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是怎麼來的?

2021-01-08 山海經解密小七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這篇稿子來自於老包雜談。

據記載,在盤古去世之後天皇君即位。天皇君名叫望獲,字子潤,號曰天靈,以木德王,出生在柱洲崑崙山附近。

這裡第一次提到了崑崙山這個詞,確切地說它只是一個神話地理概念,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崑崙山,至於神話中所指的崑崙山到底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學術界眾說紛紜,這一點一定要注意。

顧名思義,就是因為有天柱在這個地方所以才叫做柱洲。據《神異經》上說,崑崙山有一根巨大的銅柱,高聳入雲,這就是平常所說的天柱。這根天柱直徑超過三千裡,邊緣相當陡峭,猶如刀削斧劈一般。

天皇君就出生在這麼一個擁有天柱的神奇的地方。和他一同出生的還有十二個兄弟,他是大哥。

這個說法的另一版本就是天皇君一共長了十三個腦袋,這樣一來十三個人就合為一體,發布希麼號令也就更為方便一些。後來的地皇君、人皇君也有十一頭、九頭的說法。

長著十三個腦袋的天皇君或許才是神話的本來面目,這一點從《山海經》中的諸多奇禽異獸身上可以得到印證。天皇君除了長有十三個腦袋之外還生出了九隻翅膀,真不知道這麼多翅膀在身上是如何排布的。

在天皇君統治時期,剛剛成形的大地還不是十分堅固,所以火山噴發相當頻繁,神界和人間都遭受了巨大的火劫。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天皇君制訂出了天幹地支來確定歲次和二十四時。

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皇君給這十個起的名字比較怪: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據說十幹藏於天,所以才叫天幹,是十天父。

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這十二個的名字更加奇怪:困頓、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十二地支藏於地也就是十二地母了。

關於十天幹的說法不是很多,古人似乎更喜歡研究地支。

十二地支各有說辭:

子和困頓相對,是混沌萬物的開始生發階段;

醜與赤奮若相對,此時天地間的陽氣逐漸升騰壯大,萬物都跟隨它的節奏運作;

寅就是攝提格,所以屈原說「攝提貞於孟陬兮唯庚寅吾以降」, 這一階段萬物都在吸收陽氣;

卯對應單閼,此時陽氣推動著天地萬物逐漸步入穩健的循環發展;

辰和執徐相對,這一階段許多蟄伏的東西也都漸漸顯露出了行跡;

巳和大荒落相對,這一段內萬物並出欣欣向榮,一派繁盛;

午與敦牂對應,此時天地萬物的狀態已經達到一個頂點;

未與協洽對應,此時陽氣欲化萬物;

申與涒灘對應,此一段內萬物吐秀,漸欲傾頹;

酉和作噩相對應,這一段時間內農作物有芒枝,是年份大熟國運昌盛的時候;

戌和閹茂對應,「閹茂」就是「掩茂」,萬物在這一時段內沒有任何生機,掩盡了生命的精華;

亥與大淵獻相對,這一段內萬物深藏為下一個輪迴做著準備。

如果有對《資治通鑑》的紀年方式比較熟悉的,對以上的說法肯定不會陌生。

這一大段的主要思想全部出自於《史記·天官書》,看著有些深奧。《淮南子·天文訓》也有相關的記載。但是仔細來看,這些理論和中醫中的概念以及養生之道完全吻合。這也正是中國傳統文化相通的地方。

天皇君兄弟輪流治理天下,每人統治一萬八千年。

在許多關於神話的記載中都能看到一萬八千年這一數字,似乎只有這個數字才能表達出對宇宙的敬畏以及對神明的崇拜。大家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出,這個數字就是九的兩千倍。

自古以來中國對九這個數字具有極其深厚的情感,認為九是數的極致,許多非常神聖的東西都以九來命名,比如九五之尊,九龍壁,九花玉露丸,九轉還魂丹,九九八十一難,連老子都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只要什麼東西一沾上九就變得身價百倍了,不過臭老九除外。

等到天皇君兄弟十三人都過足了主宰的大癮之後就把大權交給了地皇。但是天皇君並沒有死,因為書上沒有記載,估計是在大位上呆得時間太長,煩了。

我是小七,一個沉迷於研究山海經與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歡可以關注我。

版權申明:本文系山海經解密小七獨家邀約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轉載、盜用以及洗稿,未經同意擅自盜用,將追究到底。

