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坤卦的來由解讀《易經》,從沒學過的你也能懂

2021-01-10 古藏萬一

首先要明白一個事實:伏羲八卦和《周易》,當時的功能,都是以佔卜為主。到孔夫子作《易經十翼》時,才拓展它的哲學功能。

坤卦,是和乾卦相對應的,純陰卦。就是說問卦之人,在扔了六次龜甲之後,得出的都是陰線,因此,畫為六條陰線。

如何解釋這六條陰線呢?

每一條線的右邊註解,是周文王配的,而詳解是孔子的《易經十翼》,這兒先給大家交代一下這個來源了。無論是周文王,還是孔子,在註解坤卦時的出發點,都是從「陰」,這個字義立足的。與陽對立。

解釋之前,要聯繫一下當時的歷史條件了,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就是現在算起,三千年前。人們對自然的思考,可參照的知識底蘊,比較有限,陽,在當時人們看來,代表:太陽,天,春夏天,明亮,男性,龍,等等!而陰呢,則代表大地,秋冬,黑暗,女性,等等。到戰國的孔子時期,這個知識底蘊並沒有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研究對象,也沒有產生很大的變化。所以,周文王和孔子,都是以「女性」和當時的農耕經濟關注的「一年四季」,來解說《周易》中的坤卦,道理很簡單:一門學問得有用途!對人有用的,必須以人和經濟為服務對象!

我們再從「兩儀」的符號來分析陰陽差別。兩儀就是陽符「一「和陰符」- -「,古人把這兩種符號,看成什麼呢?其實他們看成是自然界不再可分割的最小物質。這有點和我們現代科學裡頭不斷地尋找最小物質,分子,元子,電子,離子,量子,是一樣的,探究的精神,和動力,都是一樣的!第一是解秘,第二是弄清楚了之後,為人所用!

那麼,從陽的符號來看,不可再分割,你就用錘子砸,就用刀去切割,它也不為所動了,就代表性格中的「堅硬」,「剛強」,不為所動,等等。

從陰的符號來看,就可分割,在壓力之下,或切割力之下,它會拆散開來,並且自由組合,因此,就代表性格中的「柔順」、「韌」,「可塑,可伸展「,等。

除此之外,陰的符號,對陽的符號有包容性,這兩個符號組合在一起,為」仁「字!最初的」仁「字,沒有左邊這一徶。

這和古人對自然界中的人與人交合,動物與動物交合,植物等生命的繁衍觀察,得出的必然結論。把我們任何一個會思考的現代人,放到那個時代去思索,對人與動植物的生命去解釋,恐怕最終都會得出一陰一陽的結論!這也就是《易經》的科學所在,它雖然沒有提供十分完備的解釋體系,卻提供了兩個十分科學的符號!

你看,現代化學中的物質細分,離子就會帶正負電,分別為陽離子和陰離子,物質之間產生組合與新生的基本原則就是同性相斥,異性相吸!

所以,就有了坤卦的卦辭:元亨,利牝馬之貞!大家回顧我上一講講到的乾卦卦辭:元亨、利貞!只有多兩字之差吧,而且這兩字蠻有意思,」牝馬「,為什麼用牝馬來形容陰呢?就是對應女性的,牝馬就是母馬,它有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一旦它跟公馬交合之後,它這一輩子,都跟定了這匹公馬,你跑到哪兒,我就跟到哪兒,跟得牢牢的,而且不快,也不慢,不給你壓力,就是在你後面幾步緊隨!怎麼說也是天賦的一種美德吧!比人類還要穩定!

那麼,坤卦的卦辭,是不是很好理解了?元亨的字義不變:事物初長成。當一個事物初長成後,要象牝馬一樣堅持,跟隨指引,或堅決執行,就很不錯!

好,了解了上述道理之後,我們現在一條線一條線,來看周文王和孔子,分別是如何註解的!

第一爻:陰線第一爻在最底部,周文王標註的是:履霜,堅冰至。字義就是:季節開始霜降,冬天來了!我們這要考慮到當時周文王本人在哪兒常住了,岐周(今陝西岐山),你們現在冬天去陝西看看,霜降時,是不是很冷了?

