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坡,2020年新能源車企的日子會更好一些嗎?

2021-01-09 汽車觀察家

新能源車在國內的興起發展,可以說是一部十分精彩的劇情。與國外新能源汽車發展主要依靠市場手段調整,以政府干預為輔的形式不同,我國正好相反,前期一直是由政府主導,到了後來才逐漸放權,慢慢交到市場和消費者手中,在這種情形下,新能源車的發展不免會出現一些不可思議的現象,比如騙補。

新能源車在我國由最初的扶持試點企業,到後來,提出「彎道超車」的理念,一時間,車企們一擁而上,幾乎到了一種狂熱的地步,這種極速的市場擴張,雖然在表面上看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但實際上卻是良莠不齊,眾多的新能源車廠家並不是為了生產優秀的車型,而是為了得到政策補貼。

在2014年,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針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進行財政支持的徵求意見,這就是新能源補貼,而正式補貼開始於2016年,第一階段為期5年,一直持續到2020年。政策推出後,不少的新能源車企轉向新能源車的研發當中,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騙補這一行業亂象也被接連曝出。

「騙補」事件之後,國家相關部門對新能源車的審查和管控變得更加嚴格起來,但騙補事件的確影響惡劣,不僅影響了那些踏踏實實打造新能源車的車企的積極性,也對消費者購買新能源車也產生了一定了負面影響。

雖然「騙補」事件影響惡劣,但是國家推行新能源車發展的初衷並沒有改,在新能源補貼後,國家有關部門又開始推行「雙積分」政策,而「雙積分」政策其實也早在2016年就已經出臺,並向全社會徵求意見,但真正實施是在2019年。目前,「雙積分」政策依舊是影響國內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最主要政策之一。

所謂「雙積分」政策,就是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油消耗量積分(CAFC積分)與新能源汽車積分(NEV積分),這兩個積分中,前者為負,後者為正,兩相抵消,如果是負值,那麼新能源車企就需要通過別的手段來填補這個負積分。如果是正值,那麼這個積分還是可以以商品形式進行出售的。「雙積分」政策的目的簡單,這就是完完全全地偏向於新能源,鼓勵車企發展新能源車。

除了鼓勵新能源的補貼政策以及「雙積分」政策之外,國內一些城市還通過限牌、限行、搖號等限制傳統燃油車的方式提倡新能源車的發展,如今,這些政策依舊在國內不少的城市中實施著。

本文為汽車觀察家原創,如有抄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運營人員:凌蕭風)

