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美國有用?蔡英文收絕望信號,大陸還沒出手,先遭美國當頭一棒

2021-01-09 海納新聞

12月16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收到絕望信號,美國財政部當日公布最後一份匯率政策報告,臺灣今年因為符合貿易順差等標準而再度被列入「觀察名單」。

據臺媒12月18日報導,美國財政部今年初即示警「臺灣雖未正式納入觀察名單,但接近觸動關鍵門檻」。美國制定的匯率操縱標準中明確規定,符合以下三項條件將被列入「觀察名單」。一是貿易夥伴與美國貿易順差至少200億美元;二是經常帳戶順差金額高於其GDP的3%;三是貿易夥伴持續幹預其匯率,且年度內重複進行淨外匯購買金額超過GDP的2%。而臺灣去年順差金額達230億美元、經常帳戶順差佔GDP比例大約10.5%,已符合美國第一項和第二項標準。而美國最新報告說明也顯示,臺灣符合三項標準中的兩個,即經常帳戶順差與貿易順差。

據了解,美國在2017年下半年曾將臺灣移出匯率操縱「觀察名單」,此次臺灣地區再度被美國列入該名單。臺當局官員對此表示,會根據美國指控臺灣不符合準則的部分進行檢討。還有臺灣官員認為,美國將臺灣列入匯率操縱「觀察名單」是一種不公平的行為。除中國臺灣外,日本、韓國、義大利、愛爾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德國、泰國和印度均在「觀察名單」中。

美國除了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的認定外,美國財政部還設立了一個匯率操縱國。目前瑞士和越南兩國被美國財政部列為匯率操縱國。英國《金融時報》在報導中提及,如瑞士與越南無法與美國分別達成有關問題的雙邊協議,美國將在後續公布對兩國的「處罰措施」。

