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文而來的「吐槽」,可不是單純膚淺的搞笑

2021-01-09 澎湃新聞
從日文而來的「吐槽」,可不是單純膚淺的搞笑

鄭薛飛騰

2017-03-04 15:37 來源:澎湃新聞

近期,網絡綜藝節目《吐槽大會》,以「吐槽是門手藝,笑對需要勇氣」的宣傳語,加之各路大咖的鼎力相助,迅速流傳開來。在公眾場合當面吐槽李湘肥胖、待女兒奢侈、丈夫吃軟飯,吐槽曹雲金的師門不合以及唐國強的各色代言著實讓人看得過癮、吐得爽快。

不過,在節目中頻繁出現的「吐槽」二字,大概十多年前,幾乎沒有多少國人會使用。這樣一個新近在社會中流傳開來的詞彙,到底經歷怎樣的發展小史?它從何而來,又如何傳播?關於「吐槽」還有哪些有意思的書?

從日本傳來的「吐槽」

吐槽一詞最早見於閩南語「黜臭」,「黜」有揭發之意,吐槽也就是揭人短處的意思。由於是口頭方言,常用吐槽、吐嘈、託臭、黜臭等發音接近的詞來表達意義。但是由於閩南語的使用地區所限,「吐槽」在這時還未能在全國流傳開來。

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吐槽,其含義更多來自日語中的「突っ込み」一詞,用於表達「突然遇到的事情」和「深刻插入的話語」,指一個人能捕捉到對方所說話語的矛盾之處,並給出反駁和批評。最初流行於日本一種類似相聲的舞臺表演形式——漫才,隨後被大量應用於動漫和電視綜藝的創作中,開始在日本社會廣為傳播。經過臺灣譯者把閩南語的原意「吐槽」和日語的「突っ込み」融會貫通、對應翻譯,才形成我們今天的吐槽。這一過程像是「文化」、「民主」、「政治」等詞在上世紀初的日語回流。

日本綜藝節目中的漫才表演

具體來看「漫才」,它其實與中國傳統的對口相聲有相似之處,源起於日本古代的新年表演,大致也可分為逗哏和捧哏兩種角色。一人負責較滑稽的裝傻,類似逗哏;另一人較為嚴肅找茬,指出前者的謬誤之處,類似捧哏。這位捧哏就是「吐槽」者。中國相聲有言:「三分逗,七分捧」,可見吐槽其實是笑點的重要來源。與其他的傳統藝術一樣,漫才如今也面臨日薄西山的命運,受眾萎縮、演出場地受限、藝人無法獲得足夠的報酬以自力更生,但「吐槽」卻著實在各個地方火熱。

「吐槽」的流行

漫才捧出了「吐槽」,但它真正的流行在於日本的二次元文化。2004年起,與《火影忍者》、《海賊王》等作品齊名的經典熱血少年漫畫《銀魂》在《周刊少年Jump》上連載。該漫畫也是吐槽風格的集大成者,幾乎每一話都可作為日式吐槽金句,比如:「所謂結婚就是把錯誤持續一生」、「好事不會連續發生可為什麼壞事總會接連不斷」,或者「壓力是導致禿頂的原因,所以請注意不要壓力太大,但這樣一來反而容易堆積壓力,所以歸根結底我們無能為力」。

《銀魂》

吐槽系漫畫《銀魂》中吐槽擔當的是志村新八,他是以日本搞笑藝人志村健和江戶時期的永倉新八為原型捏合而成的形象。漫畫中,志村新八憑藉活用文字遊戲比如諧音、錯別字等,代入普通觀眾的視角,吐槽漫畫中其他人物或故事情節的不合理設定;有時還徵引相關知識製造語言矛盾。新八最終以辛辣的吐槽技藝博得觀眾喜愛,這一點恐怕與他的「普通觀眾」視角密不可分。吐槽如果來自居高位者,與被吐槽者有懸殊地位差異,就成了嘲諷與羞辱。

