浙江援鄂醫療隊 | 致敬最美逆行者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黨委書記駱宏向該院21位援鄂醫療人員贈送戰疫紀念品,感謝他們為湖北保衛戰的勝利作出的傑出貢獻。浙江省人民醫院捐贈現場170份戰疫紀念品送達浙江省人民醫院,向援鄂醫護人員送去最誠摯的問候與敬意。
  • 星鬥山利川紅獲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金獎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李燕):1月12日,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決賽在武漢舉行,經過兩個月的激烈角逐,利川品牌「星鬥山利川紅」斬獲金獎。大賽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旨在搭建湖北品牌展示、宣傳、推廣的綜合平臺,挖掘湖北品牌的文化內涵,擴大品牌影響、激發品牌活力。大賽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按提名參賽、初賽和決賽三個環節依次進行,有20個品牌入圍決賽。決賽現場,20位代言人進行品牌推介,現場決出「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金獎、銀獎各10名。
  • 戰疫家書||疫情過後,我與你們一道去賞那最美人間四月天
    戰疫家書||疫情過後,我與你們一道去賞那最美人間四月天 2020-05-24 2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認識一下,我就是「熱搜」中的河北人!
    從幾個月大的嬰兒 到耄耋的老人 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必勝的信念 還記得那一雙雙紅腫的手 還有累到虛脫的身軀嗎?
  • 「利川紅·星鬥山」獲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金獎
    利川紅·星鬥山獲金獎中國利川網訊(全媒記者 顏曉倩)1月12日,2020年「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電視大賽決賽在武漢舉行,經過兩個月的激烈角逐,利川品牌「利川紅·星鬥山」最終斬獲金獎。據悉,大賽由湖北省知識產權局、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旨在搭建湖北品牌展示、宣傳、推廣的綜合平臺,挖掘湖北品牌的文化內涵,,擴大品牌影響、激發品牌活力。大賽於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按提名參賽、初賽和決賽三個環節依次進行,有20個品牌入圍決賽。決賽現場,20位代言人同臺競技、進行品牌推介,現場決出「我喜愛的湖北品牌」金獎、銀獎各10名。
  • 我在現場|多年以後,希望我的照片能把人們帶回到這一年
    從2021年1月4日起,新華社客戶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2020年,我像打了雞血一樣出沒在醫院病房、社區街道、防洪大堤、救援現場……手握相機,步履不停,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儘可能多地記錄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
  • 2021,我在重慶等你!
    作者:劉賢  編者按  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過去,這一年我們同心戰疫,這一年我們傾力戰貧。走過2020,我們共同經歷、共同堅守、共同奮鬥,我們彼此鼓舞、彼此溫暖、彼此慰藉。迎來新的一年,我們的生活將開啟新篇章,我們的國家將邁向新徵程。在日曆即將翻過去的那一刻,我們應該回首過去,我們也有理由憧憬未來。
  • 我在現場|多年以後,希望我的照片能把人們帶回到這一年|醫護人員|...
    從2021年1月4日起,新華社客戶端「我在現場」欄目陸續播發多位新華社攝影記者在2020年的精品力作,希望他們的鏡頭和講述,能將我們帶回到那一個個新聞發生的現場。2020年,我像打了雞血一樣出沒在醫院病房、社區街道、防洪大堤、救援現場……手握相機,步履不停,心中只有一個想法:儘可能多地記錄當下正在發生的一切。
  • 關於「逆行有我·戰疫先鋒」人選公示
    原標題:關於「逆行有我·戰疫先鋒」人選公示   根據《關於開展選樹「逆行有我·戰疫先鋒」吉林最美逆行者故事活動的方案》,全省各級黨組織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推薦,並徵求紀檢監察機關和政法、公安等部門意見,產生了「逆行有我·戰疫先鋒」人選72名。為充分發揚民主,廣泛接受監督,現將人選名單予以公示。
  • 大疫大汛之下交上「大治答卷」 2020年平安湖北建設走筆
    過去一年間,作為全國因疫情管控時間最長、受衝擊最大的省份,湖北從「按住暫停」,到「重啟恢復」,再到「持續向好」,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守牢社會穩定防線,全力答好習近平總書記交給的「必答題」,交上了讓黨中央放心、全省人民引以為豪的「大治答卷」。1月9日刊發法治日報赴湖北採訪組採寫的平安湖北建設報導,敬請關注。□法治日報赴湖北採訪組大疫大災之後,未必有大亂。
  • 齊心戰疫:眾志成城背後的攻守之道丨破浪揚帆2020年度特別報導
    佛山市中醫院洗衣房,現場正在緊急製作防護服,供醫護人員使用若有戰,召必應。新春闔家團圓之際,全市醫務人員紛紛放棄休假,回到工作崗位,直面疫情最前沿。哪裡有需要,一封封請戰書就直奔哪裡。戰疫前線上,鮮亮的「志願紅」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其中,5000多名黨員幹部作為「先遣隊」奔赴市內各個聯合檢疫檢查站;近萬名區直單位黨員幹部充實到村居開展防疫宣傳、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情況摸查、聯防值守等工作;而在佛山馳援湖北的352名醫療軍團中,黨員佔比超過60%……有一分力,發一分光。
  • 逆行英雄 難忘戰疫時光
    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我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為了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島城306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奔赴戰「疫」最前線。他們離開年幼的孩子,道別年邁的父母,放棄難得的團聚時光,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迅速集結,逆行出徵。
  • 社區書記在「戰疫」一線過生日
    社區書記在「戰疫」一線過生日 中新網遼寧 2021年01月08日 17:05
  • 【2020碭山記憶】戰疫回顧:逆光而行,「疫」路有你。
    17182020.2.8 正月十五宿州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出院。縣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李明馳援武漢。2020.2.9縣人民醫院ICU重症監護科陳海勇、崔銀環奔赴湖北疫區。2020.2.17縣委書記王廣敏、縣長陶廣宏帶領相關部門負責人分別看望慰問了我縣馳援湖北的醫護人員親屬,並送上鮮花、慰問信、慰問金。
  • 青青園中葵 朝露待日晞——雲南組織蔬菜等農產品支援湖北記略
    此刻,正是共克時艱、攜手戰疫的關鍵時期,理當「擔起使命和責任」。  在夜以繼日地組織和協調後,在基本恢復深圳蔬菜市場日常供應量的同時,雲南省委主要負責人要求全省:要提高認識,提高站位,盡最大可能,盡最大努力,為戰疫蔬菜的保供做出雲南的擔當和貢獻。  雲南省立即成立40多人的工作專班,緊急動員,建立機制,撥出專款,組織向湖北捐贈蔬菜及特色農產品。
  • 平凡英雄,守護你我!2020荊楚楷模·最美應急人揭曉
    記者了解到,畢可春、伍興章、汪家科、陳浩、陳先紅、羅天文、胡晟民、特木其勒、程偉、程慧朋等「荊楚楷模·最美應急人」和朱學忠、陳建、韓沂妗等特别致敬人物,來自應急指揮管理、安全執法監督、防震監測減災、煤礦安全監察、消防救援等全省應急管理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