相關焦點

  • 日子更難混了!2020年新能源車補貼標準退坡10%
    4月23日,多部門發布《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及產品技術要求》。《要求》中提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售價須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300公裡工況續駛裡程以上,為鼓勵「換電」新型商業模式發展,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換電模式」車輛不受此規定。
  • 新能源車補貼新政出爐 小型代步車好日子到頭了
    近日,記者走訪市場發現,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後,對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並沒有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情況。「由於競爭激烈,幾乎沒有車商把補貼退坡的壓力轉嫁給消費者,自掏腰包補貼消費者的車企不在少數。」業內人士稱。
  • 騙補的日子到頭了?2018或取消地方補貼,新能源車企路在何方?
    2018年地方補貼或將取消,自主品牌發展路線或將改變相比2017年國內自主品牌依靠補貼促進銷量的方式,顯然在2018年這個模式將很難執行,有消息稱北京可能成為第一個取消地方補貼的城市,但對純電動車型會進行其他方面的支持。整體看來2018年的補貼力度下滑已經成為了既定事實。
  • 新勢力造車2020年的日子會好過一些嗎?
    自從新能源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大趨勢之後,造車新勢力車企就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在最多的時候,國內大概有多達45家左右的造車新勢力,逐漸成為了汽車圈中一個很有特色的存在。截至目前,一些相對有實力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推出了量產車,並在市場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其中尤以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為代表,在其之後還有理想汽車、哪吒汽車、愛馳汽車等也逐漸傳出有量產車準備交付了。
  • 風口上的新能源車,還能飛多遠?
    政策面角度,從2001年開始就有一個非常長的政策導入期;2013-2016年是通過補貼將產業做大做強的階段,因為補貼比較多,也出現了一些企業騙補的行為;2017年國家政策開始對補貼進行收緊,希望通過補貼的傾向性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技術含量,比如提高動力電池的續航裡程、能量密度等等技術型指標;2019年之前這個產業是從產業導入到加速增長,然後再到優化結構的過程。
  • 2020年12月主要廠商零售日均6.8萬輛 同比增7%
    原標題:乘聯會:2020年12月主要廠商零售日均6.8萬輛,同比增7% 1月6日電 據「乘聯會」微信號消息,12月全月主要廠商累計零售為日均6.8萬輛,同比增長7%,同比增速較強。環比11月同期的增速是14%,表現較強。
  • 2020熱詞解析|豪橫:股價飆升、「鈔能力」驚人,車企日子滋潤
    「2020熱詞解析」專題2020年接近尾聲。這一年裡誕生了很多新現象、新熱詞,或無奈,或正能量滿滿,但無論如何,充滿魔幻色彩的這一年終於要結束了。在歲末年初之際,我們通過一些熱詞解析來盤點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的走勢,希望各位讀者可以通過簡短的一個詞語,讀懂複雜的2020年。「豪橫」一詞,在網絡上已被譯為霸氣、豪氣。
  • 新能源退補20%來臨,新能源市場會回到2019年那個夏天嗎?
    上文已經提到,2021年將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也就是說今年補貼金額變成了1.3萬元以及1.8萬元,相比去年來說,退補金額有所減少。這對於車企來說,國家退補的錢需要車企自己來承擔,要麼自己承擔差價,要麼進行漲價,這對規模和體量相對較小的車企來說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不過以消費者的角度來看,這會加劇本就激烈的新能源車細分市場的競爭,能有效督促各大廠家推出質優價廉的車型產品。
  • 「觀察」宏光MINI EV單月破3萬,新能源車增速已由負轉正
    特別是在全球市場上,這款小車也排得上號,勢頭和氣勢有點五菱宏光和哈弗H6的感覺,這也是中國品牌在新細分領域、新賽道的一個重大突破。但其實,宏光MINI EV會熱銷,從這款車上市前預熱時的高關注度就很容易做出這樣的判斷,但這款車能夠這麼快就成為國內新能源車市場上的銷量冠軍,還是出乎了不少人的預料。
  • 補貼退坡20%,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日子能好過嗎?
    2020年歲末,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四大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下稱:《通知》),並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知》指出,2021年堅持平緩補貼退坡力度,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在2020年基礎上退坡20%。
  • 多家車企2020年12月銷量報喜 2021年1月有望延續同比增長態勢
    1月7日晚間,上汽集團、小康股份等多家車企披露12月及全年汽車銷售成績單。在國家政策持續支持以及車企年底讓利的背景下,國內汽車消費繼續大幅增長。值得關注的是,部分車企新能源車型銷量一路走高。
  • 特斯拉今晨股價創歷史新高395.22美元 新石器時代遺址共享「棄」車...
    中汽協公布的11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數據顯示,在2019年新能源補貼大幅退坡後,該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再次下滑。這已經是我國新能源汽車連續5個月出現銷量下滑。有人對此感嘆,曾經狂飆突進的新能源車市,失去了補貼的助力後,開始逐漸顯露出其本來的模樣。「今年前9個月,全國賣給個人用戶的電動車僅10餘萬輛,剩下的全部投放給了B端出行市場。」
  • 五菱再造神車,2.88萬的宏光MINI EV給特斯拉上了一課
    先是9月銷量衝破2萬輛大關,幾乎是同期特斯拉國產Model 3銷量的2倍,10月該車型銷量則達到了20631輛,單日最高銷量突破1200輛——這甚至是一些汽車品牌的單月銷量。雙11期間,宏光MINI EV在各大電商平臺收穫的訂單量更是達到20609輛。 上市即成爆款,宏光MINI EV也是全球銷量最快破萬的小型新能源車。
  • 2020年股票型公募冠軍陸彬:2021年新能源板塊大有看點 光伏、新...
    我們判斷風電行業長期將有較好的發展,這個前景可以持續至少3~5年。長期來看,它有持續的業績,行業整體也將平穩發展,但短期來看,風電行業因為2020年的補貼退坡,業績已經處在比較高的位置了。  新能源車處在景氣周期、業績確定性強  《紅周刊》:新能源車2020年以來有上佳表現,特別是龍頭公司的表現更為喜人,但對於已持續大漲的新能源車,很多投資者認為其估值明顯偏高了。  陸彬:新能源車這一板塊,我是從2019年三季度開始重點布局新的。
  • 誰引燃了新能源車市?11月銷量同比增長超1倍,特斯拉市值一度衝破4...
    事實上,眼下宏光MINIEV這類終端價格不高、又不受限行約束的新能源車,正逐漸進入更多消費者的購車計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以下簡稱乘聯會)最新數據顯示,11月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達到18.03萬輛,相對於2019年11月的7.9萬輛增長了129%,環比增長24.8%。今年1~11月,我國新能源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速為4%,成功實現「轉正」。
  • 2020年乘用車全年銷售1928.8萬輛,新能源車銷量增長9.8%
    在疫情影響下能獲得此成績,乘聯會分析稱有三個原因。首先是宏觀經濟和出口市場超預期的回暖,尤其是歐美疫情背景下的中國出口表現較強,穩定了消費信心。其次是去年部分地區7月「國六」實施後導致的車市低基數的特殊因素促進。第三是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車零售的超強回暖態勢明顯,推動車市走強。按品牌檔次來看。
  • 一文讀懂:2020車圈10大事件
    ——2020~2022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今年4月,四部委公布了2020~2022年新能源車補貼政策,補貼金額退坡是意料中的事了,但還有這點真沒想到:「補貼前售價超過30萬元的新能源車不享受補貼,但支持換電模式不受此規定約束。」
  •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2020:穿越疫情的至暗時刻(上)
    當行業迎來第十個年頭和百萬銷量的「成人禮」,卻遭遇補貼全面退坡和疫情衝擊,銷量罕見地出現月度同比「十二連降」,同時新能源汽車板塊在全球資本市場爆發、備受追捧。老牌龍頭比亞迪、北汽新能源銷量腰斬,一批新勢力瀕臨困境,新貴特斯拉卻以Model 3一款車型連續霸佔銷量榜首,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和大眾、寶馬等合資車企的新產品銷量逆勢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