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範金滿的埭上人來報活,煥文公畢竟年紀大,萬事都看得淡,聽了,只照例問一聲:「金滿有個幾歲了?」答說「四十三」。煥文公說:「伊拉爸爸也像是四十三歲上死的,命全是生好的。」報活的人吃了口茶就轉身去了。煥文公回到書房,自言自語道:「苦也吃過,福也享過,四十三麼不大不小。」說著便包了十塊銀洋鈿,叫來桂堂的爹爹,叫他順路送去,自家走不動就不去了。桂堂的爹爹一把接過奠儀,用手掟了掟,正待出去,煥文公又叫牢他:「稍微等等,我寫個輓聯,你一道送去。」煥文公歡喜寫字,尤其好寫輓聯,只是這一年來親眷朋友太太平平,都沒有一個死的,煥文公儘管預先寫好了一大堆,卻一幅也沒有送出去。街上徐仰先老先生困落床上半年了,只剩一口氣,煥文公與他至交,老早擬好了幾幅輓聯,寫得最是用心,自然也最滿意,只是徐仰先的一口氣就是不肯嘆出,煥文公也只得放著。兒孫們從街上回來,煥文公第一個總問:「仰先先生身體虔伐?」倘若答說「虔」,煥文公只「哎」一聲便不說話了;若答說「不來了」(註:不來,即不行。吳方言)。煥文公便「哎哎」兩聲,反背著手,來回地唱起「悲莫悲兮生別離」來。若夫送輓聯也者,正如田莊一樣,也有大年有小年,總不能年年像前年那樣,一年送了七八幅,每一幅皆得了讀書人的誇獎,煥文公最是開心。本來像範金滿這樣的人家,煥文公是不大會寫輓聯的,因了一年也沒有送出一幅,何況最有希望送出去的挽徐仰先的聯,只因陰陽不測之謂神,徐仰先好幾通死去活轉來,估計一時三刻也死不掉了,沒有辦法,只好挽挽範金滿,就權當「慰情聊勝無」吧。
煥文公寫好了一幅,交待桂堂的爹爹:「這個對子,你一送到,要馬上叫人掛起來,記牢哦。」桂堂爹爹連聲應:「寄拜爺,你放心,你放心。」說著就走了。桂堂爹爹快走到南木橋的辰光,又好像想起了什麼事,一徑折回了家,叫來老婆,把煥文公包的奠儀拆開來,拿出九個銀洋鈿,叫老婆放好,說:「這是寄拜爺包的,金滿屋裡銅鈿多得用不完,包十塊,包一塊,還不是一樣個。」桂堂娘娘快活得兩手發抖,一個月不曾罵人。
桂堂爹爹吃了葷迴轉,順便來看煥文公,一進門就說:「寄拜爺,阿花真小氣,辦的豆腐飯一點也不體面,不曉得請的是哪裡的廚師工,燒得一點也不好吃。•••••說是銅鈿被強盜搶完了,我看是扮假,一日裡頭,又是強盜搶,又是老官死,世界上哪裡有這麼巧的事體,無非是造出個由頭來,省幾個銅鈿,阿花個小氣,啥人不曉得,又不是今朝第一通,瞞不過人個••••••阿花哭倒是哭得蠻好聽個,像唱戲文一樣個,比阿八頭拉老婆哭得要在行得多哩••••••」煥文公素來不關心俗事,忍不住打斷了桂堂爹爹,問:「我寫的對子掛起來拉?有人看拉?看的人奈個講呢?」桂堂爹爹一聽就來了勁道,撲上來說:「寄拜爺,你放心,我一到麼,心裡腦裡,第一件頂頂要緊的事體,就是掛寄拜爺個對子,我自家搬了凳子掛起來的,到底是寄拜爺寫的,福氣大,兩張紙頭越拎越重,一般人哪裡掛得動,便是我也算力氣大的人,也差一點從凳子跌落來哩••••我一掛起來麼,大家全來看,阿花曉得是寄拜爺送對子,快活得來哭也忘記哭了。還有哩,坐在死屍邊的人講,寄拜爺個對子一掛起來麼,金滿只面孔現出笑形來•••••」
辦完了喪事,一冷靜下來,阿花總覺得金滿死得蹊蹺,於是再去問麻皮阿五,阿五沒辦法,支支吾吾地說:「寄拜娘,寄拜爺的死,講出來你不要生氣,那一日我來看寄拜爺,伊只是講夜裡要到塘北白相去,伊叫我不要講出來,本來我也不想講出來的,反正寄拜爺死也死了,你就不要生氣了。我估計寄拜爺大概是走到半路跌落河裡去的•••••」阿花聽了,又是拍著大腿罵了一通「狐狸精」。人死不能復生,阿花奢遮人,當然曉得這個道理,何況金滿這個沒良心的東西是自己野出去死的,伊心裡沒吾,吾心裡要伊做啥。於是阿花開始記掛起被強盜搶去的銅鈿來,跑到周鎮長家,請鎮長捉強盜,鎮長只淡淡地說:「聽人家講,你屋裡被強盜搶是假的,是你自家造出來的。這種事體不好亂造的,弄得不好,你自家也要吃官司!」
阿花發誓說:「鎮長,真是強盜搶呀,要是我造出來的,就過不了今朝夜裡。」周鎮長說:「真是強盜搶麼,你說說看,你屋裡少了啥東西?」阿花說:「我一個女人家,哪裡記得清爽,不過有兩樣好東西,我曉得個,一樣麼是乾隆皇帝用過的玉硯瓦,還有是一對金老虎,總有幾斤重哩。」鎮長聽了,從椅子上倏地直立起來:「乾隆皇帝?金老虎?真的?真的?真有這兩樣東西?」
「鎮長,我要是騙人,就過不了今朝夜裡,阿拉金滿活著辰光,頂歡喜這兩樣東西了,說是幾世也吃用不完。」
阿花只一說完,鎮長便狠狠地拍一記桌子,罵道:「狗觸個強盜老••••••死屍,早死早沒的東西,這樣的好東西,你個強盜也能隨隨便便用得的麼••••••阿花,你放心,捉強盜也不是啥煩難的事體,你再想想看,還有啥好東西被他們搶去的?」阿花答說好東西不少,就是一時煞實在想不起來,鎮長說:「那好,你先回家去,慢慢想,慢慢想,想出來了麼快點來告訴我。」
✄ 圖片素材來自網絡
✄ 本文為鬱震宏原創,轉載請聯繫後臺
✄ 想閱讀《鄉祭》往期文章可點擊閱讀原文
掃碼關注「懶下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