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豬納福:我的第二十三本生肖掛曆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編者按:從1997年農曆牛年開始,老媒體人許涿每年都要自己製作一本獨特的生肖掛曆,至今已是第二十三個年頭。這些年來,天天副刊都會在新春之際刊發一篇許涿先生的生肖掛曆編後談,他會說一說自己尋找生肖作品的編輯體會,也聊一聊諸多朋友予以的關注和支持。一本生肖掛曆,凝聚深厚的民間文化情懷,飽含說不盡的人間情愫。

  用一組小豬擺出向前跑的陣勢,生動喜興

  自1997年農曆牛年開始,每年我都會從古代文化遺產及民間藝術中,選出有關來年生肖的經典作品,編輯、設計一本大16開、橫開本的掛曆。第一輪經過12年,12個生肖做滿之後,2009年又開始做第二輪,在編輯思路和設計上有了改變,封二加了一篇專家論述當年生肖的文章,還刊發歷代名家書法、有關的文物和民間美術作品。每月圖的右下,增加了對作品和作者的文字賞析介紹,使朋友們看了後增長了知識。

  一年又一年,就這樣又過了11年,到今年編的是(農曆己亥豬年)第23本,兩輪生肖掛曆至今,已經走過23年。很多朋友說,他們從收藏第一本至今,過去的22本都完好地保存著,每每翻閱,既可以回憶上面記載的往日行蹤,又可以欣賞精彩的生肖藝術。

  狗年開春,我就一如往年,辭舊迎新,開始找「豬」。千百年來,豬是家畜,與人最親近,是家庭富裕興旺的象徵,從古至今,在繪畫、石刻、青銅器、陶藝、剪紙、布藝、玩具、皮影等門類,有關豬的不少精彩作品都可以選擇。

  我先把家中所有畫冊和書翻了一遍,是豬的圖就掃描。再從我的電腦庫中搜了一遍,把過去拍過的有關豬的圖片找出來,算是有了初步的框架。每年掛曆的封面是關鍵,一定要好看。在考慮豬年掛曆的封面時,在電腦上大量瀏覽圖片,仔細琢磨哪一件可以作封面,選來選去還是覺得用陝西鳳翔的彩繪泥塑小花豬最好,用一組小豬擺出向前跑的陣勢,一定很生動、喜興,畫面也好看。

  彩繪小花豬選用胡深老先生的最好。2007年2月,我曾有機會到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六營村拜訪胡深,他從藝六十多年,是被譽為「中國泥塑第一村」六營村中最有代表性的泥塑老藝人。胡深的泥塑作品堆滿了院子和三間房子,見了真是開眼。胡老待我們特別熱情,帶著我們在院子裡轉,耐心地介紹一件件作品。那年是豬年,聽說我屬豬,特意送給我一件可愛的彩繪大花豬。

  確定了,我就與胡深老先生的女兒胡小紅聯繫,說明為了明年掛曆請她幫忙,她滿口答應「沒問題」。我請她先提供小豬的樣子,她從微信發來不同造型的彩色照片。我選定4種,請她每種兩個寄給我。令我感動的是,沒過多久,收到快遞寄來的一件包裝非常嚴實的紙箱,包得裡三層外三層,打開一看,分兩層排列著用氣泡塑料包裹著的八隻小花豬,看出胡小紅的認真和精細。這時我心想,明年掛曆的封面算是有了。

  封二這篇文章,是特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泓先生撰寫。第一次向楊先生約稿還是33年前,之後連續12年,每年請楊先生為人民日報海外版春節美術特刊版撰寫一千字的文章,增加掛曆的知識性和可讀性。楊泓先生在文物考古界有著重要的學術地位,每寫一篇文章都是十分嚴謹,認真對待。此文雖只有一千多字,但包含了重要的學術價值,針對不同層次的讀者對象,文章讀來總是通俗易懂。

