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賞析:五月十九日大雨——劉伯溫

2021-01-09 進擊的熊兒子

飛花令·喜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宋·楊萬裡《春晴懷故園海棠·其二》

圖:選自繪本《下大雨了》,[澳]卡特裡娜·哲美茵/文,[澳]布朗溫·班克羅夫特/圖,李堯/譯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朝:劉基

風驅急雨灑高城,

雲壓輕雷殷地聲。

雨過不知龍去處,

一池草色萬蛙鳴。

作者簡介

劉基(1311年-1375年),字伯溫,元末明初傑出的軍事謀略家、政治家、文學家和思想家,明朝開國元勳,漢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屬青田)人,故時人稱他劉青田。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諡號文成,後人又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元至順間舉進士。博通經史,尤精象緯之學,時人比之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聞劉基及宋濂等名,禮聘而至。他上書陳述時務十八策,倍受寵信。參與謀劃平定張士誠、陳友諒與北伐中原等軍事大計。吳元年(1367)為太史令,進《戊申大統歷》。奏請立法定製,以止濫殺。朱元璋即皇帝位後,他奏請設立軍衛法,又請肅正紀綱。嘗諫止建都於鳳陽。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誠意伯,(又稱劉誠意),歲祿240石。四年,賜歸,居鄉隱形韜跡,惟飲酒弈棋,口不言功。尋以舊憾為左丞相胡惟庸所訐而奪祿。入京謝罪,留京不敢歸,以憂憤疾作,胡惟庸曾派醫生探視。八年,遣使護歸,居一月而卒。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尤以詩文見長。詩文古樸雄放,不乏抨擊統治者腐朽、同情民間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誠意伯文集》。

劉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論天下安危,義形於色,遇急難,勇氣奮發,計劃立定,人莫能測。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在文學史上,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中國民間廣泛流傳著「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的說法。他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傳奇人物,至今在中國大陸、港澳臺乃至東南亞、日韓等地仍有廣泛深厚的民間影響力。

創作背景

夏日突發雷陣雨之時,烏雲密布,暴雨傾盆,詩人抓住夏天雷陣雨的特點,並由自然界的風雨想到了人生的哲理,創作出這首詩。具體時間不詳。

譯文

疾風驅使著驟雨瞬間灑落高城,烏雲密布,雷聲滾滾,大地仿佛都在震動。

一會興雲作雨的龍挾著雷電烏雲離去,池塘水滿,青草滴翠,萬蛙齊鳴。

注釋

驅:驅使。急雨:驟雨。云:這裡指烏雲。殷(yǐn):震動,形容雷聲大。池:池塘。

鑑賞

這首七絕寫了大雨前後的景象。前兩句風雨雷電,氣象磅礴;後兩句雨住風停,清新恬靜,一前一後對比鮮明。詩人通過對自然風雨的描寫,借景抒情,抒發了一定的人生哲理:風雨過後,景色會格外美麗;遇到挫折,戰勝挫折後,會覺得人生更美麗。

前兩句已把大雨寫得十分暢滿,極力描述大雨的氣勢。黑雲壓城,風急雨驟,電閃雷鳴,大雨傾盆。「急」、「驅」、「灑」三字形象地表現出夏雨的驟猛。雲是「壓」的,雷是「殷」的,又說明黑雲、雷電的迅疾。後兩句描述雨過天晴的景象:雷雨過後,草色更青,池塘水漲,蛙聲一片,詩人匠心獨運,在震耳欲聾的雷聲雨聲後,仍寫蛙鳴聲,而兩種聲音,收到的是一鬧一靜的不同效果。雨後恬靜平和的景象,與前兩句磅礴威猛的雨景形成鮮明的對照。

此詩寫的是雨來到和雨止的景象。詩的前半句寫出雷雨交作,氣勢雄峻;後半句寫雨過天晴,平淡恬淡。前雷聲,後蛙鳴,兩兩對照,逸趣橫生。詩人通過寫大自然的景況,告訴讀者大風大雨雖然猛烈,但時間不會長久,當人遇到困難時,要堅持、要勇敢頑強,與之鬥爭,難關是會度過的。

這首詩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夏天所特有的雷陣雨前後的自然景象,開門見山,展現了大雨奇觀。詩人站在城樓上,眼見疾風驅使著大雨,頓時大雨磅礴。然而夏天的陣雨來得快,去得疾。不一會兒雨過天晴,只留下一片蛙鳴。詩人通過自然界的風雨,感悟到了人生哲理。劉基是詩人,更是政治家。政治家的胸懷往往與大自然的景況相融合,喜歡通過自然景觀抒發人生的哲理,使天籟中賦有理趣。

