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英文想不到,大陸還未出手,25日「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惜緊抱美國大腿,挾洋自重、「以武拒統」。除了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外,民進黨當局還計劃在島內「自造潛艇」,妄圖藉此對抗大陸。不過讓蔡英文意想不到的是,大陸還未出手,「臺獨」25日便收到了噩耗。
-
蔡英文沒料到,最終沒等來美大使赴臺,等來的是解放軍密集行動!
據環球網報導,臺媒13日稱,克拉夫特原定於當地時間12日從華盛頓搭乘飛機出發,執行原定的「訪臺」計劃。但美國國務院發言人12日稱,為確保過渡交接順利,本周所有官員外訪行程全部取消,包括取消克拉夫特的「訪臺」行程。據悉,克拉夫特乘坐的專機在途經新澤西州大西洋城上空時一度滯空徘徊近4小時,但最終還是折返華盛頓。
-
臺媒:蔡英文為「萊豬」辯護,沒有要求民眾一定吃
臺媒:蔡英文為「萊豬」辯護,沒有要求民眾一定吃11月26日,根據臺媒消息,蔡英文準備2021年開放進口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豬肉,也被稱為「萊豬」,引起臺灣民眾的反對。臺灣民眾要求很簡單,拒絕吃含有萊劑的豬肉,此舉會危害身體健康。
-
臺媒突然曝出「猛料」,蘇貞昌曾飆罵蔡英文半小時
原來站在同一條「船」上的蘇貞昌和蔡英文關係有點微妙,他們兩人不和幾乎島內政壇皆知。12月9日,臺媒突然爆出一個「猛料」稱,臺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曾發飆怒罵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半小時,當時的場面只有一個大寫的「尷尬」,以致於兩人有心結的傳言再度引發輿論熱議。不過為了不公開撕破臉,蘇貞昌當天接受採訪回應稱,他與蔡英文「彼此信任,合作無間」。
-
蔡英文為日本與慰安婦撇關係 臺媒大呼"正義何在"
為什麼一碰到為慰安婦討公道,找真相時,就突然佛心,刻意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了呢?慰安婦就不需要『轉型正義』了嗎?」「遇日就龜縮,連要求賠償與正式道歉,都說不出口」。也有臺媒哀嘆,民進黨強烈的政治本能,使得它對慰安婦的注目停留在「工具化」的層次,因此,只有在強調「愛臺」時,才多少會提到這些「臺灣阿嬤」所受過的折磨。
-
求美國有用?蔡英文收絕望信號,大陸還沒出手,先遭美國當頭一棒
12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收到絕望信號,美國財政部當日公布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觀察名單」。據臺媒12月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今年初即示警「臺灣雖未正式納入觀察名單,但接近觸動關鍵門檻」。
-
蔡英文開放美豬牛肉進口,美國態度立馬變了
【文/觀察者網 龍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三番五次強調,有意與美國啟動所謂「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曾以臺灣當局對美國豬肉牛肉進口設限,駁回蔡英文的示好。 8月28日,為討好美國,蔡英文不顧各方反對,宣布將逐步開放美國牛肉、(含瘦肉精)豬肉的進口。此消息一出,美國態度似乎也有所轉變。
-
富士康董事長郭臺銘考慮參選臺灣2020,蔡英文「尊重咯」柯文哲...
「我昨晚沒睡,2020年對臺灣來說很關鍵。局勢很緊張,是因為(2020年)對臺灣未來20年的政治、經濟、防務來說都是轉折點。」郭臺銘說道,「所以我整晚都在問自己,我需要問自己我能夠做些什麼?能為臺灣年輕人做些什麼?未來20年將決定他們的命運。」
-
蔡英文讓臺灣一敗塗地!非常時期,美傳出重要風聲,「臺獨」絕望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就走上了一條「投美抗中」的「臺獨」之路。他們以為,隨著美國把中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中美將走上一條對抗之路,而中美對抗正是「臺獨」的機遇。隨著美國「印太戰略」雛形初現,臺灣在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的重要性再次顯現出來。
-
川普即將離開白宮,蔡英文一個罕見動作,連臺媒都看不下去了
1月6日發生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暴動事件撕開了美式民主的虛偽畫皮,讓美國深陷媒體輿論的漩渦之中,而對於即將離開白宮的川普,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做出了一個罕見動作,這回連臺媒都看不下去了。據人民日報海外網1月8日報導,1月6日川普支持者圍攻國會後,一向旗幟鮮明支持川普政府的臺灣民進黨當局卻罕見沒有發聲,臺灣有關部門在回答有關問題時也僅僅輕描淡寫地稱「遺憾」,也並未明言「遺憾」的到底是什麼。國民黨主席江啟臣認為,民進黨對於有關「暴動」的話題奉行著雙重標準,在2014年臺灣「太陽花學運」時是國民黨「執政」,民進黨人要求警察不能進入立法機構驅逐人群。
-
嗆譚德塞就能得「臺灣傑出青年」?蔡英文曾「感謝」她為臺灣發聲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等臺媒9月17日報導,「國際青年商會臺灣地區總會」9月17日公布第58屆十大傑出青年得獎名單,共有12人獲獎,值得注意的是,曾在4月錄製視頻「嗆聲」世界衛生組長總幹事譚德塞的留英臺灣學生林薇獲獎。林薇獲獎消息讓不少島內網友吃驚,認為理由難以說服人,更留言諷刺:「舔民進黨就能拿獎喔。」