  記得33年前,第一次是到位於華僑大廈對面的考古所辦公室取文章,後來是到沙灘《文物》編輯部取稿,今年是到他家商量改稿。33年過去,楊先生已是84歲,我也72歲了。楊先生特別說:「我屬豬,明年是我的本命年。」我說:「我也是,比您小一輪。」

  前年11月21日,我的郵箱收到楊先生發來的郵件,他說:「……又得到處穿牆鑽洞地找耗子了,預祝鼠年年曆合作愉快。」

  每年提前把家裡的藏品一件件找出來讓我拍

  農村婦女天天見豬,對豬太熟悉了,所以民間剪紙中表現豬的很多。但若選入掛曆中,還是北京傑出剪紙藝術家申沛農的作品最合適。他的作品粗獷而秀美,富有民族裝飾趣味,生活氣息濃鬱。有一幅作品是用彩色貼紙的方式,表現一個孩子手提大紅的豬燈,豬身上是牡丹花,飄著金錢穗,寓意吉祥富貴,下掛兩條魚燈,象徵著吉慶有餘,用在陰曆正月的2月最合適。申沛農先生一生創作過很多表現十二生肖的作品,他知道我屬豬,1994年底專門為我創作了兩幅「豬」剪紙藏書票作品。儘管申先生離開我們十八年了,但他的作品還仍然具有無限的生命力,還在年年給人們美的享受。

  4月圖是一幅陝西安塞李秀芳畫的農民畫 「大豬和小豬」。多年前,我曾到陝西安塞採訪,文化館送我的一本十二生肖檯曆中有這幅 「大豬和小豬」。李秀芳平日注意觀察生活,因而她的作品總是充滿著濃濃的生活情趣。在創作這幅作品時,她說:「牲口跟人一樣的,家裡母豬走到哪兒,豬娃就跟到哪兒,圍著母豬跑,活蹦亂跳的,看著可親了,可開心了。畫畫就是要畫自己開心的事。」

  確定選用這幅作品後,知道李秀芳於去年不幸病逝,我與安塞文化館的孫勝利館長聯繫,他爽快地說:「沒問題,我叫陳海莉給你複製一張吧。」真快,沒過幾天,就收到快遞給我的一張複製作品,一看畫得還真好。

  很多年了,掛曆上用過很多安塞的農民畫,選中哪張,告訴孫館長,他都全力支持。為製版,本想請他發一張拍得好些的照片電子文件,可是很多作者都年高離世,他都是派任務,叫年輕的高手複製一張寄來,以便我拍照製版,這樣當然效果好啦。對孫館長和陳海莉等朋友真誠、無私的幫助非常感謝。

  文字說明是請陝西省群藝館的研究員陳山橋寫的,他就是當年輔導這些農民作者創作的,現已退休多年。令我感動的是,他十分認真,兩百字的說明,他竟寫了兩條,讓我選其一。

  6月圖用的是著名民間玩具收藏大家李寸松收藏的陝西寶雞布花豬。因為當年曾與李寸松同在中國美術館工作,我常幫民間美術部和李寸松拍民間美術的藏品,使我對民間美術方面的知識有了比較多的了解。這本生肖掛曆自1997年至今,年年都會得到老李的全力支持。如今,雖然老李走了七年,可他的老伴、女兒對我編的這本生肖掛曆依然積極配合,每年提前把家裡的藏品一件件找出來讓我拍。因此,年年在掛曆上都能見到老李用多年心血收集來的民間美術精品,很多都已是孤品。他曾經說過:「當年在小攤上花幾分錢買來的玩具,今天再想出多少錢也買不到了,老藝人不在了,因不賺錢,後人也不做了。」對李寸松一家兩代人年年無私的支持,真是非常感謝。

