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育王施捨給佛陀一把沙子,就成了印度最偉大的王

2021-01-09 春夢無痕話春夢

阿育王在古印度被視為最偉大的皇帝,他的孔雀王朝所統治的區域,幾乎囊括了整個的印度次大陸,是一位很了不起的王。

阿育王當時實行的治國方針,基本是遵從於佛教的精神,他一生修了八萬四千個佛塔,其中我國著名的阿育王寺也與他有關。

阿育王寺坐落到浙江寧波,有「東南佛國」之稱,也是中國現存唯一以印度阿育王命名的千年古寺,因寺內珍藏佛國的珍寶——釋迦牟尼的真身舍利以及玲瓏精緻的舍利寶塔而聞名中外。

相傳,佛祖去世後,在古印度拘屍那城南火化,弟子在灰燼中,發現了一些奇異的舍利,這些舍利在世界上自然有著舉足輕重作用與影響,而這去七中最重要的「幕後推手」就是阿育王。

在阿育王統治時期,有一年阿育王在波吒利費城舉行了佛教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集會。阿育王在集會上當中取出了佛陀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令羽飛鬼(能瞬間到達目的地的魂靈),各隨一光飛行,就在光盡之處,安立舍利塔。

而我們的阿育王寺建寺之初,正巧有這樣一個傳說。

晉武帝太康三年的時候,并州(古州名,禹治洪水,後劃分九州,并州為九州之一。其地約當今山西太原、大同和河北保定一帶地區)離石人劉薩訶病危之時,夢見一位梵僧來給他治病。夢醒後,果然病好了,於是劉薩訶因此感受到了佛之力量,就出家為僧,法名慧達。

慧達大師後來成了我國佛教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代遠赴印度取經的大師,比唐玄奘早了230年,並且他還是最早學成歸國弘法度生的高僧,不僅被神化為觀世音菩薩,更與佛陀釋迦牟尼並比齊肩,是佛教的第二十二代宗師,視為佛教徹底中國化的重要標誌性人物之一。

慧達大師在出家之前,也就是病好以後,就按照自己夢中所見,去尋求寶塔,到了鄮山(在浙江鄞縣東)烏石岙這個地方的時候,就聽到有「錚錚」的鐘聲響徹於地下,於是他便就此膜拜誦經,三日三夜後,竟有一寶塔從地下湧出,光明耀眼。寶塔呈黑色,似石非石,內懸寶謦,中綴舍利,五層四角。

於是,慧達大師就在此修建房屋,修持行道,這就是後來的阿育王寺開基的開始,也就是說現在的阿育王寺就是從此開始的。

我們說完了慧達大師,再說回到阿育王,說說阿育王與佛陀的交往。

阿育王小的時候,有一天,正在路邊玩泥巴,見一僧人從南而來,手裡還稱託著一個缽,在沿途化緣,行至阿育王身邊之時,他忙站起身來,從地上抓起來一把沙子,很是恭敬地施捨到了僧人的缽裡,還說,我現在只能以這個供養與你了。

僧人見此,很是喜悅,就說,善哉!善哉!一把沙子雖不能食用,但卻是你的真心施捨,異常珍惜。僧人並因此預言,這個孩子將是一位治世的帝王。

這位僧人當然就是我們後來的佛祖,他的預言成真,阿育王在日後,果真就成了印度史上最偉大的皇帝。

不過,因為當時阿育王供奉給佛陀的是一把沙子,也因此在他日後一生都患有皮膚病,奇癢無比(此事佛經所載,不知為何)。

阿育王一生信佛,並以佛治國,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一生都愛施捨,關於他的施捨還有一個故事。

阿育王廣發布施,從不吝嗇,以至於最後都快要把國庫裡的錢都布施盡了,朝中大臣還有太子見這樣不行哦,所以就把阿育王再行發布的施捨命令攔截,不去實行。當時阿育王年事已高,躺在病床,也無力改變這個現實,但心裡卻是非常的難過。

有一天,他把太子與眾大臣叫到床前,問,當今世上,誰的權力最大?太子以及眾臣當然回覆說,阿育王,您的權力是最大的。阿育王無奈地笑笑說,我是權力最大,但現在連布施的權力都沒有了,好吧,我明白現實,但現在我就只能把我這塊吃剩的梨子,再做一次最後的布施吧。

阿育王這麼一說,太子與眾大臣再也沒法拒絕了,就把宮裡的人以及附近的百姓,都召集了起來,把阿育王的那半塊梨子熬湯,分散給大家。

阿育王這是做了自己最後一次的布施,才心滿意足的圓寂了。

阿育王的布施,是誠心誠意,一念的誠意供養,就比如布施給佛陀的那把沙子,在佛陀看來比金子還要金貴,因為這是有心,這就叫不住相布施(真如佛心的布施),也是最有效的布施。

如果說,你為了得到某些東西或者為了得到福報而布施,帶有明顯的目的與功利心,這樣的布施是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的。

