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老掛曆,名家大師雲集,視覺盛宴!保存近40年啦,滿滿回憶

2021-01-12 絮叨收藏

這是一本1980年的老掛曆,小編我已經保存了近40年了。以前每逢過年前,家裡大人都會買來新掛曆,換掉牆上去年的舊掛曆。已經形成了一種儀式感。不知什麼時候,人們對這些東西越來越不在乎了……也許是資訊時代的到來,大家有手機有電腦,覺得這東西可有可無了吧……

先上一張一月的全景吧。因為實物有點長,不得已截掉了一小部分。這張是國畫大師劉福芳的作品,畫的是西廂記妙詞通戲語。劉老1930年生。山東招遠人。北京師範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這幅工筆人物畫的是《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曲警芳心的故事。寶玉在偷偷攜帶一本《會真記》在沁芳閘橋邊看,恰巧被黛玉看到。遂一同觀看。

這是局部圖片。

這張我拍攝時把日曆隱去了。這張也是劉福芳大師的作品,巾幗英雄花木蘭。這是一幅工筆人物,劉老用細膩的筆觸很好的描繪出花木蘭清秀而堅毅的神情。衣服十分飄逸,頗有吳帶當風的手法。

這是局部細節。這幅畫,我很喜歡,所以就多拍了一張。請看,盔甲的細節表現的也十分的精細,與披風形成完美的疏密關係。畫面十分的和諧。

這張洛神是馬龍的作品。我在網上沒有查到這位叫馬龍的畫家的資料,用朋友知道的,可以留言給我,謝謝。這幅畫畫的是洛神。中國先秦神話中,黃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曹植人神相戀的千古名篇《洛神賦》,確定洛神作為理想女神的文學典故。

這張是任嫣叔畫的漢藏聯姻通文修好。任嫣叔曾是中央美院的教授,收藏過連環畫小人書的朋友應該非常熟悉她。任嫣叔算是連環畫界的大家了吧,作品很多。這幅畫講的是文成公主和松瓚幹布的聯姻的故事。結束了當時的吐蕃王朝與唐朝之間的戰爭和不信任狀態,開始了藏族人民和漢族人民的友好相處的歷史,使中國的中原地區和吐蕃地區在和平中得到了發展。

這幅畫是耿瑩、王澍、曾瑜、家寶,這四位共同創作的。畫的是西廂記中,崔鶯鶯聽琴的故事。這幅畫用的是工兼寫的畫法,衣服局部和五官用的是工筆畫法,其他身體部分、頭髮以及大面積的景物運用的是寫意的畫法。這可能也是四位畫家共同創作的分工吧?

這幅畫也是由耿瑩、王澍、曾瑜、家寶,這四位共同創作的。畫的是遊園驚夢。遊園驚夢出自湯顯祖的崑曲《牡丹亭》第十回。 所說的遊園就是女主角杜麗娘為了體會老師所教的《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而私自和丫環春香到花園遊玩尋春。驚夢是指杜麗娘在花園中休息時,夢到一個手拿柳枝的書生(即柳夢梅),並對其一見傾心,書生將杜麗娘抱到牡丹亭上。杜麗娘因掉落的花瓣兒驚醒後,便對柳生念念不忘。

這幅畫的國畫大師黃均的作品,畫的是紅樓夢中黛玉葬花的故事。黃均(1914-2011年),號懋忱,祖籍臺灣淡水,福州候官縣臺江聖王廟金墩街人,1914年7月6日生於北京。著名工筆人物畫家、美術教育家。先後擔任中央美術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黃老的工筆仕女作品非常多,小編也有幸收藏一些,會陸續給大家分享。

這張是蔡雲的作品,獻壽圖。1943年生於北京,1967年投師於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黃均先生研習工筆人物畫。可以看到和上張作品風格挺像的。生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北京分會會員,、中華名人協會會員、首都書畫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美國世界名人研究會顧問。2006年8月15日蔡雲在琉璃廠東街東南園7號樓的家中遇害。可惜可惜……

