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達爾文進化論的結局篇

2021-01-10 浮世觀察

自從達爾文在1859年發表《物種起源》進化論以來,超過150年至今,一直在學術界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達爾文主義者試圖在理論系統的各個細節,大修小補各種缺陷,以達至一個完整的拼圖,每一次的新發現,都令他們歡欣雀躍,卻都在新的鋪天蓋地的質疑聲中被湮沒下去。

外星人

一、第一個生命如何產生

達爾文的進化論跟外星人有什麼關係呢?這得從米勒的試驗說起。

達爾文的進化論闡述了生物包括人類的進化過程,但在《物種起源》裡面,卻沒有提到第一個生命是如何產生的,也就是它只解釋從1如何到100,卻沒有解釋從0怎樣到1,自然環境如何從無生命產生第一個生命。

唯一的線索是達爾文寫給他的同事胡克的一封信,信中寫道:

「關於最早活的生物的產生,假設……哦,好大一個假設,我們可以想像,在某個溫暖的小池塘裡,有各種氨氣,磷酸鹽、光、熱、和電流,然後經過化學反應,生成了一個蛋白分子,並且預備發生更加複雜的變化。雖然這樣的物質,在今天這樣會被立刻吞吃掉,但是在生物形成前的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直至去世,達爾文都沒有對第一個生命如何產生進行發展。

1953年,生物學史上發生了兩件震動全世界的大事件,一是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構,另外一件就是米勒的試驗――第一個生命如何產生的試驗。

我們知道,生命的最小單元是細胞,一個活細胞必須要有蛋白質,蛋白質由胺基酸合成。也就是說,沒有胺基酸就沒有蛋白質,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細胞,沒有細胞就沒有生命存在。

米勒的試驗,就是模擬原始地球狀態下,通過雷鳴閃電從無機到有機創造出了有機物胺基酸。

米勒產生有機物的試驗

當人們以為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為生命的起源揭開了序幕時,以下問題很快讓歡欣鼓舞的聲音安靜下來:

1. 游離氧會很快跟胺基酸發生反應,並將其破壞,米勒把實驗器皿的游離氧去除掉;

2. 原始環境中閃電的熱量很高,只可能破壞胺基酸,而不能產生胺基酸。米勒所用的是微弱的火花,連續幾天或幾個星期重複地在同一位置放電,這不符合現實狀態。

3. 胺基酸是不穩定的化學物質,陽光、熱量以及跟其他化學物質的反應都會很快將它們破壞。米勒在裝置中加了一個捕獲裝置,把他所要的胺基酸,在被接下來的反應破壞前隔離出來。而在現實世界,單單陽光對胺基酸的破壞速度,就大大超過胺基酸可能形成的速度。

4. 所有的蛋白質都是由胺基酸的兩種形態之一左旋胺基酸構成,哪怕是一個右旋胺基酸,也會阻礙其合成和破壞其功能。在大自然中不存在只產生左旋胺基酸的方式。

結果是:米勒的試驗根本無法模擬大自然中的現象。

米勒的實驗為什麼如此重要?因為這是進化論解釋生命起源偶然性的唯一希望!

但是,即便胺基酸能夠產生於原始地球,從胺基酸到生命還有十萬八千裡的路要走!胺基酸只是「生命大廈」的一塊基本磚頭而已,它還要先合成蛋白質,

二、隨機組合成單個蛋白質的可能性

蛋白質是由胺基酸按照特定順序排列的鏈條摺疊而成,肽鏈會自行摺疊成一個特定結構,這個結構將決定蛋白質的功能,胺基酸種類和排列順序都將決定蛋白質的最終的形狀,繼而決定其功能。一旦順序錯了,蛋白質就不能發揮作用。

科學家通過隨機排列胺基酸產生一個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這個概率有多高?

胺基酸排成蛋白質

答案是:(6/20)200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分之一

也就是隨機產生一個有功能的蛋白的可能性等於10的負104次方,這還是以一個最小的只有200個胺基酸的蛋白質為例!

換成一個直觀的比喻,科學家估算過地球上的沙灘總共有大概 10的18次方粒沙子,假設有人隨機地將五粒沙子,藏於地球任意海灘上的任意五個地方,讓你把它們找出來,你能找到這五粒沙子的概率是 10的94次方 分之一。這個概率比隨機排列出,一個由 200 個胺基酸組成的具備功能的蛋白質的機率還要高!

