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化石已經出土60多年,可是科學家們到現在都不知是什麼怪物

2021-01-10 舜網

我們都知道對於古生物的研究,其實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而且還需要有一定的想像力才行,不然就只能「嘎然而止」。就比如在61年前出土的神秘化石,科學家到現在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只能叫它「怪物」,它就是生物學界最著名的「怪物塔利」。

這個名叫怪物塔利的神秘生物,是在上世紀50年代末由一位化石收藏家塔利先生在美國地區發現的,後來根據科學家們的化驗,發現怪物塔利至少有3億年歷史,是屬於石炭紀時期的生物。

這種怪物長得極為奇特,頭部非常的扁平,但脖子又極為細長,全身長度在30CM左右呈紡錘狀。特別是它那雙怪異的眼睛,長在一根細長的管狀物上面,而且還是分布在自己身體兩側,就像是兩個小燈籠一般掛著。

所以科學家發現後立馬就懵了,這到底是啥玩意?眼鏡不長在頭上,卻長在身體上。而且科學家也無法判斷怪物塔利,它到底是哺乳動物還是爬行動物,也無法將其歸類在無脊椎動物。所以一直給不了它什麼好名字,最後科學家只能用「怪物」來命名它,在加上它是收藏家塔利發現的,所以會在怪物後面加上塔利二字。

也有一些獵奇愛好者表示:這會不會是遠古時期造訪地球的外星人,它們留在地球的寵物呢?畢竟在地球上,的確很難想像會存在這種長相怪異的生物呢。那對於這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哦!