這是閻子瑛的作品,仕女圖。小編對閻子瑛不是很熟悉,有了解的朋友請留言告知。謝謝。

這張是滕再傳的作品,吹簫引鳳圖。這一個古老的傳統民間傳說故事,相傳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擅長吹笙。某天夜裡,弄玉在"鳳樓"上吹笙,遠遠好似有和聲傳來。此後弄玉茶飯不思。秦穆公知道後派人找來了這個少年——蕭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從此,弄玉天天在鳳樓和少年合奏笙簫,伉儷應和。一天夜裡,兩人正在皎潔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龍一鳳應聲飛來,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雙雙翔雲而去。表達了對美滿婚姻的期盼。

這幅厲害了,是小編非常非常喜歡的畫家華三川老先生的作品,史湘雲醉眠芍藥裀。華老是浙江鎮海人,現當代傑出的工筆人物畫家,在他的60年藝術生涯中,勤奮耕耘,勇攀高峰,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變革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在中國工筆人物畫領域裡獨樹一幟,引人注目。小編收藏有華老很多的早期印刷作品,會陸續分享出來。華老的重彩工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漂亮!

王定理先生的作品孔雀屏。王定理(1925.4.16——2009.6.26),男,北京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老先生筆下的工筆重彩人物畫體態傳神、色彩妍麗,用線纏綿有力,繼承並發展了我國工筆人物畫的傳統,具有濃厚的民間繪畫的氣息,獨具特色。

最後發一張日曆部分的局部特寫吧。以上所有圖片均為小編本人收藏的老掛曆,親自拍攝。幾十年的老物件兒,保存不易。喜歡的朋友請轉發分享,關注我,我會陸續把藏品拍攝分享給大家。