如果換成是時間呢?假如1秒鐘組合一次胺基酸,不行再重新組合,直到配到有功能的蛋白質為止,所需的時間是:

地球50億年的年齡都遠遠還不夠!

這真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所以達爾文主義者在鐵據如山面前,把生命起源的可能性轉移出了地球!

三、向火星找來源

因此,生命源於地外生命的說法甚囂塵上,就是源於此!更由此發展出了電影、電視、卡通、小說等等文化作品。

那麼,地球以外的星球有沒有可能存在生命呢?這首先得了解生命能夠生存的必要條件!

地球能夠孕育生命,起碼要具備以下條件:

1. 有一顆異常穩定的恆星——太陽;

2. 適宜的溫度——與恆星保持恰當的距離、恰當的公轉軌道、恰當的自轉速度,達到一個不能太熱、不能太冷、恰到好處的黃金標準;

3. 要有液態水——在活細胞內,水提供了胺基酸和其他有機分子,混合和反應所必須的液體介質;

4. 無毒的大氣層——可以吸收或者反射足以致死的紫外線、x射線、伽馬射線,複雜的生命還要有適當比例的氧氣;

5. 足夠強大的磁場——以折射高能帶電粒子流的太陽風

這些條件只不過是個乞丐版的基本配置要求,高等生命形式如人類,要求還要高很多。

把以上條件按圖索驥,,先在太陽系尋找類地行星,人們把目光瞄向了火星。

太陽系中,其它行星,要麼距離太陽太近,溫度太高,要麼太遠,溫度太低,連生存的可能性都沒有,火星是形態最接近地球的行星。

火星地表溫度比地球要低一些,大氣稀薄幹燥,保溫性能差,晝夜溫差大,溫差在100℃左右。赤道附近,白天溫度可以達到20℃,夜間會驟然降低到-80℃左右。火星兩極的溫度更低,最低可以達-139℃。

科學家在實驗室裡模仿火星上的大氣環境,發現老鼠只存活了幾秒鐘,烏龜活了6小時,青蛙的生命則維持長達25個小時,而一些昆蟲可以生活好幾個星期,像蘑菇、地衣、苔辭等則能適應得好一些。

相比地球,火星的環境要惡劣得多,但探索火星,要求僅限於能有生命存在即可,但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或曾經存在過?至今依然是個謎!

就算火星有生命存在過,也並不能代表地球生命就是火星帶過來的,也有可能是從地球帶過去的。

從火星到地球?

四、尋找其它行星

除了太陽系,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的阿爾法星,總距離為40萬億公裡,需要4.37光年,這意味著光以每秒30萬公裡的速度,要耗時4.37年才能來到我們這裡。

如果有一個大小與地球類似的行星(最適宜的體積),環繞半人馬座阿爾法星運行,它上面有一塊巖石以地球的逃逸速度被拋出,它需要115000年才能到這裡。

但是,DNA會在星際旅行中被輻射破壞,還有已知的其它危險,例如:

1.太空接近絕對零度的溫度(沒有太空衣的保護);

2.太空中缺乏營養和氧氣(沒有宇宙飛船的補給);

3.進入地球大氣層(沒有隔熱板,細菌也會被燒滅);

4.與地球撞擊(沒有降落傘)。

等等,因此簡單生命通過隕石送達地球,成為地球生命起源的這條路也被堵死了!

至此,地球生物源於地外高等智慧生物的假說――外星人,閃亮登場了!

這世界真有外星人嗎?

很多UFO事件虛虛實實,有些是政府不可告人的軍事行為,有的是自然天象的錯覺,這些都被媒體放大吹噓起來,外星人綁架事件更是離奇。要相信這些是真的,就好比要相信中國民間傳說中的諸神明,是來自於姜子牙在封神榜封的一樣,閒來沒事,聊故事找樂子!

比較務實的是美國的「SETI」外星生命搜尋計劃,這個用來尋找外太空生物的設備可以在每秒掃描二千八百萬個電波頻率。即便這樣,在過去的超過40 年中,他們也沒有找到任何一個來自外太空『智慧』的電波信號。

那麼,以後有沒有可能遇到外星人呢?

