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禪文修
生活中你會發現,有些人他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一呼百應,有很多人願意配合他;但有另外一部分人,無論他做什麼都沒有人願意配合他,所以他覺得自己被孤立了,這是什麼原因呢?
孔子在《論語》中說過一句話:「德不孤 必有鄰」。就是一個道德修養特別高的人,他是不會被孤立的。所以我們即便現在被孤立了,只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修為,當我們得到提升的時候,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出現在你身邊。
01
有人說:「我在一個團隊中被孤立了;我在一個家庭當中值被孤立了;我在朋友之間被孤立了」,想想是為什麼呢?是因為沒有德行,因為你從來沒有主動的想要去幫助過別人,甚至還做到了視而不見, 所以你被孤立是正常的。
老話講:「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你不要總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總是孤芳自賞,總是覺得自己最好,周圍的人都不理解我,要知道,真正的好人不會孤單。
「德不孤 必有鄰」這個「鄰」就是親近的意思,如果你是一個有德行的人,一定不孤單,也不會被孤立,一定會有人來親近於你,你有多大的德行就會有多少人來親近你。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聲相應,必定同氣相求」。人們都在尋找同類,你如果是一個有德之人,自然就有有德之人向你靠攏,你就發現滿世界都是好人;反過來,你若發現滿世界都是壞人,這個世界已經沒有好人了,那就糟糕了,原因就是,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壞人。
你之所以是一個不成功的人,本質上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你沒有德行、沒有本事,所以你周圍都聚集著無能的人,使你把握不住機會、也看不見機會。當你覺得這個社會上的人都是壞人,本質上你是一個壞人,你把這些人都吸引在了你的周圍。
當你覺得這個社會上都是好人,本質上你也是一個好人,你把優秀的人都吸引到了你的周圍。這就告訴我們,只要我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做好自己,自然就會有人支持你,這就是「德不孤,必有鄰」。
02
《論語》中講的:「德不孤 必有鄰」,還告訴我們 ,不要因為沒有人支持就放棄做正確的決定,因為只有你做正確的事情,就一定會找到志同道合知音。
生活中,很多人會因為自己朋友少,或者沒有朋友而焦慮,鬱鬱寡歡,見到那些:今天有酒友一起喝酒;明天有牌友一起打牌;後天有釣友一起垂釣;隔天又有驢友一起遠行的人就非常羨慕,覺得別人的生活世界豐富多彩,而自己的生活面卻狹窄到可憐。
如果你真的朋友少或者沒有朋友,你要明白這反而是一件好事,因為那些天天主動或被動參加各種活動的人,他們的精力被分散到四分五裂,想靜下來做點自己的喜歡的事情都很難。要知道,當一個人的精力被過多分散的時候,平庸就開始了。
而你不一樣,可以不被打擾的專注於自己的事情,我們常說:「心在哪裡收穫就在哪裡」。專注是卓越的開始,如果在你的領域專注十年、二十年,那麼你就會從默默無聞到優秀、從優秀再到卓越。這個時候你會獲得大眾的認同,又何患無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