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時間到!餓了麼還是美團?】
結束了一早上的繁忙工作,馬上就要到午休時間。作為年輕的一代,丟米早已習慣打開餓了麼或是美團,在眾多美食之中挨個翻牌子~屏幕前的你今天選擇餓了麼還是美團?
其實,在這些外賣軟體裡,餓了麼用支付寶付錢,美團用銀行卡或者微信付錢,這種方式大家似乎都已經習以為常了,就好像是但是,就在12月28日,美團突然遭到反壟斷訴訟,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已立案審理。
根據法院下達的民事案件受理通知書顯示,王某訴被告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三快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出現壟斷市場的行為。
上面所說的這倆家公司就是美團APP、美團點評APP等的開發運營商,王某狀告的理由是美團公司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取消了支付寶渠道,使得用戶無法在APP中通過支付寶進行支付。
【這屆網友的眼睛真的是雪亮!】
這條新聞爆出之後,各路網友瞬間理性吃瓜。
是呀,這不是賊喊捉賊麼?這樣下去是不是淘寶可以用微信支付了?
其實,在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日常所用的眾多APP們都或多或少用這樣的操作來留住客戶。
但是,網際網路精神原本是協同與創新,而不是像這樣畫一個圈子把對方攔在門外,互相限制。反壟斷法,是為了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因為任由大廠家獨佔市場的話,那麼小公司和創新企業的發展就會受到層層阻礙,獨佔鰲頭的大壟斷公司最終會擁有定價權,到那時,消費者就像是任人宰割的小肥羊了。
就在剛剛過去的聖誕前夕,阿里集團就被立案調查,原因是涉嫌壟斷行為。不知道大家的聖誕節過得怎麼樣,反正阿里的聖誕一定不好過。
【反壟斷,無國界】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反壟斷的浪潮在世界各地同時上演:谷歌、蘋果、facebook等等大公司均遭到反壟斷調查。
自2017年至2019年,歐盟連續三年對谷歌公司進行了反壟斷處罰,其累計金額已經超過90億美元。
今年12月9日,美國的社交軟體Facebook也收到了兩起反壟斷訴訟。
第一起是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其指控Facebook「收購競爭者而非與競爭者競爭,以保持其壟斷地位。」你想跟我搶市場?我把你變成自己人,那就沒有搶這一說了。
第二起官司的陣容堪稱「史上最強反壟斷起訴陣容」「美國居然有46個州的司法廳廳長聯合指控Facebook「非法收購競爭對手,以謀求自身市場利益最大化」。
最近,相關部門公開表示:「反壟斷」已經成為2021年經濟工作的關鍵詞之一。回顧2020年,我國反壟斷執法力度持續加大。我們國家除了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廠進行反壟斷調查之外,很多涉及民生的壟斷案件都被一一解決。
在即將到來的2021年,還會相繼出臺對應的政策,各種舉措表示,未來的市場一定會變得更加規範,更加健康。
【我們都是反壟斷的參與者】
其實,對於像丟米這樣的普通人來說,我們看這些大廠之間的「摩拳擦掌」,更多帶有一種看戲吃瓜的態度。其實,這些鬥爭最後的結果還是落在我們身上,讓我們不得不去用那些打贏仗的軟體。
反壟斷法越來越完善,我們就能從更多的商家之中選擇更加貼合自己需求的軟體或是服務,最終受益的是我們消費者。所以,大家不要把這些當作是普普通通的瓜來吃,因為我們也正在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