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山 - 讀山-新聞頻道-和訊網

2021-01-12 和訊網

人生其實一直都是在閱讀。善讀書者,無之而非書:山水亦書也,棋酒亦書也,花月亦書也。莊子在《知北遊》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自然默默地不說話,如同攤開的一本書,等待著人們用腳步去閱讀。而蘊含其中的大奧秘,唯有心者才能深刻領會。——題記

大山是一部大書。

渾厚。凝重。

讀它,僅憑一時好奇是不行的。須得有一番好心境,一番澹泊的心境。

最好是春天的早晨,這時候,山間的雲霧消散,排闥而來的青翠,一下子就攫住了你的心,叫你再也忘記不得。你不得不嘆服造化的大手筆,遠非那些慣作無病呻吟的小家子氣的作者所可比擬的。站在它的面前,你心中曾經有過的淺薄、輕浮、空虛與騷動,此刻都蕩然無存,一種昂揚向上的力量,充斥了你的胸臆。

那還等什麼,上山!

沿著山路前行,每一頁都是沉甸甸的。整部大書都是用最樸素的語言寫成——滿山嶙峋的石塊,毫無雕飾,卻又樸拙純粹,意趣天成。雖然無雨,空明蒼翠的山色卻直滴到你的心潭上,怦然有聲!每到一處曲徑通幽的地方,你都有可能突然與某一段文字、某一處章節契機相投,有所頓悟。倘若你在不經意時猛然抬頭,忽見雲天之間有巨石凌空兀立,此刻你定然會禁不住讚佩大自然的神來之筆了。

這還不算奇。最奇的要數淙淙的山溪,總在耳畔迴響,要尋它,卻又空山不見蹤影,只感覺到靈動的意韻,悠悠然,蕩蕩然。妙極!

如果你是剛從世俗的嘈雜塵霾中走來,走在僻靜的山路上,抖落了一身的浮塵躁氣,你定會覺得自己跟換了個人似的,腳步越來越輕快,心胸越來越開闊,頭腦似乎也格外清醒。

走得愈遠,登得愈高,你的思緒愈加飛揚。古人讀書讀到精彩的地方是要擊節稱賞的,甚至要浮一大白的。但此刻你是在崎嶇的山路上,倘若你實在忍不住,那就放開喉嚨喊上一嗓子吧:「喲嗬嗬——」這時候,一定會從遠遠的山谷間傳來連綿的回聲。是的,大山裡不會缺少像你一樣喜愛讀它的人。

越是風景奇特瑰麗的地方,遊人越稀少,一片難得的靜謐圍攏著你,你好似超凡脫俗,進入一個嶄新的境界。此時此刻,你會由衷地讚佩唐代詩人白居易,居然能用婦孺皆懂的文字寫下那個千古名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確,讀山是需要靜下心來的。任何浮泛矯飾的聲音,在大山面前,都顯得那樣蒼白乏味。

你在讀山,其實山也在讀你。這個道理,古今皆然。否則李白就不會寫出這樣的詩句了:「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在古代賢哲那裡,你很容易找到知音呢。

讀山是需要仰起頭來,品山則需要俯下頭去。

此刻,山野裡一片靜謐,靜得似乎可以聽見草木生長的聲音,那是你的思想在拔節兒。你在讀,你在聽。你得用心去讀,你得用心去聽。這是一位睿智的賢哲在跟你對話,給你講人生的真諦。安詳。平和。沉靜。這是大風浪之後的安詳。這是大雷雨之後的平和。這是大滄桑之後的沉靜。無所不有。無所不在。無所不容。如果你在海邊明白了什麼是「博大」,那麼,此刻你會懂得「永恆」這個詞的含義了。

