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養正:教育與人生的根本精神

2021-01-09 顯仁藏用

《蒙》是《周易》第四卦,卦體為艮上坎下。艮為山,坎為水,山水蒙。

蒙,覆蓋、遮蔽之義,引申為昏暗、愚昧。

觀蒙卦之象,清泉之上一座山;水本靈動,壓在山下,猶人之智慧未開,故名之為蒙。程頤據《彖傳》以為說,曰:「山下有險,遇險而止,莫知所之,蒙之象也。水,必行之物,始出未有所之,故為蒙。」尚秉和則曰:「艮少,坎隱伏不明,故名曰『蒙』。」皆可為參考。

《序卦》說:「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屯》象「物之始生」,物始生者稚嫩,需要呵護和培育,人始生幼稚,事多不知,理尤不明,如同眼為遮蔽,心被覆蒙,心明眼亮,需要去蔽啟蒙,故屯卦之後續以蒙卦。

其實何止童稚需要開蒙,人這一輩子都在懵懂之中,佛家所謂「昏沉」「無明」。孔子聖人,猶至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命,何況凡人俗子,愚夫愚婦!沒有教育為之啟蒙,人將終生蒙蔽行走,不知西東。 所以古人早就認識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尚書·說命》說:「念終始典於學。」

文王為《蒙》所系卦辭曰:「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九二為內卦之主,剛居柔位而得中,六五居尊以應之;互震(二三四爻)為蕃鮮,互坤(三四五爻)致養焉,故曰「亨」。

艮坎皆乾陽入坤而成卦,坤為地為母,物之種子在大地中萌芽,衝破自身外殼的包圍,破土而出,其根吸收土壤營養,其末接受陽光沐浴雨露滋潤,開花結果,此萬物之亨通;人之胚胎在母體中孕育,懷胎十月,衝破胞衣,娩出母體,父母呵護,教育啟蒙,此人生命之亨通。

「匪」同「非」;「我」謂九二;「童蒙」,年幼無知的兒童。蒙之上艮為少男,是為「童蒙」,五在上而應二,陰求陽,故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教育的基本動力是求教者的內在渴望,「童蒙求我」,受教者內在給力,教育才有大功效;倘「我求童蒙」,受教者被動接受,教育則事倍功半。

《禮記·曲禮》:「禮聞來學,不聞往教」。

卜問曰筮。筮以決疑。艮伏兌為巫為口,故曰「筮」曰「告」。坎為通,筮佔通神。「瀆」,輕慢,不敬。「筮」字自「求」字來。初筮則相告,反覆佔問,則是對神靈的輕慢不敬,所以不告。人有疑則佔,如惑而問學。

凡事都有原則,為師的原則是學生的尊重。《周易折中》集俞琰之說曰:「瀆,與《少儀》『毋瀆神』之瀆同。不告,與《詩·小旻》『我龜既厭,不我告猶』之義同。初筮則其志專一,故告。再三則煩瀆,故不告。蓋童蒙之求師,與人之求神,其道一也。」

艮為木堅多節,故曰「貞」。蒙道之正,蓋誠也,求之者意誠,告之者以誠,故曰「利貞」。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彖》是孔子為卦辭作的注釋。

蒙之上體艮為山,下體坎為險,是為「山下有險」;艮又為止,是為「險而止」。遇險而止,莫知所為,故名之為「蒙」。以上數語根據卦象卦德詮釋卦名。

「以亨」之「亨」,通曉明白;「時」,適時,即下文「童蒙求我」之時;「中」,謂告之淺深多寡皆宜。「時中」謂適其時而言之當。「以亨行時中」謂九二,九二為蒙之主,居下卦中位。「蒙」而言「亨」,因為啟蒙者懂得實施啟蒙必須適時而當。適時而當,可決求問者之疑,使豁然而通,故「亨」。此句詮釋卦辭「亨」字,在文義上又起貫通上下作用。

卦辭言「匪我求蒙童,蒙童求我」,是施教者(我)對受教者(蒙童)人生訴求(志)的回應,師生心靈產生的共鳴。「剛」謂九二。九二陽爻居下卦中位,是為「剛中」。「剛」而能決,「中」則適當。卦辭言「初筮告」,是因為九二能決而當。

「初筮」誠,所以告而開其蒙。「瀆蒙」之「蒙」指教育,啟蒙。「瀆蒙」等於說拿自己的無知開玩笑,褻瀆教育。人於世間一切善知識皆應該肅然恭敬。卦辭言「再三瀆,瀆則不告」,是因為「再三」這種行為褻瀆了善知識。

