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郭德綱

2021-01-09 墨說娛樂

十載風雲回頭看過來,感謝那段歲月;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

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窮人在十字街頭耍十把剛鉤,鉤不著親人骨肉。

富人在深山老林舞刀槍棍棒,打不散無義賓朋。

大將軍手中槍翻江倒海,擋不住饑寒窮三個字。

有錢男子漢,沒錢漢子難。

英雄至此未必英雄,一步一步的苦熬苦掖,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

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上面一段話是摘自某段子郭德綱的自述,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當紅的相聲團體,德雲社的「老大」郭德綱。

在說郭德綱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相聲這個傳統的曲藝傳承的歷史。

相聲有三大發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一般認為相聲於清鹹豐、同治年間形成,主要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

它是由宋代的「像生」演變而來的,到了晚清年代,相聲就形成了現代的特色和風格,因為發源地的緣故,相聲主要用北京話講,各地也有以當地方言說的「方言相聲」。

在相聲形成過程中廣泛吸取口技、說書等藝術之長,寓莊於諧,以諷刺笑料表現真善美,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

而表演形式有單口、對口、群口三種。單口相聲則由一個演員表演,講述笑話。而對口相聲則要由兩個演員一捧一逗,通常又有「一頭沉」和「子母哏」兩類,而對於捧哏與逗哏之間的爭論可謂是經年不休。而群口相聲又叫「群活」,是由三個以上演員表演。

傳統曲目以諷刺舊社會各種醜惡現象和通過詼諧的敘述反映各種生活現象為主,解放後除繼續發揚諷刺傳統外,也有歌頌新人新事的作品。

時代發展,科技進步,正如郭德綱所說,傳統曲藝若是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創新迎新,只會被時代所淘汰。

而相聲一詞,也是經過時代發展而逐漸轉變過來的,相聲一詞,古作象聲,原指模擬別人,又稱隔壁相聲。經華北地區民間說唱曲藝進一步演化發展,並融入了由摹擬口技等曲藝形式而形成。

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至民國初年,象聲逐漸從一個人摹擬口技發展為單口笑話,名稱隨之轉變為相聲。

坊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吃一口唐僧肉長生不老,罵一句郭德綱大紅大紫」,雖然只是一句調侃,但卻也能從側面反映出,郭德綱所取得的成績讓人自傲。

很多人說郭德綱處事圓滑,八面玲瓏,但了解他的人都會明白,「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這句話的背後承載了他的不易與辛酸,只有當一個人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久了之後,才會明白所謂的圓滑,事故,所為的只是生存下去而已。

當一個人連生存的問題都解決不了的時候,你去跟他談論高雅,欣賞崑曲,只能被罵這人有病。

德雲社,一個當紅的相聲團體,不得不說這是郭德綱的成功,當然,也離不開「謙大爺」的幫助,不過,對於我們這些所謂的旁觀者來說,德雲社的當紅無所關係,但對於那些遵守傳統曲藝相聲的人來說,或許連飯都吃不上了。

舉個例子,相聲這個行業好比一個蛋糕,是有限的,而德雲社,一人獨佔九成,而剩下的一成被剩下的遵守傳統相聲行業的人所公分。當然,小編只是舉個例子,至於當今相聲行業的行情,對於我們這些外人來說無從得知。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說了,這不公平,蛋糕只有那麼大,憑什麼德雲社佔據那個大的份額。

社會本來就是殘酷的,達爾文的進化論中闡述的很清楚,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不能適應幻境只能被時代所吞併,總不能讓大自然去為了某個人而改變。

而這,或許也正是為何郭德綱,或者德雲社被無數的同行所唾罵的關鍵所在。

郭德綱有句話說的很對,在這個社會,無論你的東西多麼好,如何的高雅,只有賣的出去,才會被證明是好的;相反,若是你連票都賣不出去,那其中所代表的東西已經顯而易見。

曾經在段子上看到過一句調侃郭德綱的話,「沒有郭德綱相聲已經黃了,有了郭德綱之後,相聲更黃了。」雖然這是一句調侃,但不得不說,是郭德綱拯救了即將步入黃昏的相聲,儘管有很多人不想去承認,也有很多人無底線的去黑,去噴,但不得不承認,若是沒有郭德綱,而今的相聲行業已經逐漸淡離了人們的視線。

作為一個路人的小編,只是客觀的在評價郭德綱對於相聲行業所作出的貢獻,只是單純的覺得他做的沒有什麼對錯,正如《我不是藥神》中的那句經典臺詞,「他只是想活下去」。

故事到這裡差不多講完了,臨近結尾,我們一起來見到了解一下郭德綱這個「圓滑世故」的頭子。

「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你怕我咬你,結果我成了龍了。」

「蘇秦有句話,使我有洛陽二頃田,焉能配六國相印。」

「終於我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我們也知道了燈彩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相關焦點

