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九,俗語「冬月初九雪,來年穀米跌」,下雪對農業好嗎

2021-01-09 365說三農

導讀:十一月初九,俗語「冬月初九雪,來年穀米跌」,下雪對農業好嗎?

看看今天的日子,是陽曆的12月23號,但是農民們更看重的是農曆的十一月初九,因為農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以農曆曆法來計算,從古至今,農民更願意以農曆來看待時間流逝。

今天是農曆十一月初九,根據農民的習慣,農曆十一月被稱為冬月,在這裡我就給大家擴展普及一個常識,就是我們農曆十二個月,人們常用的別稱。從農曆一月到農曆十二都有自己的別稱,這也是古人流傳至今的叫法:一月叫正月或者元月,二月叫如月,三月叫桃月,四月叫餘月,五月叫皋月,六月叫伏月,七月叫相月,八月叫桂月,九月叫玄月,十月叫陽月,十一月叫冬月,十二月叫臘月。

而冬月初九這天農民認為這天的天氣對於來年農業收成是有預測性的,特別說到了了「冬月初九雪,來年穀米跌」,這句話就是從冬月初九這天來說明這天如果是下雪天氣的話,那麼明年稻穀和米價都會下跌。從這句話我們可以預判到來年應該是一個豐年。

冬月初九雪:這句話說的是農曆十一月初九這天是下雪天氣。我們知道冬月是已經到深冬時節了,這個時候就是到了冬季的雨季了,當然,冬季的下雨可不是雨,而下得是雪花,我們還記得大雪節氣嗎?大雪節氣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是這樣記載的「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這裡面就說到,到了冬月的時候,就是大雪節氣了,是到了下大雪的天氣。

但是,今年冬月初九是到了冬至節氣之後了,當然冬至在《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中解釋為「冬至,十一月中」,這裡也說明,冬至節氣也是在冬月中到來,所以這個時候天氣寒冷是要下雪的。

來年穀米跌:這裡說到穀米跌其實是因為冬月裡下雪了,冬季雪多,有利于田地間土壤病蟲害自然減少,這樣在來年種植稻穀的時候,稻穀因為少了病蟲害的損害,這樣農民就是一個大豐收之年,這樣稻穀多了,稻穀價格賣價也就低了,而大米價格也就是下跌了。

當然,農民還是期望農業大豐收的,在以前糧食還是以自己口糧為主,有多的才會去換取錢來買其他東西,但是糧食豐收了,價格會下降,糧食欠收了,糧食價格就高,這符合需求與供給關係的規律。

