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所經歷的颱風,有多可怕?

2021-01-09 參考消息

前一陣臺灣慘遭尼伯特颱風襲擊,電視畫面或網路新聞都能看出臺灣一片狼藉,像是被原子彈轟過的樣子。

就算如此,大多數大陸朋友,沒有親身經歷過颱風,還是無法想像颱風的可怕,就像我也無法想像龍捲風的可怕。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經歷過的颱風吧。

臺灣雖然是個寶島,但它有兩大令人聞之色變的災難,一是地震,二就是颱風。兩者很難講誰比較可怕,應該是都很可怕。在臺灣,如果被暴怒的人無端飆一頓,我們叫「掃到颱風尾」,但這仍然不能形容颱風的可怕於萬一。很多大陸朋友問我:颱風不過就是個大風,比較大的空氣對流罷了,又不是龍捲風,有這麼厲害嗎?

當然有。颱風不只是個風,而是一種在熱帶太平洋地區產生的氣候現象,七到十月的夏季生成最頻繁。氣象圖上,它看起來就像個小白球,被氣壓牽引往西或西北走,順時針旋轉著移動,可能越長越大,甚至長出個明顯的颱風中心,就叫「颱風眼」,威力一天天增強。

它是一種夾帶豪雨強風的氣候現象,撲天蓋地而來,並根據其中心風速來分類為輕度、中度、強烈。強烈颱風,能刮出16級的風力,風力時速可達185公裡以上,已可掀掉屋頂或樹木連根拔起。中度颱風的能量,相當於上百個氫彈、或10億噸黃色炸藥。

臺灣夏秋是颱風旺季,輕則微風吹拂,重則洪水,唯一的好處是有颱風假。

颱風每年必到臺灣報到,不可能不來。根據統計,近100年來「侵襲」臺灣的颱風高達348個,平均每年3到4個,一年可多達8個颱風來拜訪,並且最常在8月襲臺。「登陸」的颱風則有176次(登陸,指的是颱風眼進入陸地範圍,也就是颱風暴風圈差不多籠罩整個臺灣),最常登陸的地點則是臺灣東部的花蓮臺東。對了,花蓮也是臺灣地震最頻繁的地方,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啊。

暴風圈大小及結構,或許能夠評斷颱風的強度,但是颱風實際侵襲陸地時,究竟會刮多強的風、下多大的雨,這很難說,因為和地形及各種不可控因素相關。所以,颱風到底要不要放假這件事讓臺灣氣象局非常傷腦筋。只要氣象局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臺灣人肯定打開電視或上網等「颱風假」的消息。所以臺灣網絡上有一張圖很受歡迎:「本島不歡迎未達放假標準之颱風」。

臺灣春季常乾旱,指望梅雨帶來雨量,要是梅雨不給力的話,颱風帶來的豪雨,一次就能將水庫餵飽,一年就指這活著了;但颱風的風雨太大,這一年就難過了,產生的損失與破壞多達億計。臺北人一定記得,納莉颱風水淹臺北市大動脈:忠孝東路,造成捷運線停擺半年;而住在南投的人,連續幾年的道格、賀伯、桃芝和敏督利四個颱風讓一整條溪的沿岸房舍田園被衝垮;強臺莫拉克,讓臺灣49條橋梁斷裂,並讓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整個滅村,數百人命喪一夕。低洼沿海地區,逢臺必淹,河道泛濫那就更是家常便飯了。

我小時住的眷村也是逢臺必淹,可說是「身經百淹」。以前我對於颱風深惡痛絕,不過,離開臺灣八年了,聽到颱風的新聞,竟然有點懷念了…… (作者:到尾)

【作者簡介】

到尾,70後的川籍臺灣人,2008年赴京。資深媒體人,做過電臺DJ,幹過《FHM男人幫》主編和《男人裝》資深編輯,還出過兩本書《遇見臺灣》和《臺灣的臺》。

(聲明:本文為投稿作品,作者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如有轉載,請註明文章來源與作者姓名。謝謝合作。)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參考消息網對其文字、圖片與其他內容的真實性、及時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以及其權利屬性均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讀者和相關方自行核實。