《銀魂》中的吐槽擔當——志村新八

日式「吐槽」除了熱血少年的調皮,更多是一種對生活的反思與感悟,將這些感悟化於引人發笑的文字中。獲得第153屆芥川龍之介獎的《火花》就是對「吐槽」二字的最好註解。小說講述藝人德永太步從小立志成為漫才藝人,在為他人帶來歡樂的道路上偶遇前輩漫才藝人神谷才藏,並拜其為師,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他們互相鼓勵,最後卻遭遇失敗。儘管這是一部以漫才為主題的小說,其實質是關於夢想和現實的人生遭際,書中的各種槽點,往往笑中帶淚,吐槽在這裡並不是單純膚淺的搞笑,也有深刻的自嘲、對現實的反思等內涵。

「中國式」吐槽

通過臺譯進入中國大陸的「吐槽」能在大眾範圍內流傳開來,需要歸功於微博。微博為一些簡短、幽默的吐槽提供強大的傳播效果,隨著「段子」紛飛的,便是「吐槽」二字。2014年,「吐槽」被收入新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標誌著正式榮登「大雅之堂」。

這一語彙的出現,其實將中國原有的一些文化現象容納其中,中國相聲前輩侯寶林先生曾在《相聲溯源》一書的總論中提及:「相聲是以笑為武器來揭露矛盾,塑造人物,評價生活的。也就是說,相聲藝術具有幽默諷刺的特長。諷刺的笑決不是輕佻和浮淺的表現,而是以笑為武器鞭撻嘲弄反動統治階級,又以笑為手段批評和匡正自身的缺點錯誤。」從這段文字中,我們會發現,相聲諷刺在新時代其實也被納入「吐槽」這個詞的意義之中,或者說他們都有相通之處,即一個人能發掘、提出事件的邏輯紕漏和謬誤,或者使用更廣泛的知識去評價現實中的局限性。從這裡我們也能發現今日所言之「吐槽」確實是一門「手藝活」,膚淺的謾罵遠不能冠上「吐槽」二字。

同時,不只是今天人們喜歡看到「吐槽」的段子,這門手藝還源遠流長,有本作品十分值得閱讀:加拿大學者克里斯多福·雷(Christopher Rea)的《幽默的理論——新笑史,晚清民初的幽默之路》,該書曾獲美國亞洲研究學會2017年列文森圖書獎。書中,作者探討中國式的幽默與政治、文化、社會進程之間錯綜複雜的聯繫,重新梳理中國人在清末民初對於笑、幽默和諷刺等概念的理解。我們今天常常提1840年後中國現代化進程中傷痛的一面,海外漢學家卻捕捉到「趣味」的一面展示於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吐槽,文化簡史

相關推薦

評論(25)

