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熱點新聞、關心民生政策?熱愛健康養生、喜歡生活竅門?你找對了,新聞夜航是黑龍江地區影響力第一的微信公眾號,趕緊關注是最正確選擇!
編者按: 別以為只是碳酸飲料或啤酒有爆炸隱患,看似「溫和」的果汁、牛奶飲料也會爆炸,已發生多起傷害事件。近日,陝西一名10歲女孩在喝家釀葡萄汁時,被強大的氣流擊傷咽喉、食管、肺部……再次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靜陽在重症監護室,身上插著各種管子維繫著生命/視覺中國
據陝西電視臺都市快報欄目記者了解,8月22號,10歲女孩喬靜陽想喝奶奶釀製的葡萄汁時,因為手擰不開,就用牙咬著去擰。悲劇在瞬間發生,一股強氣流噴湧而出,不幸的女孩從咽喉到內臟多處受傷,已在重症監護室裡躺了多天。
▲噴射的葡萄汁在天花板留下痕跡/陝西電視臺都市快報
奶奶:「我在外面坐著呢,突然聽到砰的一聲,把我嚇得往房間裡走,只見娃捂著嘴,鼻孔裡都是血。」
白髮蒼蒼的奶奶這幾天都是在深深的自責中度過的。她不停跟記者念叨,就買了5塊錢的葡萄,吃剩下十幾顆,加了點白糖醃著,天氣熱,本想給娃冰鎮當飲料喝的,「我要是不醃那個的話,就沒有這回事了。娃要是沒有了,我也就不活了。」
▲沒想到自釀的葡萄果汁竟有如此殺傷力/陝西電視臺都市快報
靜陽媽媽更是天天以淚洗面,每天最大的念想,就是等到下午3點能見上女兒一面。在重症監護室裡的靜陽,身上插著各種管子維繫著生命。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醫生:「只有5釐米是好的,剩下的整個咽喉,到食管的上段,都是損傷的,食管的下端到胃,都是損傷的。」
醫生介紹,強氣壓的衝擊,損傷了靜陽的咽喉、食管、肺部,現在情況非常復雜。要恢復健康需要做的手術,難度太大:「這種手術在國內做得不多,北京有兩家醫院應該可以,但對西安的醫院來說,我們確實做得少。」
又一起!姑娘被葡萄酒瓶蓋炸破眼球
據湖北經視報導,隨州的蔡女士經常在家自釀葡萄酒,發酵後存放在飲料瓶裡。前幾天,她搬東西時不小心把碰倒裝酒的瓶子,緊接著「嘭」的一下,瓶蓋飛出來,不巧擊中了她的眼球!
家人趕緊將蔡女士送到武漢治療,醫生發現她的眼球已被瓶蓋擊破。經過一個小時的緊急手術,蔡女士的傷口被成功縫合,下周可以出院,但視力可能會受到影響。
隨手在網上一搜,類似事故不少!↓↓↓↓↓
果汁飲料怎麼會爆炸呢?
專家表示,葡萄發酵過程中,會將糖分等轉化為酒精,並產生大量氣體;氣體在密閉的容器中越積越多,產生巨大的壓力,一旦超過容器的承受限度,就會發生爆炸。
普通居民若在家中自製葡萄飲料,須謹慎操作,最好購買帶自動排氣閥的自釀葡萄酒專用容器,或選擇木桶或陶瓷缸等大口容器;封口不可過度密封、不宜把瓶蓋擰得太緊,最好用輕薄的塑料布作為封口。一旦塑料布封口鼓起,就應該攪拌;裝葡萄不可過滿,容器中留下三分之一的空隙容納氣體;在日常搬動時,應儘量保持安全距離,避免人體受傷。
自製果汁因發酵產生氣體,那麼同理,從超市買回的飲料,也不排除這種風險,關鍵在於儲藏是否得當。
專家表示,果汁打開後沒有一次喝完,又沒有進行冷藏,那麼空氣中的微生物進入到瓶內,酵母菌會利用果汁內的營養進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導致瓶內壓力變大,開蓋時瓶蓋受到壓力會向外飛出。
果汁飲料炸傷事故不止一起
據錢江晚報,2012年5月10日,東陽張先生買回4瓶果汁飲料,當女兒打開其中一瓶時,瓶蓋被一股氣體衝出,狠狠撞到她的左眼導致受傷。工作人員查看了2005年到2012年的類似投訴,一共有5起,「說明並不是單一事件。」東陽消保委為此發布了消費警示:果汁飲料也會爆炸,開啟瓶蓋要小心。
另外在2013年,江西媒體曾報導,男子在喝牛奶飲料時被炸傷眼睛↓↓↓
2015年,浙江金華的徐阿姨拿出前一天喝剩的果汁打算喝掉,打開瓶子時,瓶蓋突然飛起來炸傷她的右眼,然後彈到五六米外的地方,衝勁非常大。
專業人士表示,導致「爆瓶」的主要原因,除了廠家在生產過程消毒不徹底、瓶子質量出現問題以外,消費者需要注意的就是正確存放,特別是在高溫天。
【消保委提醒】
■購買果汁(或含奶)飲料,要仔細閱讀產品說明,留意其保管、開啟、食用條件。
■若不能一次性飲用完,應放入冰箱冷藏(不要冷凍)。
■開啟瓶蓋時要注意安全,瓶口對外,不要將瓶口對準自己的身體。
■若發現瓶子已膨脹,開啟瓶蓋時更要小心,以免造成人身傷害。
每一個危險,
都來自不經意。
小心永遠沒錯,
同意點Z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