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比銀河系中某些恆星大,那麼為什麼木星沒有演化成恆星呢?

2021-01-10 科技領航人

銀河系中已知最小的主序列恆星是一個真正的小精靈。它被稱為EBLM J0555-57Ab,這是距離我們600光年的紅矮星。它的平均半徑約為59,000公裡,僅比土星大一點。這使其成為已知的最微小的恆星,在其核心中支持氫聚變,這一過程使恆星一直燃燒直到燃料耗盡。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有兩個比這顆小恆星還要大的天體。很明顯,一個是太陽,另一個是木星,木星像一大勺冰淇淋,平均半徑為69,911公裡。

那麼為什麼木星是行星而不是恆星?

簡短的答案很簡單:木星的質量不足以將氫融合成氦。EBLM J0555-57Ab大約是木星質量的85倍,接近恆星的質量——如果它再低一點,它也不能融合氫。但是,如果我們的太陽系不同,木星會點燃成一顆恆星嗎?

木星和太陽比你所知道的更相似

這個氣體巨人可能不是一顆恆星,但木星仍然是一個大交易。它的質量是所有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只是,作為一個氣體巨人,它具有非常低的密度:每立方釐米約1.33克;地球的密度為每立方釐米5.51克,略高於木星的四倍。

但是有趣的是注意到木星和太陽之間的相似之處。太陽的密度為1.41克/立方釐米。這兩個天體在成分上非常相似。按質量計算,太陽約含71%的氫和27%的氦,其餘則由痕量其他元素組成。木星的質量約為氫的73%和氦的24%。

圖註:木星和它的衛星Io的照片。(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 CI實驗室)

出於這個原因,木星有時被稱為一顆失敗的恆星。但是,木星作為太陽系成員,基本上不可能成為一顆恆星。

您會看到,恆星和行星是通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機制誕生的。當星際分子雲中的密集結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坍塌時,便會誕生恆星! 恆星會在稱為「雲崩潰」的過程中進行旋轉,當它旋轉時,它會將更多的材料從周圍的雲中繞進恆星吸積盤中。

隨著質量以及引力的增長,嬰兒恆星的核心變得越來越緊,這使其變得越來越熱。最終,它變得如此受熱壓縮,核心點燃,熱核聚變開始。

根據我們對恆星形成的理解,一旦恆星完成吸積物質,就會留下大量的吸積盤。這就是行星的組成。

天文學家認為,對於像木星這樣的氣體巨星來說,這個過程(稱為卵石吸積)始於盤中的一小塊冰冷的巖石和灰塵。當它們繞著嬰兒恆星運行時,這些材料碎片開始碰撞,並與靜電粘附在一起。最終,這些不斷增長的團塊達到了足夠大的大小——大約有10個地球質量——它們可以在引、力作用下從周圍的圓盤吸引越來越多的氣體。

那時起,木星逐漸發展到現在的質量——大約是地球質量的318倍,是太陽質量的0.001倍。一旦將所有可用的材料都糊化了(與氫聚變所需的質量相去甚遠),它便停止了生長。

因此,木星從來沒有接近成長到足以成為一顆恆星的質量。木星的成分與太陽相似,不是因為它是一顆「失敗的恆星」,而是因為它是從與太陽相同的分子氣體雲中誕生的。

真正的失敗之星

有另一類物體可以被認為是「失敗的星星」,這些是棕矮星,它們填補了氣體巨星和恆星之間的空白。

這些天體的起始質量約為木星的13倍,其質量足以支撐核聚變——不是正常氫,而是氘。這也被稱為「重」氫;它是原子核中帶有質子和中子的氫的同位素,而不是單個質子。其熔融溫度和壓力低於氫氣的熔融溫度和壓力。

因為氘發生在較低的質量,溫度和壓力下,所以氘聚變是恆星繼續進行氫聚變的過程中氫聚變的中間步驟。但是有些天體從來沒有達到那種質量,這些天體被稱為棕矮星。

在1995年證實它們存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尚不知道褐矮星是失敗的恆星還是狂野的行星。但是幾項研究表明,它們像雲一樣坍塌,而不是核心堆積而形成恆星。而且一些褐矮星甚至低於氘燃燒的質量,與行星沒有區別。

木星恰好處於雲塌陷的下限;估計雲塌陷物體的最小質量約為一個木星質量。因此,如果木星是由雲層塌陷形成的,則可以認為它是一顆失敗的恆星。

但是來自美國宇航局朱諾探測器的數據表明,至少木星有一個堅固的核心-這與核心吸積形成方法更加一致。模型表明,通過核吸積形成的行星質量上限小於木星質量的10倍——僅比氘核融合少幾個木星質量。