所以我想,讀山,倘若不是有點閱歷的人,其中的大深奧,是讀不懂的。

好書不敢一下子讀得太多,怕一時吸納不了這麼多大智慧(601519,股吧)。暫且找個地方歇歇腳,明日再讀。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登山讀論語!樊登讀書深圳攜手九河網絡登上深圳最高山梧桐山
    2019年10月18日早上8點,樊登讀書深圳的同事們幫助企業組織戶外團建活動,攜手深圳九河網絡的小夥伴們一起坐上大巴,出發始往梧桐山,這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這裡是登頂梧桐山的主要入口,傳統盤山公路、泰山澗路線、麻水鳳路線、桃花源路線等都由此進入。
  • 【遊山西·讀歷史】古崑崙在析城山稽考
    大禹是從三門峽來到析城山,最後到王屋山。 治水當在河之陬,大禹跑到析城山高山之巔幹什麼?須知析城山以北有大湖泊濩澤,上古濩澤漫溢,殃及四方,大禹不得不來治水。濩澤疏通,水患消失,實為大禹之功。到了商王朝時,析城山更加出名。 《太平寰宇記》載:析城山「山巔有湯王池,俗傳湯旱祈雨於此。」
  • 四川一座名字最難讀的山,是國家地質公園,被打造成4A景區
    著名的九寨溝、黃龍寺、峨眉山、都江堰、稻城亞丁、香格裡拉、四姑娘山,這些純天然的自然美景都在四川。這些景區的名字,人們早已耳熟能詳,並且已經名揚海外,可以說是中國非常著名的景點了。但是在四川,雖然有一座風景秀麗的高山不為人知,之所以不出名,並非這裡的風景不夠美麗。
  • 2012龍年春節-專題-新聞頻道-和訊網
    導語:今年是中國農曆庚辰年,俗稱龍年,和訊網祝福廣大的網民朋友們,在即將到來的新年裡,幸福吉祥、財源廣進!龍年春節,北京120家重點商業服務業企業節日7天銷售額達到36.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5%,增幅創4年來新高……[詳細]相關新聞
  • 劉重喜:平淡而山高水深——讀《杜甫詩選》
    楊倫評曰:「此詩於小中見大,直具『民胞物與』之懷,可作張子《西銘》讀,然卻無理氣。故非盡讀古今之詩,不足以讀杜詩。茲於源流所出,派別所開,均特為標舉,洵為詩學津梁,得以盡窮正變。《詩選》一書中貫徹了「盡窮正變」的「會通」思想。如評《一百五日夜對月》:
  • 廣東話百科:行山(重陽節你會去「行山」嗎?)
    廣東話百科:行山  點樣讀:  行山(haang saan)  乜意思:  「行山」是指在山路上步行,一般指爬山。  點造句:  每年重陽節我都會去行山,今年都唔例外。(每年重陽節我都會去爬山,今年也不例外。)  哩個周末你得唔得閒啊?我哋一齊去行山啦。(這個周末你有空嗎?
  • 山高出秀木 水深孕蛟龍——讀王春暉《畫筆寫人生》有感
    他寫父親「狠活計」,直累得不省人事,犯病後6人3班輪抬,夜路小跑,繞山繞水,生生跑出120多裡到了縣城。單單幾行字,讀來勝似影視作品那樣感人與震撼。為什麼花兒那樣紅,為什麼那樣的家庭,出來個王春暉。相信我們的讀者該明白其中的緣故了。王春暉率真坦誠。他寫父親窖狍子,一冬要窖20多。按說這類敏感的東西,一般不宜入書。但畫家堅守的是務實與直白。
  • 程章燦:《山圍故國:舊聞新語讀南京》
    作者以「舊聞新語讀南京」,或讀勝地遺蹟,或談名賢奇士,或講歷史傳奇,出入古今,娓娓道來,每每發現新史實、新故事,令人耳目一新。全書分四輯,收錄五十五篇文章,話題豐富又鮮活,涉及南京的山山水水、名勝古蹟,以及古往今來眾多文化名人,且考鏡源流,史實和詩情、感性和知性、人情風物和文史掌故渾然一體,妙筆點染,讀來意趣盎然,增廣見聞。
  • 立定心水-新聞頻道-和訊網
    仲記得舊陣讀中小學時,老師喺作文課上,時常會布置學生以《我的理想》為題,為自己嘅未來寫一篇文章。估計呢類作文題,唔少青少年都寫過三四次。有時候諗,如果將呢啲充滿美好夢想嘅文字留低,二三十年後,我哋再搵返佢睇下,唔知會有乜嘢感受呢?我初中就有個非常勤力同學仔,佢嘅作文就寫咗「我要做一名醫生」。如今嘅佢,真系成咗珠三角某市醫院嘅一名醫生,畢業於一家著名嘅醫學院。
  • 唯美一字詩6首,一望家山一萬裡,一山更比一山高
    【曉東賞讀】王士禎(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又號漁洋山人,山東桓臺縣人,清初詩人。王士禎的詩追求靈性,不落俗套,不拘章法,當代好事者將其詩劃分為《漁洋絕句十二法》,有違作者本意,作繭自縛。王士禎的《題秋江獨釣圖》,以詩描畫,「一」字的反覆使用,恰到好處,增強了詩畫的靈性,毫無重複累贅之感。
