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音螺「殺回」音樂領域,目前的行業格局已經「物是人非」。
編輯 | 錦鯉
來源 | 中國智慧財產權報
1月5日,蝦米音樂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致用戶公開信,宣布因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這意味這個走過了12年發展歷程的數位音樂平臺,開始進入退出倒計時,一時間蝦米音樂用戶集體高呼「爺青結」。「十二年的陪伴,說不出的再見」,是什麼讓蝦米音樂黯然退場?有業內人士分析,在線音樂版權戰略的失利,很可能是蝦米音樂最終退出市場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上圖,目前蝦米已經啟動歌單導出、專輯保存、會員退款及音樂人收益提現等服務,在APP的個人中心可以進行操作;已購買的數字專輯或者單曲還可以保存並繼續使用,音樂人的專輯從1月5日起不再售賣,但還可以以其他方式合作,會員申請退款截至2021年3月5日。
蝦米音樂用戶紛紛表達了惋惜之情:「爺青結」「至少我心中還有個尚未崩壞的地方,現在這個地方也沒有了」「蝦米音樂還是沒了,這對我影響非常大」。
從行業第一到版權大戰失利
資料顯示,蝦米音樂前身是蝦米網,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英文名稱為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字母縮寫,意在「讓音樂人能賺到錢」。在不少用戶心裡,蝦米音樂身上擁有「專業」「小眾」「清新」等眾多標籤。
2013年,蝦米音樂曾遭遇財務困境,當年,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收購後,獲得了快速發展。巔峰時期蝦米音樂擁有包括3000萬首曲目的曲庫。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蝦米音樂每月人均使用時間曾長達300分鐘以上,一度位居行業第一。
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或許可以稱為蝦米音樂由盛轉衰的轉折點。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通知要求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蝦米音樂倡導的「上傳分享——付費下載——版稅分成」的付費模式遭遇挑戰。蝦米音樂在上述通知發布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被迫下架220萬首歌,曲庫中僅剩400萬首歌曲,用戶大量流失。
同樣從2015年開始,各大音樂平臺開始重組合併,最終形成騰訊、阿里、網易三分天下的局面。同時,音樂版權大戰興起。騰訊合併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形成騰訊音樂娛樂集團(TME),其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阿里巴巴收購天天動聽和蝦米音樂,通過收購及合作等方式獲得滾石、相信、華研國際等公司的獨家授權,形成了阿里音樂體系。網易雲用歌單作為突破點及打造社區氛圍等手段,收穫了大批的用戶,並逐步拿下日本最大娛樂集團愛貝克思(avex)、音樂版權管理機構KobaltMusic、天娛傳媒、豐華唱片、米漫傳媒等公司的版權,成功擠進音樂平臺巨頭之中。
業內人士分析,雖然在2015年的音樂版權大戰中,蝦米音樂獲得了不少獨家版權,不過隨著國內在線音樂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騰訊、網易雲兩大巨頭先後崛起,市場格局也隨之發生改變。2015至2016年,僅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以QQ音樂為代表的騰訊系在2020年6月直接收購環球音樂10%的股權,此外其還擁有英皇、華誼、豐華唱片、福茂、杰威爾等大量華語唱片公司的版權。另外,獲得百度和阿里巴巴投資的網易雲音樂也發展迅速,其在2020年拿下環球音樂、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華納等多家唱片公司及綜藝音樂版權。反觀蝦米音樂,曲庫數量不足,阿里並沒有及時囤積音樂版權,而是將眾多資源傾斜到同類App「阿里星球」(前身是天天動聽)上,導致蝦米音樂漸漸脫離頭部行列,數年之間曾經多次傳出虧損和關停的消息。
對於版權問題,蝦米音樂內部也有「痛的領悟」。蝦米音樂團隊的一位成員在一封告別信中表示:「12年來,產品的每一次迭代和更新,蝦米都希望做得更加純粹——回歸音樂本身,讓每一位用戶都能發現屬於他們的音樂新世界。但不可迴避的是,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曾錯失了一些關鍵機會。在音樂版權內容的獲取上,沒能很好地滿足用戶多元化的音樂需求,這也是我們最大的遺憾。把目光看向未來,我們相信也期待著,將有更加豐富的音樂內容服務形式出現。」
音螺能否「復活」蝦米音樂?
在蝦米音樂的公開信中,其稱會「以其他方式合作」和音樂人合作,這個「其他方式」被廣泛解讀為阿里巴巴從2018年就開始布局的音螺。
2018年,有業內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極有可能推出類似抖音、快手的短視頻產品,該產品或將命名為音螺。隨後,杭州阿里巴巴音樂科技有限公司提交了數十件「音螺」商標的註冊申請,目前多件「音螺」商標獲準註冊。而據阿里巴巴相關負責人介紹,音螺是實現音樂內容管理、分發的專業平臺。
而在某應用商店裡,對音螺的介紹是這樣的:「音螺是一款在蝦米音樂的基礎上改版而來的音樂短視頻軟體,音螺能夠為各位用戶提供超級全面的音樂資源和短視段子,為用戶的閒暇時光添加趣味。」
蝦米音樂的粉絲們最關心的問題,可能是音螺是否能「復活」蝦米音樂。有分析認為,如今的音樂市場,已經是得版權者得天下。騰訊系一家獨大的態勢仍將持續,阿里在失去蝦米音樂這張好牌後,只能指望其投資的網易雲音樂扳回一城。至於音螺,從公開資料看,它的賽道是更可能是短視頻,而非音樂平臺。
即使音螺「殺回」音樂領域,目前的行業格局已經「物是人非」。
如上圖,根據比達諮詢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度中國數位音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6月,音樂APP日活用戶數中,酷狗音樂用戶以28171萬人排名第一,QQ音樂26852萬人排名第二,酷我音樂以7202萬人排名第三,網易雲以3277萬人排名第四,而當時的蝦米音樂用戶活躍度遠不如主要競爭對手。
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未來音樂業態專題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數位音樂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317.6億元。業內人士表示,雖然蝦米音樂離場,可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新一輪的音樂平臺競爭將更加激烈。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正尚律和立場)
正尚簡介
正尚律和集團成立於2011年,總部設在北京,是一家集客戶開發,科技開發,法律服務,調查服務於一體的大型技術創新和商業競爭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向全社會提供智慧財產權確權,維權等智慧財產權全產業鏈服務和以大型商事法律服務為核心的一站式,多方位,多維度的解決方案和深度服務。
區別於傳統法律服務機構以訴訟為核心的單一服務模式,正尚律和集團成立了四家大型的獨立機構,採用「四輪驅動」的模式,分別深耕「銷售」、「科技」、「法律」、「調查」領域,服務於企業在智慧財產權創新保護和商業競爭中不同方面,不同層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