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百六十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權威發布·決戰決勝...
國家發改委秘書長趙辰昕介紹,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改委聯合國務院扶貧辦、財政部、人民銀行、民政部、人社部、自然資源部等有關部門與22個有搬遷任務的省份一道全力推進這項工作,目前,「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
數百位老人留守居住海草房[組圖]-海草房 青磚黛瓦 馬頭牆 年輕人...
口2001年至2006年,村裡沒添—個孩子 口798位村民多數在50歲以上 10月5日中午,在榮成市港西鎮巍巍村—間有200多年歷史的灰白色海草房中,87歲的曲志倬生起柴火,熱熱自己的午飯:—塊早晨吃剩下的饅頭和鍋裡的豆角燉肉。 87歲的曲志倬和他的百年海草房,是巍巍村410戶560棟海草房的縮影。
-
一個脫貧戶的三件喜事:「好日子唯有努力換得來」
中新網太原11月26日電 題:一個脫貧戶的三件喜事:「好日子唯有努力換得來」 作者 楊傑英 郭學紅 嶄新的平房,潔白的瓷磚牆貼面……在山西沁縣牛寺鄉走馬嶺村,曾經的貧困戶連永勝住在重修後的新居裡,露出喜悅的笑容。 「真得感謝現在的好政策,蓋房子政府也給補貼,孩子上學政府也幫扶,現在房子住得也舒心,兩個孩子也有出息了。」
-
住上新房子 過上好日子 - 河北日報-11版:地方新聞·保定-2020年11...
眼下,在位於淶源縣城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福澤園社區,72歲的王玉福和老伴居住著一套50平方米的安置房,過著曾經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淶源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我省深度貧困縣。2015年底,貧困人口57898人,貧困發生率21.4%。幾年來,淶源縣緊緊圍繞「抓規範、搞搬遷、上產業、夯基礎、兜底線、增動力、保退出、防腐敗」八項重點發力,取得脫貧攻堅決定性成效。
-
一心只為移民住上新房子過上好日子——記雷山縣委常委、縣委統戰...
在金光翔作為「領頭羊」的縣移民局牽頭主抓下,通過全縣上下共同努力,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牛王寨、小河溝、羊排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共137棟安置房先後按期完成建設,2017年—2018年,4285戶貧困戶17313貧困人口在縣內得到了集中安置,易地搬遷人口佔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34.7%,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壓力之強超乎想像,易地搬遷工作走在全州乃至全省的前列,成千上萬的貧困群眾實現「挪窮窩、住新居」,生活有了新希望
-
8旬農村大爺遷新居,房內設施「標配」土洋結合,很有意思
走進房內我們見到了81歲的白大爺,他正低頭忙著手裡的活計,聽到我們的問候聲抬起了頭,樂呵呵地和我們打招呼。大爺的房內裝潢很現代,看上去和城市裡的房間室內沒有多大區別,外邊一大間是老人家的客廳兼廚房,裡邊一小間是他的臥室,房間不大可是非常講究,現代化的生活設施一應俱全,白大爺告訴我們他現在的室內裝備就是「現代標配」,城裡有的他都有,城裡沒有的他還有,他把這個叫做「土洋結合」新生活。
-
戊戌年話丨茂縣垮塌倖存者:已搬入新居,「再難也要團年」
父母離世後,22歲的弟弟也和他們生活在一起。2月7日,農曆臘月二十二,喬大帥開車一個多小時,回到被掩埋的四川茂縣疊溪鎮新磨村老家,在斷壁殘垣中刨出一張桌子,為即將到來的春節做準備。半年前的「6·24茂縣山體坍塌」災難中,26歲的喬大帥失去了父母、女兒,以及剛剛起步的生意。
-
情暖白山松水間——吉林省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紀實
大山深處愛意濃耄耋老人喜安居2017年10月,吉林省東部山區天氣轉涼,但白山市臨江市花山鎮新三隊村五棚湖的耄耋老人邱郭氏一直笑眯眯的。原來,她搬離了原先搖搖欲墜的土坯房,住進了村裡給她新建的房子裡。邱郭氏今年92歲,老伴已去世40多年,在本村務農的兒子也年近古稀,母子倆共同生活。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身體健朗。「原來住的房子是上世紀蓋的土坯房,牆體早已開裂。很多人勸她去敬老院,但邱郭氏還是喜歡生活在村子裡。白山市公益志願者協會經常來看望老人,陪她嘮叨家常,給她買點米、油,幫著幹一些農活。」村幹部魏斌介紹說。