相關焦點

  • 古詩詞鑑賞:賞析詩句含義題
    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束薪幽篁裡,刈黍寒澗陰」兩句寫人民不畏嚴寒,辛勤勞作,營造了豐收的氛圍。B. 從「訖」到「相追尋」,時間上緊迫急促,情勢上咄咄逼人,揭示了統治者貪婪的嘴臉。C. 前四句是觸發詩人「思」的契機,從「歲暮井賦訖」以下幾句是詩人思索的具體內容。D.
  • 實用的古詩詞賞析技巧,讀懂古詩詞沒那麼難(一)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中的一塊瑰寶,但是經過千百年的變化,文化發展的方向發生了轉變,所以人們在賞析古詩詞的時候就產生了障礙。障礙之一是古今常用字詞的變化,讓現在不容易理解古代常用字詞的含義,障礙之二是典故的理解。新文化運動以後,主流的人文大師們旗幟鮮明地反對文章中「用典」,於是在教育和傳承上,典故就發生了斷檔。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九首描寫農事活動的古詩詞賞析
    但因為農民多不是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無法自己記錄農事活動,所有關於農事活動的古詩詞並不多。本文賞析九首農事活動的古詩詞,感受古代的農業生產。《國風·豳風·七月》節選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慄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周頌·噫嘻》 噫嘻成王,既昭假爾。
  • 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詩詞名句賞析關於中秋節的古詩詞 您最喜歡哪句? 中秋的月最美,是那樣詩情畫意; 中秋的月最柔,是那樣柔情似水; 中秋的月最明,是那樣如水似鏡。 中秋亦是團圓節,人們聚於桌前, 飲酒賞月,說著團圓美滿; 遠在異鄉的人,則舉頭望月,眸中盛滿思念。
  • 中考語文: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訓練題集錦
    七上古詩詞欣賞試題  一、觀滄海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 恭喜《中文自修》雜誌《古詩文賞析》欄目入選華東地區期刊「優秀...
    課代表說 經華東地區期刊優秀欄目評審委員會線上終評,《中文自修》雜誌的《古詩文賞析》欄目入選華東地區期刊「優秀欄目」名單!十數年如一日地高標準、嚴要求地為本欄目組稿、審稿、校對,使《古詩文賞析》欄目以其高質量的內容獲得了教育各界的肯定。
  • 浙江桐廬舉辦《桐廬古詩詞大集》首發儀式 打響詩歌之鄉「金字招牌...
    5月27日,《桐廬古詩詞大集》(以下簡稱《大集》)首發儀式在杭州桐廬舉行。《大集》輯錄了從南北朝至明清,1900餘位詩(詞)人的詩(詞)7400首(闕)。  桐廬是「中國詩歌之鄉」,自古以來,吸引了歷代文人雅士描繪桐廬山水風光、風土人情。
  • 關於大雪節氣的古詩 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
    下面一起來欣賞描寫24節氣大雪的古詩賞析吧。賞析:這真是一幅水墨模糊的湖山夜雪圖!「霧凇沆碭」是形容湖上雪光水氣,一片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迭用三個「與」字,生動地寫出天空、雲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作者先總寫一句,猶如攝取了一個「上下皆白」的全景,從看雪來說,很符合第一眼的總感覺、總印象。
  • 劉伯溫預言2020年發生了什麼 劉伯溫的三大預言準確嗎?
    劉伯溫在書中預言難過豬鼠年,而2020年是鼠年,也就是在這一年會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首先會發生地震,接著便是有怪疾,十分可怕,不過劉伯溫也道出了解救之道,也就是萬惡歸善,任何事情都逃不出一個善字,只要做好事,就能夠迎來光明。
  • 春分節氣古詩詞大全 2019春分詩句有哪些及描述春分節氣的詩句匯總
    2019春分節氣古詩詞大全及賞析(2)《偷聲木蘭花·春分遇雨》【五代】徐鉉天將小雨交春半,誰見枝頭花歷亂。縱目天涯,淺黛春山處處紗。賞析:全篇結構平穩,但又不掉趣味,作風含蓄天然,,以春分做題材,真率自然,不押險韻,不用奇字,頗近白居易詩風,從容描繪出一幅春之圖畫。《少年遊·小樓歸燕又黃昏》【宋代】杜安世小樓歸燕又黃昏。寂寞鎖高門。輕風細雨,惜花天氣,相次過春分。
  • 詩詞賞析:2首懷古詩詞,縱覽古今興亡
    本期詩詞賞析將帶著大家一起賞讀宋代詞人周邦彥與葉夢得的懷古名作:西河·金陵懷古——(宋)周邦彥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餘舊跡鬱蒼蒼,霧沉半壘。 夜深月過女牆來,傷心東望淮水。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裡,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裡。