相關焦點

  • 海百合化石、魚龍化石、恐龍蛋…… 約起來!家門口看珍稀古生物化石
    如今到了揚州的旅遊旺季,煙花三月國際旅遊節即將到來,所以選在現在正式免費對外開放。」揚州民間藝術收藏館總經理趙俊表示。  「目前館內有珍貴文物數百件,其中,超過半數都是古生物化石,還有一些奇石、根雕、揚州特色手工藝品展示等。」趙俊表示。
  • 利益驅動古生物化石盜採 記者揭京城市場黑幕
    據了解,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中國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十餘種。  「我主要是喜歡海百合化石的藝術性。」張龍說。當記者表示有意購買海百合化石時,張龍表示現在海百合化石價格不高,只需要3萬元左右就可以購買一塊已經裱裝好,帶有底座的海百合屏風。
  • 貴州關嶺:古生物化石保護的「劫」與「難」
    在地下蘊藏著豐富的魚龍、海龍、海百合、鸚鵡螺等古生物化石而聞名世界的新鋪,盜挖盜採、走私販賣化石,曾經是常態。從2003年開始,關嶺縣持續加強對保護區內的古生物化石保護,持續打擊盜挖盜採,收繳魚龍、海百合等珍貴古生物化石上萬塊。然而,由於資金和基礎設施的缺乏,收繳的大量古生物化石保護和處理也成為難題。
  • 盤點中國著名的古生物化石群
    在地球近46億年的歷史長河中,人類的出現只不過是轉瞬之間,而在人類出現之前生命已經經過了數個輪迴。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地球的歷史比作一天,最早的生命大約在凌晨4點就已經誕生,而到了晚上21點生命才開始繁榮,即我們所熟知的「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而在23點59分56秒才出現人類 地質在歷史上不同時期生命繁榮的場景卻被多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和滄海桑田的變化,逐漸被塵封在泥土裡,失去了聲息。
  • 美國無償歸還93箱走私到美的中國古生物化石(圖)
    晨報訊 93箱、重達14噸的被走私到美國的中國古生物化石由美方無償返還我國。昨天,北京自然博物館專家開箱驗收文物時痛惜地發現,至少有一箱海百合化石已嚴重受損。  這多達110餘件的古生物化石是美國無償返還中國最大的一批古生物化石,化石中最珍貴的是一條大約4至5米長的比較完整的貴州魚龍,它是大約3億年前生活在中國貴州海洋(當時貴州高原還是汪洋大海)的一種特有海生物,此外還包括10條貴州龍、少量的古哺乳動物的牙齒和魚類化石以及產自我國貴州的海百合等。
  • 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 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
  • 這些古生物的長相如此奇葩,要不是留下了化石,否則沒人相信
    但是事實上,鯊魚並不只有一張臉,科學家們在研究古生物化石時,發現了一種外貌怪異的鯊魚,儘管它的整體外形與普通鯊魚差不多,但它的嘴上卻不可思議地長著一個「旋鋸」。旋齒鯊魚的英文名字叫 Helicoprion,由兩種意思組合而成, Helico在古希臘語中是「螺旋」的意思,而 prion則代表鋸齒,鋸齒後的意思是螺旋鋸。
  • 遠古的記憶-黑龍江古生物化石(伊春地區之嘉蔭恐龍)
    恐龍是小學生都知道的神秘古生物,它們生活在2.2億年前-6500萬年前(三疊紀-侏羅紀),統治地球長達1.5億年之久,在6500萬年前突然在地球上消失了,其消失的原因有多種說法,有人推斷是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的,有人認為是火山噴發造成的......不一而足,但如果它們一直生活下去,可能地球上就沒有人類什麼事了
  • 「化石獵人」情牽億年海百合
    我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古生物化石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分布廣泛的國家之一。由於我國專門研究古生物化石的專家相對少,因此被稱為「化石獵人」的「半專業化」地質考古愛好者尤為重要。 貴州省六盤水市的「化石獵人」李剛,從事古生物化石修復已經20多年,擅長精修貴州大山裡的一種珍貴化石——海百合。
  • 《旅遊地學新視野》之六|聖潔之花:海百合古生物化石
    海百合之所以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和考古價值,是因為對生存的環境要求極其苛刻,能成為完整化石存世極其稀少,宛如一幅巧奪天工、酷似荷花的藝術品,栩栩如生。海百合不僅為古地質環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證據,也是化石收藏家的珍品,美其名曰「百合玉」。世界上海百合化石主要集中於德國的阿爾卑斯山和中國,其中貴州出土的海百合化石較系統,多數集中在三疊紀時期,共有10餘種。附底型海百合化石。
  • 家門口看珍稀古生物化石 日照海百合化石展覽館開館迎客
    一樓展覽區主要展示的是海百合化石、貴州龍化石展館內陳列著各種古生物化石恐龍蛋化石大眾網日照7月31日訊(記者 李婷)  唯美的海百合化石、震撼的魚龍化石,還有萌萌噠的恐龍蛋……這些奇特的古生物化石你見過沒?
  • 海百合化石有哪些
    這些無機物在海百合化石中所呈現的形態往往有別於普通的無機礦物,例如平滑的曲線,或者是所謂的「分級結構」 (hierarchical structure),即在不同的尺度上都呈現一定的結構。這些結構特徵往往成為鑑別海百合化石的重要依據。鎮海有一位市民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化石海百合捐贈給鎮海檔案館,這塊化石距今已有約兩億年的歷史了。
  • 山東棗莊發現長500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文物普查隊近日在當地水峪村海拔三百米的山坡上,發現一處長五百米、高五米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分布帶。圖為新發現的古生物三葉蟲化石。山東省浙蒙山區的三葉蟲化石分布很廣,費縣、平邑縣等地均有發現,此次發現的三葉蟲化石蟲體長約0.5釐米至4釐米之間,體型多為橢圓形,體態勻稱,各器官清晰可見,栩栩如生,對於研究棗莊市古代地質構造以及古生物科學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和意義。
  • 假化石鑑別指南
    凡是化石都與古代生物相關,必須具有諸如形狀、結構、紋飾和有機化學成分等生物特徵,或者是由生命活動產生並保留下來的痕跡。可是有一些保存在地層中與生物或生命活動無關的物體,它們在形態上與某些化石十分相似,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常常被大眾或者剛剛入門的化石愛好者誤認為是真的化石,這類天然形成的物體在古生物學上稱為假化石(pseudofossil);甚至還有一些人為製造的贗品來假冒化石,有些是不良商販仿造化石欺騙消費者,還有些則是轟動一時的科學騙局。本文列舉常見的假化石,一起來看看有沒有騙到自己的吧!
  • 中外科學家在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現最早鐐珊瑚化石
    中新網南京4月28日電 (楊顏慈)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梁昆博士與加拿大、韓國珊瑚化石專家合作,在中國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的桃曲坡剖面涇河組中部發現了已知最早的鐐珊瑚化石。科學家將這一化石命名為「Catenipora tongchuanensis」。相關文章已經在國際古生物學期刊Papersin Palaeontology在線發表。科研人員介紹,鄂爾多斯盆地南緣發育保存較好的晚奧陶世生物礁,是研究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經典區域。
  • 海百合化石不允許買賣
    專家<<<  化石流通後科研價值全無  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的張定源教授告訴記者,從法理上來講,任何化石的民間買賣行為都應該是禁止的,但是在某些盛產化石的地方,私下買賣化石的行為已經比較普遍,因此化石的民間交易也一直都在進行,最新出臺的化石管理辦法,對某些化石作出了重點保護:比如已經命名的古生物化石種屬的模式標本
  • 海百合化石 稀世國寶
    我國化石資源豐富,尤以恐龍化石與海百合化石為國際矚目。去年就曾有媒體報導遼寧出土的海百合化石美國拍賣價高達600萬美元。近期媒體以《2-3億年前古化石自美回京》為題報導了海百合化石,魚龍貴州龍鸚鵡嘴龍化石。其中有些品種為中國獨有,具極高的科研與收藏欣賞價值。這些數億年前大自然造就的不可再生資源,具有較高升值潛力。擁有它,也可說擁有財富。
  • 過去的一年,和現在的一年一樣嗎?科學家從珊瑚化石中找到證據
    時間的快慢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公平的,不同的是有的人能夠抓住有限的時間,創造更多的價值,而有的人只能在有限的時間裡面創造有限的價值,甚至一點價值都沒有創造。對於自然生物來說,它們除了生存和繁衍之外,時間也在它們身上留下了痕跡,證明它們的過去,例如樹木的年輪。
  • 專家復原60萬年前「南京姑娘」:眼窩深凹(圖)
    1993年,在南京東郊湯山葫蘆洞裡,兩具早期人類頭骨化石「重見天日」。距今約60萬年前的「南京祖先」到底是啥模樣?和現在的南京人像不像呢?今年5月份,正在建設中的「南京直立人化石遺址博物館」將其中一塊女性頭骨送往北京,經過我國古生物專家、刑偵專家的「妙手回春」,這位約60萬歲「高齡」的南京「潘西」終於露出「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