相關焦點

  • 80年代掛曆女郎,甘願下嫁粉絲,被疼愛近40餘年,直言不後悔
    40年前的80年代,人們的生活與現在差別非常之大。那時候想看美女,可不像現在這樣打開手機、電腦隨意便可瀏覽,你得去買電影雜誌或掛曆才行。她是80年代掛曆女郎,事業巔峰時期甘願下嫁粉絲,被丈夫疼愛近40餘年,至今直言不後悔!
  • 2019年香港李居明風水招財掛曆到貨了
    萬眾矚目、翹首已盼的2019年香港李居明風水招財掛曆今日熱銷啦!!
  • 1988年掛曆今年也能用? 專家稱「撞臉」不罕見
    近日有細心的市民發現,2016年掛曆的日期和星期與1988年一致,網上1988年老掛曆受到青睞,被賣到幾十上百元。不過,昨日福州收藏業內人士表示,不同年份掛曆「撞臉」常見,「撞臉」的老掛曆不具有特別收藏價值。據了解,所謂「猴年馬月」就是猴年的農曆五月,而上一次 「猴年馬月」出現在2004年。2016年「猴年馬月」是今年6月5日至7月3日,共29天。
  • 金豬納福:我的第二十三本生肖掛曆
    第一輪經過12年,12個生肖做滿之後,2009年又開始做第二輪,在編輯思路和設計上有了改變,封二加了一篇專家論述當年生肖的文章,還刊發歷代名家書法、有關的文物和民間美術作品。每月圖的右下,增加了對作品和作者的文字賞析介紹,使朋友們看了後增長了知識。  一年又一年,就這樣又過了11年,到今年編的是(農曆己亥豬年)第23本,兩輪生肖掛曆至今,已經走過23年。
  • 曾經的「準年貨」 掛曆流行那些年
    ▲1980年12月27日,《北京日報》3版 1980年讀者鄧獻致信《北京日報》,「12月4日,我們到書店想買個1981年的掛曆,跑了三裡屯、東單、王府井等十多家商店,掛曆的畫面都是美人像,想找其它畫面的,實在太難了。不知有關單位和設計者是怎麼想的?」在1982年1月7日《北京日報》「顧客之聲」欄目中,讀者趙振成、趙奎惡也對美人像掛曆頗有微詞。「去年底,我們部隊準備買些檯曆和日曆,跑了不少商店都說無貨。商店裡印有美人像的掛曆倒是應有盡有。
  • 上遊深閱讀丨從殺豬匠到石雕大師,他花了近40年
    改革開放帶來旅遊熱1981年3月,大足石刻(寶頂、北山)旅遊區正式對外開放,湮沒無聞近千年的大足石刻終於走出「深閨」,精美的雕塑、神奇的文明一下吸引和傾倒了中外客人,每年數萬港澳臺同胞和外國友人來到大足參觀。伴隨著越來越多參觀者的到來,旅遊成了一個熱門行業。
  • 關於日曆、年曆卡和掛曆的記憶
    掛曆上的曆法通常印在最下端,一般都是星期、公曆和農曆三對照,周六、周日以及重大節慶會用紅色字體,有的還會標明二十四節氣,使用非常方便。最初的掛曆以明星人物畫為主,後來傳統的山水畫、花鳥畫也成為重要題材。藝術家精湛的筆墨加上精緻的印刷效果,既方便了日常生活,又給人以視覺的享受,掛曆作為室內裝飾盛極一時。當然,比起一年一換的月份牌和傳統年畫,一月一頁的掛曆要貴得多。
  • 從紅紅火火到銷聲匿跡 掛曆在北京流行的那些年
    1980年讀者鄧獻致信《北京日報》,「12月4日,我們到書店想買個1981年的掛曆,跑了三裡屯、東單、王府井等十多家商店,掛曆的畫面都是美人像,想找其它畫面的,實在太難了。不知有關單位和設計者是怎麼想的?」▲1980年12月27日,《北京日報》3版在1982年1月7日《北京日報》「顧客之聲」欄目中,讀者趙振成、趙奎惡也對美人像掛曆頗有微詞。
  • 69歲的許涿和他的21本生肖掛曆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本看上去太接地氣的生肖掛曆在京城文藝圈裡的口碑,也不曾想到這本掛曆製作需要耗時一年之久卻是自費印刷且僅售3元,更不會想到一本小掛曆背後居然會牽連著藝術圈裡那麼多的名人名家。再過三年,這生肖掛曆就將走完24年整整兩輪的生肖輪迴。帶著雞年的掛曆,我找到了位於紅廟路口北的人民日報宿舍樓,在一間不到80平方米的屋子裡見到了掛曆的「主人」,69歲的許涿。
  • ​全國十大優秀命名策劃機構「名緣起名」聚集大師名家
    名緣起名創辦於1999年,隸屬於江蘇融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由易學世家傳人蘇淮清老師創辦,名緣起名信譽卓著、文化底蘊深厚、為中華周易文化研究促進合作成員,並經工商部門合法註冊的專業起名服務機構,經過數年精心歷練,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權威的專業起名公司,數年來已為超過600萬用戶提供過專業的起名諮詢服務,名緣起名是行業標杆,口碑一流,更是科學吉名開創者,起名行業領導品牌,聚集大師名家,有多位以凌海權大師為首的知名易學
  • 1973年到2000年的老掛曆,勾起多少老百姓的回憶
    掛曆是上世紀末開始在全國風靡起來的一種物品,八九十年代的老百姓到了年關的時候,除了置辦年貨,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上一本掛曆。而掛曆最初的用途是「討債本」,也可以說它是經過帳本演變而來。筆者拍攝了1973-2000年期間這23年的老掛曆,看看能勾起你多少的回憶。
  • 光明區文化館100本(張)珍藏掛曆等你來看