  • 1137道趣味訓練題,幫孩子學透古詩詞!
    其實,古詩詞不一定要死記硬背,很多古詩詞中涉及的意象、典故、歷史、地理、風物等等,只有理解了,才能幫助背誦。而要想理解好古詩詞,真正走進古詩詞的大世界,光靠課堂上聽老師講是遠遠不夠的,更多的是要自己集中去閱讀、去探究。其實,還可以有更好玩的方式,將記憶、理解、想像、拓展融合在一起。 如何才能有更好玩的方式,讓小學生輕鬆學透古詩詞呢?
  • 十首描寫寂寞的古詩詞,都是名家經典,各有惆悵難言
    下面推薦十首描寫寂寞的古詩詞,看看諸君喜歡哪一首?春怨 唐代:劉方平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賞析:陽光淡去,黃昏降臨;鎖閉華屋,無人見痕。庭院空曠寂寞,春天行將逝盡;梨花滿地,無情地把門關緊。採桑子 清代:納蘭性德那能寂寞芳菲節,欲話生平。夜已三更。一闋悲歌淚暗零。
  • 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長安一片月,牽掛萬顆心
    下面精選十首描寫長安的古詩詞,歡迎收藏。長安春望 唐代:盧綸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閒。家在夢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賞析:詩人感亂思家,眼中所見,心中所思,無非都是傷心之景,悲哀之情,淺吟低唱,一詠三嘆,讀後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和憐憫,這正是陰柔美的表現。長安秋望 唐代:杜牧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賞析:樓閣倚在經霜的樹林外,天空如明鏡無纖雲一毫。峻拔的南山與清爽秋色,氣勢互不相讓兩兩爭高?
  • 劉伯溫預言2018災難怎麼回事?揭秘劉伯溫燒餅歌是真的嗎?
    劉伯溫預言2017災難可信嗎?很多網友好奇。劉伯溫預言在一個個被證實的情況下,難免開始恐慌,和自己相關的災難真的會發生嗎?劉伯溫燒餅歌是真的嗎?裡面包含了多少可信的東西,一起跟小編來了解下吧。
  • 十首描寫衣的古詩詞,不盼衣錦還鄉,只願遠離牛衣歲月
    下面精選十首描寫衣的古詩詞,一起欣賞。山中 唐代:王維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山路元無雨,空翠溼人衣。賞析:這首詩的「溼衣」是幻覺和錯覺,抒寫了濃翠的山色給人的詩意感受。由白石磷磷的小溪、鮮豔的紅葉和無邊的濃翠所組成的山中冬景,色澤斑斕,詩情畫意,毫無蕭瑟枯寂。望月懷遠 唐代: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十首描寫眉的古詩詞,新月似眉,往事如煙
    古詩詞中也非常在意對外觀的描寫,從而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白居易描寫楊貴妃的落難,「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王觀描寫山水,「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溫庭筠勾勒閨婦,「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李白敘述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人們在忍不住悲傷時,「眉斂,月將沉」;禁不住歡笑時,也會「蛾眉曾有人妒」。
  • 古詩詞中的情景交融
    統編語文教材收錄了不少經典古詩詞作品,選擇的時代跨度較大,囊括了從先秦到明清各個時期的經典詩詞,包含的題材眾多。那麼,教師如何用好教材,教好古詩詞呢?日前我聽了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課中的幾節古詩詞教學課,其中《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 小學生背古詩詞時崩潰大哭,知名教授說了句大實話:這是老師的錯
    說到背古詩詞,筆者一直記得當年語文老師逼我們背《滕王閣序》的時候,700多字的文章,我們硬是咬著牙背了下來。那時候心裡對老師那個怨氣,簡直了。長大後,說實話很感激老師,文中背過的那些千古名句,就像印在了腦子裡一樣,讓如今的我受益匪淺。因為這樣的體驗,所以現在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也會要求我的學生背古詩詞。
  • 朱元璋讓劉伯溫推算大明國運,劉伯溫寫下八個字,兩百多年後應驗
    原來青石碑是明初功臣劉伯溫所留。朱元璋年少時經歷過重重苦難,沒有讀過什麼書。所以朱元璋其人並不精通文墨,但他卻對佔卜之術尤為迷信。在皇覺寺出家為僧之時,朱元璋就曾給自己的前程卜過一卦,以卦象來決定自己是繼續留下來當和尚,還是離開寺廟闖蕩天下。當時朱元璋為自己卜卦的結果是,留下來大兇,逃出寺廟闖蕩天下的結果也是大兇,只有投靠起義軍結果才是大吉大利。就這樣朱元璋離開了寺廟,投奔到起義軍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