相關焦點

  • 我買了一本日本人寫的《抗日神劇大百科》,書裡可不光是搞笑吐槽
    這本書是日本人寫的,收錄了21部中國抗日電視劇,還把它們統稱為「意想不到的反日愛國喜劇」,乍一眼看去,仿佛就是把抗日神劇都當作了搞笑片看。這件事被許多媒體和自媒體報導,你可能也已經看到流傳最廣的那幾句吐槽。大家本來就覺得抗日神劇扯淡,作為正主的日本人又主動站出來,吐槽還那麼犀利和幽默,準確擊中了我們的笑點。
  • 搞笑星座大V陶白白Sensei:十二星座都是怎麼吐槽的?
    10月23日,2020微博超級紅人節-V影響力峰會進入「V吐槽」環節,不同風格的搞笑幽默藝人、大V,通過吐槽的方式暢聊自己與微博的故事。搞笑星座大V@陶白白Sensei 將自己在微博上的多年親身經歷編成段子,向大家吐槽「十二星座都是怎麼吐槽的?」隨著微博生態的日益完善,大量作者活躍在平臺上,為網友和粉絲持續創作優質內容。
  • 日本教授稱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怒斥,真相讓他們心碎
    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麼,要說到日本受到我國文化最深的還得是文字,文字對於一個民族是非常重要的,它畢竟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文化傳承必不可少的東西,不過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是不是真的是由我國漢字演變而來的,學術界還是有不少正義的,我國專家學者一致認為,日本的演變跟我國漢字有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日文就是起源於我國漢字。
  • 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日本網友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但對於日文是不是起源於我國漢字,中日雙方都有著爭議,畢竟文字是記錄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承認日文發源於我國,那就相當於承認了日本的文化都是源於我國。日本教授:日文起源於中國漢字!近日,有日本教授在一個節目中稱,日文的漢字、平假名、片假名起源於中國,這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爭議,甚至有日本網友罵其為「日奸」。
  • 電視劇《萬能圖書館》題材新穎,但強行搞笑引觀眾吐槽
    但不得不吐槽的是整部戲給人的感覺,太過死板僵硬。在一部歡脫吐槽向的電視劇裡,演員演出來的效果卻完全不是這麼回事,言情和感人在戲中份量太重,將本該貫通全劇的吐槽搞笑擠到了一邊,使得整部電視劇顯得有點不倫不類的。第一集,講述了張一蕾之前的故事背景,來到萬能書店的原因。在一輛自行車旁與葉小星偶遇並成功結下了梁子。然後兩人非常正常地又在書店書店遇上了,並且張一蕾還直接空投當了店長。
  • 蘿莉控的日文是怎麼說的?好多看番的人不懂日文也會了
    好多看番的朋友都「自學日文」,打引號就是並沒有正規的去學日文,而是學了一個發音。什麼「雅蠛蝶」咯,「歐尼醬」咯,「那卡大戲」咯,看著看著都會了。今天我們要來談一談的,就是「蘿莉控」這個詞是怎麼來的。「蘿莉控」這個講法,源自日文裡的ロリコン這個詞。
  • 劍之街的異邦人怎麼輸日文 切換日文輸入法教程
    很多老玩家應該都知道,很多日式RPG是不能輸入中文名字的,此外,日文遊戲只要涉及到文字輸入,一般都要用到日文亂碼轉換工具。那麼劍之街的異邦人怎麼輸日文呢?這裡就由巴士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如果覺得不夠直觀,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視頻教程。如果覺得太麻煩,可以下載這個跳過名字遊戲存檔。
  • 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10個深入中國的日文漢字詞彙
    除了「經濟」、「社會」、「主義」等,日本開始接觸西洋文化、改革維新時,將這些西洋單字翻譯成了日文,而中文則直接引用這些日文漢字做使用之外,現代生活中也不乏有許多漸漸深入中國的日文詞彙。這一次要介紹10個在中國能在生活中看見、聽見,甚至自己曾經使用過的日文漢字詞彙,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日文名詞悄悄地在中國扎了根吧!你一定碰過!