  • 從「草根」到相聲大師,郭德綱:窮困潦倒時,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現在的相聲界,最火的團體那肯定是德雲社。現在的德雲社,無疑是最鼎盛的時刻。一手創建德雲社,經歷風霜的郭德綱,在這幾年,名氣被大眾熟知,終不負他,前期那般努力。但實際上,郭德綱的從事相聲這個行業的苦難,與馬雲創建阿里巴巴境遇不相上下。
  • 大俗大雅郭德綱:在人生至暗時刻裡,夢見百萬雄兵
    那時候相聲在全國範圍內集體走衰,隨著電影電視綜藝等各種節目的豐富,看相聲的人逐漸變少,很多人都認為相聲要死了,很多相聲演員也只是兼職說一下相聲,像郭德綱那樣專門說相聲的人很少,而且很窮。蒲黃榆的一個小評劇團讓郭德綱每天晚上去講相聲,一個月給一千塊錢,結果過了兩個月仍一個子兒都沒給,表示你這會兒不去講了,那就真的一塊錢都沒有了。
  • 郭德綱:那一夜,我又夢見百萬雄師
    七年之後,大柵欄已成仿古一條街,郭德綱也早忘了雪夜獨行的辛酸。他不再唏噓,不再感恩,而是把BTV的扶植定性為「互相利用」。  打人風波中,郭德綱公開宣稱,「這些年來好多事我看得很清,藝人與電視臺之間打交道就是赤裸裸的互相利用。你不能宣傳我,我不用你,我沒收視率你也不找我,誰也不用說得那麼高尚,說得太真誠就假了。」  然而,他刻意迴避了一個事實。
  • 那一夜,我也曾夢見百萬雄兵
    白髮不第; 才疏學淺, 少年登科 有先貧而後富 有先富而後貧蛟龍未遇淺身於魚蝦之間君子失時供首於小人之下天不得時 日月無光地不得時 草木不長水不得時 風浪不止人不得時 利運不通蓋 人生在世 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欺此乃天地循環終而復始者也你不知道最後壓倒我的那根稻草有多輕
  • 郭德綱穿蟒袍戲服亮相,郭德綱的心酸如今成為靚麗的佳話傳奇!
    那為何郭德綱會喜歡上曲藝呢?這應該是我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心得!郭德綱出生在這樣的一個家庭中按說是沒有任何曲藝方面的接觸,但是他在7歲的時候認識到了天津評書藝人高翔凱,正是因為父母的無暇顧及讓他沒事就在茶館中獨自玩耍,一來二去自然就成了茶館的熟臉,再加上郭德綱自幼開放,臉皮兒厚,深受大眾喜愛,正是這樣的一個機會讓他認識了這位啟蒙老師。從此也就慢慢地愛上了這門藝術。
  • 郭德綱于謙王惠三人屬相促成申子辰三合局
    乾造:壬子 癸丑 甲寅 丁卯(個人推斷)排大運:大運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要說二十六歲之後的郭德綱,人生的確開始有了起色,庚辰年,也是郭德綱名利兩全的流年。庚金為官,辰土為財。時來運轉巧遇貴人。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就是貴人扶持。于謙:出生於1969年1月24日(來自網際網路)乾造:戊申 乙丑 己亥再者,我們看看郭德綱的妻子王惠。王惠1976年出生,庚辰年,屬龍。
  • 王惠:14歲紅遍天津,在郭德綱無名時下嫁,因郭麒麟12年不生孩子
    提起相聲,可能大家都會想起郭德綱,很多人也認為是郭德綱拯救了中國相聲。而如今看似風光無限的郭德綱,其實成名之路相當艱難,一路辛酸淚。而在這段艱苦的歲月裡,都離不開一個人的支持,那就是郭德綱的第二任妻子——王惠。王惠與郭德綱相識相知相愛王惠早年出生在天津一個富裕家庭,從小學習鼓曲,14歲就紅遍了天津。
  • 被批「郭三俗」,從被猴耍到德雲掌門,郭德綱到底經歷了什麼?
    曹雲金與德雲社、郭德綱的糾纏止於2016年。一段長達14年的恩怨。但是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總是有不止一段心酸的往事。從被猴耍到德雲掌門2003年,郭德綱曾參加過一檔綜藝,節目內容是:挑戰在鬧市櫥窗裡生活48小時,在這期間必須配合觀眾表演節目。
  • 張文順先生去世,郭德綱咬牙發聲:「辦一堂最好的白事」
    郭德綱和張文順兩人合夥組建了德雲社,如今紅遍大江南北,德雲社的弟子們,紛紛獲取了功名, 正當德雲社辦得紅紅火火之際,張文順,在2009年去世了,過去德雲社,艱難困苦,如今好不容易熬了過來,有了點名氣,這個時候郭德綱,就在張文順的靈堂前聲淚俱下發誓道,辦一堂最好的白事,我看他們誰死得過張文順
  • 該如何正確、客觀的評價郭德綱的「睚眥必報」?
    郭德綱對於行業之外的人,還是非常寬容的,但是對於行業內部的人,郭德綱在採訪中公開講不讓步,也不會原諒,並且說出了我做不到以德報怨,以德報怨,何以報德?聖人教導我們以德報德,以怨報怨。本是同行,為何郭德綱要「步步緊逼」?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