教育(啟蒙)是用來培養正義品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是一項崇高的事業。「童蒙求我」「初筮告」「瀆則不告」皆「養正」之事。「蒙以養正,聖功也」詮釋卦辭「利貞」。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水源曰泉。艮為山,坎為水,山下出泉是蒙卦之象。坎水剛中,以果其行,艮山靜止,以育其德。泉水之出,涓涓而流,朝著一個方向,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山下之泉,源源不斷,為了一個目標,前赴後繼,永不枯竭。君子受到蒙卦之象的啟示,堅果其行,培育其德。

相關焦點

  • 扶智、扶業、扶志,是教育扶貧之根本
    較之於發展生產、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社會保障兜底等形式,教育通過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能力而實現根本脫貧,既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又帶動家庭發展,因而意義更加重大、作用更加長遠,是扶貧的根本,體現著教育的社會功能本質。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 《易經》——蒙卦:蒙以養正,聖功也!
    《易經》——蒙卦:蒙以養正,聖功也!先來看蒙卦的卦象以及卦辭和爻辭的原文,蒙卦由艮卦和坎卦上下組成,山上水下。如下圖:卦辭: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蒙,在這卦裡有兩種意思,一是蒙昧、未開化,二是啟蒙、教育。亨,亨通,順暢。
  • 《周易》:啟蒙教育是關鍵,「男子治好家女子不拜金」是根本
    蒙以養正,聖功也。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象徵蒙昧,不是我去求蒙昧童子,而是蒙昧的童子求我。初次請教要回答,對同一個問題再三的詢問,這是對先生的不尊敬,就不要回答,有利于堅持正道。這幾句話都在強調,蒙昧階段,教育的當務之急和如何進行教育,才能養成良好的品質,做一個有用於社會的人。「發蒙,利於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刑」通「型」引申為規矩、規範,「桎梏」木製刑具。意思就是說:啟發蒙昧,應該向人們宣傳刑法規定,以此來規範人的行為,教育人們不要去做違法的事,脫離桎梏之苦。如果不學習、不了解這些刑罰的規定,貿然行事會陷入困難。
  • 蒙以養正,果行育德,《易經》蒙卦教育孩子的智慧啟示
    網圖事物的初生階段必定是蒙味不明的,就以小孩子來講,在其很小的時候,就必須要對其進行啟蒙教育,這樣才能慢慢的逐漸培養他良好的品德和學問,才能夠讓他在走入社會之前茁壯成長。本卦進阻於山,退困於險,無所適從,幸而童蒙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故而虛心求教,在合適的時間裡接受了必要的教育,而以我之亨通,教其中正之道,師徒相得益彰,故而「果行育德」,善之善者也。如果他自己無心,則彼此心志難以相契,那麼結果就不會亨通,如果強行去予以教育,那麼結果肯定不大令人信服。《禮記》中說:「聞來學,不聞往教」,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 用工匠精神引領我國職業教育健康發展
    習近平同志多次提出、一再強調弘揚工匠精神,政府工作報告連續多次寫入工匠精神。  然而,由於多種複雜的原因,目前工匠精神的弘揚、貫徹與踐行,與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還相去甚遠。首當其衝的,應是在職業教育中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因為職業教育承擔著為各行各業培養輸送職業技術人才的重任,而職業技術人才是各行各業賴以發展的第一支撐。
  • 乾卦坤卦蒙卦對現代教育的啟示
    2 潛龍易用.本意是潛在水中的龍,還不能有大作為.廣義泛指事物初生階段,不成熟,不能也不該有大的作為.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針對學生的心志狀態進行教育教學,不能提高知識要求,擴大認知範圍,不能撥苗助長,適得其反.幼兒小學化.五六年級涉及初中內容等現象很普遍.另外就是小學生暑假補語數外,還有美術音樂武術鋼琴。
  •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站在國家繁榮、民族振興的戰略高度,深刻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成就,作出重大部署,為做好新時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 蒙以養正,聖功也
    中國文化中吸收了蒙卦這一卦象的含義,賦予了教育的內涵,就好像一個小孩,走在大霧瀰漫的路上一樣,不知該走向何處,於是就會向有經驗的老者請教,因此在中國以前的文化中,幼兒開始讀書稱作「啟蒙」,「發蒙」,讀書的地方稱作「蒙堂」。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
  • 「紅船精神」引領全科育人 守正創新做好思政教育——2020年南湖區...
    近日,2020年南湖區「學在南湖」學術節「中小學思政課教育」專場在東北師範大學南湖實驗學校成功舉辦。出席本次活動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有嘉興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夏成偉,嘉興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副教授許惠芬,南湖區教育體育局副局長王琴芬,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主任朱德江、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教研員倪愛珠、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凌偉珍,東北師範大學南湖實驗學校副校長張玉芳。同時,參與活動的還有來自全區各中小學書記、分管校長、德育室主任與教師代表。
