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序品第一之佛陀現祥瑞之相,眾皆惑

2021-01-19 樂豐老師

今天我們開始學習《法華經》,今天講序品第一之佛陀現種種祥瑞神通之相,與會四眾皆疑惑。

接經文;我從釋迦牟尼佛那裡親聞這樣的教言:當時,釋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中,跟隨世尊的有一萬二千位大比丘,他們都已達到阿羅漢的果位,已經摒除了各種欲望,不再為各種煩惱所纏縛,並由此得到真正的利益,消除了令人流轉生死的種種障礙,因此內心得到極大的自在。這些大比丘為:阿若陳如、摩柯迦葉、優樓頻螺迦葉、伽耶迦葉、那提迦葉、舍利弗、大目犍連、摩訶迦旃延、阿樓馱、劫賓那、梵波提、離婆多、畢陵伽婆蹉、薄拘羅、摩訶拘絺羅、難陀、孫陀羅難陀,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須菩提、阿難、羅羅等這些大眾廣知的大阿羅漢。另有未達阿羅漢果位的修行者及已斷盡見思二惑的阿羅漢等二千人。

眾阿羅漢

佛陀的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比丘尼及其眷屬六千人也在此會中,以及佛陀尚為王子時的妻子羅睺羅的母親耶輸陀羅比丘尼及其眷屬。另有大菩薩八萬人,這些大菩薩們皆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之智而不再退轉,並且都精通咒語,獲得善於說法的辯才,常轉無上正覺法輪,弘法利生。這些菩薩們曾經供養過無量無邊諸佛,並在諸佛世界中種下無量功德善根,他們的修行常常受到佛的稱揚讚嘆。他們以慈悲之願力修煉身心,善於發啟如諸佛平等無二的智慧,獲得極大的般若智慧,並由此到達涅槃解脫的彼岸。他們的弘名傳遍了無量無數的世界,而使得無量無邊的芸芸眾生得到救度。這些大菩薩是: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常精進菩薩、不休息菩薩、寶掌菩薩、藥王菩薩,勇施菩薩、寶月菩薩、月光菩薩,滿月菩薩,大力菩薩,無量力菩薩,越三界菩薩、跋陀婆羅菩薩、彌勒菩薩,寶積菩薩、導師菩薩等大菩薩。像這樣的大菩薩共有八萬人。

諸大菩薩

當時,天界之王釋提恆因及其眷屬二萬人也來此赴會。別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寶光天子,四大天王等各與其眷屬一萬天人前來赴會。另有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與其眷屬三萬天人也前來赴會。另有婆娑世界之主大梵天王、屍棄大梵、光明大梵等,也各自率領自己的眷屬一萬二千天人前來赴會。另有八大龍王,即:難陀龍王、拔難陀龍王、娑伽羅龍王,和修吉龍王、德叉迦龍王、阿那婆闥多龍王、摩那斯龍王、優缽羅龍王等,也各自率領數百千計的眷屬前來赴會。另有四位緊那羅王,即:法緊那羅王、妙法緊那羅王、大法緊那羅王、持法緊那羅王等,也各自率領數百萬計的眷屬前來赴會。

八大龍王與關音菩薩

另有四位乾闥婆王:樂乾闥婆王、樂音乾闥婆王、美乾闥婆王、美音乾闥婆王等,也各自率領數百千計數的眷屬前來赴會。另有四位阿修羅王,即:婆稚阿修羅王、佉羅騫馱阿修羅王、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羅阿修羅王,各自率領數百千計的眷屬前來赴會。另有四位迦樓羅王,即:大威德迦樓羅王、大身迦樓羅王,大滿迦樓羅王、如意迦樓羅王,各自率領數百千計的眷屬前來赴會。韋提希夫人的兒子阿闍世王與其數百千計的眷屬等來赴此會。他們各自頂禮佛足後,便退坐一側,俟佛說法。