孔子的解釋呢,馬上和人與大地關聯起來了。走在降霜的大地上,和你為人處世出了小錯或有了壞習慣一樣,要警惕,不事不能小看,否則,小毛病經過時間累積,如霜變堅冰一樣,到時候難以消融!

第二爻:周文王註解:直方大,不習無不利。直方大,指的是大地,當時人們的眼界,是無法發現地球只圓的了,只能憑視線,認為地是方的,無邊無際的大。大地的優秀品質是:承載萬物,無怨無悔,樂見其成!無論你在大地上開溝渠、開山、修路、植樹造林、還是野火燒不盡地毀林、還是開花結果,還是收割、或是戰爭!大地通通都默許!

習,指的是人工規劃,不習,就是沒有規劃。那麼周文王的註解,本義是:大地無邊無際,人們在上面自由播種,狩獵,只要勤勞去做事,皆有收穫!

利,指收穫,獲利,等,都說得通。這仍然是與當時的農耕經濟緊密聯繫的!季節上顯然指的是冬去春來。

到了孔子的解釋,又變了,孔子認為直方大,是人之初的樸素善良與美的品格,不是教化了的為人處世方式,不是虛偽的面具式人際關係。大意指,這時候的人象一張白紙,灌輸什麼,就會長成什麼人品。只要去學習,七十二行,都行,都有利。後來孔子把這個意思發揚光大,講過名言:有教無類!大概是說,七十二行,都可以學,什麼人,都可以學習。

第三爻:含章可貞,可從王事,無成有終。這兒,我個人認為,周文王寫《易經》的這一條註解,就有明顯的私人企圖,就是政治作用。含,指孕,章,是姓氏,從姜姓族群中分離出來的,而姜姓,周人的祖先是黃帝曾孫帝嚳,元妃姜嫄的兒子棄,即后稷。周文王私心明顯,說,只要懷上了姜性的後代,或像姜姓一樣與周姓聯姻,就象現在的章姓一族一樣,同皇室有親姻關係,就可以跟隨王室,聽命王室,一起成事,就算你沒有很大的成功,或成績,也會老有所養,有保障!這與後來周文王創立周禮,後世建立君權,宣揚皇帝們是「奉天承運」的」君權神授「,息息相關。這是我個人理解!我覺得,只有這樣理解,才說得通。

到了孔子手裡,又變了,變成為儒家學說服務。孔子認為,含章可貞,是合理服從乾的方向指引,不盲目順從,這樣可以伴君,伴大人,一起做事,做一個合格的執行者。無成有終,是指事情肯定辦好,但不攬功歸己。孔子的解說,變成了仕途上的為官之道,或在一個集體裡,如何與同事和領導相處的藝術,倒也是蠻科學的,孔子的厲害之處,正是在這兒!

第四爻:囊括,無咎無譽。囊括,我認為,周文王指的是,在乾的領導下,或皇室的領導下,收穫了大量的糧食或成果,但是,功勞不屬於某一個臣民或執行者,你照做,執行就是了,無功,也無過;無吉,也無兇。註解到這兒,《周易》的政治功能,越發明顯了!這一卦,就是在教人們做一個忠實的執行者,象一個賢妻良母,無怨無悔。如果運用到治國理政上,也會形成」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的不平等現象,當然,這正是統治者需要的結果!

孔子又巧妙地變成了儒家學說。孔子認為,囊括,就是你致仕到第四爻的地步後,你成為了上級的大管家級的人物,也類似於現在的執行總裁,所有事情都經你辦理,但是,你無功,也無過!這是一種官場美德,真正能做到的人,倒也不多,所以,孔子的註解,仍然有較大的教肓意義!

第五爻:黃裳,元吉。我個人認為,這是和乾卦裡的」九五之尊「呼應的,對應關係!古時的官服,黃色為帝王服,皇袍加身等同於黃袍加身,所以,坤卦裡指的」九五「地位,就等同於皇后了,我個人認為,這是周文王所寫的」黃裳「的本義!這也說 明,周文王在乾卦裡註解的對象,是男性,坤卦這兒,則是指女性。元吉,則是指和你開始一樣,有利,這是一種承諾,只要你有始有終地執行乾的命令,你的待遇就有始有終!

