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王雲政 通訊員鮑捷 蔡敏)今天下午6時許,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急診科醫生鄭凱工作了一天雖然很疲憊,但他依然踏上了暴走之路,步行4公裡回家。每天上下班暴走8公裡,他已經堅持了5年,就為了讓自己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能夠繼續堅持無償獻血。剛過去的元旦,他完成了自己第100次無償獻血,獻血量累計達到54350毫升,如果按急救病人需血量800毫升/人次,他已經救了60多人。
鄭凱醫生
鄭凱是同濟醫院的一名急診科醫生,常年工作奔赴在接送、搶救病人的一線,他深知血液是醫療中的寶貴資源,血庫裡有血,醫院才能有血,有血就能救治更多的病人,給予更多病人生的希望。作為一名搶救病人的一線急救醫生,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己之力,能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2021年1月1日,他和往常一樣,來到武漢血液中心獻血挽起了袖子,完成了自己第100次獻血。「這是新年最特殊的紀念!」鄭凱說,新冠疫情之後,武漢正常醫療秩序逐漸恢復,臨床用血肯定面臨很大壓力。而每到冬季,武漢血液供應又很緊張,所以自己元旦假期第一天就毫不猶豫前來獻血。從他1994年首次獻血以來,他每年都會至少獻血2-3次。累計的100次獻血中,8次為全血捐獻,92次為成分獻血,累計獻血量達到了5.435萬毫升。他也先後榮獲了「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銀獎和「中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等稱號。
2020年武漢暴發新冠疫情期間,鄭凱一直堅守在急診科崗位,衝在轉運和搶救重症患者的一線。同時,他深知,疫情之中,無論對新冠患者還是其他病人,血液肯定是寶貴的。「血庫裡有血,醫院裡才有血,需要血的病人才有更多生的可能。」於是在連續工作十幾天後,下了夜班的鄭凱習慣性來到武漢血液中心,準備參加成分獻血。不過,因心疼他過度勞累,工作人員讓他先好好休息,「我們在謝絕鄭醫生的同時深深被感動,真的是人民的好醫生!向他致敬!」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員感嘆道。
當問起鄭凱能堅持26年不間斷獻血的原因,他淡淡地說:「真的沒有什麼,只是習慣了,每過半年就會抽時間去。」其實,這習慣並非沒有緣由。鄭凱自2004年在同濟醫院開始從事院前急救工作,每天坐著120急救車奔走在搶救病人的第一線,穿梭於急救病人和醫院之間,他頻繁面對各種生離死別。「有時候,他們沒有等到血,就已經離世了。」這樣的情況,在他出車急救經歷中並不少見。於是,儘自己的可能去挽救更多的生命,成為了他樸素的願望。他說,看到自己鮮活的血液流淌在他人身體裡,想像著病人因為自己的捐獻而重獲新生,那種滿足感和成就感會油然而生。
為了保證自己的血液質量,多年來,他的飲食逐漸變得清淡,每天堅持暴走8公裡上下班。他還在家裡購買了健身器材,一有時間就鍛鍊身體。「希望更多人明白,獻血對身體沒有害處。讓更多人真正了解獻血,並加入獻血的隊伍中。」在他的感染下,不少親朋好友都加入了獻血的隊伍中來。
「他作為急救醫生,是病人和醫院之間的紐帶;而作為捐獻者,他用自己的小小舉動澆灌生命,用善舉彰顯醫護人員的責任擔當,讓大家感受到武漢這座城市的溫度,令人感動。」武漢血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