先不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思考另一個問題,我們所理解的外星人:

一個細長的身軀和昆蟲般的大眼睛,或許是一團神秘的能量。他們能夠穿越宇宙來到地球,科技要比我們發達,它們的大腦(或者思想器官),要比我們強大……

外星人

但無論怎樣,它們都屬於物質宇宙的一部分,在物質、能量、空間、時間的範圍內,也受自然法則和物理定律的束縛。

五、問題回到原點

假如真有外星人,外星人又是來自哪裡呢?如果還是進化,那問題又來了。

這樣我們就再次回到了之前的老路,按順序排列胺基酸,產生一個蛋白質的概率問題?但這次的困難有過之而無不及:這可要比形成單一的蛋白質要複雜得多!因為外星人機體構造只會比人類更複雜!

我們的化學、概率學和物理定律,都無法支持生物的複雜結構在地球上隨機產生,也同樣無法支持宇宙中,其他地方隨機產生複雜的智慧生物!

地球生命來源於火星、外星人的假說,只是把生命起源的難題往後推遲,換了一個地方而已。說了這麼多,仍然陷在從「0」到「1」的泥潭裡。

把人類起源和外星人關聯在一起,是達爾文進化論在與質疑者曠日持久的攻防戰中,一路退守到了外太空的結果。

至此,進化論已經退無可退,外星人就是它的終局!