相關焦點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為什麼構成了天地萬物
    十天幹最早的起源來自甲骨文,相傳十天幹其實是十個部落的名稱,原始十天幹曰:「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簡化後的天幹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在甲骨文中,最早的十天幹分別指代物如圖: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不是九個或者十一個呢?原始部落時期的人們認為我們的手有十個指頭,掰手指數完了還是十,十數就為一旬,所以我們現在把一個月分為上中下旬,就是由此而來的。原始人也是蠻耿直的!
  • 天幹地支和十二生肖的關係是怎麼來的?
    古人通過對星空的觀察,發現歲星(即木星)大約每十二年完成環繞一周天的運行,由此將周天劃分為十二份,用十二個符號來表示。劃分周天的十二個符號不斷演變,並與人們更為熟悉的十二種動物形象相聯繫,最終演變為現在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十二地支表示體系。
  • 天幹地支怎麼使用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紀年是天幹地支紀年,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稱為「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幹地支依次組合,組成了六十的一個循環,被用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麼到底是怎麼組合,怎麼使用的呢?直接當做數進行使用。
  • 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如何正確的使用?
    天幹地支是怎麼來的? 天幹地支是中國傳統紀曆符號,年月日時都有著用支幹組合而成的日辰。相傳天幹地支為大撓所制,大撓就是黃帝時期的史官。他在五行的理論基礎上開發出了一套支幹系統。 《五行大義》中云:「支幹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所制也。」這套理論體系和中國的紀曆法息息相關。
  • 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怎樣成為了超級組合的「六十甲子」
    之前我們談了很多關於十天幹,十二地支的理論知識,看起來天幹地支好像很複雜神秘,但其實說到底,十天幹,十二地支22個符號就像英語裡的二十六個字母,也像化學中的元素周期表,幹支22個符號關鍵還是要看如何運用和組合。
  • 為什麼天幹是十個而地支是十二個?
    五行分兩儀現,有五陰和五陽,合即十天幹,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根據《說文解字》的天幹釋義:甲:像草木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燃著,見而光明。丁: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戊:茂盛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繁榮。
  • 陽宅最基本的理論,十天幹與十二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叫幹支,大部分是用在記載年月日。據我查到的書上說,幹支的原始意義是指萬物的生長,壯大,衰弱,滅亡和重新生長,周而復始的過程。天幹在陽宅上的運用上,其氣輕,清,長。沒有衝煞,又沒有輪值太歲。所以陽宅喜歡坐在天幹之上。十天幹都包括:甲:屬陽木,為森林之木。四季為春天,方向正東。納於乾卦乙:屬陰木,為花草之木。
  • 巧論幹支,天幹有十而地支十二這是為何...?
    筆者現在還仍在讀從一到十的十個數字,學讀了三十餘年,才寫了一點東西出來,肯怕還是隔靴抓癢不太重用。有人說,你要求太高了,這些字認起來有什麼難。對!比如說下象棋,認識「車、馬、炮、將、士、象」的人比比皆是,但你能說他們都會對弈麼?就是曉得動兩下車、馬、炮的人也不見得精通此道。聶衛平連「黑、白」兩個字都不能說認識得精湛絕倫,爐火燉青,何況我等凡夫俗子塵世布衣愚鈍粗笨不堪造就的人呢?
  • 十二地支的由來及天幹地支的關係
    天幹地支不分家,前面介紹了十天幹的基礎知識,我們再繼續介紹十二地支。十二也是本專題的最後一個重要數字,至此本專題也將逐漸接近尾聲。十二地支分別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個地支首尾相接,循環不已。
  • 小說中的陰陽五行、十天幹和十二地支
    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的本命神——————六十元辰,是根據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循環相配而得,按天幹地支陰陽五行之屬性。甲為陽木,乙為陰木,丙為陽火,丁為陰火,戊為陽土,己為陰土,庚為陽金,辛為陰金,壬為陽水,癸為陰水;子為水,醜為土,寅為木,卯為木,辰為土,已為火,午為火,未為土,申為金,酉為金,成為土,亥為水。這樣,所有的六十位太歲神就具有陰陽五行之屬性了。
