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一天早上你醒來,發現起晚了,著急忙慌的開車上班,卻趕上了堵車,好不容易到了公司已經遲到了正巧被領導發現一通數落,中午的外賣被同事拿錯,下午開會的時候自己的方案被駁回,好不容易下班,回家又跟女朋友吵架,你會怎麼辦?
我想大部分人都會抱怨:「今天真倒黴,都怨水逆」,把所有的問題都推給水逆,自己沒有任何的過錯。
還有一部分人,會思考下次怎樣避免這樣的事發生,比如把早上的鬧鐘再調的早一點;今天會上被駁回的方案,是不是可以再改進一下。
這兩種處理方法,也正是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的區別。
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是不變的,因此他會急於明自己,除此之外在性格上,固定性思維的人會愛生氣、易挫敗、講排場。
比如我們在職場上會遇到脾氣特別大的領導,如果員工和自己的意見不一致,他就會大發雷霆。
這是因為,他會把員工的的這種行為,認作是一種冒犯,在他的認知裡,自己是領導,我的水平就是比你高的,你不如我你還來挑戰我,這就是在挑戰我的權威。
在這背後就在於他們相信自己的才能不變,也不相信下屬的才能會隨著歷練有所增強,所以他不容許有人跟自己持反對意見,如果有,他就更急於證明自己的水平,就會發脾氣。
成長性思維恰恰相反,他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的,一般具備成長思維的人都很積極,他們不怕犯錯、被嘲笑,並且具有很強的反脆弱性。
麥可·喬丹是一位非常偉大的球員,大家都認為他的偉大成就一定離不開他的天賦,可事實上喬丹在高中的時候,因為身體素質,被高中球隊排除在外,最終還是因為自己拼命訓練,才得以入選。
喬丹的運動生涯,在所有運動員中都算是非常長的了,甚至他曾有一段時間想要去打棒球,要知道,一位帶著光環的籃球巨星,要去涉足自己不擅長的領域,稍有閃失就會讓自己很丟臉。
可對於喬丹來講,這是他的愛好和人生,想要去嘗試沒有什麼可丟人的,儘管面臨的是一片噓聲、被唱衰、讓人失望,他都不在乎,因為他一直在努力學習,讓自己成長。
在喬丹的人生中,我想最艱難的時刻就是他從棒球場回到籃球場的第二次復出了,剛回到自己所在的公牛隊,就連輸了好幾場的比賽,外界對他的評價更是一路跌到了谷底。
而喬丹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也沒有急於解釋什麼,而是訓練的更加密集了,那時喬丹的身體素質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下滑,既然年紀大不能靠身體打球,那就靠技藝。在這之後我們看到,喬丹沒讓球迷們失望,再次的打出了巔峰。
喬丹就是具備很強的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在意的從來不是外界對他的評價,而是我能在這些事情中學到什麼,我怎樣能解決問題,也因此鑄就了一個籃球場上的傳奇。
很多人都說:「作為中年人,培養成長性思維已經晚了」,在這裡請注意,如果你冒出了這種念頭,就說明你已經被固定性思維禁錮。
我們的大腦和肌肉一樣,可塑性是很強的,在卡羅爾·德韋克博士的《終身成長》裡,提到了怎樣培養成長性思維,那就是「換個說法,換個思維」,也就是九個改變:
1. 關於理解
把「我就是不懂」換成「我是不是忽略了什麼」。
2.關於放棄
把「我放棄了」換成「我可以試試其他方法」。
3.關於錯誤
把「我犯錯誤了」換成「犯錯能讓我變得更好」。
4.關於困難
把「這太難了」換成「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完成」。
5.關於足夠
把「已經很好了」換成「這真的是我的最好成績嗎?」
6.關於聰明
把「我不可能像她一樣聰明」換成「她是怎麼做的,我也要試試看」。
7.關於完美
把「我不能做得更好了」換成「我還能做得更好,我要繼續試試」。
8.關於否定
把「我不會閱讀」換成「我要訓練我的閱讀能力」。
9.關於能力
把「我不擅長這個」換成「我正在提高 」。
常用正面的、積極的語言會對我們的思維習慣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也就是播種行為,收穫習慣。
在美國這9句話會被張貼在校園裡,意在時刻提醒老師和同學們,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把要說的話換個說法,為自己已經冒出的想法換個其他可能,這其實就在悄悄地培養成長型思維。
也希望各位職場朋友們,能在生活裡能把這9點實實在在的用起來,學習從來都不晚,如果你渴求成長,渴求改變現狀,不妨從這9點開始,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會發生驚人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