#人是從哪裡來的#

關於人是從哪裡來,後續繼續展開論述

相關焦點

  • 達爾文誕辰二百年:進化論風雨未休
    倫敦等9個英國城市的動物園設立了達爾文主題活動,布裡斯託動物園12日上午還對如同達爾文一樣蓄留大鬍子(真假不論)的男子免收門票。幾家研究機構舉辦「達爾文誕辰200周年探索與調查攝影比賽」。還有些展覽另闢蹊徑,專門展示150年來達爾文進化論激發的藝術家和文學家的創作靈感。一些紀念活動專門針對青少年普及進化論。
  • 內含進化論珍貴資料!達爾文的筆記本疑遭竊,誰偷了它們?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近日,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展開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搜索行動,卻一直都沒有找到達爾文留下的2本珍貴的筆記本,裡面有著很多有關於進化論的珍貴資料,最終,劍橋大學圖書館認為,可能這兩本筆記已經丟失了
  • 現在的進化論還是達爾文的最初版本嗎?|贈書
    這本書將會告訴你 ↓你真的了解達爾文的進化論嗎?現在的進化論還是達爾文的最初版本嗎?適者生存是強者生存嗎?我們為什麼要了解進化論的演化歷程呢?達爾文的戰爭作者:吳京平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有一個理論影響著無數人的生命觀這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自然選擇理論的提出到現在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戰在這本書中作者以講故事的形式生動有趣地講述了進化論如何被廣泛認可達爾文如何經歷一次次挑戰的過程
  • 達爾文珍貴筆記本或已遭竊!內含關於進化論筆記
    綜合報導,英國劍橋大學圖書館24日表示,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創立者達爾文的兩本珍貴筆記本,據信遭竊。筆記本2001年就曾被列為遺失,但館方認為其只是被錯放在了館內某處。據介紹,筆記本內有關於進化論的開創性想法,價值不菲。
  • 達爾文2本珍貴筆記本或已遭竊,內含關於進化論筆記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達爾文
  • 蔡健雅:讀進化論我贊成達爾文 沒實力的就有淘汰的可能
    而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一首蔡健雅的《達爾文》我的青春也不是沒傷痕是明白愛是信仰的延伸什麼特徵人緣還是眼神也不會預知愛不愛的可能保持單身忍不住又沉淪兜著圈子來去有時苦等人的一生感情是旋轉門轉到了最後真心的就不分有過競爭有過犧牲被愛篩選過程
  • 如果達爾文的進化論是正確的,人類最後會進化成什麼模樣?科學家給...
    達爾文進化論的正確性不是假設的,而是通過大量的基礎理論和實踐線索佐證過的。達爾文的進化論表述的是生物演化的整體進程,試圖揭示生物演變的外在和內在動力源泉,那就是在自然選擇和基因突變的基礎上,形成了地球生物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的整體變化趨勢。
  • 全新進化版本《達爾文進化島》測試即將來襲
    由星之網絡研發、微藍互動發行的國內首款生物進化手遊《達爾文進化島》將於4月14日開啟終極封測!在本次封測中,激情沸騰的部落戰爭,霸氣無雙的生物融合進化,真人同房競技的通靈神殿,致敬經典回憶童年的小遊戲大挑戰,全新版本全新玩法,都將與你見面。小夥伴們趕快上車,全新的生物進化旅程即將開啟!
  • 生命起源百年探索:進化論、資訊理論、熱力學誰是主角?
    來自進化論的啟發無論科學家們採取何種途徑來尋找生命的起源,大多數人都會借鑑查爾斯 · 達爾文在1859年《物種起源》中的思想來幫助解答。雖然達爾文不認為當時的科學可以直接解釋生命起源,但他的許多觀點成為了這個領域進步不可或缺的靈感來源。
  • 一月B站錯過的佳作01:《達爾文遊戲》生存遊戲,逃殺進化之路
    但1月上線的部分作品並未被B站收錄,其中《達爾文遊戲》為A站獨播。現僅播出兩集,人氣卻異常火爆,一起來看下。達爾文遊戲《達爾文遊戲》漫畫作品於2012年開始連載,首次刊登在月刊《別冊少年CHAMPION》上。後通過動畫化企劃案,於今年1月檔上線。
  • 進化論再被驗證!海島4980隻猴子踏入「石器時代」,竟直立行走?
    達爾文進化論大家應該清楚,物種起源方面進化論可是頭家,人類起源一開始其實就是一些遠古猴子,人類的進化速度真的可以說很快,想要再現人類的進化歷程基本上不可能的,但是現在,卻有報告提名巴拿馬一些猴子進入了「石器時代」。
  • 美國一黑猩猩「進化」,與類人手指相似,它還會繼續「進化」嗎?
    直到18世紀,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歷經五年,通過環球旅行,對大量植物、動物和地質方面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採集之後,並提出了進化論,所有生物物種是由少數共同祖先,經過長時間的自然選擇過程後演化而成。達爾文的進化論主張,宇宙中最原始的存在,並不是具有精神的事物,或者是神啊!靈啊!
  • 美國發現一隻會「說話」的黑猩猩,行為像人類,它還能持續進化嗎
    我們都學過現代的科學理論,知道人類都是由上古猿猴慢慢進化出來的,可是在古代因為當時科學條件的限制,古人並不知道人到底是怎麼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所以他們只能編造出一個神話體系的世界,而人就是神造出來的。在我國古代就流傳這女媧用泥巴捏出萬物的神話傳說,而在歐洲則是宙斯手下的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之後生下了世界上第一個人。
  • 進化論恐崩塌,物種間隔離明顯,根本不存在相互轉換可能
    現在生物學很多都以達爾文進化論為基礎,但是隨著時代和科學的進步,該科學論斷開始遭部分人的所質疑,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該學說存在諸多難以解釋的地方,下面就來分析一下。首先進化論的核心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祖先,由單細胞的生物進化而來,然而再逐漸的演化為各種生物,實際上這只是一種想當然的說法,直至目前也沒有任何直接的證據可證明。
  • 蔡健雅《達爾文》寫給陳奕迅 溝通兩年卻無結果
    繼範瑋琪日前以《哲學家》為新專輯命名,大玩範式哲學後,這一次蔡健雅又在新專輯中《Goodbye&Hello》乾脆用科學家「達爾文」之名作為新專輯中的主打歌。昨日下午來滬宣傳的蔡健雅透露,這首歌原本是為陳奕迅量身定做的,不過雙方在溝通兩年無果後,自己乾脆「偷偷」放到了新專輯裡。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達爾文知道嗎?你怎麼看
    雞生蛋,蛋孵化雞,反覆循環,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直爭論不休,也困擾了不少人,到現在也沒有個準確答案,想必寫進化論的達爾文會不會皺眉頭,科學嘛,是要講證據的。沒有標本化石等就不可能下結論,生物學家們不是鄉間草民,可以沒事做白日夢,想起什麼來,就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 教皇也贊同進化論?
    據說,教皇也贊同進化論。但聽說,其實這不是教皇的原意,而是記者所造成的氣氛。你認為呢?根據報章所寫的,他已經宣布說:進化論並沒有牴觸基督教的信仰,也沒有與基督教信仰衝突。雖然如此,他相信上帝還需要特別創造人類。
  • 進化論最大缺陷:無法解釋生命演進過程中,系統高度協同變化
    如果按照適者生存的法則,那麼它們應該進化出群體協作的特性,就如狼群那樣的組織。但是事實上,即便是瀕臨滅絕,老虎也不會跟自己的同類合作捕獵。它們一直頑固地堅持自己獨往獨來的王者風範。雖然在生物種群中,社會屬性的生物生存能力很高。但是離群獨居的動物仍然存在。如果生命的變異完全由自然選擇所決定,那麼經過了上億年的淘汰,最後留下的全都是社會性的動物。然而這並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