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
微型車只要提到北鬥星(圖庫 論壇),熟悉的人都知道她的優勢:底盤紮實、省油耐用、空間超大。對於購車預算並不多的人來說,無論是家用還是商用都是不錯的選擇。以往自動檔從未在北鬥星車型中出現過,可以說是非常遺憾的事情,因為新手、女性駕駛者以及經常要面臨擁堵交通的上班族購車時往往首選自動擋車。終於,我們等到了北鬥星的AMT自動檔車型——北鬥星競馭版(以下簡稱「競馭版」)。
ATM,簡單說來就是「電腦控制的MT」,它由電控單元(TCU)來收集駕駛員的操作信號,並操控車子的離合、油門,實現了自動換擋(5個檔位)的過程。相比AT自動檔,AMT的生產成本更低、維修成本也要低很多,只是在平順性方面稍顯不足。油耗方面,因為是電腦控制換擋,避免了人為不恰當的換擋方式,所以理論上ATM技術比MT技術還會低3%-5%。
外觀:
外觀上競馭版並沒有什麼改變,依舊是北鬥星那經典不衰的造型。似乎昌河鈴木對北鬥星的外形非常自信,的確,我們也看到日本歐美等地「方酷」造型已經異軍突起,這種簡約的設計在工業設計領域也越來越受寵。儘管有人覺得北鬥星過於方正,但這正是她的獨到之處,在茫茫車海中從任何角度都能一眼識別出她。
靚麗的車身顏色,顯然是在吸引年輕人或女性用戶的目光。
內飾
內飾:
競馭版設計了全新的儀錶盤,錶盤上只有「轉速」和「時速」兩個指針表,油量和水溫顯示在單色液晶屏上,這是一大改進。
空調按鈕改為旋鈕型,而不再是老式的撥杆型,這是另一大改進。出風口也做了噴漆處理,雖然用料一般,但轉動非常順暢,沒有生澀感,體現了北鬥星作為合資車的細緻做工。
音響控制按鈕設計簡潔使用方便,做工不錯,只是喇叭音質一般。下方的儲物盒很實用,實用性高也是北鬥星的經典傳統。
座椅
座椅:
前排座椅高度提供了很好的視野範圍。
後排座椅可以輕鬆坐下三個成人,但平直的椅背會影響長途乘坐的舒適性。後排腿部空間一般,頭部空間相當充裕。
後排可以輕鬆實現等比例放倒,放倒後放入三輛山地自行車也不成問題,而且地板非常平整,這為載貨提供了便利。
操控
操控:
作為AMT檔小車,啟動競馭版很簡單——N(空)檔時踩住剎車,打火啟動,撥入D檔踩油門即可上路了。需要說明的是,ATM在D檔起步時必須輕踩油門才能走,和AT車型略有不同。她的油門踏板非常輕,剎車踏板力度適中。方向盤助力也很輕,即使女性駕駛者也可以輕鬆駕馭。發動機的噪音完全可以接受,深踩油門緊急加速,電腦會控制變速器自動降檔,發動機轉速迅速飆高,這時發動機轟鳴聲隨之傳入車廂。
起步時深踩油門,發動機的反應會有1秒左右的延遲,而在一定速度下油門踩到底,降檔就會相對靈敏許多。持續深踩油門,變速器最高在5000轉時自動換檔。推入「+」或「-」檔,就可以立即轉換成手動模式。爬坡或下坡時,可以通過降檔來控制車速。手動檔很靈敏,隨叫隨到,可惜檔杆比北鬥星MT車的檔杆低了一些,身材較高的人可能會覺得不太順手,不過作為自動檔車,我們何必去苛求檔杆的高低呢?
北鬥星絕不只是一款載人拉貨的代步小車,在操控上也有不錯的表現,駕駛樂趣豐富。
北鬥星的操控很紮實,在連續彎道中懸架支撐到位,給人很好的信心,再加上「四輪四角」的經典設計,使得車頭指向精準,車子會忠實地聽從駕駛者的意圖。在U型彎中,懸架的支撐有力,轉彎極限狀態下可以聽到前輪與地面的強烈摩擦,但仍然保持正確的路線和良好的車身姿態,同時能感覺方向盤的回饋力非常直接,路感清晰。另外她4.9米的最小轉彎半徑很適合擁擠的城市路況,即便在狹窄的過道裡穿梭、調頭,也依然遊刃有餘。
動力
動力:
她的1.4升排量發動機運用了昌河鈴木獨有的1.4升K14B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70千瓦,最大扭矩達112N•m。在整個試駕過程中,起步很快,前段加速能力很強,尤其在中高速區的動力系統,使她得以在都市的車流中自如穿梭。
密封條還是很厚實的
發動機艙蓋沒有隔音棉,不過噪音並不十分明顯,這得益於KB14發動機低噪音的優勢。
相比手動版的09款北鬥星,競馭版的操作更簡單、方便,不僅降低了駕駛難度,而且經濟省油、節能環保——她比手動檔節油5%,比AT自動檔車型節油15%。
0 條評論,一鍵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