  • ...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引起熱烈反響:全力推動新時代教育工作邁...
    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內容豐富、思想深邃,為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家表示,要認真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準確把握教育事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努力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地評線」東湖評論:教育是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
    也正如駱胤成感悟的一樣,教育才是讓當地拔掉窮根的根本之策。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但我們仍然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擼起袖子加油幹,努力繪就鄉村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步前行。在實現這個偉大目標的過程中,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投入,讓更多的農村兒童獲得良好的教育,走出大山,學成歸來後反哺家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 李春生原創︳人生於寅與歷史軸心期的精神四性
    》行世催生出眾多的關於儒家倫理和資本主義精神的關係討論一樣。從天地角度來理解人正是中國哲學的根本所在,譬如《淮南子· 精神訓》云:「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素問· 寶命全形論》云:「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 邵雍的一元為129600年,一元十二會,每會為10800年。而雅斯貝斯只是將既有的世界歷史劃分為史前、古代歷史文明、軸心期和科學技術時代四期。
  • 品格教育 塑造美好人生——閬中市凌家壩小學舉行一年級品格教育...
    品格劇《小貓釣魚》品格劇《公交車》副校長周海燕解讀學校品格教育實施六年規劃方案。從什麼是品格教育,小學生應具備的24品格,品格教育的階段劃分及分類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解讀。讓新老師們對學校以"品格教育"為特色的教育有了全方位、多視角了解。
  • 吳宓:「博雅」教育倡導者
    吳宓(1894-1978),字雨僧,筆名餘生,陝西省涇陽縣人,清華大學國學院創辦人之一,被尊稱為中國比較文學之父;著作有《吳宓詩集》《文學與人生》《吳宓日記》等。
  • 以「體用一如」的精神構建應用國學教育體系
    簡單說,就是指物物一太極,事物之本與末是合而為一的,精神與物質是不相分離的,道與器是一體的,德與智是合一的,整體與部分是兼顧的,會通與專長、所學與所用,都應該是和合的。二、今日教育之弊今日教育之弊正在於將「體與用」分離,對「體」的研究,稱之為哲學。對「用」之研究,稱之為科學。
  • 閬中市凌家壩小學校:強化品格教育 成就美好人生
    所以品格教育的過程中,老師會要求孩子們一起思考,大家暢談想法,一起創編兒歌,將學習的品格彙編成曲,讓品格之歌處處傳唱。手抄報,促美育每學習一個品格後,讓孩子們辦一份手抄報,將學習來的品格進行歸納整理再總結,既培養了孩子們美的情趣,還將學習的品格進行總結,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 西青醫院認真傳達學習市、區警示教育大會精神對重點科室負責人...
    日前,西青醫院召開會議,傳達學習市、區警示教育大會精神,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層幹部和黨支部書記共9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傳達學習了天津市黨員幹部「講擔當、促作為、抓落實」動員會暨警示教育大會和李清書記在西青區領導幹部警示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通報了警示教育片《蛻變》中曝光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例,引導全院黨員幹部以案為警為戒,增強拒腐防變意識,築牢廉潔自律思想防線.為進一步落實市、區警示教育大會精神,西青醫院黨委、紀委對黨政班子成員和40餘名臨床、醫技、職能科室負責人進行了集體廉政談話 .
  • 新東方老師好 | 周帆:教育是一場溫和而堅定的人生修行
    儘管有一些聲音說中國的教育制度壓力大,但事實上現在西方很多發達國家也在向中國學習。我們目前的教育體系對人才的培養,實際上 是一個標準化的系統。這個模式,是1 8世紀由普魯士人最先實施的:包括每節課45分鐘;早上8點到校,晚上6點放學,課間有休息;各種知識被劃分為不同的學科等。這樣系統的教育,在知識習得 層面,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二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得到身心全面的成長。
  • 全國教育大會在山東有多火?聽聽大家怎麼說
    鄧雲鋒強調,要把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抓緊抓實,要及時組織傳達學習,深刻領會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真正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要認真做好宣傳闡釋工作,切實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統領思想認識;要結合我省教育改革發展實際,認真研究貫徹落實的具體措施,確保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在山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見到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