阿修羅王

當時,四眾弟子圍繞佛陀,紛紛以各種方式供養、頂禮、尊重、讚嘆釋迦牟尼佛,、佛為會中諸菩薩宣講大乘經典,經名稱《無量義經》,此為教化大乘菩薩的甚深法義,並且得到諸佛護持憶念。佛說完此經後,便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趣的三摩地定中,於身心皆入寂然不動的甚深境界。就在那時,天空中落下如雨一般密集得曼陀羅花、大曼陀羅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等,散落在佛身上及法會中所有大眾的身上,於諸佛世界發生六種震動之相。當時,參加法會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姨等四眾弟子,以及天、龍、夜叉、乾達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等天龍八部,還有人,非人,以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所有大眾,過去從未遇見過如此祥瑞的景象,因此歡喜不已,紛紛合掌禮敬,以無比虔敬之心,專注的仰望著佛陀。

曼陀羅花

那時,佛陀從眉間放出白毫相光,遍照東方一萬八千個世界,無不周遍。從下至阿鼻地獄,上至阿迦尼吒天範圍的這些世界所有六道眾生,都能全部的關照詳盡,又觀照見這些國土中的現在諸佛,並能聽見諸佛所宣說的經教;又可觀照到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那些修行得道者,又可觀照到諸大菩薩們的各種因緣、各種信解、各種相貌等,以及他們行菩薩道的方式;又可觀照到已經入於涅盤的諸佛及諸佛涅槃後,以佛之舍利所建立的七寶佛塔。這時彌勒菩薩生起這樣的念頭,如今世尊現出神變之相,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而出現如此祥瑞之相?現在世尊已經進入甚深的禪定之中,這是常人難以達到的稀有奇特之事,應該向誰詢問此因緣,誰又能回答這樣的問題呢?

佛放百寶光,周遍觀照東方一萬八千世界

彌勒佛轉念又想,那位文殊師利菩薩如同無上佛陀付法之王子,他曾親近供養過去世中的無量無邊的諸佛,必定曾見過如此稀有的瑞相,如今我可以去向他詢問。與此同時,法會上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天龍,鬼神等都產生這樣的想法,佛陀的這種光明神通之瑞相,如今應當向誰去詢問因緣?那時,彌勒佛非常希望消除自己的疑惑,又見到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四眾弟子,及諸天龍,鬼神等與會諸大眾心存的疑惑,於是向文殊菩薩請問道:究竟是什麼樣的因緣,而使得佛陀如今現出如此祥瑞神通之相,放射出如此大光明,照耀於東方一萬八千個諸佛國土,並且得以詳盡的見到這些佛土中種種莊嚴之象?

