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輩」居首位,有何依據?
「一日時辰子為首,十二生肖鼠佔頭」,這種長相醜陋且惡名相傳的小動物竟然獨佔鰲頭,凌駕於龍虎之上。自古以來,許多人對此耿耿於懷。如清代《吳下諺聯》的作者就忿忿不平地說:「以豬為末,尤可言也。以鼠為頭,其誰服之?夫以龍之神靈,虎之威猛,風雲擁衛之物,乃頹乎中間,雖駕豬之上,已屈鼠之下矣,豈不悖哉!」
《吳下諺聯》的評論,道出了大眾的心聲。在人們印象中以偷為生的老鼠,向來備受鄙視。難怪在《水滸傳》108條好漢的排座中,綽號「白日鼠」的白勝,只排名倒數第三。
十二生肖的排列有何依據?為何要讓「鼠輩」居首位?是古人隨意為之還是刻意安排?這些問題,因古人沒有作出明確解釋,自宋代以來,一些喜歡刨根問底的學者試圖把此謎團解開。
宋 鼠首陶俑
有此一說:根據動物足趾數的奇偶來定
宋人洪巽認為,十二生肖的是以十二地支的陰陽奇偶為原則,根據十二種動物的足趾數排列的。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屬陽,醜、卯、巳、未、酉、亥屬陰。與陽支相對應的生肖,其足趾為奇數;與陰支相對應的生肖,其足趾為偶數。之所以用足趾來劃分,是因足趾與地面接觸,符合地支的特性。
明 朱瞻基《食荔圖》
洪巽在《暘谷漫錄》中說,生肖中的虎、龍、馬、猴、狗的足趾為奇數,故與寅、辰、午、申、戌相配;牛、兔、羊、雞、豬的足趾為偶數,故與醜、卯、未、酉、亥相配。而鼠和蛇是特殊情況,蛇雖無足,但其舌頭分叉,也是偶數,故與巳相配。鼠的前足四趾,後足五趾,集陰陽奇偶於一身,前足代表「昨日之陰」,後足象徵「今日之陽」,正好與子時相匹配,因十二地支子為首,鼠也就在生肖中排第一了。
但洪巽的詮釋卻有一個問題難以自圓其說,龍在早期是三爪,後來又演變成四爪、五爪,還有前三後四之說。故龍的足趾可以是奇數,也可以是偶數,甚至奇偶並存,如此一來,龍也可以排第一了。
清 圓明園鼠首銅像
有此一說:根據傳說以及動物生活規律來定
明人李長卿則據「開天闢地」的傳說及各生肖的活動時間規律來解釋其排序。他在《松霞館贅言》中說:「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於子,不耗其氣則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尚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於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
但「天開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之說明顯晚於十二生肖的起源時間,且「鼠咬天開」也是一種傳說而已,在十二生肖的起源時期並無此說。此外,《松霞館贅言》對寅屬虎的解釋也顯得有些牽強附會。
清 金絲小鼠
有此一說:十二生肖源於十二星宿
明人李詡認為,十二生肖排序源於二十八宿的星象。他在《戒庵老人漫筆》中引述王鏊的觀點稱:「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以值十二辰,每辰二宿,子、午、卯、酉則三,而各有所象。」
他說,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為鬥、牛、女、虛、危、室、壁,其中女、虛、危三宿與子相對應,因虛宿象鼠,故與子相對應的生肖便是鼠。但此說也犯了時間上的差錯,十二生肖源於先秦時期,而二十八宿配動物的記載是在漢代以後才有。
容庚《金文編》中的「子」字
近代觀點:象形說、外來說
近現代的學者試圖從其他角度解釋十二生肖排序。有學者發現,十二地支的古字裡隱藏著十二生肖的信息。如「巳」的古字像蛇,「亥」的古字像豬。其他地支的古字也都是象形字。不過,這種說法也難以自圓其說,十二地支的古字除「巳」和「亥」的確像蛇和豬外,其他字雖也是象形字,但不是像十二生肖的動物形象,如「子」字就明顯不像老鼠。
因各種解釋都說不通,一些學者另闢蹊徑,提出「外來說」。清人趙翼在《陔餘叢考》中說:「蓋北俗初無所謂子醜寅卯之十二辰,但以鼠牛虎兔之類分記歲時,浸沉流傳於中國,遂相沿不廢耳。」
趙翼所說的「北俗」,指過去中原以外的北方少數民族的風俗,他們以生肖記錄歲時,趙翼認為十二地支配十二生肖是源於這些地區。不過,趙翼仍然解釋不了為何以鼠配子的問題。
齊白石《墨鼠》
郭沫若認為,十二生肖源於巴比倫天文學的黃道十二宮,在漢武帝通西域之時傳入中國。還有學者認為中國的十二生肖文化源印度。但這兩種說法均被近年的考古發現否定。
1975年睡地虎十一號墓出土的竹簡《日書》,1986年放馬灘秦代墓出土的甲、乙兩種竹簡《日書》,均有子為鼠、醜為牛等記載。據考證,這些《日書》的年代是公元前217年左右,早於漢代。
而印度的十二生肖文化雖然古老,但印度與中國的文化交流,也是漢代以後的事情,所以說中國的十二生肖源於印度也是說不通的。
張大千《燈鼠圖》
有此一說:古人生殖崇拜的反映
那麼,究竟為何十二生肖鼠為首?從《日書》的記載來看,早在先秦時期,子與鼠的關係已確定。子者,滋也,有萬物滋生之意。甲骨文的「子」字,形如襁褓中的嬰兒,有頭、身、臂膀,兩足像並起來的樣子,所以「子」字還有「子息」、「繁衍」之意。
剪紙《老鼠娶親》
自古以來,人類均以生殖繁衍為第一要務,在十二生肖中,論繁殖力,毫無疑問誰也比不上老鼠,從這個意義來講,鼠與子十分對應。古代的「老鼠娶親」、「老鼠納婦」、「老鼠嫁女」等傳說,正是古代生殖崇拜的反映。且老鼠在夜晚子時最活躍,對老鼠的這種生活習性,古人自然十分清楚,人人皆知,因而將子與鼠相配,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鍾葵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鍾葵翻拍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