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卦:易經第二卦到底講了什麼?

2021-01-08 柏拉圖哲學

易經是中國古老智慧的結晶,是推算宇宙世界的邏輯演繹。易經中有六十四卦,由八卦組合而成,每一卦由六爻組成,每爻代表一層含義,六層組成一個整體的含義。那麼易經第二卦-坤卦意義為何?怎樣解釋?

坤卦是相對於易經第一卦乾卦的純陰卦,乾為天,坤為地。六爻中初六為履霜,堅冰至,其意義為腳踩在薄薄的秋霜上,預示了結上堅冰的寒冬季節即將來臨。初六爻為陰爻,最為初始的位置,陰氣重,氣力薄弱。

六二爻也屬陰爻,但陰爻居陰位,最為純正,代表了大地法則,具備了平直、方正、廣大的特性。六三是陰爻,在奇數的陽位,是從屬的地位,但仍保有積極的力量。六四為陰爻,處於陰位,卻在下卦的最下位,雖然得正,但仍然危險。

六五爻在上卦的中位,處陽位,不正,以黃色象徵,象徵保持中庸,最為吉祥。上六爻已經達到六爻的最高位。又是陰位,陰達到極點,物極必反,達到堅冰狀態。陰陽相爭,亦即小人與君子,邪惡與正義相爭。

