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 網絡名人忠縣見證柑橘產業發展

2021-01-09 華龍網
石寶寨寨樓依山而建,飛簷展翼,極為壯觀,讓人嘆為觀止。 記者 李裕錕 攝

相關視頻:

【隨手拍】網絡大V登石寶寨 為古代建築技藝點讚

【隨手拍】網絡大V談忠縣柑橘產業發展

【隨手拍】網絡大V一行走進柑橘種植基地 俯瞰果園

    華龍網10月22日21時10分訊(記者 黃宇)從一粒種子到一杯橙汁,要經過哪些環節,花費多少時間?今(22)日,由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主辦,重慶市委宣傳部、重慶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承辦的「網絡名人探訪長江經濟帶——重慶行」活動走進生態之城忠縣,參觀採訪了江上明珠石寶寨、橙汁完整生產線,見證了從果實到橙汁的過程。在傳統產業紛紛觸「電」的趨勢下,忠縣柑橘產業也加入了網際網路的大潮。

網絡大V一行走進忠縣萬畝橘海,並參觀採訪了橙汁的生產線。 記者 李裕錕 攝

    登江上明珠石寶寨 為古代建築技藝點讚

    今日上午,網絡大V一行沿著一條迂迴曲折、木石相銜的轉梯,依山而上,登上被譽為「江上明珠」的石寶寨,感受「巴渝新十二景」的歷史文化氣息,為古代建築技藝點讚。

    據工作人員介紹,石寶寨建於明萬曆年間,距今四百多年,寨樓依山而建,飛簷展翼,極為壯觀。閣樓共12層,通高56米。寨頂有古剎天子殿,臨巖築牆、殿宇巍峨、蔚為奇觀,還有文物陳列室、鴨子洞和流米洞等。被列為「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

    登寨前,網絡大V們看到,整個寨子被一個圓形的圍牆包圍在江水中,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型盆景。工作人員介紹,石寶寨由寨門、寨身塔樓和寨頂古剎三部分組成。山腳寨門為一磚石結構建築,山門上方題有「小蓬萊」三字。每登一層樓,一行人便停留駐足,親身觸摸塔樓建築,感受數百年歷史積澱和文化深髓。

    「讓人讚嘆的是,這些塔樓結構將樓柱連為一體,整個塔樓無一鐵釘,還能有12層的高度。」網絡大V、獨立經濟學者杜建國說,除了觀看美景之外,至今被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的建築本身也值得人們去敬仰,為古代精湛的建築技藝點讚。

一行人從萬畝橘海山頂往下俯瞰整個果園。 記者 李裕錕 攝

    從種子變為橙汁 見證忠縣柑橘產業發展

    從石寶寨離開後,網絡大V們乘車來到柑橘種植基地,走進果園,聽工作人員介紹柑橘種植經驗。

    據介紹,忠縣通過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集約化經營,在租賃承包、大戶種植、合作社入股、土地託管等推進模式的基礎上,構建「大園區+小業主」的發展模式。現已發展柑橘種植農業公司、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280個,集約經營柑橘基地果園26萬畝,集約經營率達75%以上。

網絡大V一行參觀採訪當地的柑橘加工企業,了解鮮榨柑橘汁的流程。 記者 李裕錕 攝

    在從果實變為橙汁的過程中,忠縣是怎麼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忠縣利用網絡、電子商務信息、交易和技術等,支持加工企業開闢網上購物、網上支付,暢通營銷渠道。

    網絡大V一行參觀採訪的知名柑橘加工企業派森百公司,現已建有天貓旗艦店、京東旗艦店、派森百官方網站、淘寶、微信等6個電商交易平臺,去年銷售額達500萬元,成功搭上了網際網路的快車。