今天是冬月初九了,你那裡下雪了嗎?希望2021辛丑牛年有個好的豐收年。

相關焦點

  • 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
    導讀:俗語「十月小雪雪滿天,來年必定是豐年」啥意思?下雪對農業好嗎? 眼看著馬上要到小雪節氣了,天氣也要到下雪的時節了。一般來說,下雪從農曆十月份開始,也是小雪節氣一種常見的天氣情況。
  •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 十一月為什麼叫冬月?
    冬月是陰曆的十一月嗎對冬月是農曆十一月的別稱,不只是冬月,每個月bai都有稱。仲春;三月:蠶月、桃月、桐月、季春、曉春、鳶時、桃良、櫻筍時;四月:餘月、陰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陽、朱明;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鬱蒸、天中;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陽、季夏;七月:相月、蘭月、涼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八月:壯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窮秋、抄秋;十月:陰月、良月、正陰月、小陽春、初冬、開冬、孟冬;十一月
  • 農俗『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由來已久,也無人考察,不過能夠流傳至今,肯定有它獨到的地方,它的產生與時代有關,也許在代代傳誦的時候已經變了意思,但是古人的智慧讓人高山仰止,也許老農民知識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對俗語卻出口成章,尤其關於農業生產的俗語,更是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比如這句『不怕冬月三一陰,就怕大寒滿天星』,啥意思
  • 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下雪糧價賤,正月下雪去討飯」。當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後,儘管認真思忖了好久,但還是沒有能夠思忖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下雪糧價賤臘月是農曆一年中的最後一個月份。「臘月」的「臘」通「狩獵」的「獵」,是古時狩獵的一個月份。在漢代應劭編著的《風俗通義》中說:「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漢改為臘。臘者,獵也,言田獵取禽獸,以祭祀其先祖也。」由此可見「臘月」也稱為「獵月」。
  • 星期三 農曆十一月初九,吉利的屬相有哪些?
    時間是12月23日,星期三,農曆十一月初九,幹支表述為庚子年戊子月庚子日。日幹庚金,剛健威猛,屬性為陽,生在戊子月冬至節氣,被旺水消耗,內氣不足,宜豁達沉穩,不宜過分外求與開拓。在這樣的環境之下,今天哪些屬相吉利呢?首先,申猴吉利。申猴五行為金,生在庚子年戊子月,得天幹生扶,地支申子相合,利於貴人扶持、才華施展。
  • 冬月,你知道嗎?
    你知道今天時節是冬月第一天嗎?你知道成語「」寒冬臘月」是指哪三個月嗎?「寒冬臘月」,即是指春節前最冷的三個月,寒月為十月;冬月為十一月;臘月為十二月。冬月即指農曆十一月。據《封禪書》記載,農曆十一月為「冬月」,又稱辜月、暢月、後十月、仲冬。一年十二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的話,又稱「子月」稱「建子」。
  • 大寒即到,農村老農民說當日天氣很重要,決定農業的收成
    在農村俗語中,一直流傳著「大寒不寒,春分不暖」的說法,大寒不寒,很容易出現倒春寒。倒春寒對農作物的危害顯而易見,甚至會出現了「大寒不寒,人馬不安」的說辭,其實表達的都是作物歉收引發的畜不飽、人挨餓的壞年景。而這種推測,並不是簡單經驗總結,也具有樸素科學道理。暖冬對於農業生產的危害有目共睹,確實會引發倒春寒,使得作物在萌芽期與花期受損,導致減產或絕產。
  • 俗語:「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說的是什麼意思?
    既然我國的農業基礎十分的雄厚,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自然是少不了有關於農業的文化習俗,畢竟古人們的創造力和智慧還是非常強大的,24節氣就是跟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寧要重陽十三雨,不要立冬一日晴」,這句俗語就是結合了我國傳統節日「重陽節」、還有24節氣中的「立冬」,來總結農業生產的規律。
  • 周三 農曆十一月初九,哪些屬相要多需謹慎?
    12月4日,周三,農曆十一月初九,己亥年,乙亥月,乙亥日。日幹乙生在亥月,水木一氣,能量狀態良好,利於獲取幫助,拓寬視野,宜把握目標,積極籌劃。但年、月、時三地支亥水相遇為自刑,易有是非,故今日要保持和諧,理順好關係。以下為今日行事需要特別注意的屬相:
  • 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
