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疫情防控是場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大仗、硬仗,作為紀檢監察幹部,關鍵時刻就要豁得出去、衝得上去,這既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紀律。」這段鏗鏘有力的話語,就是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李順發表的參戰宣言。他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正月初二,這位年輕的紀檢監察幹部就已經投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任務分工時,主動提出參與前期最繁忙最瑣碎的綜合協調工作。在各類方案制定完備、各戰線人員協調到位、各項工作按部就班開展時,他又主動請纓到一線開展監督檢查。作為負責劃分檢查區域的綜合協調組副組長,他還「以權謀私」,把風險係數較高的全市密切接觸者集中隔離點的督查任務分給了自己。
「說實話,雖然我們做了必要的防護,但到隔離點檢查,內心還是有很大顧慮的,當看到李順毫不猶豫衝鋒在前、嚴查細問的身影時,我的顧慮也打消了。」同行的同事一提起在隔離點檢查時的經歷,不由自主地對李順豎起了大拇指。
在同事們眼中,這位不苟言笑的年輕人不僅在疫情防控一線檢查時是個「拼命三郎」,作為綜合協調組副組長的他,身在服務保障的後方也是拼勁十足。每天早上7:30就到崗,提前一小時安排當天檢查計劃;晚上10:30以後才能回家,因為要把各條戰線每日發現的問題隱患匯總梳理出來,以便更好指導第二天的工作。自正月初二到崗後的10餘天時間裡,白天風風火火抓監督、晚上安安靜靜匯情況,他用自己夜以繼日的默默付出,為守護這座城市的安全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忙碌的身影背後,藏不住李順對家庭深深的愧疚。處於哺乳期的妻子在他的鼓勵下也參加了「膠州先鋒」疫情防控突擊隊,每天要到大沽河卡口執勤,家裡僅8個月大的女兒只能託付給年邁的嶽父,同樣需要嶽父照顧的,還有他身患重病的嶽母。
「爸,孩子鬧沒鬧?媽中午吃藥了嗎?晚上我應該很晚才能回去,不用等我吃飯了,孩子和媽就辛苦您照顧了。」在外跑了一天剛趕回辦公室的李順,趕緊給嶽父打了個電話。
除了對嶽父的愧疚,最對不住的是他們可愛的女兒,以前定時餵奶的女兒,現在白天只能以米粉充飢。「每天女兒還沒醒,我就已經出發了,晚上到家時,女兒早已熟睡」,一想到10多天都沒有逗逗女兒,沒有當面聽見女兒的笑聲,這個在疫情面前眉頭都沒有皺一下的漢子眼角也溼潤了。
「我也是疫情防控突擊隊員,對他的工作很理解,只有國家這個『大家』安全了,我們每個『小家』才能安生。就是感覺對不住女兒,全家人就最黏她爸爸,到今天10多天沒見過他爸爸的面了,女兒雖然還不會說話,但一到客廳玩耍,就會指著牆上結婚照裡的爸爸咿咿呀呀叫個不停。」也許李順妻子的話語,更能讓我們感受到這位年輕紀檢監察幹部的堅守和付出。
歲月靜好只因有人在負重前行。在抗擊疫情的大軍裡,有一支特殊的隊伍,他們舍小家顧大家,既參戰又督戰,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紀檢監察幹部的忠誠和擔當。
本文由膠州市紀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