  7月的民間布藝和8月的皮影「火焰豬」都是選用中國美術館的藏品。多年來,美術館收藏了大量的民間美術精品,這次用的豬枕、 布藝豬、貼繡豬頭童鞋、平繡花鳥紋豬頭形遮裙帶、豬頭形刺繡圍嘴,還是12年前為2007年上一輪的豬年掛曆在美術館拍的。那年美術館為我找出很多有關豬的精彩的民間作品供我拍照,這次用的還是上次沒用完的。這件皮影是美術館收藏的三件「火焰豬」之一,上一輪掛曆已經用過一件。此件皮影刻畫一隻周身被火焰圍繞、身形健碩的黑豬,嘴巴張開吐出火舌,火焰造型奇異,形態誇張,體現出民間藝人豐富的想像力和高超的藝術表現力。從第一本生肖掛曆至今,年年都會得到中國美術館典藏部的全力支持,掛曆上總能看到他們收藏的精品。

  掛曆只有十幾頁,凝聚著眾多人的付出和心血

  10月用的是天津豐愛東畫的農民畫「西遊記」。過去在多次農民畫展和畫冊中常見天津北郊區豐愛東的畫,很突出。他是本地生,本地長,對農村的生活非常熟悉,所描繪的人物、動物、道具、場景、習俗等都非常真實、生動、可愛,造型和色彩都有他自己的特點。他的畫用筆很精細,人物又秀氣,很多人都以為是出自女畫家的手,實際是位說話甕聲甕氣的黑臉大漢。

  龍年、雞年的掛曆,都曾選用豐愛東的畫。2015年8月7日,為雞年的掛曆,天津北辰區文化館的老館長張為民帶我去豐愛東家拍照。在他的客廳兼畫室擺著很多畫完和沒畫完的畫,我就把他畫完的畫都拍了。有一張西遊記題材的畫,我看很生動,特別是豬八戒在畫面的中間,很突出。當時我就想等豬年的時候,就可以用在掛曆上了。

  去年年初,確定用這張「西遊記」後,我就與他聯繫,告訴他打算在豬年掛曆上用,他很高興,我說不用再拍了,上次拍得很好。我又與北辰區文化館老館長張為民聯繫,請他寫一篇兩百字的賞析短文,沒兩天,就收到這短文。如今已八十多歲的老館長,對北辰區農民畫取得的成就,可謂功不可沒。

  我是年初就抽空排好了日曆碼,生怕出錯,我得買幾本不同版本的檯曆對照,還與網上不同版本的萬年曆、電腦上360瀏覽器和手機上的日曆反覆對照。我自己對過無數次,都看花眼了。每年月份圖文拼好,打出樣子,再請報社的老校對幫忙一讀。這一關非常重要,校對十分認真並專業,對文中提到的時間、提法、稱謂、修辭、標點等再核實,常會查出一些硬傷,指出各類應糾正的問題,避免了很多差錯。

  每年的印刷是最後的關鍵。開印時,不管是白班還是夜班,我都會帶著圖片的彩樣到印廠,看最初跑墨印出來的樣子,顏色是否偏,深淺是否合適,只要開始調得滿意,之後一兩萬張不會有太大偏差。每年工人師傅都很重視,他們年紀不大卻很有經驗,十分認真,也很辛苦。

  掛曆雖然只有十幾頁,但凝聚著眾多人的付出和心血,應該說是集體創作的成果,沒有各方面朋友的無私幫忙是做不成這樣的。為這本掛曆做出過貢獻的、讓我感動的方方面面朋友太多,不管是求到誰都沒二話,不一一列舉,一併衷心感謝。

  成了大家生活中的一個念想,不見不快

  今年的掛曆按徵訂數印了29200本,比去年多了3000本。年年都是40本一包,搬家公司用兩天,分兩次送到我家。2018年11月15日晚上,第一車送來,11000多本一直送到我家。搬運工人很不容易,先從卡車上卸到平板車,進到電梯,上十樓,順樓道拐兩個彎兒推到我家,再一包包搬到我家不大的廳裡,十包一摞(為了好點數)。第二天我開始打電話通知報社大院內的各個部門預訂戶來取,有些上夜班的晚上來取,他們都盼著吶。接電話就陸續來我家接掛曆,第二天就送走一大部分。