#學佛感悟#

相關焦點

  • 「佛學·拾陸」-「五逆十惡」,阿闍世王與佛陀的開導
    02阿闍世王的故事然而這「五逆十惡」,如果犯下了是否有通融的可能?關於這個問題我們有必要來看一下,與佛陀同時代的一位印度國王:阿闍世王的故事。似乎這位阿闍世王在佛教界很出名,經常都會有他的身影。阿闍世是他名字的音譯,如果換成意譯的話應該是「未生怨」,意思是說他在娘胎裡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就帶著怨念。阿闍世王也確實對得起他這個名字,他的一生只是「五無間罪」就犯了兩個,一個是殺死了自己的父親,然後強行登基做了國王;第二個是他曾經組織士兵偷襲佛陀的僧團,佛陀的頭被他所傷,流了很多血。
  • 佛教造像之光:偉大的犍陀羅藝術
    公元前327年(東周顯王42年),希臘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東徵侵入印度西北部,實行殖民統治;公元前250年建立了巴克特裡亞,中國《漢書》稱為大夏,大夏的諸王均推行希臘化政策,使之深受希臘文化影響。到國力強盛,疆域廣闊的貴霜王國時期(公元1-3世紀),便形成了世界著名的「犍陀羅式雕刻」。犍陀羅式雕刻,可以說是印度佛教的內容與來自歐洲地中海地區的古希臘、羅馬的雕刻藝術結合而產生的。
  • 國王夢見自己女兒肚子長出葡萄藤遮住亞細亞,結果生下最偉大的波斯王
    公元前六世紀左右,伊朗高原上的印歐語系民族米底人建立了米底帝國,米底帝國後來被波斯人滅亡,波斯人在米底帝國的廢墟上建立了強大的波斯第一帝國,既阿契美尼德王朝,而滅亡米底帝國的波斯王居魯士大帝,是米底的末代君主阿斯提阿格斯的外孫,在居魯士出生前,阿斯提阿格斯多次夢到自己的女兒腹中的孩子會奪取他的王位
  • 《釋迦牟尼的故事》—最強大心靈的佛陀傳記
    《釋迦牟尼的故事》—最強大心靈的佛陀傳記【基本信息】書 名:《釋迦牟尼的故事》作 者: [英] 亞當斯·貝克夫人/著出版社:甘肅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年1月書號:978-7-5527-0344-
  • 《法華經》序品第一之佛陀現祥瑞之相,眾皆惑
    這些大比丘為:阿若陳如、摩柯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樓馱、劫賓那、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羅等這些大眾廣知的大阿羅漢。另有未達阿羅漢果位的修行者及已斷盡見思二惑的阿羅漢等二千人。
  • 佛陀在兩千五百年前對疫病及救治方法所作開示
    解:其時佛說法已竟,則弟子可自由提問,佛陀因問作答,解釋群疑,故有阿難之問。維耶裡國即跋闍(Vji)國,印度次大陸佛陀時代十六大國(十六雄國)之一,都城為毗舍離(吠舍離Vaishali),為梵文(拉丁文轉音Vaiālī、Vaialī等,巴利文:Vesāli)的音譯。毗舍離城是當時印度次大陸的八大商業城市之一,為恆河中遊的交通中心,由於貿易發達,各種飲食也較為混雜,漁獵所獲,食用較多。
  • 釋迦牟尼佛簡稱為佛,是佛陀的稱呼
    在Vaishnava印度教中,歷史悠久的佛陀被視為印度教神Vishnu的化身。在毗溼奴的十個主要化身中,毗溼奴維特人認為釋迦牟尼佛是第九個也是最近的化身。悉達多·豪達瑪(Siddh?rtha Gautama)的生活來源是各種不同的,有時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傳統傳記。其中包括Buddhacarita,Lalitavistara S?tra,Mah?vastu和Nid?
  • 阿育吠陀 | 療愈壓力、焦躁、情緒不穩定和睡眠障礙
    阿育吠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體系,學習古老的阿育吠陀智慧,可有效預防疾病,改善身體的不適,維持身體的健康,而且做法簡單
  • 榆林活動各國概況之印度
    南北東西四方建有4座陀蘭那(沙石塔門牌坊),其中最古老的南門為公元前75年到20年建造。大塔和4座佛蘭那吸收了波斯、希臘的建築及雕刻藝術,裝飾繁衍縟富麗。  桑吉佛塔一號遺址附近有一個砂巖的寺廟建築仍是當年未竣工的模樣,它最出名的地方在於仍保存著阿育王的一個詔書,該詔書主要內容寫的是:任何有害於佛教文化交流的行為都是不可以的,否則將受到國王的制裁。
  • 覺真法師: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八字概括佛陀精神
    是的:佛陀的精神,正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請讓我介紹佛陀《本生經》中一個著名的「屍毗王割肉貿鴿」的故事: 釋迦牟尼佛過去世為屍毗王時,帝釋天為了考驗屍毗王是不是真正行布施波羅蜜,他化作了一隻鷹,並派遣毗首羯摩天化作了一隻鴿。鷹追鴿,鴿飛到屍毗王懷中請求救護。鷹請屍毗王還鴿,以救它的飢餓之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