相關焦點

  • 一杯橙汁的歷程——「天使之橙」7年之路
    原標題:一杯橙汁的歷程——「天使之橙」7年之路  近日我們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媒體在完全不了解「天使之橙」的運營模式,且也未與我們溝通交流的情況下,對「天使之橙」產品進行了不實報導,甚至還加入了「5個橙子」過時性新聞作為內容。這次跟風詆毀,嚴重扭曲事實的報導,對我司形象和經濟效益造成重大損失,我們必須在此發聲,相信明者自有正確的判斷。
  • 五六種添加劑製成一杯「橙汁味」汽水
    用添加劑製成一杯「橙汁味」汽水。晨報訊半杯水滴上五六種不同的添加劑,再來點橙子味香精、一杯帶有氣泡的橙汁味汽水就製成了,無論是顏色、氣泡甚至口感都完全複製超市和街頭常見的汽水……7月11日上午,安徽大學食品安全專業的學生組成12人的暑期實踐隊走進居民小區,現場用添加劑調配果汁。該校另一隊大學生實踐隊伍還走進合肥多所小學通過遊戲進行性教育宣傳,學生和家長接受度高。
  • 一紮橙汁132元顧客喊貴 酒店稱一紮六杯已標價(圖)
    只標註了每杯橙汁的價格,並沒有標註一杯是多少毫升,一紮多少錢。水母網5月20日訊(YMG記者 紀殿國 攝影報導) 一紮橙汁132元,貴不貴?消費者:吃飯遭遇「天價橙汁」張先生反映,他17日晚和朋友在煙臺華美達酒店吃了一頓飯,飯前點了一紮橙汁。「點的時候服務員根本沒說價錢,我們覺得那麼一杯橙汁能要多少錢,也沒問。」張先生稱,結帳時發現一紮橙汁是132元。張先生當時也提出疑問,於是找到餐廳主管理論,對方稱橙汁是鮮榨的,一紮能倒出來6杯,每杯22元錢。
  • 重慶市忠縣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你知道哪些?
    忠縣位於重慶市中部、三峽庫區腹心地帶,距離主城210公裡。至2018年末,忠縣下轄忠州、白公、新生、烏楊、拔山、石寶、白石、善廣、石子等29個鄉鎮街道,幅員面積2187平方公裡,人口102萬。以漢族為主,有土家族、回族、苗族等少數民族。忠縣為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國家級示範縣、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獲得過「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旅遊目的地」、「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見義勇為城市」等榮譽稱號。
  • 博士轉行賣橙汁,月入7000萬,佔據95%的市場
    他用網際網路思維做橙汁,去掉鮮果流通的所有中間環節,直接連接鮮橙產區與用戶,開創了「工廠前置」加「自建物聯網」的全新運營模式,把天使之橙打造成整合智能橙汁製售全產業鏈的平臺型企業。到2017年12月,天使之橙的4000多臺機器,已拓展至176個城市、轄區。銷售量平均每月 400 萬杯,全年賣出近6000萬杯,每月營業額近7000萬元,銷售規模環比增長200%,市場佔有率達到95%。
  • 一杯熱橙汁的快樂:孫雯帶領上海女足艱難起航
    訓練場上,上海女足的姑娘們,能喝上一杯熱水衝的橙汁,已經心滿意足。  自孫雯全面接手上海女足之後:她要寫教案、場上給隊員做示範,到安排「病號」就醫和科研人員商量授課內容……腳穿足球鞋、頭頂鴨舌帽,轉型後的孫雯忙得不亦樂乎。昨天訓練開始19分鐘後,馬良行「姍姍來遲」,坐在場邊,不發一言,時而拿出小本子,記上兩筆。用他的話說,「給孫雯足夠的空間,就是我們對她最大的支持。」
  • 看小夥擺攤賣鮮榨橙汁,高濃度一杯只要5元錢,顧客都怕老闆虧本
    看小夥擺攤賣鮮榨橙汁,高濃度一杯只要5元錢,顧客都怕老闆虧本要想讓我們的身體攝入足夠的營養,單純的一日三餐是遠遠不夠的,在一日三餐之外,我們還需要多吃水果,來補給我們身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以說是水果,蔬菜,肉樣樣都是不能少的,這樣才能營養均衡,身體棒棒;另外,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 研究發現:每天1杯橙汁 痛風危險增加41%!
    研究發現:每天喝1杯橙汁,痛風危險增加41%。南京市第一醫院風溼免疫科的一名患者,才30歲出頭就開始出現腳疼症狀,經檢查發現,他體內尿酸高出正常值100多,被確診為痛風。患者說:「一開始沒意識到是痛風,以為是扭傷。其實我啤酒喝得也不多,主要是上學的時候飲料不太限量。」這名患者納悶,自己並不是啤酒、海鮮愛好者,為什麼還會發生痛風?
  • 伏特加+橙汁?No!調酒師們在家這樣喝酒~
    伏特加+橙汁?No!調酒師們在家這樣喝酒~》作者:塔叩斯,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常常看到老司機們優雅地端著酒杯,輕輕搖晃這杯裡琥珀色的液體,喝一口,回味悠長。小白們對這種「紙醉金迷」的場景非常上頭,幻想著自己入手一瓶威士忌,隨口那麼一喝,也能有個「大人模樣」。
  • 豐大:讓農業產業的「科技晶片」種子為農民謀福利