    1988年到1996年,郭德綱三次北漂,只為成為一名的「體制內」的專業相聲演員。這八年裡,郭德綱在北京各大相聲高人那轉悠,可是卻一直碰壁。用他現在說的話說:「過去我想當狗,都沒人要,現在我成了龍了。」北京,記錄了郭德綱對於相聲的所有青春的堅守和血淚。1996年,郭德綱與他的第一任妻子胡中惠誕下一子郭奇林,也就是現在的郭麒麟。
  • CSK中成王|我來自1986,那一年我就曾夢見百萬雄兵
    拳壇的1986那一年,邁克·泰森2回合擊倒伯比克,首次獲得世界拳王稱號,成為拳擊史上最年輕的世界重量級拳王;那一年,中國正式恢復拳擊運動,多少體育健兒再次燃起星星之火;那一年,濰坊市工新體育用品廠(CSK中成王體育的前身)成立,國內格鬥類重競技體育用品的標杆企業誕生
  • 從窮小子到身價幾十億,相聲大師郭德綱只因這1點,一飛沖天
    郭德綱在相聲界的地位說起相聲大師,首先會想到誰?應該有99%的人都會想到他,他就是郭德綱。殺出相聲界眾多大腕,突出重圍一夜爆紅,就足以說明他是個很有天賦的聰明人。也可以說沒有郭德綱,那麼相聲文化慢慢消失大眾的視線裡。
  • 臺灣相聲藝術家吳兆南去世,享年93歲,郭德綱曾數次拜訪
    我希望在表演相聲時,笑只是手段,其中能帶給聽眾一點含義,那才是說相聲的真正目的。」中國國畫大師張大千這樣題贈對聯給吳兆南:從人笑我生張八,舉國傳君活趕三。這是吳兆南相聲藝術人生的寫照。吳兆南郭德綱發文悼念:享上壽九秩,德韻仁風昭日月,得大福一堂,慈懷清範炳乾坤。師伯吳兆南先生千古
  • 郭德綱:上不上春晚沒關係,我在為春晚輸送人才
    郭德綱還強調:「德雲社的商演到了不同的城市會有不同的微調,一定要符合當地觀眾的口味。廣州的演出也要適合此地,節目會做特別的安排,一切都以現場觀眾開心為標準。」之前郭德綱在廣州演出時,曾有孕婦現場笑到早產,此事被廣泛報導。如今再來廣州,郭德綱說特意聯繫上了這位女士。「我們通過微博找到了她,很希望他們當天能到現場來,我也想看看那個孩子,應該三歲了,會長什麼樣?」
  • 丈夫:我夢見自己一夜暴富,不久果然實現
    丈夫:我夢見自己一夜暴富,不久果然實現神話故事能對孩子產生多大的影響,法國曾經有個人叫做施裡曼,他在小時候讀到一個關於特洛伊城的故事,故事裡的古希臘人把他們徵服所得的財寶,都埋藏到特洛伊城的地底下。特洛伊國在荷馬史詩中長期被認為是文藝虛構的國度,但這個虛構在幼小的施裡曼眼裡卻成了一個真實的藏寶歷史事件,小時候的施裡曼便是在懷揣寶藏夢中度過的。
  • 郭德綱:我願意當狗,你卻怕我咬人,將我轟了出去,結果我成了龍
    而說到德雲社為何可以得到那麼多人的認可,和讓那麼多的觀眾熟知,其實和一個人離不開關係,這個人就是德雲社的班主郭德綱。常年把「使我有洛陽二頃田,安能配六國相印」這句話掛在嘴邊的郭德綱,這句話也剛好描述了他一直以來的發展狀況。首先這句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蘇秦之手,講述的是他前半生窮困潦倒,在後來成功說服六國共同抗秦之後,他才收到眾人的認可和愛戴。
  • 郭德綱:一路辛酸痛苦,勢必嫉惡如仇
    百科詞條對他這一段的經歷描述是「8歲投身藝壇,曾受到多位相聲名家的指點、傳授。其間又潛心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姊妹劇種,輾轉於梨園,兼工文丑與銅錘行當的經歷,對豐富自己的相聲表演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其中的辛酸苦辣又何止是這短短一段話就能概括的。15歲的郭德綱,離開家鄉來到北京報名北京文工團。
  • 「睚眥必報」的郭德綱: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不要勸我大度
    我想絕大部分人都會想到一個人的名字,郭德綱。如今,在新興文化的影響之下,相聲等傳統文藝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相聲還沒有被人忘記,絕對有郭德綱一份功勞。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剛開始北漂的郭德綱經歷了多少困難,他為了融入這個圈子,用了八年的時間依然「沒人要」,後來在談起郭德綱「睚眥必報」的時候,郭德綱說出:不知道我經歷什麼的人,就別勸我大度。這些年來,郭德綱到底經歷過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