-
住上新房過大年 年前入住新居注意事項
原標題:住上新房過大年 年前入住新居注意事項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除夕才算是一年的最後一天,因此現在雖然已是一月下旬,但還是屬於年前。新年新面貌,為了討個好彩頭,很多人會選擇在臨近年關時搬入新裝修好的家,在新居過大年。而如果你正是要在年前搬入新居的業主,那麼注意下面一些事項可能會讓家人住得更加開心、舒適。
-
淥口區: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現在用電用水都方便,鄰居也多,日子比起以前舒服太多了!」劉蘭英樂呵呵地說。 劉蘭英和丈夫羅楚光原本住在山腰上,雖通了電,但生活用水還得靠人下山挑,山路窄且陡,出行不便,飲水安全得不到保障。2017年,村裡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建好了,他們與其他貧困戶挪出了窮窩。村裡免費提供菜地,老兩口勤快,種上了蔬菜,不僅自給自足,還在幫扶工作隊幫助下,銷往城裡,增加了收入。
-
多措並舉,福建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全部脫貧。靠養蜂摘帽的貧困戶說...
截至12月15日,福建省城鎮新增殘疾人就業5538人,農村新增殘疾人就業15875人;貧困殘疾人家庭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47.5元增長到2019年的11738.2元……一連串數字的背後,是近年來福建省多部門聯動的努力,更是全省殘疾人不息的奮鬥。
-
...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全面完成 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溝裡的貧困群眾,搬遷到生產生活條件較好的地區,在短期內實現住有所居、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弱有所扶,一攬子解決了脫貧致富和長遠發展問題。國務院新聞辦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趙辰昕宣布,「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任務已全面完成,960多萬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喬遷新居。
-
喬遷之喜祝福語,喬遷新居須知
喬遷喜天地人共喜,新居榮福祿壽全榮。4、新家好生活,真心老朋友--祝賀你喬遷之喜:華夏當陽春風滿座,新居煥彩喜氣盈庭。5、遷宅吉祥日,安居大有年。吉日遷居,萬事如意。鶯遷喬木,燕入高樓。祥雲環繞新門第,紅日光臨喜人家。6、搬進新家滋潤潤,財源滾滾進家門;華夏當陽春風滿座,新居煥彩喜氣盈庭。日子美少煩惱,體健康樂逍遙。
-
海南白沙:生態搬遷出大山 村民喬遷新居過新年
2020年12月31日,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牙叉鎮的高峰新村舉行搬遷儀式。2020年12月31日,海南白沙高峰新村的村民貼春聯。2020年12月31日,在海南白沙牙叉鎮高峰新村,穿上新校服的孩子們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放不下」的饒隊長 用心用情用力 託起馬王村村民「穩穩的幸福」
51歲的胡西鋒是馬王村第一個危房改造戶,也是第一個拿到高級農藝師職稱的村民。以前他沒有專業技能,在工投集團和饒秦嶺的幫助下,如今他住上了新房,增加了收入,還成為了藍田縣農業廣播學校的講師。不但自己學到了新的農業知識,還服務於廣大村民。他開心地對華商報記者說:「以前住危房,現在住新房,生活都變敞亮了!」「要下雨了,提醒村民們抓緊把紅薯挖出來!」
-
房住不炒,會不會成為一個「中國成語」?
著名財經主持人馬紅漫博士,莫要望「名」生義,非美女真爺們兒,一個高大魁梧的專家型媒體大佬。馬博士在中國房地產品牌測評年會上說:開發商很辛苦,要背誦新的成語,如「房住不炒」、「房短不刺」。成語,特有的中國文化現象,以四字形式為主,來源多為一個故事或典故。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為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