彌勒佛疑惑不解如此祥瑞之相

這一文到此,下一文我們講佛陀現出祥瑞神通之相的原因,謝謝大家的閱讀、評論和轉發,並以此回向各位同修。

相關焦點

  • 佛陀宣示得《法華經》之四法,普賢菩薩說神咒護佑持經者
    今天我們學習《妙法蓮華經》之「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此品為勸化眾生當奉持《法華經》。普賢啟問如來滅度後,如何能得《法華經》,佛陀宣示若能成就四法,當得斯經。普賢菩薩說陀羅尼神咒,並發願當於未來護持此經,及受持眾生。
  • 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優曇花者,此言靈瑞,三千年一現。現則金輪王出。                     ——《法華文句》      佛經中的優曇缽羅花,花名意譯為靈瑞花、空起花、起空花,並不是指的世間優曇缽羅樹花託內的小隱花,而是有佛出世,有金輪法王出世時的感召之相,為祥瑞靈異的象徵,是極其之難得和殊勝的。
  • 談佛教三十二相之首尾之相
    佛祖說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八萬四千,是一個表法,佛教的法門有無量無邊,根據眾生的根性而現。中國佛教有八大宗派: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律宗、淨土宗、禪宗、華嚴宗、密宗,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的朋友可自行搜索。 今日講佛之三十二相中,足下安平立之相和白毫相,為什麼講這二相,在佛教諸經中,此二相或為首、或為尾,首尾相連謂之佛法迴環貫徹、求無障礙,標誌著佛智圓滿。
  • 《法華經》四大名句,句句都是經典,啟人智慧!
    《法華經》又名《妙法蓮華經》,在諸佛經中,有「成佛的法華」的美譽。《法華經》中認為,人人皆能成佛。只是由於每個人,被自己的煩惱所覆蓋,就像自己的衣裡藏有寶珠,但因不知,所以讓自己仍然處於貧窮的地步。證明了《法華經》的廣大功德。今天,雲來就與大家分享一下《法華經》中的四大名句,這四句,句句都是經典,啟人智慧,讓人隨緣開悟!一、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十方佛土,皆是淨土。十方諸佛,皆在度脫眾生。世人總在尋找,這尊佛怎麼度人,那尊佛怎麼度人。真實的情況是,所有的佛,度人的方式都是相同的。都是讓人修心向善,結緣了願。
  • 有菩薩、天王、羅剎說咒語,擁護受持《法華經》者;並宣示其功德
    今天我們學習《妙法蓮華經》之「陀羅尼品第二十六」。此品的內容主要是講:佛陀宣說受持、讀誦、書寫《法華經》者之功德,藥王菩薩、勇施菩薩、毗沙門天王、持國天王、諸羅剎女等各自演說咒語,擁護受持、演說《法華經》者。
  • 法華經:修行者應當如何起心動念,與周圍人交往(76)
    繼續邊讀邊聊《法華經-安樂行品第十四》。【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白佛言:世尊,是諸菩薩甚為稀有,敬順佛故發大誓願,於後惡世,護持讀說是法華經。世尊,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這時候,文殊師利法王子對佛陀說:「世尊,這些菩薩都非常稀有難得。他們因為敬順佛的緣故而發下了大誓願,要在後惡世中護持法華、讀誦宣說法華。
  • 法華經:初聽佛說自己當作佛時,舍利弗還以為是魔的惱亂(22)
    舍利弗是佛陀智慧第一的大弟子。當人們攀緣「智慧第一」這個名相時,總以為尊者修習佛法是一蹴而就的。實際上,他在修行中同樣也有疑惑的時候,只不過他的疑惑是他道業增進的動力,而不是阻礙。舍利弗原本有一個苦惱,這就是修聲聞者不能成佛的苦惱。不過,這個苦惱在聽聞佛說根本沒有聲聞法和菩薩法的區別,一切都是隨宜所說的一乘成佛法門時,就消滅了。
  • 法華經:波闍波提和耶輸陀羅的成佛授記(74)
    比如,讀懂《法華經》的人,其覺悟之境已經接近於諸佛。但其證境可能很低,還處在凡夫層面。他們雖然是凡夫菩薩,就類似自己不善遊泳但理論水平很高的遊泳教練一樣,也能帶出世界冠軍來。所以,不要輕視任何一位聽聞過《法華經》的人。他也許現在習氣很重,但由於他的知見已經轉為了佛知見。在佛知見的指引下,他必將快速修證成佛,看一看八歲龍女就知道了。什麼是「種種供養」?
  • 法華經· 序品第一|從彌勒菩薩與文殊師利唱答,看「偈言」重要性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法華經中特別多「偈言」。因為一再地重複,一再地點出要點,就是怕學子誤解其義,走偏了。所以「偈」非常重要(不要輕易略過),特別是搞不清楚經義內容時,重複咀嚼偈言,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茅塞頓開)。接下來的經文,以偈言的方式,由彌勒菩薩與文殊師利,在一唱一答中,慢慢的帶出法華經的歷史淵源。經文:「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
  • 《法華經》但惜無上道