    導讀:明日臘月初一,俗語「臘月初一雪,來年旱三月」,啥意思?早晨起來看了家裡的老黃曆,發現今天是是冬月二十九,冬月最後一天,沒有三十?明天就是進入臘月,俗話說「臘月到,年就到」,明天就進入臘月初一了。這裡我們還要明白陰曆2020年因為閏四月,所以有十三個月,按照打小月之分分別是:正月小,二月大,三月大,四月小,閏四大,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小,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冬月小,臘月大,所以我們說冬月只有29天,而臘月是大月,今年有年三十除夕。
  • 農村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是啥意思?頭九不下雪好嗎?
    在農村中關於一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頭九不下雪好不好呢?頭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的意思是,如果在一九中並沒有出現降雪天氣,那麼在整個數九中,天氣都會很暖和。「九九如六月」中的六月是誇張的手法,是天氣很暖和的意思。
  • 冬月你好唯美說說語錄,寒冬臘月是指什麼
    這裡的「冬」,就是我們的冬月即十一月,而寒為十月,臘月為十二月,它們共同組成年前最冷的三個月,所以我們一說「寒冬臘月」通常泛指寒冷的冬天。今年12月15日正式進入「冬月」。冬月,即農曆十一月,又稱辜月、暢月、仲冬、中冬、葭月、龍潛月。有一種說法,因為重要的冬季節氣「冬至」就在農曆十一月,所以十一月叫「冬月」。
  • 冬月憶事
    文\曲靖石油  趙麗琴    下班路上,北風呼呼,手機裡一首《往事如昔》在循環,「當北方已是漫天大雪,我會懷念遙遠的你……」是啊,明天又降溫了,北方的冬月已是大雪紛飛,冰天雪地,應該有著不同尋常的堅硬吧?又一年要過去了,突然想起我遠方的朋友可否還好?
  • 「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是正月」,農村的這些俗語你明白嗎?
    「金臘月,銀冬月,老鼠最喜事正月」,農村的這些俗語你明白嗎?導語:農村的老話大多是農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非常豐富的生活哲學,這些俗語一代代地傳下來,指導著人們的生活。有些雖然看似與時代脫軌,但仔細揣摩仍舊很有道理。
  • 農村俗語「小雪太陽照,女孩流淚男孩跳」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說來也巧,站在壩子曬太陽的時候,正好翻看到了「小雪太陽照,女孩流淚男孩跳」這句農村俗語,可想來想去也沒想明白這句俗語的意思,就去請教了村裡的老人,老人告訴我,這句農村俗語來自於一個民間傳說,它的意思是這樣的:相傳還是在女媧造人的年代,女媧娘娘用泥巴捏出了人類,為了方便人類的生產工作,女媧娘娘還配套設置了24節氣和其它的生產工具,並賦予24節氣各自的獨特功能。
  • 農村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是啥,有道理嗎?
    今天已經是農曆十一月二十八,距離臘月也就兩天的時間了,寒冬臘月,所以天氣會更冷,但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也說明春節越來越近了,年貨陸陸續續開始購置,這寒冬臘月田地沒什麼農活,但是農民期盼豐收的心情一點也沒減少,有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也吃麥』,『三白』啥意思?有啥說法?
  • 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三白是什麼?今年能遇上嗎?
    2020年轉眼就要過完了,而我們也馬上就要迎來庚子年的最後一個月臘月了,對於農民來說,臘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月份,因為臘月的天氣狀況關乎著明年的收成,就比如下面這句俗語:「臘月遇三白,豬狗都吃麥」,說的就是臘月的天氣和糧食收成之間的關係。
  • 小雪到,老農說「小雪宜雨不宜晴」有道理嗎?雨雪預測什麼年景
    當然,小雪節氣能碰到下雪天氣那也是一種很應節的好兆頭。今年的小雪節氣在11月22號,農曆的十月初八。農民們以農曆時間來看,現在還處在「十月小陽春」期間,南方在小雪節氣是很難看到下雪的,而北方是能有幸看到的,這幾天北方出現了大面積的下雪天氣,真是瑞雪兆豐年的好年景啊。
  • 農村俗語「2月沒九,餓死豬狗」,什麼意思?來年2月有木有九?
    引言:鄉下俗語「二無九,餓死豬狗」,是什麼意思?二月份有九月份嗎?冬季到了,又正式進入了數九寒天。有九九寒天九九八十一天的時候。至於何時開始數九,也是有很多說法的,一方面是認為冬至當天即開始數九,農村也有一句話叫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看字面意思,夏至三庚日開始進入三伏天。
  • 明年辛丑年,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啥意思?明年二月無九?
    其實東北地區的人們進入臘月之後,更多的休閒活動就是嘮嘮家常,嘮嘮明年的收成會怎麼樣,畢竟我們當地基本都是靠種水稻和玉米為主,糧食收成就是我們一年的主要任務,而在我們當地,人們討論糧食的收成除了看天氣預報,一些農村俗語也是應用非常廣泛,就像今天這句俗語「二月沒九,餓死豬狗」就很有意思,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來了解下。「二月沒九,餓死豬狗」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