相關焦點

  • 專訪臺灣作家楊照:我讓大陸朋友看到了他們身上不會有的東西
    那個圖書館有冷氣,而學校的圖書館沒有,所以後者我都沒有進去過。我們那個時代的臺灣還比較封閉,大部分同學不敢進「美新處」這個圖書館,覺得是個很可怕的機構,我從小就膽子大,發現進去也沒人趕我出來,於是就很喜歡去。「美新處」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有美國人,也有本地人,其實那裡的中文書不多,多的還是英文書,這些英文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美國人如何看待他們自己的國家。
  • 臺灣已大勢所去? 臺教授這麼說:大陸每年GDP增加1.4個臺灣……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9日在受訪時表示,「大陸已經用實際動作告訴你(臺灣)雖然(政策)細節還要進一步著墨,但這次是玩真的,不必擔心看的到吃不到」,同時,龐建國還提到一個細節:從大陸兩會公布的經濟成長率6.5%來看,大陸GDP是臺灣的22倍,也就是說「每年(大陸)GDP會增加1.4個以上的臺灣」。
  • 謝長廷又質疑大陸在日本颱風期間的救援工作,國臺辦:清者自清濁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大阪於9月遭到「燕子」颱風重創,大阪關西機場關閉,大陸駐大阪領事館派車到機場進行接駁,引起臺灣旅客對臺灣在日部門的不滿。然而臺當局「駐日代表」謝長廷事後卻質疑大陸的救援,而且他10月16日又在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上聲稱,他調查發現當時大陸派車接駁的地點不是機場,而是一個購物中心,還稱這是大陸的「輿論操作」。
  • 星雲大師:我可以稱臺灣中國人
    六十六年漫長歲月,我隨著臺灣經歷了戰後初期百廢待興的刻苦艱辛;從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的時代,當然也遇見了篳路藍縷的十大建設時期,我為臺灣的百花齊放,創造經濟奇蹟,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而感到與有榮焉。乃至第一次政黨輪替後,見證了自由民主帶給臺灣的美麗與哀愁。你們六十六歲以下的人,能了解我一同跟臺灣成長的心情嗎?
  • 文化交流讓臺灣青年看見「新大陸」
    作為臺灣青年,你們對中華文化到底怎麼看?張立齊:我讀大學時開始參與兩岸交流,這重塑了我對中華文化的認識,重塑我對國家、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我們要多鼓勵臺灣青年「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多到大陸看一看。現在兩岸交流活動非常豐富,我接觸的很多臺灣青年,來了一次就有很大的心理震撼。他們不只看到文物古蹟,也看到大陸現代化的發展、經濟的蓬勃,這對臺灣青年重新建構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有良好的幫助。
  • 大陸成不少臺灣學子求學首選 在渝臺籍學生期待未來在大陸求職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王瑋攝   「我能從大家身上感受到那種鬥志,每個人都懷揣夢想,我就是被這種鬥志所打動。」四川美術學院臺灣籍大一學生簡俊豪在渝臺師生迎春聯誼活動現場分享著自己在大陸學習、生活的感受,他決定不僅要繼續在大陸求學,未來還要在這裡選擇就業。
  • 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吳濟海)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臺灣書店業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 雙颱風徹底定型!專業機構預報:28號萬宜或將影響我國浙江臺灣
    雙颱風徹底定型!專業機構預報:28號萬宜或將影響我國浙江臺灣時值11月底,大陸冷清一片,整個海洋卻不甘寂寞,熱帶氣旋活躍得很,尤其是我們西北太平洋,在全球海洋中可謂一枝獨秀。從最新數據看,全球僅有的兩個熱帶氣旋在這裡活躍著,而且還都生成了颱風,也就是說「雙颱風」徹底定型,共舞在西北太平洋上。其中一個29號颱風「天兔」昨日21時正式在南海南部海域生成,正式標誌著「雙颱風」的時代到來。
  • 2020年12月26日,福平鐵路正式開通了,臺灣距大陸最近的鐵路
    福平鐵路正式通車運營2020年12月26日上午,由福州開往平潭的第一輛列車發車,這標誌著福平鐵路的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從臺灣距離大陸最近的鐵路。平潭島是我國的第五大島,它距離臺灣新竹港僅有68海裡,是大陸距臺灣最近的島嶼。福平鐵路全長88公裡,最高運營速度可達每小時200公裡。據悉,在鐵路開通之前,來返兩地的高速路程需花費2個多小時,鐵路開通後。