    「我找到我出生那一年的掛曆了!」在光明區文化館A座一樓展覽廳,100本(張)掛曆吸引了參觀者駐足翻閱欣賞。1月6日,由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光明區惜物博物館協辦的「老掛曆」收藏展開幕,據介紹,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展至18日。
  • 2018廣州國際燈光節:一場免費的視覺盛宴,錯過等一年!
    自2011年起,廣州已經迎來了第八屆廣州國際燈光節。那麼2018廣州國際燈光節是什麼時候,2018廣州國際燈光節開幕時間是什麼時候,快來看一看2018廣州燈光節遊玩攻略吧。2018廣州國際燈光節的主題為「改革開放40年,光語花城新時代」。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廣州國際燈光節將採取「原則上不關燈」的模式。
  • 1980「猴大版」漲至150萬 揭秘80版庚申猴票為何值錢
    猴票單張面值從8分漲至1.2萬元  2016年猴年郵幣收藏市場近日迎來搶購高峰。  出現如此盛況的原因還要追溯到1980年,那年的猴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張生肖郵票,從那以後,每12年我國都會發行一枚生肖猴票。
  • 「老掛曆」收藏展在光明區文化館開展
    深圳新聞網2021年1月11日訊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謝燕麗 通訊員 彭斐 曾練婷/文 管強/圖)1月6日,由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光明區惜物博物館協辦的「老掛曆」收藏展在光明區文化館A座一樓藝術展覽廳開幕。據介紹,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展至本月18日。
  • 100本掛曆帶你穿越時空
    在光明區文化館A座一樓展覽廳,100本(張)掛曆吸引了參觀者駐足翻閱欣賞。1月6日,由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光明區惜物博物館協辦的「老掛曆」收藏展開幕。據介紹,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展至本月18日。 本次展出的100本(張)掛曆題材積極向上,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名家書畫作品、風光作品,電影明星等,極具觀賞性。
  • 2021元旦相聲晚會,王文林王玥波徐德亮名家雲集,又一喜劇盛宴
    日前,相聲行業的春天確實來了,各路名家紛紛搞專場、研討會和收徒,可以說是你方唱罷我登場,大有當年曲山藝海打擂臺之勢,可以說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近,相較於德雲社與天津衛視聯合打造第二屆相聲春晚,由北京國樂天驕舉辦的笑動京城2021年元旦相聲晚會也是提上日程,從官宣名單來看,匯集了相聲名家王文林、王玥波和徐德亮等大咖,也有青年相聲演員郭陽郭亮、侯振鵬、陳印泉等,可以說是看點十足。很多網友一直關心票價問題,根據票務平臺顯示,從100元-880元不等,這樣的票價還是非常良心的,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 翰墨飄香,書寫神奇——記中國當代藝術名家鄭佩服
    《名家簡介》鄭佩服,字榮墨,男,1940年生,黑龍江人,祖籍山東文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特級書法師、世界一級書法藝術大師、國禮藝術家、國寶藝術家、中南海特聘藝術家、中國藝聖,藝壇泰鬥、文化部授予「全國優秀藝術家」、「中國十大名家」和「中國文化大使」,世界文聯、中國文聯同時授予「新中國藝術領軍人物」(鄭佩服、沈鵬2人)。
  • 72歲的他賣了30多年掛曆:如今掛曆少了,買的人也老了
    有人送禮用,店裡得備著點高檔掛曆。有人圖便宜,專買3塊錢一本的日曆牌。雖然每天和掛曆打交道,可一旦進到了喜歡的掛曆,金安光自己也愛不釋手,「有一次進了一批牡丹花,特漂亮,乾淨、透徹,讓人一看心情特別好,我跟廠家聯繫想再進兩包,得,人家還沒了。」「堅守崗位」的只有一個範冰冰了按時間追溯,金家開店的歷史40年了。
  • 80年代的老掛曆,距今33年啦,十二仕女圖,小時候見過麼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1986年的老掛曆,距今33年啦。馬上過年了,小時候家裡這幾天就已經買好新一年的掛曆了吧?這一套掛曆是畫的古代仕女圖,非常漂亮。第一張是絳妃,是《聊齋志異》中的一位女子。殺其氣焰、洗千年粉黛之冤;殲爾豪強,銷萬古風流之恨!講的是康熙時期一個花神的故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西施大家都熟悉,就不多介紹了。人美、畫美、故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