  • 日本人最常用錯的10句日文,大家最常用錯的第一名竟然是…
    於是最近日本網站就針對這「日本人最常用錯的日文」來做調查,最多人用錯的第一名搞不好你也曾經不小心誤用過喔。如果以中文來思考,意思就絕對正確的「割愛」,但似乎有許多日本人會誤以為是「單純割捨不需要的東西」。
  • 日文版《PRODUCE 101》不選偶像,選搞笑藝人?
    emmmmm……的常規操作已經就緒真的比較了兩次心,不是一次重演脫下外套,脫下外套~因此尚未播出的日文版《101》以其獨特的畫風為B站的剪刀貢獻了大量的編輯素材。以上圖片來自日本版101播放器主題曲ENDING鏡頭。
  • 《搞笑一家人》羅文姬女士的神仙愛情,看一次笑一次!
    #搞笑一家人#最近小編特別喜歡翻找《搞笑一家人》的經典片段來打發時間,以至於每次打開B站,推薦視頻裡都大多都成了《搞笑一家人》的視頻集錦,於是歡樂的心情無限循環。尤其是羅文姬這個神奇的可愛老太太,性格有時候像個小孩子一樣,表面正正經經,內心瘋狂吐槽,腦補一出又一出大戲,經常是每一集笑點的源泉吶!難忘笑點一:羅文姬女士與李順才少爺的神仙愛情,簡直比蜜還甜!劇中經常穿插羅文姬女士年輕時候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她在老伴兒李順才家裡做傭人的年代。那個時候,她是年輕楚楚可憐的傭人羅文姬,而李順才是年輕英俊默默照顧她的小少爺。
  • 日文中的正確意思&讀法大公開
    另外一個例子是許多外國觀光客都會到訪的酒酒井OUTLET,其商場名稱中的「酒酒井」的日文即是「酒々井」,但這個讀法則是少數不是重複前一字讀音的例外,讀法為「しすい(shisui)」。此外像是人名也會使用到「々」,例如知名的日本演員佐佐木希的姓氏即為「佐々木(ささき/sasaki)」。
  • 《AI少女》英文翻譯還原日文方法介紹 英文怎麼切換成日文
    AI少女英文怎麼切換成日文?
  • 什麼檢測系統能夠查重日文論文
    國內有很多外國語學校針對於寫論文也是有語言的標準通常情況下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擬寫,那麼日文論文檢測用什麼檢測好?學術家論文查重:www.xueshujia.com針對於日文論文國內大多數的學校都是選擇使用知網論文查重檢測系統對日文論文進行查重檢測,在查重檢測語種的範圍上並不是可以查重檢測中文的論文
  • 為何總是能在日文中看到中國的「繁體字」?日文是如何形成的?
    01 日本語,簡稱日語,日語的書寫文字即是日文。日文是日本列島的大和民族通用的文字,在網際網路語言使用排名中,日語僅次於英語、漢語、西班牙語,排到了第四位。日文的特徵之一就是其書寫的複雜性,這種複雜性和漢字相比,對於大多數外國人來說,想必是「小巫見大巫」!日語,在形態學上屬於黏著語,在詞彙方面除了本土文字,又容納了別國傳入的文字,這些「外來語」主要包括漢字和英文字。
  • 圖片中的日文可以翻譯出來嗎?拍照翻譯一氣呵成
    除了英語,我們還可在工作中遇到其他國的語言,特別是在外貿公司上班的小夥伴們,可能還會接觸到日語、韓語以及法語等。現在,網上有很多進行中英翻譯的工具,不過,想要把日文翻譯中文,或者把中文翻譯日文的話,可以用的工具還是比較少的。
  • 組圖:王力宏歌聲徵服亞洲 推出全新日文大碟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組圖:王力宏歌聲徵服亞洲 推出全新日文大碟 組圖:王力宏歌聲徵服亞洲 推出全新日文大碟 MUSIC.SOHU.COM  2004年07月29日16:54    來源:搜狐音樂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
  • 這是什麼搞笑人設?動漫男主既慫包,又有點腹黑
    隨著時間流逝,曾經備受漫迷吐槽的國漫,也漸漸有一些有趣的作品誕生了。而這次要介紹的這部作品,是由《一念永恆》小說所改編的國產番劇,並且以開播就連放送三話的節奏,和漫迷見面了。那關於這部動畫作品,它開播後,給人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
  • 經典的搞笑番,「在下坂本,有何貴幹」,並不僅是單純的搞笑番
    在看之前,我是懷著搞笑這個主題去的,但是看完後,雖然是有搞笑的情節,但是更多地是驚奇吧!感覺不是裝X,而是與眾不同,在有些人看來,坂本看起來很孤獨,其實班上大部分的人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只是他一直沒搭理而已。坂本沒有熱血沸騰,沒有生死離別,沒有後宮佳麗。但是,那輕鬆搞怪的行為,寧靜祥和的日常才最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