孔子的解釋為:黃色是五色中最沒有個性的色彩,與別的色皆可調和,指為人處世到這個階段就圓潤得爐火純青了,八面玲瓏,對上卻是絕對地忠誠,而你能力又強,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你很平穩,有利。

第六爻: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玄和黃,分別代表天龍和地龍的血色。我認為,這一爻的含義是,地龍從一個執行者,變成了一個局面掌控者之後,開始挑戰乾的地位,挑戰天龍的地位。而《周易》寫這個的本義是:不要走到這一步!

一旦走到這一步的結果是殘酷的,天崩地裂,血流成河的人間慘劇!

孔子的註解也類似,大概就是不要挑戰最高權力者,不要挑戰你的頂頭上司。

以上六爻的解釋,正好說明,無論周文王還是孔子,他們有個共同點就是:通篇都在講如何做好一個臣民,一個下屬,一個執行者。象大地一樣無怨無悔,象母馬一樣聽從天龍的指引,這就是「龍馬精神」!

現在我們解釋:君子有悠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前面的是說君子沒有明顯的方向,先迷途,後得明主,有利,講的也是一個下屬,執行者的人生。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就是明顯地迷信,誤導人的話了,這是周文王的私心,因為他所在的地方是西部,他的政治規劃是推翻商朝,向西南開疆拓土,自然希望天下人都往西南來!打造政治上的人心所向!在遠古的社會,藉助這部經典著作,這是有可能辦到的。

用六,利永貞,如何解釋?仍然相對於乾卦來,才能解釋!乾卦用九,指再厲害的,再成功的人物,要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到了頂峰之後,要懂得另闢戰場,從頭再來,開闢新的事業或新的領域,不要在舊領哉內形成壟斷與霸權,成為眾矢之的之後,必然會走下坡路。而坤卦中的用六,正是相對於九字來的,古人對六七八九幾個字並不敏感,對三和階段卻較為敏感,六相對於九,低一級別的意思,就是說,作為一個執行者,你不用等到登頂,在登頂之前,就要急流勇退,告老還鄉!仍然講的是一個執行者的角度!