因此,木星並不是一顆失敗的恆星。我之所以研究木星的形成原因,是因為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宇宙是如何工作的。此外,木星也是地球護身符, 沒有它,我們人類甚至可能無法生存。

相關焦點

  • 木星的體積比最小的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不能成為恆星呢
    銀河系中處於主序階段最小的恆星是EBLM J0555-57Ab,它是一顆距離我們有600光年遠的紅矮星。雖然它是主序恆星,但它的體積卻非常小,平均半徑只有5.9萬公裡,只比土星要大一點。太陽系中有兩顆天體比它還大,一顆是太陽,另一顆也是充滿氫氣的木星。
  • 木星明明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什麼它沒能成為恆星?
    提到太陽系中的龐然大物,除了主星太陽之外,木星一定榜上有名。人類通過對木星的研究,為木星起了很多個名字:「地球衛士」、「太陽系殺手」等等,此外,也有一些人對木星感到不解,因為明明木星要比一些恆星還要大,為何木星卻並沒有變成恆星呢?銀河系已知最小恆星在距離我們600光年之外的地方,存在著一顆銀河系中最小的恆星——EBLM J0555-57Ab。
  • 銀河系中雖有2000億顆恆星,可90%的恆星都沒太陽的質量大
    太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曾經一段時間我們以為它是宇宙的中心,實際上它只是一顆恆星。太陽只是銀河系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恆星,如果說不普通,因為它是銀河系內已知唯一孕育了生命的恆星系統。銀河系真的很大,直徑大約為10~20萬光年。
  • 從體積上面來說,木星要比些恆星還大,為什麼它沒有成為恆星?
    從體積上面來說,木星要比些恆星還大,為什麼它沒有成為恆星?,還是有些差距的,只達到了太陽質量的1%,但是不要小看這1%,事實上,太陽系的所有的天體,加起來的質量也沒有木星大。
  • 最大的行星比恆星還大,但是依然擺脫不了恆星的引力,為什麼?
    太陽系只是銀河系億萬恆星系統中非常普通的一個小星系,而銀河系也僅僅是宇宙的冰山一角。然而即使如此,我們人類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就已經發射了旅行者1號,目的就是衝出太陽系,探索太陽系外的宇宙環境。然而經過了四十年的飛行,旅行者1號目前所在的位置還沒有穿過真正的太陽系邊界。而且根據旅行者1號的設計壽命,它也即將迎來退役的時刻。在太陽系中,原本共有九大行星。
  • 銀河系最大的恆星有多大?
    在偌大的太陽系中,太陽的質量佔到了99.8%, 其體積是木星的1000倍,而木星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可想而知太陽的體積有多大,甚至可以容納130萬個地球那麼大。如此看來,地球在太陽的面前就真的如同螻蟻一般大小了 。
  • 行星能夠比恆星大嗎?在浩瀚的宇宙空間中,任何事都有可能存在
    要知道,在宇宙中質量為王,質量越大的天體,它的引力也就越強,就能夠吸引更多的天體圍繞它運動。太陽的質量佔到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是當之無愧的太陽系老大。八大行星中最大的是木星,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千分之一,在巨大的質量差距下,行星想要脫離恆星的引力束縛是很難做到的,只能無奈圍繞它做周期性的公轉運動。恆星和行星在質量上有著巨大的差距,那麼行星能夠從恆星大嗎?
  • 恆星的演化過程是怎樣的?
    上述圖片裡解釋了什麼是「光譜光度圖」,這是一個天文學家繪製恆星特徵的圖表。在光譜光度圖中,總亮度(稱為「光度」或「絕對星等」)相對於恆星的表面溫度繪製。當恆星經歷其生命周期時,不同時期對應光譜光度圖的不同位置。上面的頁面裡顯示了一般恆星和「失敗的恆星」在光譜光度圖中的生命周期軌跡,如木星。恆星之初是一團冰冷的氣體,對應於光譜光度圖的右側(冷側)。
  • 太陽系「失敗的恆星」木星,如果被點燃,會變成第二個太陽嗎?
    木星大氣層中氫和氦的佔比達到了99%,在地質內部,氫和氦也佔到了96%。如此多的氫和氦,讓人不禁聯想到太陽。 但是,即使成分與太陽之類的恆星十分相似,木星並不能像它們那樣發光發熱,所以它也被人們稱為「一顆失敗的恆星」。
  • 為何說在恆星空島中木星是最為恐怖的?
    2020-12-21 16:56:05 來源: UFO宇宙奧秘 舉報   在恆星空島中
  • 銀河系恆星數千億顆,為什麼發現的行星只有幾千顆,哪種更多?
    恆星的形成機制。恆星的形成,都是由一坨光年級星雲漸漸收縮而成的,作為恆星系統的主恆星形成後,可以吸附掉全部星雲質量的絕大部分,比如太陽就吸附了太陽系質量的99.86%。但掃地也掃不那麼乾淨,總有一點點渣滓、小星子留在恆星吸積盤,然後經過碰撞凝聚,就會形成行星。太陽系被太陽吃剩下的0.14%殘羹剩飯,就形成了地球、木星等八大行星。