  之後的很多天,真是熱鬧,我和大家就像個農民忙了一年,可盼到了秋收的時刻。還有很多人年紀大了,天也冷,不用跑路,就給我地址,我叫快遞寄去。還有些人,我說你別跑了,我叫快遞給你寄去吧,人家還不同意,說還是去你家取吧,就想去看看你。

  特別要感謝每一位喜歡這本掛曆的朋友,看到你們大老遠找到我家,拿到掛曆時的滿足和高興勁兒,我也很高興。每到年底,很多朋友都盼著能得到來年的一本生肖掛曆,已經成為生活中離不開的伴侶。

  很多人來了說:「正好明天同學聚會,我給他們每人一本。」有的還說她妹妹過兩天回美國,一定要多帶些送人,這是最好的禮物。一位中學語文老師對我說:「元旦聯歡時,我發給學生一人一本,他們該多高興啊!」過了新年,這位老師果然發來他們班學生人手捧一本掛曆的合影照片。一位小學美術老師也訂了不少,說是送給她教的美術組小朋友。一位公務員還發來她婆婆收藏了十幾年的掛曆照片,並說她婆婆特別喜歡,每年用完了都留著欣賞。

  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趙瑞英今年已經89歲了,每年都預訂400多本,送給她住在養老院的每位老人,她說不到年底,好多人見面就問:「明年還有掛曆嗎?用慣了沒它還不行了。」一位老同學發來簡訊:「每逢年底收到你編撰的掛曆都是件喜事, 今年俺90歲的老爹又沒白念叨,老爺子馬上在掛曆上添添寫寫的,似乎一年都踏實滿足了……」龍年時,還有老朋友發來簡訊:「寄來的掛曆收到了,很喜歡。我給兒子寄了一份,他們將把它作為即將出生的龍寶寶的重要禮物保存下來。」

  感動我的話語和事兒真是太多了。每當看到這些發自內心的表白,都仿佛一股股暖流注入我的心間。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雕塑家劉煥章先生今年89歲了,離我家很近,每年到年根兒,我都去他家,一來看看老先生,二來給他送掛曆。從1997年第一本生肖掛曆開始,年年都送他。前些年,一次在菜市場,碰到劉先生在買酸奶,他特別對我說:「你每年送我的小掛曆都存著吶。」2018年12月23日上午,我去他家,進門問:「您身體怎麼樣?」他樂著說:「挺好,到年底,臘月三十(他的生日),我就90啦!」「您還能打石頭嗎?」「能啊!」說著帶我們到他陽臺改造的工作室,邊聊邊塑一件少年人體的泥稿。

  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老院長常莎娜離我家也很近,常在菜市場買菜時見到她,總是那麼精神。每年都是到年根兒,我去看看老院長,給她送掛曆。以往她一接電話總會說:「咱們交換啊。」再送我一本她以敦煌某一主題創作的作品編印的掛曆。2018年12月20日上午,與畢力力老師約好,同時到常院長家。常院長很高興,給我介紹她這本掛曆的畫,說今年的題材仍以敦煌歷代圖案為主題。

  多年了,掛曆印好,我都會陸續寄給天津的幾撥老同學。一是鞍山道小學同班的同學,當年1954年7歲入學,今年都是72歲的爺爺奶奶了;二是耀華中學(十六中)1960年入學的初中同學;三是耀華中學美術組李文珍先生的家人和學生。因為郵寄經常收不到,挺可惜,他們又都盼著。這幾年大家一商量乾脆改聚會得了。每年掛曆印好我回天津兩次,參加三次聚會。一年又長一歲,大家也有個見面的機會。

  我們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張老師今年84歲了,比我們大一輪,年年不到日子就給我打電話,我一聽就知道是惦記掛曆,趕緊說:「您別著急,印出來先給您寄。」有一年,寄出去20多天了,接她的電話:「我天天看報箱,還沒收到。」我趕緊叫快遞重寄。去年9月的一天,她就打電話問:「明年還有掛曆吧?」「有!沒問題!」「那我訂50本。」比去年多要10本。12月9日天不亮,在京的一位小學同學開車接上我,拉著掛曆奔天津,第一站就是張老師家,交給她50本掛曆。張老師和我們都屬豬,大家手捧豬年掛曆拍了一張合影。第二站奔不遠的一家餐廳,還有其他同學早在那兒等著呢。