-
2020年的蔡英文是否聽到2009年蔡英文的罵聲
臺灣立法機構24日表決通過關於開放進口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美豬)的行政命令和相關「修法」草案。這意味著明年1月1日臺灣將正式開放「萊豬」及30月齡以上美牛進口,開放「萊豬」進口成定局。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3日深夜11時許在臉書發文,表示已逾20萬人次在網絡共同參與守夜;他呼籲民進黨當局「懸崖勒豬」。直播現場,國民黨「立委」在濟南路的柏油路上席地而睡,夜宿「立法院」外。由國民黨「立委」辦公室的助理幫「藍委」各自鋪上薄塑料布,並附上睡袋。有部分「藍委」則裝備較為齊全,比如陳玉珍就自備棉被,以對抗夜晚低溫。當晚,江啟臣也一起打地鋪睡在隊伍的最前方。
-
臺媒宣稱蔡英文從金門返回途中與解放軍軍機「距離僅半個臺灣」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東堯】島內親綠媒體「三立新聞網」下午報導稱,蔡英文23日搭乘專機前往金門,返程回臺時,解放軍軍機跨越「臺海中線」以東繞飛,在空中盤旋至少173分鐘。截至發稿,兩岸方面尚未就報導真實性做出回應,但「三立新聞網」卻「形象」地稱:「(蔡英文)專機與共機距離僅半個臺灣!」
-
馬英九臺南慰問災民 臺媒:體貼入微勝於蔡英文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中國臺灣網9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南瑪都」颱風襲臺,臺灣屏東縣恆春鎮遭遇四十年來最重水災,昨天,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相繼到災區慰問災民。上午,蔡英文搶先到達災區。下午,馬英九趕到,見到災民便給予擁抱,臺媒評論,馬英九舉手投足體貼感人,較蔡英文細膩很多。
-
民進黨當局被質疑虛報口罩產能,蔡英文急稱「不可能」,臺媒替她算...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8日)對此回應稱,「暗槓」是不可能的。而臺媒日前算了一筆帳,卻發現臺灣有200多萬到500多萬隻口罩「不知所蹤」。據臺灣《聯合報》8日發布的視頻顯示,蔡英文今天受訪時被問到「暗槓」口罩一事,她聲稱,民進黨當局在各項施政,尤其是防疫的各項措施,都是儘可能透明。她還宣稱,民進黨當局能夠有這麼「高度透明化」的作為,也得到「很多國家」的肯定,所以「暗槓」是不可能的。
-
蔡英文過境美國背後安的什麼心?
圖片來源:臺媒 蔡英文此次出訪定調為「自由民主永續之旅」,將於7月11日至22日率團訪問加勒比海「友邦」海地,且上任後首次訪問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中國時報》7月1日披露稱,雖然臺當局爭取過境美國華盛頓,但美方有顧慮,事先就已告知不可能讓蔡英文過境華盛頓,臺「外交部」轉而爭取過境紐約,獲美方同意,回程則過境丹佛。蔡英文此行將安排與多名「友臺」的美國參眾議員見面,在紐約和丹佛的行程也會對外公開,並與美地方官員見面。報導還稱,丹佛對臺灣來講具有特別意義。
-
蔡英文發推祝賀拜登 對方「已讀不回」
蔡英文發推祝賀拜登,對方「已讀不回」……今天上午(11日),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有記者提問,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令一直緊抱川普大腿的蔡英文始料未及,現在正在極力做各種補救和修正措施,發言人怎麼看?對此,發言人朱鳳蓮表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歷來以一個中國原則處理臺灣對外交往問題,堅決反對臺灣地區和有關國家發展官方往來關係。
-
一番番大寫的尷尬 蔡英文"出訪友邦"演繹"英在囧途"
蔡英文去、回程兩番「過境」美國,都沒能實現與川普團隊會面的如意算盤,只是在休斯敦與共和黨參議員克魯茲見上一面,不過也被外界認為沒什麼價值。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講座教授陳一新指出,在《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無望的情況下,臺灣想與美國籤署自由貿易協議(FTA)恐怕也是「鏡花水月」。
-
美國會認證拜登當選 蔡英文急急發函祝賀
據臺媒報導 美國國會於美東時間1月7日認證總統選舉結果,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及副總統候選人哈裡斯當選美國新任總統及副總統,蔡英文今天急急發函祝賀拜登順利當選美國新任總統,以及哈裡斯當選美國新任副總統。美國選舉人團正式選出民主黨籍拜登為下任總統。
-
臺媒:蔡英文"綜藝內閣"笑點多 "部長"個個能演脫口秀
臺媒感嘆蔡英文「綜藝內閣」笑點頻出,現在可好,民眾多不認識的李永得,這下子出名了;已經有點知名度的馮世寬,就更紅了!(臺灣「中時」報系資料圖)中國臺灣網3月21日訊 臺灣綠營智庫最新民調顯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聲望再度下跌,僅剩37.6%。針對原因何在,臺灣《旺報》發文認為,這是蔡英文「自找的」。蔡當局在10個月的執政中開闢了「一例一休」、司法改革、年金改革、同婚爭議、兩岸緊繃等太多戰場,鬧得處處烽火,卻又不見施政成效。民眾對原先的期望轉為失望是民意下跌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