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清音 婚姻與家庭雜誌
作者:清音 編輯:付洋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ID:hunyinyujiating99)
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枕邊人,不要把伴侶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要彼此關心和照顧。只有這樣,雙方的感情才能長時期被滋養,才能擁有一份不離不棄的忠貞愛情和美好婚姻。
——小婚家
01
每周一、三、五的下午,蘇州市九龍醫院的血液透析病房裡,都會響起悠揚的口琴聲。
吹口琴的奶奶叫童隆堡,今年84歲,躺在病床上的是她86歲的老伴楊德友。
三年前,楊爺爺查出尿毒症,三年裡,童奶奶陪他做了近500次透析。
每次,童奶奶都會吹起口琴,幫助老伴放鬆心情、緩解痛苦,兩位老人之間的愛情感動了很多人。
他們都是江蘇鎮江人,年輕時,童奶奶在南京當老師,楊爺爺是蘇州望亭發電廠的司爐工。
婚後夫妻倆的經濟條件不好,住的是草房子,但是兩人十分恩愛。
童奶奶說,老伴兒年輕時很帥,脾氣很好,把她當小妹妹看待。老人在回憶這些美好過去的時候一臉的幸福,眼睛會發光。
兩人長期兩地分居。「當老師假期比較多,一放假我就會去望亭看老伴。他的工作是三班制,幾乎沒什麼假,但只要有放假,哪怕是放半天假,他都會來南京找我,然後再急匆匆趕回去。」
分居9年之後,童奶奶調回蘇州工作,夫妻倆才團聚。
楊爺爺對妻子很寵愛,從不讓她做飯,甚至不讓她進廚房。
童奶奶40多歲時,因為食管憩室去上海治療。楊爺爺悉心照顧,給她編辮子、按摩胳膊,多年陪她一起吃流食,直到她的身體恢復。
楊爺爺說,夫妻之間肯定有磕磕碰碰的時候,他倆保持恩愛的秘方就是:妻子聲音一響,他就當「啞巴」;他聲音一響,妻子立即變「啞巴」。
因為童奶奶身體不好,為她的安全著想,爺爺選擇不要小孩,自此妻子就成了他口中的「寶寶」。「寶寶啊……(她)很可愛。」楊爺爺說。
老兩口一起買菜做飯,一起旅遊,到哪兒都是手牽手。
年輕時,爺爺寵著奶奶多一些;到老了,他查出尿毒症,就換成了奶奶照顧他多一些。
連護士都說:老兩口平時就像小情侶一樣:每次爺爺上機透析,奶奶都要扶他到病床上,幫他把外套脫掉,捏捏他的手,敲敲他的腿,只要在一起,兩個人的手都是牽著的。
每次血透的記錄,奶奶記得比她們都清楚,三年以來,已經記了三本日記本。
爺爺年輕時喜歡唱歌,特別愛哼《友誼地久天長》。於是奶奶就會拿出口琴吹上一曲。爺爺聽著曲子,沉浸在音樂中,就想不起來疼痛了。
童奶奶表示,只要老伴願意聽,她會一直為他吹,「一天都不缺,一天都不分開。」老伴謙讓、寵愛了她一輩子,現在,她也要寵愛老伴一回。
「我不能沒有他,他也不能沒有我,兩個人相依為命吧。」童奶奶說。
做血透時要用鈍針扎血管,爺爺怕痛,童奶奶就一直讓他抓著她的手。
當記者問:「爺爺你一直喜歡奶奶這樣抓著你啊?」楊德友答道:「不離不棄,我不能沒有她啊。」
好一句「不離不棄」,最美好的愛情,不正是因為相互照顧、彼此滋養才得以實現嗎?