  沒想到一本小掛曆會讓那麼多人喜歡,讓那麼多人滿足。我也因此獲得一份成就感,心中覺得十分欣慰。小小的生肖掛曆,年年都承載著我們老師、同學和朋友之間的情感。多年來成了人們年終聯絡情感的紐帶,同時也給大家帶來對新一年吉祥喜樂的祈盼,成了大家生活中的一個念想,不見不快。

相關焦點

  • 69歲的許涿和他的21本生肖掛曆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這本看上去太接地氣的生肖掛曆在京城文藝圈裡的口碑,也不曾想到這本掛曆製作需要耗時一年之久卻是自費印刷且僅售3元,更不會想到一本小掛曆背後居然會牽連著藝術圈裡那麼多的名人名家。再過三年,這生肖掛曆就將走完24年整整兩輪的生肖輪迴。帶著雞年的掛曆,我找到了位於紅廟路口北的人民日報宿舍樓,在一間不到80平方米的屋子裡見到了掛曆的「主人」,69歲的許涿。
  • 今年釣魚島系列掛曆熱銷 蛇年生肖掛曆遇冷
    市民正在選購釣魚島系列掛曆今年釣魚島系列掛曆熱銷洪城年底將至,賀歲掛曆市場進入銷售旺季。昨日,記者走訪多家掛曆商場發現,我市蛇年生肖掛曆遇冷,而國學文化、釣魚島系列掛曆成蛇年掛曆主流。蛇年生肖掛曆成「非主流昨日上午,記者在洪城大市場、萬壽宮商城等幾處大型批發市場看到,十幾家經營掛曆、檯曆的商鋪都已掛出多款2013年賀歲掛曆,但印有蛇生肖圖案的掛曆並不多見,只有一種小型掛曆印上了蛇的卡通圖案。「比起龍年掛曆來說,蛇年生肖掛曆不太好做。」一家掛曆店的老闆魏先生說,龍年他們出了十多款掛曆產品。
  • 100本掛曆帶你穿越時空
    100本(張)掛曆吸引市民駐足翻閱欣賞。 本報訊(光明新聞記者 熊丹丹 文/圖)「這些國畫真的好精美啊。」「我找到我出生那一年的掛曆了!」在光明區文化館A座一樓展覽廳,100本(張)掛曆吸引了參觀者駐足翻閱欣賞。1月6日,由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光明區惜物博物館協辦的「老掛曆」收藏展開幕。據介紹,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展至本月18日。 本次展出的100本(張)掛曆題材積極向上,內容豐富多彩,包括名家書畫作品、風光作品,電影明星等,極具觀賞性。
  • 蛇年掛曆提前開賣不見蛇 模樣太不受待見
    蛇年掛曆難見主角  記者在長春市一家大型市場裡走了一圈,發現各個文具攤位上都已經掛滿了嶄新的2013年掛曆。有清新淡雅的青花瓷系列;有喜慶吉祥的福字掛曆;古樸雅致山水名畫掛曆,可以「蛇」為元素的生肖掛曆少得可憐。"我們家連一本生肖掛曆都沒有,而且批發的地方好像也沒有幾本。
  • 光明區文化館100本(張)珍藏掛曆等你來看
    「我找到我出生那一年的掛曆了!」在光明區文化館A座一樓展覽廳,100本(張)掛曆吸引了參觀者駐足翻閱欣賞。1月6日,由光明區公共文化藝術發展中心主辦,光明區惜物博物館協辦的「老掛曆」收藏展開幕,據介紹,本次展覽免費向市民開放,將持續展至18日。
  • 72歲的他賣了30多年掛曆:如今掛曆少了,買的人也老了
    新京報記者王婧禕 攝店裡密密匝匝地掛著上百種掛曆,賣得最好的是生肖主題。今年是生肖狗年,各種「福犬迎春」、「旺財迎春」、「狗年瑞福」、「世界名犬攝影集錦」掛曆佔據了小店的半壁江山。金安光說,狗年借個「旺」字,牛年的「牛氣沖天」、虎年的「虎虎生威」、龍年的「龍飛鳳舞」賣得最好,豬年、蛇年就差點,「顧客們寧願買風景畫」。