關於「匯率操縱國」的定義,是指一個國家通過貨幣或財政政策試圖操縱本國貨幣兌換外幣的匯率來謀求競爭優勢的行為。通常,大多數被認定為匯率操縱的手段是設法壓低本國貨幣匯率,以此壓低本國商品外銷價格,促進出口貿易。但有人認為,美國認定的「操縱匯率」是對他國的一種打壓手段,防止他國對美國的匯率優勢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蔡英文要絕望!這次不用大陸出手,美國重磅消息讓「臺獨」心涼了
    此前由於川普拒絕認輸,導致美國總統大選至今尚無定論,剛剛,美國國內傳出重磅消息,備受全球矚目的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據環球網12月15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晚,美國選舉人團投票結束,拜登最終獲得306張選舉人票,超過贏得大選所需270張選舉人票,正式鎖定勝局。
  • 臺媒批蔡英文看不清形勢:大陸已不是20年前光景 美國靠不住
    參考消息網6月14日報導 臺灣聯合新聞網6月13日刊登文章稱,巴拿馬宣布與中國大陸建交。去年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只是一碟小菜,還是帶著某種期待的示警,巴拿馬則是當頭棒喝,是絕望之後的徹底決裂。文章認為,這個考慮當然是因為蔡英文在上臺一年後,依然拒答北京去年要求的試卷,甚至還自己出了一份考卷,要北京跟她一起作答。文章稱,蔡英文這個動作於她可能只是一篇不痛不癢的宣示,於北京卻意味著蔡英文對大陸過去一年的期望根本性否定。
  • 蔡英文想不到,大陸還未出手,25日「臺獨」已收到噩耗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為了推動「臺獨」,不惜緊抱美國大腿,挾洋自重、「以武拒統」。除了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外,民進黨當局還計劃在島內「自造潛艇」,妄圖藉此對抗大陸。不過讓蔡英文意想不到的是,大陸還未出手,「臺獨」25日便收到了噩耗。
  • 蔡英文萬沒料到,美國突然重拳出手,臺媒已為臺灣叫慘
    但令蔡英文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其剛宣布開放進口美國豬肉,就突接一個噩耗,美國突然重拳出手,臺媒為此叫苦連天。 據海外網1月5日報導,臺灣《中國時報》5日發布多篇評論文章表示,蔡英文當局不顧民眾反對,毅然決定在2021年元旦開放美國「萊豬」進口,結果美方在「萊豬」開放生效日當天,就對臺灣輪胎課徵高額的反傾銷關稅
  • 大陸還沒動手,蔡英文就突收心涼消息,12月24日島內一場惡戰打響
    近段時間以來,世界很多地區局勢動蕩不安,其中臺海局勢也在蔡英文當局、部分美國政客的影響下,變得日益緊張起來。但就目前事實而言,臺灣終究離不開大陸,兩岸統一勢在必行。近日,大陸還沒動手,蔡英文當局就收到了一則心涼消息。
  • 蔡英文突接「心涼」信號,川普一舉動讓「臺獨」絕望
    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因為部分內容與臺灣有關所以備受臺媒關注,而近日,川普的一個舉動讓蔡英文突接「心涼」信號,也讓島內「臺獨」絕望。據臺媒此前報導,美國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的涉臺相關內容主要在1260條和9724條。
  • 島內有人說出實話,令蔡英文絕望
    除先後派遣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抵臺,還陸續批准多筆對臺軍售案,與此同時,美軍艦機頻繁來臺海周邊炫耀武力,向島內「臺獨」勢力傳遞錯誤信號。據臺媒報導,21下午,美國海軍兩架P-8海上巡邏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其中一架通過無線電廣播,別有用心的宣告所謂「國際空域自由飛航權」。
  • 蔡英文收到絕望消息,美政客重要決定讓「臺獨」心涼,求美國沒用
    據臺媒11月25日透露,原本預計將於12月訪問臺灣的美國環保署長安德魯·惠勒已經決定取消行程。據悉,惠勒預定12月5日當周「訪臺」3天,團員總數為10人。惠勒發言人修伊特說,惠勒應邀赴臺就「拯救我們的海洋」倡議與海洋垃圾、空氣品質、兒童健康等議題推展合作。
  • 美國國會確認拜登勝選,蔡英文又跳出來送祝賀了,還不忘感謝川普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臺灣「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7日晚宣稱,蔡英文代表臺灣「政府」與人民,誠摯祝賀拜登順利當選美國新任總統,以及賀錦麗當選美國新任副總統;蔡英文還期盼,未來美國政府在拜登總統的領導下,各項施政順利、國家發展昌盛,「臺美關係」能夠持續深化云云。當然,民進黨當局也沒忘記川普。
  • 蔡英文過境美國背後安的什麼心?
    不過,蔡英文此次只在海地停留不到24小時。曹立傑稱,海地陸續發生民眾抗議事件,雖然近日情況趨於和緩,但為了不增加海地負擔,訪問行程較為短暫。    在過境部分,蔡英文來回共在美國停留4個晚上,但具體地點沒有說明。曹立傑稱,這次過境細節仍在規劃協調中,原則就是「安全、尊嚴、便利、舒適」,待有具體結果之後再公布。
  • 警告蔡英文,湯紹成:進一步刺激大陸,後果是否承擔的起?
    文丨玲瓏審丨瑾涵這四年來,美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三方關係可謂是近40年來變化最大的時候,其中最明顯的就是,美國對中國大陸從接觸轉變成了對抗,對中國臺灣的政策從模糊變為清晰。在這樣的背景下,近日臺灣外事部門甚至宣稱要將臺灣駐美國的「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更名為「臺灣代表處」。
  • 用飛彈震懾大陸?川普將下臺,蔡英文用最愚蠢的方法為自己打氣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的即將下臺,美國國內也將產生一定的政治空檔期。而蔡英文當局仿佛是在為失去後援的自己打氣,決定在1月7日至19日期間,在臺海地區實施多輪飛彈火炮試射。雖然美國國內的政治動蕩,使得其已無暇顧及當前的臺海形勢。但老奸巨猾的川普當局,早已在去年就對美國未來對臺政策進行了長遠布局。其中最為重要的內容,就是對臺進攻性武器的軍售與《臺灣保證法》等法案的頒布。即使新任總統拜登想要讓緩和中美臺海的局勢,也在川普制定好的框架內難有作為。
  • 被視作臺海最可怕"潛在引爆點" 蔡英文難過美國關
    ,作家銀正雄認為,始作俑者正是蔡英文給自己貼上「急獨」標籤,並且無視美方自2011年以來不斷發出的警告。(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9日訊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訪美行程一波三折,依舊過不了「美國關」的困境。對此,臺灣作家銀正雄今日投書《中國時報》,文章指出,其始作俑者正是蔡英文自己,給自身貼上「急獨」標籤,甚且無視自2011年9月15日以來,美方通過各種管道不斷發出的警告。
  • 「萊豬」來了 蔡英文的「美國爸爸」滿意了嗎?
    還有人表示,要「邀請」川普訪臺,因為他是「最挺臺灣的美國總統」,任內售臺武器11次,還批評拜登對華可能緩和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獨派」組織者還聲稱美國大選「遭受史上最嚴重的外部勢力幹預」,這與美國司法部的調查結論截然相反,而且,「獨派」組織的這場遊行不正是企圖幹預美國大選嗎?
  • 唯恐天下不亂的美國
    在挑事北面的同時,美國加緊對臺海的全面介入,美國通過了針對中國大陸的69億美元的「太平洋威懾專項撥款」。川普圖片不僅如此,美國國會還批准了另一筆60億美元的撥款,美方明確該項撥款是為了幫助臺灣來應對大陸方面的「重大威脅」,強化並鞏固美國與臺灣等亞太地區的「盟友關係」。
  • 蔡英文訪「邦交國」尷尬不斷 有求必應被批到處撒錢
    這是蔡英文上任7個多月以來第二度出訪,重頭戲表面看是出席尼加拉瓜總統就職典禮,實際還是想趁著「過境」美國之機,與上臺前的川普在紐約碰面,這也是蔡當局去年底宣布出訪時沒說具體過境地點,也不願承認只能在美國定的波士頓、舊金山這兩處地點過境的主要原因。
  • 蔡英文讓臺灣一敗塗地!非常時期,美傳出重要風聲,「臺獨」絕望
    自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當局就走上了一條「投美抗中」的「臺獨」之路。他們以為,隨著美國把中國列為最大的競爭對手,中美將走上一條對抗之路,而中美對抗正是「臺獨」的機遇。隨著美國「印太戰略」雛形初現,臺灣在美國圍堵中國的第一島鏈的重要性再次顯現出來。
  • 手握令大陸膽寒的殺手鐧?蔡英文:立馬開工
    文丨錦肇 審丨瑾函長期以來,臺灣武器裝備主要依賴外部購買,其自制能力不足,一是因為臺灣的技術實力達不到某些高端武器的生產需求;二是因為美國不允許臺灣有太多的自製武器。這次在「自製潛艇」上,美國終於點頭,且答應提供技術支持,蔡英文當局欣喜若狂,立馬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