用六,宜於永遠恪守正道。因此,坤卦與乾卦相對應,用六與用九正好相對應。表示始終不違背柔順,事事得宜,可獲得圓滿的結果。

至此,我們也能發現,坤卦的整個過程也是人發展的過程,尤其是開始處於逆境的狀態,只要老老實實,本本分分地發展,便得圓滿的結果。易經是一門解釋學。

每天一卦,關注我!每天進步一點點。

相關焦點

  • 楚泠講易經之第二卦坤為地
    你所不知道的易經的科學第六講在上一講中,我們學習了乾為天卦的卦象和卦意。卦中原文用了一條龍來比喻整個卦象。而在上一講之後有人問我,這條龍真的只能用時間線來表示嗎?能否把六爻當做六種狀態來看呢?這個當然是可以的,而且《乾為天》這一掛的龍也不一定非得比喻一個人,同時還可以看作是事,或者是一個物品,也可以當做一個公司。
  • 取象法:解讀《易經》的奧秘(第二卦)坤卦
    易經早與文字產生之前,人類對事物的感官印象起著非常大的作用。事物的表象在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深深記錄在大腦之中,從語言到文字,具備模仿大自然聲形並貌才更有利於人類交流和理解。易經中的卦。是人類發現總結大自然之後所領悟到的陰陽兩大對立又統一的系統符號。虛和實 天和地,白天和黑夜,人類,男和女,動物公和母。
  • 《易經》64卦釋義第二卦:坤卦
    《說卦傳》裡說「坤,順也」,順是坤卦的卦名,坤為柔、為地、為母、為布等,也是順之意,重卦坤就是至順。有健才有所謂順,有順才有所謂健,健與順是互為前提,對立統一。猶如天地、陰陽、男女兩兩不可分割一樣。六二,陰爻第二位。居中得位,象乾卦的九五一樣,可以體現一個卦的主旨,叫卦主。六二很好地體現了坤卦柔順中正、為居臣位的特點,是本卦的卦主。「直方大」,乾為圓,其性剛、直,坤為方,其性柔。大凡方的東西首先要直,不直何以成方,其趨勢總以大為極。就是坤要順乾之直成方,才能做大,大同樣具有乾性,坤按乾的意思,不錯半點,就可以把事情做大,如果變了,下卦就成坎卦了,坎為陷,就成為了陷阱。
  • 《易經》第二卦 坤卦詳解 坤為地
    人生啟示:以柔克剛《易經》是佔卜之用,所以卦辭都是吉兇的判斷。坤卦的卦辭中第一句就是「元亨」,這表示坤這一卦是吉象。用母馬表示坤卦,此取其柔順之意。從一這句卦辭來看,若是佔問牝馬,佔問女人或女性性格的男人,或佔問以文治國、治家的人,以柔克剛的人,均為吉兆。坤卦六爻皆陰,陽主生發,陰從而生之,所以陽的天然屬性是剛健,陰的天然屬性是柔順。
  • 貧瘠說《易經》第二卦坤卦:地勢坤的生活解讀
    我們在第一卦乾卦中已經講到過,元、亨之意,而坤卦與乾卦不同,坤卦顯示「利牝馬之貞」,坤是地,牝是母性,坤卦與乾卦不同的是,它更加強調一種母性情懷與厚重之感,「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就是強調這樣一種感覺。我們不聊風水,也不聊趨吉避兇,我們只從《易經》中去找尋人生的智慧。
  • 坤卦是個好卦嗎?
    我們研究坤卦,重點在提醒大家,坤卦的六個陰爻都是不相應的:初六跟六四都是陰,同性相斥,不是陰陽異性相吸,所以不相應;六二跟六五也是不相應的;六三跟上六通通是陰性,也是相斥的。我們都認為乾卦跟坤卦是好卦,其實沒有什麼好壞。我們看坤卦,從下到上,六個字:動、入、深、顯、靜、代。
  • 屯卦:易經第三卦到底說了什麼?
    易經第一卦為乾卦,第二卦為坤卦。代表了天地,屬於純陽,純陰卦。兩卦都是展示了事物發展的全部過程,從小到大,物極必反。那麼在易經中第三卦屯卦代表什麼?屯卦由下卦為震,代表雷,上卦為坎,代表雲。其實第三卦-屯卦代表了事物發展的開端。
  • 周易佔卜入門第二卦——坤卦
    今天講到易經第二卦,坤卦。.坤卦;坤為地,坤上坤下乾坤二卦為天地之始,乾為天,坤為地,乾為上,坤為地,乾為上,坤為下,乾為父,坤為母。。。。。。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 安貞,吉。為初始,為生長。
  • 聊八卦之第二卦:坤卦
    第二卦:坤卦(坤為地) 坤上坤下以下為《周易》古經原文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初六:履霜,堅冰至。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 《易經》第二卦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坤卦三個陰爻,是純陰卦。乾卦有剛健之性,坤卦有柔順之德。坤字土字旁一個申字,土為地,申為方位。大地安靜而至柔至順,以順承乾卦。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坤卦的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坤和乾是一對互補的卦,萬物之氣開始於天,萬物之形形成於地。坤卦在人為卑,在物為雌,在事為靜,在學為能,在時為秋。
  • 易經六十四卦詳解2:坤卦,厚德載物
    坤卦,上下皆由「坤」組成,卦形作「坤卦」,六畫均是陰爻,卦形取兩個「坤」(地)為象,象徵「地」柔順寬厚,所以朱熹稱此卦為「陰之純,順之至」。坤卦以大地為象,特指地配合天,能開創化生萬物,而使之亨通。乾卦為龍,為馬,坤卦就為母馬。1、坤卦:厚德載物。坤卦是由陰爻組成的,為地,為母,可生長萬物,可以孕育萬物,所以厚德載物。
  • 輕鬆學《易經》 第二卦:坤卦——坤為地,坤下坤上(上篇)
    《大象傳》先自上而下說出別卦的基本卦象,點出卦名,然後講君子由觀卦象而領悟的政治、道德啟示(《大象傳》命辭)。簡單說《大象傳》由卦象、卦名、命辭三部分組成,這應該是六十四卦《大象傳》通用體例。如:水洊至,習坎;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明兩作,離;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洊雷,震;君子以恐懼修省。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 如何方便的記憶《易經》八卦、六十四卦
    《易經》是中國古代智慧的集合,它是周朝以前人類從開天闢地以前經驗與智慧的結晶。《易經》主要講的什麼,後世的學者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研究,一方面是義理:做人做事的道理;一方面是象數:卦象與佔卦。根據古代帝王相傳的法則,可以將《易經》歸結為三點:第一就是德行,只有得行才能凝聚每個人的心願,讓大家匯聚在一起;第二是能力,要有帶領大家過上安定美滿的生活的能力;第三叫做智慧,智慧具有一種統合的作用,它是對人生經驗完整而根本的理解。
  • 周易第二卦坤卦詳解,值得學習收藏查詢(太全了)
    今天我們來解讀周易第二卦坤卦,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也可作為學習查詢之用,所以大家耐心看完,以後用著的時候方便查詢。坤卦的互卦還是坤卦,錯卦為第一卦乾卦,綜卦還是坤卦。一、卦辭卦象詳解【坤卦原文】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 易經「入門」卦象乾卦、坤卦意義和念法
    對易經感興趣的讀者朋友,一般都知道「乾」代表天,「坤」代表地;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是乾卦六爻皆陽,坤卦六爻皆陰,這就有意思了,這兩卦是六十四卦中最標準的、最基本的、最對稱的卦象。其他的六十二卦都是陰陽交錯或者陰陽分配在特定的位置。
  • 坤卦上六爻龍戰於野 人人都能讀懂的《易經》20
    坤卦上六爻的爻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如何理解它呢? 龍在乾卦中是陽氣的象徵,龍戰於野描繪的是陰陽交爭。龍爭戰於野,因身體受傷而流出了玄黃色的血液。上六是陰實有形之物,所以以龍血為喻。我們為什麼要研究《易經》,其中一個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要搞清楚經文究竟在講什麼內容。經書擺在那裡,就是一個客觀的東西。可是,為什麼相同的文字讓一百個人去讀,就會產生出一百種解釋。
  • 誠明易學之哲理篇——2坤卦
    原創:文人小哥誠明易學是《易經》現代版,文人小哥用最通俗的語言,最簡明的方式帶你了解易經,學習易經,帶你解開《易經》的神秘面紗。坤:指的是大地。指代陰氣柔順安靜、重濁向下的性質。通過這個卦,我們學習到「君子以厚德載物」。
  • 《周易》坤卦代表什麼意義
    我們現在就來分析一下坤卦的意義。三爻坤卦是由三個陰爻構成的,三個陰爻而沒有陽爻,就代表陰而無陽,只見陰不見陽。沒有陽氣不就是死嗎,人沒氣了就是死亡,但坤卦並不代表死亡而是代表陽氣藏於居處之裡,坤的意義是藏這個概念。比如,人們白天都外出工作,參加勞動,其活動場所多在居處之外,這就是陽而行健。
  • 讀《易經》之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
    讀《易經》之坤卦:元亨,利牝馬之貞坤卦是《易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卦象由六個陰爻(一 一)組成,象徵地、川、順、柔、陰、雌等。與乾卦相對,乾以剛固為貞,坤以柔順而貞。牝即雌性的鳥或獸,牝馬即母馬雌馬。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
  • 《易經》六十四卦的背誦方法
    上期我們講了六十四卦的變化原理,本期我們該講六十四卦的背誦方法了,六十四卦看起來沒有章法看起來也毫無韻律可言,如果單靠死記硬背的話確實有些困難,而我相信大部分讀者又都是青中年人,平時生活上工作上的瑣事也不少,《易經》只能作為一項閒暇時的愛好,如果太難的話反倒容易令大放棄這個愛好,這也是我不希望看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