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人名為什麼都是兩個字,從什麼時候起又流行多字名了呢

2021-01-09 八卦的孔明

三國時期我們了解到的許多著名人物,取名用的都是單字。比如: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趙雲,呂布,董卓……甚至不僅僅是三國時期,就連整個東漢時期也都是單字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從周朝一直到漢朝,皇室就提倡用單字名,比如姬發,嬴政,劉邦,項羽等等,那時候封建禮儀制度比較嚴格,取名與皇家人相同是大忌,於是王公大臣以及一些民間百姓為了更好地避免與皇室人重名,大多取單名。

西漢末期的時候王莽篡國,另立新政,他根據《公羊傳》中「二名非禮」的說法對人名進行改革,取消了二字名。他強制人們把復名改為單名,去「二名」以示朝廷寵遇,恢復「二名」,以示貶辱,導致取單名的風氣更為盛行。

《漢書·王莽傳》中記載:王莽的長孫叫王宗,他與他的舅舅合謀,想奪取政權。最後沒能成功便自殺了。王宗死後,王莽剝奪他的「政治權力」,下令說:「王宗本名叫王會宗,後來依法改成了王宗,這是他的榮耀,現在他犯了法,就改回復名會宗。」由此見當時王莽對於名字改革的重視。

《漢書·王莽傳》中還記載說:「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之語,意思是說,匈奴單于依順王朝的法令,需要去掉二字名中的一個字。可見,當時不但有禁止使用雙字名的法令,而且還影響到了匈奴。當時匈奴單于為證明自己的忠心,還把自己的名字「囊知牙斯」改為了「知」。

由於王莽的法令,人們漸漸養成了使用單字名的習慣,給小孩取名雙自就覺得是不光彩的事,取名單字覺得才是榮耀,雖然王莽王朝後期被光武帝劉秀推翻,這種習慣卻一直也沒有改過來,竟然成為風氣,一直到了西晉,仍然是這種情況。

到了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各名族戰爭爆發,許多少數民族入主中原,漢化禮制不在有那麼強的約束力,避諱制度受到了衝擊,加之少數民族名字多為復名,復名又逐漸流行起來。北魏時期,鮮卑族的孝文帝拓跋宏曾推行漢化政策,下令鮮卑人改漢姓,並首先將自己的姓「拓跋」改為「元」所以拓跋宏又叫元宏。