剔除周文王和孔子的私心,這一系列的註解,仍然是具備相當的人生哲理的,這是我們後世要肯定和學習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學易經乾卦與坤卦的感悟: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最近一段時間重新拿起易經學習,收穫頗多。事先申明我學易經不是為了算卦,我不是江湖神棍,這是群經之首,遠遠不是卜算幾卦可以涵蓋的,而是學其中縕含的深妙哲理與天道規律並為我所用。十幾年前也陸續讀過終因積澱不足加愚笨沒學明白,現在機緣已到,發現自己可以看懂了,甚是欣喜。於是不斷的從生活中去驗證與反省再學習。發現有大成就之人不管他有沒有學過易經,他都是暗合易經之道的!
  • 取象法:解讀《易經》的奧秘(第二卦)坤卦
    易經早與文字產生之前,人類對事物的感官印象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事物的表象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深深記錄在大腦之中,從語言到文字,具備模仿大自然聲形並貌才更有利於人類交流和理解。易經中的卦。是人類發現總結大自然之後所領悟到的陰陽兩大對立又統一的系統符號。虛和實 天和地,白天和黑夜,人類,男和女,動物公和母。
  • 《易經·坤卦》解讀:你越懂這6種大德智慧,越幸運
    《愷叔用論語解易經》第2期你一定聽過「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思是指「大地的氣勢寬厚和順,君子應增厚美德,容載萬物」。這句話出自《周易·坤卦》,這同時也是坤卦的主旨:「做人要追求大德智慧」。在我看來,坤卦通過6爻展示了6種大德智慧。你越能領悟這6種大德智慧,生活將變得越幸運。
  • 《易經》:想要事業有成,務必讀懂「乾卦」!
    乾卦是《易經》64卦的第一卦,是創生的一卦,正如彖辭所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搞懂了乾卦,相當於把握了整部《易經》的脈搏。另外,在64卦中,乾卦無論卦象、卦辭還是爻辭,都是相對易於理解的。乾卦是一個純陽卦,6爻全是陽爻。
  • 你越懂《易經》坤卦的這6種智慧,福報越大
    《愷叔說易經》第10期《易經》的第二卦是坤卦,被稱為「易之門」之一,是理解這本書的重要一卦。你或許會很好奇,「坤」代表什麼意思呢?「坤」其實代表「地」,意思是指我們要擁有像大地般厚德載物的智慧,在坤卦6爻中就包含了這6種智慧。你越能領悟和應用這6種智慧,福報越大。
  • 坤卦:易經第二卦到底講了什麼?
    易經是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是推算宇宙世界的邏輯演繹。易經中有六十四卦,由八卦組合而成,每一卦由六爻組成,每爻代表一層含義,六層組成一個整體的含義。那麼易經第二卦-坤卦意義為何?怎樣解釋?坤卦是相對於易經第一卦乾卦的純陰卦,乾為天,坤為地。
  • 易經:坤卦深解讀,厚德載物的人生啟示是思想境界的提升
    坤卦,象徵地,是孕育萬物的母親,承載生命的生長發育,地的特性是柔順的順從天的法則。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坤卦屬性至陰卦,象徵柔順。牝馬為母馬,馬象乾,牝馬為乾之配。
  • 不是所有人都能學易經,學易容易懂易難,記住24個字由淺入深地學
    我們普通人學《易經》,最根本的是,改變自己的固定思維,讓腦袋開竅,洞察萬事萬物的規律,順應規律做事,逐漸修正自己言行,把工作和事業做得更好,生活過得更好。那麼可能有人會問了,什麼樣的人適合學《易經》中的道理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因為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學易,首先這需要天分,畢竟做什麼事情多多少少都是需要天分的。但是僅僅只有天分是不夠的,還要有正氣和機緣。
  • 貧瘠說《易經》第二卦坤卦:地勢坤的生活解讀
    我們在第一卦乾卦中已經講到過,元、亨之意,而坤卦與乾卦不同,坤卦顯示「利牝馬之貞」,坤是地,牝是母性,坤卦與乾卦不同的是,它更加強調一種母性情懷與厚重之感,「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強調這樣一種感覺。我們不聊風水,也不聊趨吉避兇,我們只從《易經》中去找尋人生的智慧。
  • 坤卦六三爻含章可貞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17
    如果我們去參考諸家結論,我想得到的分歧並不比對於「含章」二字的解讀更少。所以,我在這裡只是直接陳述個人的理解。用杞包瓜,含章有隕自天,我將它翻譯為:用杞葉來保護瓜,或使用杞葉來包裹瓜,瓜表面的自然紋理必然會有所損傷,這其實是客觀規律。如何理解它呢?用杞葉來包裹保護新摘下來的瓜果,可能是我們所能找到的最好的辦法了,但是瓜果表面的花紋還是會損傷。這就是天不成全完美事物的道理。
  • 「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是否出自《易經》坤卦呢?