02
我們小區,也有這樣一對老年夫妻。
10年前,因為糖尿病併發症,一天早上老爺爺醒來,突然什麼都聽不見了。從此,只要他走出家門,老奶奶就會陪伴在他的身邊。她隨身帶著紙和筆,把自己要說的話寫在上面給老伴看。
沒過多久,老爺爺的眼睛也開始看不清東西了。老奶奶帶著老伴去了省城最好的醫院,終於保住了一隻眼睛。
再後來,老爺爺又查出了尿毒症。老奶奶自己省吃儉用,兩人的退休工資除去日常花費,全部被用來給老爺爺治病。
當初和老爺爺一起做血透的病友,大多已經病逝了。血透室的醫護人員感嘆說,若不是老奶奶無微不至的照顧,老爺爺恐怕也活不了這麼久。
小區的鄰居都認識這兩位老人,提起老奶奶都讚不絕口。然而,老奶奶總說,年輕時,老伴對她也很好。
她家在農村,沒有兄弟,只有5個姐妹,在當時日子很難。作為老大,她早早就承擔起了父母的責任,時常感到很無助。
老爺爺和老奶奶確定戀愛關係以後,只要有空,他就會去她家,幫著乾重活、粗活,還時不時帶一些零食給她的妹妹們。
老爺爺的這份付出,讓老奶奶感動了一輩子。在老伴生病時,她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地照顧他、陪伴他,毫無怨言。
03
中國有句俗語: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確實,在現實生活中,面臨重大困難時,夫妻分開的不少。
那麼,怎樣才能擁有一份穩定而溫馨的婚姻,像上面的兩對老人那樣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呢?
第一,彼此忠誠。
忠誠是愛情和婚姻的底線,如果這道底線曾經被踩踏,那麼,婚姻就留下了裂痕,無論怎麼修補,也很難讓受傷的那個人內心的傷疤完全消失。
夫妻之間的深層信任需要經歷多年磨合才能建立,但打破這層信任,只需要一次出軌就夠了。
破鏡重圓當然難得,但是當外界發生震動時,有裂縫的鏡子是很容易再次破裂的,抗壓能力會很差。
所以,如果想和伴侶白頭偕老,希望自己將來有病有難時,伴侶也能對自己不離不棄,就請千萬不要出軌,哪怕只有一次。
第二,在人生的關鍵時刻,請堅決與伴侶站在一起,支持TA,幫助TA。
有一對夫妻,只有一個女兒;妻子生了二胎,依然是個女兒。婆婆非常不滿,不肯照顧兒媳坐月子,還在兒子面前煽風點火。這個男人本來也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被母親這麼一挑唆,對妻子也極其不滿。
可憐這位妻子,白天剛生下女兒,晚上竟然連飯也沒人做給她吃。
此後,夫妻之間的感情自然不會好到哪裡去,兩人湊合過了30年。
就在去年,丈夫查出肺癌,化療後非常痛苦,每天都只能躺在床上。妻子早上給他準備好飯後,自己就出去打牌了。
丈夫氣不過,大罵妻子「沒良心」,妻子卻冷笑著答:「當初我生下女兒時,你有良心嗎?」
網上有人戲稱「月子裡結下的仇,不共戴天」,這話雖然有點兒誇張,卻也不是毫無道理。
所以,在妻子處於最需要關懷的時期,聰明的男人都會加倍對妻子好,因為,這時期的溫暖體貼,會讓妻子銘記一生的。
另外,當整個家庭遭遇重大變故時,夫妻更應站在一起去面對。「夫妻同心,其利斷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總讓伴侶在婚姻中感受孤單,不去支持TA,那就別幻想對方將來會和你一起承擔,除非你的伴侶是個聖母聖父。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關心伴侶,多進行情感的交流,培養夫妻之間的親密感。
當妻子在廚房為一家人準備飯菜時,丈夫不要只顧著玩手機、看電視,進廚房去幫忙洗根蔥、剝顆蒜,都會讓妻子感到舒服。
當丈夫為工作上的事情焦頭爛額時,妻子哪怕不能給予實質性的幫助,但是說說安慰和鼓勵的話,也會讓丈夫感到暖心。
在節假日,夫妻雙方都放下手頭的工作,一起出去旅遊,或者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去公園散散步,哪怕只是一起坐在沙發上聊聊天,也能滋養婚姻,讓夫妻關係更加親密。
「少來夫妻老來伴,攜手相憶話夕陽」,當兒女們都長大離巢,當我們老了,能朝夕相處的就只有夫妻。
生病住院的時候,長期陪護在你身邊,每天為你洗衣做飯、擦洗身體、接屎端尿的,多半還是自己的老伴。
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枕邊人,不要把伴侶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要彼此關心和照顧。只有這樣,雙方的感情才能長時期被滋養,才能擁有一份不離不棄的忠貞愛情和美好婚姻。
來源:婚姻與家庭雜誌:中國情感幫助全媒體平臺,關注女性自我成長、親密關係維護。(微信/微博/今日頭條:婚姻與家庭雜誌)
編輯、排版:王雲峰
審核:李津
原標題:《86歲老人做500次透析,84歲老伴口琴相伴: 世界上最動人的愛情就是「不離不棄」》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