  • 16年我為讀者製作生肖年曆(我與海外版)
    二○○八年年曆封面這些年,每當到了年底,我的來電就逐漸增多:「今年還有生肖的小掛曆嗎?」「香港的朋友還想多要一些,可以嗎?」「印出來了嗎?可別把我給忘了啊!」1996年,在籌劃1997年年曆主題時,我提議明年是牛年,牛的文物和民間美術很多,可以出一本以生肖牛為主題的年曆。領導認可後,我就通過文物出版社、故宮、美術館等單位的朋友,搜集到很多歷代有關牛的文物和民間美術精品圖片。經過篩選,編成一本大十六開的小掛曆,從實用角度考慮,將頁碼設計成大格,可以在上面寫一些文字。印成後,分發出去很受歡迎。到了第二年,決定按這個格式繼續出一本虎年的掛曆。
  • 北京最後掛曆小店的30年起落:從整車買到少人問津
    不到30平方米的掛曆店被玻璃牆一分為二,一半賣掛曆,另一半賣些小文具和擺件。進門正對的牆上,掛著7本掛曆,有些是時政類作封面,還有1本人體畫掛曆,右側牆上,還掛著3本尺寸稍大的風景畫掛曆。「今年就剩這麼些掛曆了,基本上年前都賣完了。」金大爺說,因為今年是雞年,所以印有「金雞報曉」等圖畫的掛曆很好賣。「今年沒拿那麼多,怕賣不出去,往年都剩。」
  • 「老掛曆」收藏展在光明區文化館開展
    100本(張)掛曆吸引市民駐足翻閱欣賞。本次展覽共展出100本(張)1966年-1999年的掛曆,內容形式多樣,有名家書畫、風景名勝、電影明星等,極具藝術性與觀賞性。據悉,本次展覽的掛曆均由惜物博物館收藏,該館是深圳市首家以民俗老物件為主題的非國有博物館,特色鮮明,深受市民群眾喜愛。本次展出的掛曆,均為管強多年來在全國各地輾轉收藏所得。
  • 1980年老掛曆,名家大師雲集,視覺盛宴!保存近40年啦,滿滿回憶
    這是一本1980年的老掛曆,小編我已經保存了近40年了。以前每逢過年前,家裡大人都會買來新掛曆,換掉牆上去年的舊掛曆。已經形成了一種儀式感。不知什麼時候,人們對這些東西越來越不在乎了……也許是資訊時代的到來,大家有手機有電腦,覺得這東西可有可無了吧……先上一張一月的全景吧。
  • 銅陵:虎年掛曆登場銷量不及日曆
    年末歲尾,又到了掛曆上市的時節。在過去,掛曆是風光無限的家家必備品,既有裝飾效果又很實用。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如今掛曆風光不再。  虎年掛曆登場  雖然離2010年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不過,12月2日,記者在步行街看到,商家已經將虎年掛曆早早掛了出來,以虎年送福為主題的掛曆佔據著掛曆市場的半壁江山。此外,山水風景掛曆、家居飾品掛曆等品種也十分繁多。
  • 關於日曆、年曆卡和掛曆的記憶
    我出生在1970年代,成長於改革開放時期。記得小時候,一般家庭多使用掛在牆上或置於案頭的日曆。隨著一頁頁日曆越撕越薄,新的一年就要到了,大家又長大了一歲。小孩子們尤其感到高興,因為元旦一過,離過年也就不遠了。老式擇吉日曆,本文圖片來自網絡一般小康之家,多喜歡使用臺式日曆。
  • 2021圓周率書畫掛曆《勁牛奮蹄》出爐 世界記憶奇人湯英牛年掛曆真牛