    導讀:眾所周知,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出自《易經》(嚴格來說是出自《易傳》),其原文如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但這原文的意義卻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比如,「地勢坤」三字,究竟要表達什麼思想?「坤」字的含義又是什麼?
  • 千萬不要學易經,如果你沒有搞懂這些的話
    網上有看到過說一般人不能看易經,是因為易經晦澀難懂、需耗費大量精力時間、容易誤入歧途,也有人說讀易經讀出很多君子,也讀出很多小人,這就另小編對易經有個濃厚的興趣,在多番認證和專家的描述來看,並不是民間所說學易經沒有好下場,那是誤區,易經主要是對大自然的分析,他包羅萬象,以德為主,講的是做人,所謂佔卜應該更側重於趨吉避兇
  • 【易經解讀】坤為地
    坤卦講的是為臣創富之道,簡稱:創富卦。創富不行嗎?當然行,《易經》以乾坤為首,所主張的,第一修為,第二創富。正是〈老子》所言,無為萬物之始,有為萬物之母。無中生有,無要純,有要貞,無是重精神修煉,有是重物質修持。坤的誕生即是有的開始。《黃帝內經》講: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恬淡虛無,真氣從之。是從乾象, 精神內守,是效法坤象。
  •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連載之十一
    傳播理性解讀,引導科學思維。我是國學新講堂,歡迎大家關注交流!一、區別卦象與卦名坤卦是《易經》的第二卦,它是由六個陰爻組成的符號,坤字是這個符號的名字。坤卦符號所代表的意義與坤字的字義並不是一回事。坤是這個符號的名字,這似乎又決定了坤字與坤卦符號的意義之間也會有一定的關聯。並不是當我們理解了坤字的含義就等於了解坤卦這個符號的意義。所以,理解《易經》就不是一個單純翻譯文字的過程。我個人的意見是,卦象符號才是《易經》內容裡最主要的東西。卦名是這些符號的名字,卦辭論述了這些符號總體的象徵意義,爻辭則論斷了不同爻的內容與屬性。
  • 易經「入門」卦象乾卦、坤卦意義和念法
    對易經感興趣的讀者朋友,一般都知道「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乾卦六爻皆陽,坤卦六爻皆陰,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卦是六十四卦中最標準的、最基本的、最對稱的卦象。其他的六十二卦都是陰陽交錯或者陰陽分配在特定的位置。
  • 解讀易經卦意,坤為地,坤卦
    易經64卦,坤卦。次爻在上卦最下爻,此意告警人們根據自己的處境,在此時不論你多麼有才華都要收斂,謹言慎行,要保持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象》曰:括囊無咎,慎不害也。意:紮起口袋而沒有災難,是因為謹言慎行所以沒有災難。六五:黃裳,元吉。意為:黃色的衣裳最為吉祥。次爻位於上爻中位,黃色為土之色,中為土為黃色(而大地就是土,正是坤卦)。表示陰之順陽不敢居於上位。
  • 學易經感悟之二:陰陽平衡則無往不利,成功有捷徑
    易經由先天八個基礎卦兩兩相重推衍出六十四卦,其中先天八卦中乾卦(☰)與坤卦(☷)為父母卦,其它六卦皆為其所生,因此首先要學明白乾坤二卦,這是易經重中之重,這兩卦明白以後其它的就簡單多了。先天八卦推衍明白則六十四卦就可手到擒來(真不明白以前怎麼會蠢到看不懂)。如果一開始就去看六十四卦那真是頭大。以前我就是被眾多易經書給帶偏了上來就學各種卦結果什麼也沒學會。
  • 坤卦上六爻龍戰於野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20
    坤卦上六爻的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如何理解它呢? 龍在乾卦中是陽氣的象徵,龍戰於野描繪的是陰陽交爭。龍爭戰於野,因身體受傷而流出了玄黃色的血液。上六是陰實有形之物,所以以龍血為喻。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易經》,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搞清楚經文究竟在講什麼內容。經書擺在那裡,就是一個客觀的東西。可是,為什麼相同的文字讓一百個人去讀,就會產生出一百種解釋。
  • 如何理解乾卦與坤卦的意義
    當我們試圖解讀《周易》經文的內容時,有人會說只從經文字面的意義去理解是形而下了。我不明白形而上又該是怎樣的研究方法。我認為既然說是易學,那自然就要與《易經》的具體內容有關,經文的內容究竟是講什麼都不能搞清楚,何來易理呢?千百年來《易經》在學者們的心目中近乎神聖一般的存在,但一個不能不接受的現實是沒有哪些一家能夠將它的內容講清楚。
  • 為什麼懂《易經》的人更好命?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沒想到,小輝偶然間播放的《易經》卦辭,結合人物傳記故事,一下就讓女兒聽入了迷。最近,小輝更跑來跟我報喜:一直覺得《易經》艱深,我只是想拿來細品,沒想到,就連我女兒都能聽懂,聽得起勁。在故事裡她還學懂了孔孟之道,這次考試,孩子第一次考進班級前五,作文拿到滿分。說實話,小輝女兒的結果,我一點也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