後來鮮卑人宇文覺建立北周,又令所有改為漢姓的鮮卑人恢復原姓,並且用鮮卑姓來賞賜漢族的功臣,把擁有鮮卑作為榮譽。於是又出現了一批新的姓氏,比如長孫、宇文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三國時候都是兩個字的名字?
    在《三國》裡,所有主要人物的名字都是單名,即是一個字的名字。當然也有例外,在《三國演義》中,比較知名的雙字人物有程志遠,死在關羽刀下;裴元紹,死在趙雲槍下,當然老裴運氣比較不好;還有武安國,被呂布削去手腕的倒黴鬼,不過他們三個都是虛構的人物。
  • 三國時期,為何所有人的名字都是2個字?3個字的都是一群賤民
    人們在稱呼上都是稱呼字,而不是名,這是對他人的尊重。熟讀歷史的朋友不難發現,三國時期人們的名字都是兩個字的,姓是一個字,名是一個字,字是兩個字。他們儘管是三個字,可是他們的姓氏是複姓,佔了兩個字,他們的名還是一個字,屬於單名。這裡說的是名是一個字,而姓則沒有限制。  那麼為什麼三國時期的人們起名都是兩個字?其實人們取單字作為名字不是從三國時期開始的,而是從新朝開始的。新朝就是王莽的建立的朝代,他代漢建制之後,便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其中就有名字的改革。
  • 當封面印著「曹操」的時候,這兩個字寫的是什麼
    我挺贊同把曹操視為「三國志」真正的主角(之一),這種論點淵源有自,清代整理《三國演義》的毛宗崗,就在《讀三國志法》一文中提到了三國的三奇或三絕:曹操、關羽、諸葛亮。我認為,這是毛宗崗真正演繹他自己版本的三國:三角演義。那麼,《曹操》一書封面和扉頁上「三國志の真の主人公」一句,究竟是出版方也包括設計者讀透三國之後所寫下的營銷詞,還是另有出處呢?
  • 外國的算命術——星座,到底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並發展起來的呢?
    它是怎樣翻越萬水千山傳到中國、並在中國民間廣泛的發展起來的呢?目前中國所見的關於十二星座文物的最早見三國時期,都是在東吳境內發現的。三國時,東吳婦女喜歡用來打扮的銅鏡背面經常印有各種裝飾,其中一些就與十二星座有關。
  • 外國的算命術——星座,到底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並發展起來的呢?
    它是怎樣翻越萬水千山傳到中國、並在中國民間廣泛的發展起來的呢?目前中國所見的關於十二星座文物的最早見三國時期,都是在東吳境內發現的。三國時,東吳婦女喜歡用來打扮的銅鏡背面經常印有各種裝飾,其中一些就與十二星座有關。
  • 為什麼《三國演義》的名字都是兩個字?後來為何又是三字居多?
    大家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或者看喜歡東漢那段歷史亦或是人文作品的朋友,有沒有發現,稍微有點名氣的大佬們,幾乎是清一色的單名字。比如曹操、劉備、孫權、趙雲、關羽、呂布、董卓等等。至於司馬懿跟諸葛亮,他們兩個人只是複姓而已,名還是只有一個字。如果一小部分人如此,那倒情有可原,但東漢、三國近三百年都是這樣,不得不說,一定有人動了手腳!這人是誰呢?
  • 夏商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工商稅
    稅額的多少,一般依財產的多少而定,財產多,納稅多,反之納稅則少。這同徵收財產稅沒有什麼兩樣三國時,蜀漢諸葛亮南徵,大姓富豪,乃勒令出金帛。)劉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是歲軍旅大起,王公妃主及朝士牧守,各獻金帛等物,以助國用,下及富室小民,亦有獻私至數十萬者。有司又奏軍用不充,揚、南徐、兗、江四州富有之民,家資滿五十萬,僧尼滿二十萬者,並四分換一,過此率計,事息即還。
  • 古人起名也跟風,每代都有流行名字
    可以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流行的名字。  甚至,就連名字的格式,都因時代而不同。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一個疑問——漢末三國時期的人名為何絕大多數都是單字。  比如,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至於一些三字的姓名其實大多是因為姓是兩個字,像諸葛亮是姓諸葛、名亮,司馬懿是姓司馬、名懿。《三國演義》劇照。
  • 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
    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請查收時間:2020-08-28 16:08   來源:優遊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三國殺8月28日答案請查收 三國殺手遊2020年8月28日微信公眾號每日一題的問題是:歷史上三國時期發生過幾次大型戰役分別是什麼
  • 為什麼很多學校名稱裡要加「實驗」兩個字呢?到底代表了什麼?
    為什麼很多學校名稱裡要加「實驗」兩個字呢?到底代表了什麼? 在大家上學期間,總有那麼幾所學校是被加上了實驗兩個字,就比如說是某某實驗小學,某某實驗中學等等的名稱,其餘更多的是普通的學校名稱,為什麼不全都叫成某某實驗小學或中學?「實驗」兩個字代表了什麼含義,又為什麼要叫成實驗學校呢?
  • 女寶寶起名字 洋氣、流行、文雅的女寶寶名字推薦
    還在為給女寶寶起名字發愁嗎?名字是一個人的名片,你的名片不好看也不好聽,肯定是吃虧的,下面為大家介紹洋氣、流行、文雅的女寶寶名字,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文雅的女寶寶起名字大全洋氣、流行、文雅的女寶寶起名字大全【綺麗】綺指細綾,有花紋的絲織品;美麗。
  • 真三國快打答題答案大全 百分百真確答案
    《三國》兩個字一共有多少筆畫組成呢? 答案:11 9.《三國快打》四個字一共有多少筆畫組成呢? 答案:23 10.多少級可以出戰第一個武將? 答案:30級 11.多少級時可以出戰三個武將? 答案:90 12.《三國快打》的玩家幾級可以開啟戰魂功能?
  • 三國時期最特殊的一年,群星隕落,到底發生了什麼?
    要說中國人最為熟悉的一段古代歷史,那一定得算三國時期的這段歷史。每個人或多或少總能說出幾個三國人物或者三國典故。這一時期,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一個個英雄豪傑爭相登場,一場場攻伐交戰層出不窮,一出出勾心鬥角接連上演,好似一臺大戲。要說這段時期中最特殊的一年,那估計要算公元220年。
  • 三國時期,太守、刺史和州牧哪個官職更大?依據是什麼?
    郡守起源於漢景帝時期。秦始皇實行郡縣制,把天下劃分為三十六個郡(《史記》稱有四十個郡,《晉書》稱有四十個郡),郡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區劃,郡下設縣,縣下設鄉,鄉下設亭。郡長們。稱郡守到了漢景帝時期,將郡守改為太守。在三國時期,太守仍然是一郡的最高長官。司吏出現於漢武帝時期,最初並非行政官,而是監察官。秦確立郡縣制後,每郡設監察御史一人,監察郡縣政務,有權向中央報告。
  • 三國最難念的5個名字,你可能只認識荀彧,讀對3個算你牛!
    連北大的校長還能把鴻鵠念成(hóng hào),何況別人呢?所以說,遇到不熟悉的字,要查詢後才確定,別不懂裝懂,最後反而會鬧出笑話。作為一個三國迷,想必很多朋友在第一次看三國時,會遇到很多生僻的人名。有些人會認真地去查詢,記下來;而有的人,則是稀裡糊塗,憑感覺就這樣看過去了。俗話說,「秀才念字念半邊」,認識一個偏旁就誤認為這個字的讀音如此,這是一般人常犯的錯誤。
  • 歷史真相解密:三國時期劉備並沒有去東吳招親
    歷史真相解密:三國時期劉備並沒有去東吳招親時間:2017-01-14 15:13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真相解密:三國時期劉備並沒有去東吳招親 劉備東吳招親,是《三國演義》的精彩篇章。小說第五十四回《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描寫得有聲有色,煞是熱鬧。
  • 三國時期,曹操封自己為「司空」,這個官職的權限卻讓百官害怕
    曹操是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他的一生非常勵志,曹操從一個名不經傳的小人物,慢慢的發展自己的勢力,最後在群雄並起的亂世中嶄露頭角。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強大勢力,雄踞中原。曹操一直都在學天子以令諸侯,但是從來都沒有自己稱帝。
  • 二戰時期為什麼日本人的鼻子底下要弄「一撮毛」呢?
    舉報   抗日神劇大家還是看的很多吧,對於日本人的形象相信大家也更是深入骨髓的,就連現在的三歲小孩都知道是日本鬼子
  • 玉皇大帝什麼時候開始對孫悟空起了殺心,他又為什麼必殺孫悟空?
    甚至可以說,孫悟空之所以能攪亂蟠桃會並且最後能大鬧天宮,這都是玉帝一手促成的,目的就是要殺死孫悟空。那麼,玉皇大帝從什麼時候開始對孫悟空起了殺心的呢?他為什麼一定要置孫悟空於死地呢?而又為什麼說孫悟空攪亂蟠桃會和大鬧天宮是玉帝一手促成的呢?天庭有嚴格的律法,玉帝也沒有那麼面慈心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