    近日,世界記憶奇人、圓周率構成藝術創始人湯英先生,第五年續寫新作,再次創作出圓周率書畫新年掛曆——《勁牛奮蹄》,這是他繼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分別創作出圓周率書畫掛曆《雞年大吉》、《旺狗賀歲》、《福豬獻寶》、《金鼠送福》之後的又一生肖佳作,再次向世界展示圓周率數字藝術的神奇魅力。2021年《勁牛奮蹄》的掛曆上是一隻默默耕耘、奮發揚蹄的老牛。
  • 今年月曆「私人定製」漸多 價格比傳統掛曆貴百倍
    而在月曆城內的另一家寶哥月曆公司,記者看到,在公司裡堆放的裝箱掛曆就有幾十箱。經理王女士說:「這裡有十幾萬本,廠裡還有幾十萬本沒有進行裝訂。這些損失加在一起有幾百萬。」  記者了解到,月曆城內還在營業的這些商家,銷量至少比往年少了六成,這比一個多月前她們的估算下降得還要多。
  • 曾經的「準年貨」 掛曆流行那些年
    (1990年10月30日《北京日報》2版,《立意脫俗內容求新——1991年掛曆市場探訪一瞥》)   此時,曾經佔盡風光的「大美人」已芳蹤難覓。北京膠印廠副廠長高原說:「大美人?過去哪年不印個百八十萬本。最多的是1985年,光我廠就印刷了180萬本……可今年大美人的掛曆還不到5萬本……」這一年,領袖人物掛曆成了熱門,有的很快便脫銷。
  • 從紅紅火火到銷聲匿跡 掛曆在北京流行的那些年
    其中,以領袖為主題的掛曆較為走俏。李士炘/攝此時,曾經佔盡風光的「大美人」已芳蹤難覓。北京膠印廠副廠長高原說:「大美人?過去哪年不印個百八十萬本。最多的是1985年,光我廠就印刷了180萬本……可今年大美人的掛曆還不到5萬本……」這一年,領袖人物掛曆成了熱門,有的很快便脫銷。
  • 1973年到2000年的老掛曆,勾起多少老百姓的回憶
    掛曆是上世紀末開始在全國風靡起來的一種物品,八九十年代的老百姓到了年關的時候,除了置辦年貨,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買上一本掛曆。而掛曆最初的用途是「討債本」,也可以說它是經過帳本演變而來。筆者拍攝了1973-2000年期間這23年的老掛曆,看看能勾起你多少的回憶。
  • 日本兔年掛曆:星期日作為每周開始
    兔年掛曆   可能日子越不好過就越想存錢吧,這兩年,有一種可以「儲蓄」的月曆,在日本很受歡迎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兔年快要來了。在日本,兔年比中國來得快,1月1日就開始了。因為日本自明治以後,改行公曆,屬相也一塊兒改成按公曆計算了。
  • 曲陽縣公版掛曆印刷廠推薦
    曲陽縣公版掛曆印刷廠推薦 2020年鼠年日曆創意小清新卡通可愛貓咪加油鴨檯曆DIY桌面擺件工作計劃本打卡月曆ins簡約記事本辦公日程定製2020年鼠年創意小清新卡通記事本 植物日曆卡片版2020原創創意文藝裝飾畫 ART白手繪 ZHIBAIzhibai art執白手繪植物2020裝飾畫 塑料。
  • 最全豬年生肖茶盤點(下)| 「金豬、珠圓玉潤」為最受茶企喜愛的2019生肖茶取名題材
    今年,六大茶山的生肖茶為「金豬納福」,字中藏畫,畫裡描字,靈氣十足的「金豬納福」四字,映照了生肖豬的誠實勇敢,忠誠謹慎,與世無爭。而八方茶園的生肖茶「金豬納福」也別有一番美感,包裝上的金豬形象取自傳統年畫,不僅外形憨態可掬,十分惹人喜愛,還蘊含著招財招福、吉祥圓滿等多種十分美好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