  • 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 什麼是十二天幹地支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是中國古代紀年曆法,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天幹地支五行對照表:五行為木,對應的天幹是甲乙;地支是寅卯辰。五行為火,對應的天幹是丙丁;地支是巳午未。五行為土,對應的天幹是戊己;地支是辰戌醜未。五行為金,對應的天幹是庚辛;地支是申酉戌。五行為水,對應的天幹是壬癸;地支是亥子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十幹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幹支紀元法。
  • 十天幹十二地支對應人體器官在八字中的應用
    十天幹十二地支對應事物,是八字預測中一個必須掌握的東西,因為我們在為人預測時,只是根據大運流年對命局的作用,斷出命局的某一個天幹,或某一個地支,是增力了還是減力了,天幹、地支的增力或減力,就有吉兇之事發生,可是這個吉兇是在生活中的哪一個方面?也就是說十個天幹、十二個地支,在生活中都代表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要掌握的密碼本。
  • 十天幹十二地支詳論
    1、十天幹:十幹構成十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幹以其陰陽的細緻劃分論其陰陽性質和功用而決定其在八字中的用法,只有知道其陰陽性質和功用才知道其應該怎麼用。幹分陰陽,生氣生而成氣死、生氣死而成氣生,不知這個道理則不知氣的成敗轉接、不知陰陽之變,則不能論命了。很多人以幹支的內容和幹支生克論命,吉兇尚沒有分清,論的也熱熱鬧鬧,那真的只是兒戲,根本沒入論命的門徑。
  • 「天幹地支、子鼠醜牛」,你知道是怎麼來的嗎?
    天幹地支,簡稱為幹支,源自中國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簡化後的天幹地支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稱為十天幹 ,「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稱為十二地支。《史記》中稱十幹為十母,十二支為十二子,又簡稱幹支。
  • 八字命理入門知識 十天幹、十二地支(推薦收藏)
    以人的生辰八字為基礎,結合大運、流年來推算人一生命運的起伏。命在得到運相助相生之時,命主便興旺發達,反之則衰落敗亡 ,這就是八字命理推算的基本思維!小星會持續給大家分享八字命理相關的知識,這一期咱們介紹天幹地支的基礎知識。
  • 天幹地支詳解
    就好比你要讀書就必須要知道這個字怎麼讀。那麼天幹地支具體是哪幾個,他們分別代表著什麼呢? 來歷 天幹地支是古時候人們為了確定時間和空間劃分的陰陽載體,其中主要的是天幹主陰,地支主陽。當然萬物皆有陰陽,天幹地支自己分別也有自己的陰陽劃分。而隨著時間的發展,大概在殷商時期,天幹地支逐漸就變成了一個時間單位。分別是由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組成的六十甲子一說,而我們經常所在電視中看到的一甲子,一般都是六十年,其主要來歷也就是天幹地支一輪迴。
  • 超簡單,教你一隻手五根手指,記住十天幹、十二地支、星座和生肖
    關於十天幹,十二地支中國最早《史記》《漢書》中有記載。但可以想見,在這些文字記載之前,人們實際應用已經不知多少年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世界任何地方只要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應用到。我們在平時生活中也經常碰到一些生肖和時辰的問題,但有的人總是搞錯,要翻書查閱去找,這裡就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可以記住。打開你的左手掌,利用規律就能記住。。
  • 西方推演計算唯一沒有蠶食掉的神壇,八卦推演之十天幹十二地支!
    我相信對於阿拉伯數字,大家再也熟悉不過,但是有幾個卻知道我國古人除了一些度量衡之外,在風水學等等之中一直都是用十天幹十二地支來詮釋一個特殊的數字,包括如今一些飛彈、等等一些特殊的物件都是用甲乙丙丁來命名。不錯,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普及一下這十天幹十二地支到底是什麼。
  • 詳論十天幹與十二地支數理意義及其規律
    17、上述命例,想要揭示的一個基本的易理,就是十天幹五行循環相生相連的重要性。我們在明白了日幹旺衰取用的前提下,對大運的作用關係的判斷分析和研究,是看一個命局的關鍵。18、甲木喜水,喜火,其原理就是水可以生木、木可以生火,構成相生、相連。十天幹從甲木到癸水,都是相生,對應的十二地支也是相生----從子水到亥水。
  • 天幹和地支
    這一期我們接著來看數術學中另外兩個重要的基礎知識「天幹」和「地支」。很多人或許不知道什麼是天幹,什麼是地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是經常會接觸到。甲乙丙丁、子醜寅卯、balabala~~等等,這些就來自「天幹」和「地支」,放在一起簡稱為「幹支」。「幹支」源自遠古時代對天象的觀測。天幹承載的是天之道,地支承載的是地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