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元旦到來之際國內豬價、玉米價格全線飄紅,國內的養豬戶樂開了花,因為生豬外三元和內三元價格居高不下已經威海刺一周了。對如今年關將至,加上需求量大漲,很多養豬戶開始醞釀著觀望一下市場價格再出手自己的生豬,以祈求獲取更多的利潤。不過上漲的背後似乎蘊藏著一個可怕的「定時炸彈」,年底豬價即將進入下跌階段,理由有如下三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
2020年12月31日豬價概覽:今日生豬外三元每公斤上漲0.19元,價格為35.67元/公斤;生豬內三元價格,每公斤上漲0.39元,價格為35.28元/公斤;生豬土雜豬每公斤上漲0.53元,價格為34.87元/公斤。豬糧比為14.14:1。全國各地豬價上漲的居多,華北、東北。華南地區全部上漲,只有上海、浙江豬價下跌,具體行情如下:
而當前高豬價之下,雖然養豬戶看好豬肉價格繼續上漲,但是背後隱藏的「危機」還是不能忽略的,而豬價為何會下跌?主要理由有如下三點:
下跌理由一:國家開始大幅度投放冷藏肉給豬價「滅火」
國家有關部門,為了抑制豬價上漲帶來的CPI上漲,先後在12月17日投放20000噸中央儲備肉,24日投放30000噸中央儲備肉,12月30日再次投放20000噸中央儲備肉,2020年國家累計已經67萬噸儲備肉「砸」向市場。接下來年關將至,農村農業部相關領導明確表示對於豬價的上漲,有信心抑制,因為目前國內的生豬存欄量和可繁育母豬數量幾乎與2017年時期的數量持平,當前的高豬價不是市場自動調節的價格,而是受到豬企和不良商家哄抬導致的,豬肉的泡沫可能很快就破了。
下跌理由二:國內生豬養殖戶將會瘋狂出欄銷售
從最近公布的《2020年我國生豬產業數據分析報告》可以看出,目前我國生豬存欄量充裕。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可繁母豬存欄已連續14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100萬頭;生豬存欄已連續10個月增長,存欄超過4億頭,生豬產能已恢復到2017年底的90%以上。另外加上一些中小養豬戶私藏到年底企圖「衝一衝」的存欄豬生來說,國內年底將會有大量生豬奔向市場,出現「有豬無市」的場面也有可能,當前的高豬價根本不合理,所以豬價下跌已經成為定局。
下跌理由三:進口豬肉趁勢「突襲」國內市場
經歷了2018年~2019年非瘟刺激,我國豬肉供應出現大範圍的缺口,所有的養豬戶都賺得盆滿缽滿。據海關數據,2020年上半年我國豬肉進口額總計428.95萬元,增幅為132.9%。隨著疫情的恢復我國對豬肉進口的規模突增,基本是月月增加,雖然當前進口豬肉多檢測出來陽性,但是畢竟是少數,比飛機失事概率還要小。大家對於進口豬肉的需求還是穩定的。當前正值中國的傳統節日新年,進口豬肉商家不趁機大量進口不是傻子嗎?所以進口豬肉的「突襲」會是豬價大幅下跌的轉折點。
綜合來看,2020年以豬價上漲結尾只是表面現象,年關時候才是大量豬肉上市的高峰,豬價從那個節骨眼開始正式下跌,2021年的豬肉恐怕會跌回到15以內的時代,你覺得可能嗎?今日我們山東日照的豬價是24元一斤五花肉,你們那裡多少錢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