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次看卦都可以看出它們的體檢表,可是每一次體檢表內容都不大一樣,為什麼?因為要提供給大家各種不同的看法。
我們研究坤卦,重點在提醒大家,坤卦的六個陰爻都是不相應的:初六跟六四都是陰,同性相斥,不是陰陽異性相吸,所以不相應;六二跟六五也是不相應的;六三跟上六通通是陰性,也是相斥的。
我們都認為乾卦跟坤卦是好卦,其實沒有什麼好壞。我們看坤卦,從下到上,六個字:動、入、深、顯、靜、代。
初爻講的是什麼?是動。任何事情不動的時候,我們不太會被它吸引,一動我們才注意到。
第二爻是入,任何事情動就是開始,開始都只是表象而已,動了以後就會比較深入,所以為什麼通常下卦的中爻都是比較好,也是比較重要的,就是因為它深入了。老實講,一個人做一門學問,光靠一本書那就是動一動而已,不算深入,等看了幾十本書,經過十幾年的實際操作、體驗,就已經到了下卦的中爻,這就是入。
入了以後還要更深一層去挖,挖裡面真正的意思是什麼,第三爻就是深。所以,坤卦下卦整個的過程可以表述為:我們看到一個洞,要深入去了解這裡面有什麼東西,看到以後就循著再進去一些,我們才能夠慢慢地接近那個真相,否則就會經常被自己的眼睛欺騙。
下卦三爻,以前叫做始、壯、究,現在我們說動、入、深,道理是一樣的。
上下卦畢竟有一點區別,到了上卦,就動得比較明顯了,我們也能明顯地看清楚了,所以第四爻就是顯。
到第五爻的時候就開始由動到靜,老是動的話,消耗得太快了,是保持不住的,所以就會慢慢地靜下來,第五爻就是靜。今天的人很普遍地犯了一個毛病,就是能動不能靜,所以往往很難從初爻走到第五爻。
到了上六這一爻是代,就是準備要新陳代謝了,因為此時整個發展到差不多以後,就該休息了,就該換別人了。我們不要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留點事情給後代子孫做,這才叫公德。否則如果我們這輩子把所有煤炭都挖光了,那我們後代子孫靠什麼?
內容節選自《易經的智慧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