  • 太陽與其他的恆星有什麼不同,為啥被叫做太陽系?
    這0.14%都是圍繞著太陽運行,其中,木星是這烏央烏央群體的老大,佔有了0.14%中0.1%的份額,也就是除太陽和自身外,木星是所有天體質量加起來的2.5倍。我們地球在整個系統質量中只佔有0.0003%。3、幾乎所有的恆星都是一個小系統。但恆星系統與真正的星系完全不是一碼事,因此絕對不要混淆。
  • 宇宙最小恆星有多大?專家:還沒木星大,質量是太陽0.081倍!
    ,數不可數的,而我們的太陽系中的各個行星就是宇宙中一小部分而已,宇宙中各個天體他們的體積都不一樣,有大有小,而我們的銀河系也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們知道宇宙中最小的恆星有多大嗎?雖然說宇宙中的天體數都數不過來,但是宇宙中的各個天體都有自身的體積和作用,天文學家對宇宙中恆星的數量一直有著不同的估算,最著名的一個說法是美國天文學家他計算的宇宙中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有1000億個恆星,我們都知道,離我們地球最大的恆星也就是太陽了,但是和盾牌座UY相比,我們太陽的確是微不足道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個宇宙中最小的恆星!
  • 為什麼說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還會出現嗎?
    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宇宙那麼大,即便是外星文明出現的概率再低,人類也不應該是唯一的智慧文明。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曾經就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它們在哪?為什麼他們沒有找人類,人類又為什麼沒觀測到它們?這後來也被稱為:費米悖論。
  • 在銀河系當中,有沒有不圍繞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
    天文學估計,在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有十億顆的流浪行星,它們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甚至在我們銀河系之外,也會存在很多不屬於任何星系的行星。 觀測數據表明,這顆行星的質量大約是木星的4~7倍,表面溫度430℃,年齡大約只有1000萬年,科學家分析這顆行星的自行運動,發現它不屬於任何恆星系統,而是一顆流浪行星。
  •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離群的行星比恆星更多
    一項研究顯示,與我們所在銀河系的恆星相比,有更多的不受約束自由飄蕩的行星存在,它們與任何恆星都沒有聯繫。美國宇航局即將推出的南希-格雷斯-羅曼太空望遠鏡計劃預計將發現大量的此類行星。流氓行星的藝術概念圖。研究者認為在我們所在的銀河系中,這樣遊蕩的行星比恆星還要多。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大約有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
  • 銀河系最大的恆星,體積相當於太陽的18億倍
    2021-01-03 19:18:24 來源: 宇宙解碼 舉報   在諾大的太陽系中
  • 最大恆星堪比百億太陽,最小恆星卻比木星還小,質量竟超2萬地球
    但在夜晚仰望星空,我們目視所能看到的星體大都是恆星,它們大都比太陽更大,已知質量最大的恆星是R136a1,質量在太陽的265~320倍之間,體積最大的恆星史蒂文森2-18(比盾牌座uy更大),能裝下100億個太陽。
  • 為什麼說木星「恐怖」?
    而在這個小小的太陽系中,我們地球又僅僅是其中數個星球之一,在我們身旁,有許許多多星球和我們一同圍繞著太陽。今天我們就來仔細說說木星,這個在太陽系中龐大的存在,它到底有什麼獨到之處呢?為什麼說這是一顆恐怖的行星呢?木星是八大行星中四顆巨行星之一,巨行星和類地行星最顯著的區別就是它們沒有類似於地球地面那樣的存在,我們無法腳踏實地的去探索這些星球,木星是距離我們地球最近的巨行星。
  • 比太陽還大的恆星你知道多少?
    讓我們乘坐超級飛船,去宇宙中尋找最大的恆星。我們經過的第一顆恆星就是我們自己的太陽,到目前為止他還不是最大的,但他還是很大了,你能夠在裡面的塞進一百萬顆地球。這就意味著,如果你把太陽想像成一顆籃球,那麼地球的大小就會是鉛筆橡皮擦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