  • 楊朝東 ll《讀那山那水那人​​》(組章三)
    讀那山那水那人(組章三)        楊朝東
  • 「山神老把頭節」祭拜山神之壽,共祈風調雨順,年豐人壽!
    祭拜山神老把頭,香火傳遍萬家樓!山神老把頭節是長白山區重要的民俗傳統節日,具有重要的區域典型性和文化代表性,是長白山區勞動人民千百年來在認識自然和開發自然中遺留下來的重要節日。吉林省已準備將長白山採參習俗申報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撫松縣將老把頭節作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以傳承和弘揚。
  • 和訊網首頁「變臉」 小清新背後的大用意
    乍看之下的感覺就是:文字鏈下劃線、線框消失了,厚重的紅藍色塊和密集的頻道導航也不見了,頭部充分留白,呼吸更順暢了,沉沉的冬裝拋卻了,莊重樸素的基因還在,但明顯的青春氣息洋溢出來了。  這是和訊網首頁自2009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變臉」,也是和訊網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的一個重要標誌。
  • 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 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
    漢語言博大精深,你會發現有的句子正讀和反讀意思完全一樣,不得不感嘆語言文學的神奇和魅力,讓人對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的詞語和句子還有很多,下面帶來正反讀都一樣的詩還有詞語,正讀和反讀意思一樣的句子。
  • 2020年庚子年運勢,讀一讀《易經》蠱卦,就全明白了
    2020年庚子年運勢,讀一讀《易經》蠱卦,就全明白了《易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部流傳千年的經典,對於這本古籍,孔子和荀子都說過「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佔卜會帶來不吉祥,甚至引申說,學《易經》不好等等。
  • 《瘋狂猜成語》一個吃字在山字裡面山字少了中間一豎答案分享
    導 讀 【九遊手機遊戲網】一個框裡有個吃字是什麼成語?
  • 失去左臂的日子-新聞頻道-和訊網
    拖拉機在崎嶇坑窪的山道上顛簸,不一會,我倆屁股下已是黏糊糊的一片,鮮血順著坐墊流下去,紅了鞋底。行至八裡多路,遇到早已等候的兄弟十一連的衛生員,她上車將我敞開的傷口用紗布條繞扎幾圈止血,我們繼續趕路。「真難為你了,看把你搞得這樣。」我望著渾身是血的天津戰友抱歉地說。他煞白著臉,一聲也沒吭。
  • 夢到爬山山塌了_娛樂頻道_中華網
    貴者歸山,老者歸冥。《夢林玄解》夢土山壞、山谷崩裂、山忽變平地、平地成山。夢山壞,主眉鼻有傷,家園廢敗,不宜泛舟江湖,諸事不吉。夢山崩,隕墜分離之象。夢變平地,前功盡棄。夢地成山,勇往直前。《夢林玄解》夢登山墜地,登至半山。墜地者,前吉後兇;升於山,登高也;落於地,墜下也。貴人夢之,降官失位;經商防財命,病者藥難痊。夢至半山而上,凡事有初少終。
  • 知難而上讀元曲
    殘山夢最真,舊境丟難掉。不信這輿圖換稿,謅一曲哀江南,放悲聲唱到老。 是不是已經被美到魂飛魄散? 人們天天想穿越,其實太過簡單,學一段崑曲,扮上妝,唱一回,霎時就過去了。 自己多事,來了這麼一句:想聽我讀什麼?就有摯友認真告訴我:元曲。這是比登天還難的事,所謂曲,必有譜,曲譜早已失傳,太沒譜。
  • 【博山鎮故事】 辰巳山
    蕪湖人洪鑾在清朝乾隆四十年前後曾任博山縣知縣,著有《博山志稿》,對辰巳山的記述如下:「辰巳山,縣東南四十裡,亦名博山,下有南博山莊、北博山莊,邑得名以此。」這時博山立縣才40多年,對縣名的由來作此記載當是較為真切的,說明辰巳山在歷史上有名氣。 據當地老人所說,辰巳山與博山應是一山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