  • 臺商蕭永瑞:"我趕上了一個大時代"——新華旺中"臺胞在大陸"聯合...
    30年間,大陸持續出臺保障臺商投資、便利臺胞往來以及鼓勵臺青就讀、就業、創業等政策措施,定居大陸臺胞人數日益增多,地域範圍也從東部沿海向內陸不斷延伸。近日,新華社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共同組織「臺胞在大陸」聯合採訪活動,訪問了湖北、安徽兩個中部省份的多位臺胞,聆聽他們精彩動人的「兩岸故事」。新華社將從即日起連續6天播發這組稿件。敬請關注。)
  • 創業前先就業 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二三事
    我,廖政貿,現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讀研究生,作為一個即將畢業的博士生,也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通過這次「兩會」以及與在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之間促膝對話,使我對臺灣青年創業的脈絡更加清晰,自己也由衷地感到在創業的路途中要塗抹屬於自己的色彩是不易的,但更是豐富和多彩的。
  • 一夜之間,臺灣人都在談論《我愛我的祖國》
    原創 參考消息一本普通的大陸書籍,能把某些「心裡有鬼」的人嚇成什麼樣?這兩天,島內綠媒的「生動」表演給出了答案。事起5月4日,一位臺灣網友在臉書上曬出一張照片,稱自己在高雄市圖書館內發現一本大陸圖書。這本來可能也沒什麼,但書的名字——《我愛我的祖國》——突然觸發了部分人的敏感神經。
  • 臺灣人每年騙走大陸人100多億 能追回來多少?
    詐騙窩點裡全是臺灣人,專門欺詐大陸人  近日,日本福岡縣警察透露,在轄區內的古賀市、筑紫野市發現了詐騙團夥的窩點。  警察說,此前附近居民報警稱,有很多外國人進進出出。搜查員前去搜查時,分別發現有30多名臺灣人,他們持有效期為90天的短期滯留籤證。
  • 梁文道談駱以軍小說:在當今我所知的文壇中最特別
    沙龍以新書《女兒》為主題,梁文道與臺灣作家駱以軍展開對談。沙龍中,說到對駱以軍作品的評價,梁文道給出的詞語是「特別」。他說:「我覺得駱以軍的小說之所以特別,不只是在華文世界,而且是在整個當今我所知道的文壇,應該是最特別的。」
  • 一群靚麗臺灣女孩,直播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
    一群臺灣女孩可不這麼想,她們個個青春靚麗,能歌擅舞,有的已經走遍大江南北,有的在大陸某個城市生活多年,有的還是大陸高校的學生。  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她們與大陸結下了不解之緣,希望用直播的方式,將她們在大陸的故事、她們眼中的大陸之美,講給大家聽。劉樂妍  這個是臺灣女星劉樂妍,現在北京。
  • 今年已有7個颱風登陸中國 較常年平均偏多1.7個 2017還有幾個颱風
    ­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今年以來颱風生成數量較常年偏多,並且登陸我國也偏多,預計9月下旬還可能有1到2個颱風生成。­  在中國氣象局昨天(15日)舉行的「直擊天氣——與科學家聊『天』」活動上,颱風專家張玲介紹,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有19個颱風生成,比歷史同期偏多2.8個。
  • 一年內有兩次臺灣自由行 可申請自由行一年多籤
    一年內去過2次臺灣自由行就可以申請 杭州市海外旅行社臺灣產品負責人黃妮娜說,已經收到了臺灣觀光局上海辦事處的通知。主要內容是,從8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赴臺個人遊大陸旅客可申辦入臺證「一年多籤」;大陸優秀教育、藝文及大眾傳播等專業人才赴臺從事專業活動者,可一年多次入臺。
  • 百科傳道:颱風、颶風、龍捲風傻傻分不清?我來告訴你
    大家平常看關於風的天氣新聞,颱風肯定是聽得最多的詞,除此之外,還有什麼熱帶低壓、熱帶風暴、颶風、龍捲風等等,颱風我們比較清楚,那其他是什麼呢?首先熱帶氣旋是發生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熱帶低壓、熱帶風暴、颱風都是熱帶氣旋,只是級別不同而已,不同地區會有不同的稱謂,為了簡單,我採用國際熱帶氣命名和等級標準,也是西北太平洋及其沿岸地區(中國、韓國、日本、菲律賓等地)常用的稱謂。
  • 看到寺廟拜拜就好:臺灣人到底在拜啥?
    後來她就被尊為神,身上也漸漸多出了操縱天氣的傳說能力,實際上也是人民寄託了風調雨順的企盼在她身上。媽祖在沿海一帶備受推崇不無道理,大海島嶼現在也許看來都是旅遊勝地陽光海灘浪花朵朵,但是久遠時代開拓之初真的是要你命不眨眼的地方,而且你能被派到臺灣去開闢建設,一定要先經歷妻離子散——通常會把家小扣在大陸,基本上已經是死別了,然後再壓榨你建設建設。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