    《三論玄義》卷上說:「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諸經論所舉外道的種類很多、一般指:「富蘭那迦葉、末迦利瞿舍梨子、刪闍耶毗羅胝子、阿耆多枳舍欽婆羅、迦羅拘陀迦栴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師外道,六師外道各有弟子十五人,以一師出十五種異見,六師則出九十種異見;又師之法與弟子不同,故九十弟子加上六師,則為九十六種外道。
  • 佛教本命佛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福佑生肖兔、龍、蛇
    據佛教傳承,每個人從先天一生下就有位菩薩或佛在守護您,所生之日與有緣之佛結緣,被稱為「本命佛」!現在就開始介紹佛教本命佛之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福佑生肖兔、龍、蛇:文殊菩薩是生肖「兔」人的本命佛。文殊菩薩為佛陀釋迦牟尼的左脅侍,是釋迦牟尼的大弟子,他和釋迦牟尼、普賢菩薩合稱為"華嚴三聖」。文殊善薩智能、辯才第一,為眾菩薩之首,是象徵佛陀智能的菩薩,稱"大智"。
  • 神變月的由來|佛陀示現大神變
    佛進食畢,波斯匿王親手奉上楊枝(相當於今之牙刷),佛嚼完後,擲楊枝於地,忽然一株大樹從地拔起,高五百由旬,枝葉雲布,頓時開出大如車輪般的花朵,並結出瓶狀果實,樹的根莖葉均為七寶所成,光焰燦爛。果實美味,勝過天界甘露;芬芳之氣,遍及十方。枝葉發出和雅之音,使一切大眾心生喜悅。佛陀應機說法,眾生心智開解,得果生天者,為數眾多。
  • 佛陀涅槃日 請恭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圖)
    佛陀涅槃日 請恭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圖) 2005年03月24日 11:08:59 佛教在線 點擊:0次     佛教在線訊 今天(農曆二月十五日),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涅槃紀念日。
  • 宣化上人:他那個眼睛如果是三角的,你不要和他做朋友|每天一段《法華經》
    不入法華,不知佛恩之浩瀚。法華經共有二十八品,前十四品是說一乘之因,後十四品是說一乘之果;也可說前十四品是開權顯實,後十四品是開近顯遠,都是說最上乘法。宣化上人《妙法蓮華經淺釋》· 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若人有輕毀之言:汝狂人耳,空作是行,終無所獲。如是罪報,當世世無眼。若有供養讚嘆之者,當於今世得現果報。
  • 五大祥瑞之獸,第三麒麟,第一騎一下能活兩千歲 神龍不在其中!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祥瑞之兆,祥瑞是指吉祥的徵兆。祥瑞又稱「福瑞」,被儒學認為是表達天意的、對人有益的自然現象。如出現彩雲,風調雨順,禾生雙穗,地出甘泉,奇禽異獸出現等等。有祥瑞之兆自然就有祥瑞之獸。歷史有好多祥瑞之獸,我們說說其中最厲害的五種,看看那種可以當你的守護神。
  • 《山海經》中所記載的祥瑞之獸,除了鳳凰,你還知道哪些?
    之前介紹了一些會帶來災厄的異獸,這次就講一講《山海經》中那些象徵著幸福喜樂的祥瑞之獸吧,正好也迎合一下春節喜慶的氣氛。要說祥瑞之獸,那首當其衝的定然是鳳凰啦!自古以來,鳳凰和龍便是成雙成對出現的祥瑞之獸,所以祥瑞之獸沒有鳳凰可不行。關於鳳凰的形象是,《山海經》是這樣說的:「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皇」,那會兒的鳳凰的形象還遠沒有現在這般複雜,名字也還是「鳳皇」。
  • 佛陀:這樣去誦讀經書,才能獲得無量福報,看看你做對了沒有
    佛教經文是大迦葉和眾弟子回憶起佛陀在世之時對他們講過的話並整理成冊,幾千年來盛傳不衰,經書中的法理深入簡出。無論是方接觸到佛經的信眾還是修行有術的人,對於經文中所體現的般若智慧歡喜不已。佛陀在開悟之後,看到眾生的煩惱就是因為無明所致,所以在開悟之後就驚嘆所有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內心執迷不明,無法見心明性。隨著佛教的盛傳,人們也開始知道佛陀的法力廣大,能夠幫助世人度苦度厄,在自己有什麼問題無法解決的時候,喜歡到寺院中拜佛。佛並非是不能求,只是求的方式和你用的心思是什麼,才能夠讓佛陀真正的感應到。禪宗六祖慧能曾經就說道:「聖人求自心,愚人求他人。」
  • 情感煩惱,學佛之人怎麼面對|菩薩|出家|佛陀|佛法_網易訂閱
    縱觀佛法,雖力說情愛為欲界生死之根,但也並非一概教人不婚不嫁。愛情、婚姻一事,多分由前生的習氣和業因所決定,多為既定的業報。愛情婚姻雖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修道亦非必以不戀愛結婚為最佳。釋迦牟尼佛以一生補處菩薩示現成佛,是在結婚之後出的家,此事當有其深刻寓義。
  • 《周易》卦序之謎:通行本、帛書本、先天圖及卦氣圖的卦序成因
    一、多種卦序六十四個卦的排列,其實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方式。傳說中的《歸藏》和《連山》,就和《周易》一樣,都是由六十四卦組成,也有著不一樣的排序。歷史上,也出現過很多種影響較大的卦序排列,比如馬王堆帛書卦序、京房的八宮卦序、按卦氣排列的卦序、邵雍的先天圖卦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