    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7月30日在安徽合肥表示,種子是農業產業的「科技晶片」;我國種業發展了很大成績,但也面臨很大的考驗。主要是:效益增長進入平臺期、規模化發展進入徘徊期。社會資本進入種業步入了緩慢期,對外擴大開放進入考驗期。
  • 播撒交流的種子 讓電影溝通心靈
    原標題:播撒交流的種子 讓電影溝通心靈   昨晚,來自海內外的電影界代表、金爵獎國際評委會成員、入圍片和展映片劇組成員與各界嘉賓和上海觀眾一起,共同見證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
  • 規模五年翻一番 網絡安全產業謀更高發展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陶鳳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劉迪雅)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網絡安全日益成為剛性需求。11月30日,「新基建 新網安 新產業」2020年中國網絡安全產業高峰論壇開幕。北京商報記者從現場獲悉,2020年網絡安全產業投融資活動較2019年增長20%以上,其中超50%投融資活動聚焦於面向雲計算、大數據、工業網際網路和車聯網等網絡安全方向。據測算,2020年我國網絡安全產業規模預估將超過1700億元,較2015年翻了一番。據統計,我國網絡安全相關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
  • 德國如何建立自己的種子庫
    「德國種子產業已經歷了100多年的發展歷史,現在已經發展成種子收集、研發和出口為一體的種子大國。」德國柏林自由大學農業經濟學者塞爾法爾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國不僅掌握著全球數十萬種生物種子,還向全球出售玉米、甜菜、飼草、穀物、馬鈴薯、草坪、花卉等種子。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柑橘飄香的後山村
    為柑橘樹剪枝由於臨近宜昌市秭歸縣,氣候、土壤等條件相近,村裡幹部就瞄準了柑橘產業,多次前往秭歸學習柑橘種植技術。四組村民王聖合說,很多村民一回家就開始著手種植柑橘,王聖合也流轉了50畝土地種上了椪柑,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由於缺乏管護經驗,一年下來,他家的果樹都沒有掛果,望著光禿禿的果樹,他欲哭無淚。
  • 全國僅兩座白居易祠廟 忠縣白公祠「白公」竟不是主角
    8月20日—21日,記者來到忠縣,找尋白居易的蹤跡。  現狀  多種文化形態雜糅,白公祠僅有白居易銅像  「要開學了,專門帶孩子來看看白公祠,但逛了一圈,怎麼連白居易的一首詩都沒找到?」8月20日,帶著兒子到白公祠紀念的遊客楊昌樹有些納悶。臨走前,他與家人在一尊白居易銅像前照了張合影,失望而歸。
  • 一粒皂角米的致富路:從貴州山區到廣東餐桌
    與此同時,廣東食客坐到老字號廣州酒家的餐桌前,發現菜單上新了一系列「皂角米」的菜式。不要小看這一粒皂角米,它可是東西部扶貧協作中的「利器」,幫助織金當地的村民鼓起了腰包,也改變了織金的產業結構。皂角已成織金當地主要產業。攝影 張瑞霖它是如何走出大山,跨越千裡,從貴州畢節來到廣東餐桌?
  • 產業扶貧精準施策 村民增收「細水長流」——渝北區產業扶貧工作...
    一處處水果產業基地,促進了貧困戶增收;一個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了貧困戶致富……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渝北區因地制宜推進「雙十萬工程」建設,通過一戶一策為貧困戶量身定製產業發展計劃,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走出了一條符合渝北實際的、有特色的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老百姓的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紅火。
  • 中國種 河南芯 小麥種子看河南
    糧安天下,種子為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部署了今年要抓好的8項重點任務,其中之一就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種子是農業的「晶片」。我省是農業大省,也是種業大省。截至目前,我省在農作物資源創新和新品種培育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小麥、花生和水稻等作物品種培育全部為國內自控,但部分蔬菜作物一旦進口渠道受制,很可能陷入無種源可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