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繪製「人體癌症地圖」

2020-11-26 武義新聞網

      日前,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稱在未來一百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為什麼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細胞到底最喜歡在人體的哪些部位「搗亂」呢?我們是否能有重點地進行預防?

        12個器官最危險
     
        據《生命時報》報導,國際抗癌聯盟常務理事、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郝希山教授說:「癌細胞是人體內非常活躍的搗蛋分子,幾乎可以說是無孔不入。除了指甲和頭髮,它可以在人體的任何部位生根發芽、四處蔓延。而且研究發現,人體中有些部位的確格外受其『青睞』,但男女會有明顯不同。」

      郝希山教授進一步介紹,在我國,癌細胞最頻繁「光顧」的人體組織,位居男性發病率前十位的分別是,肺、胃、肝、食管、大腸、膀胱、胰腺、腦、淋巴、腎;女性為肺、乳腺、大腸、胃、肝、食管、卵巢、宮頸、胰腺、腦。「可以說,這十種腫瘤佔據了所有腫瘤類型的80%以上。如果把這些癌症高發的器官在人體圖表中標出來,那就是一張典型的『人體癌症地圖』。」郝希山教授說。

      當然,這張地圖也不是完全絕對的。據郝希山教授介紹,由於一些特殊原因,我國一些城市表現出了「地方特色」。比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已超過了肺癌,名列第一;而廣東則是鼻咽癌高發地;江蘇啟東是肝癌的高發地;河南林縣食管癌病人之多讓人側目。

      採訪中,記者明顯感覺到專家們普遍對一個問題非常擔憂:「通過這幅地圖可以明顯看出,我國現在兼具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雙重特性。」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工作部部長支修益告訴記者,比如原來乳腺癌和大腸癌都是富裕國家的「專屬品」,可現在這兩種癌在我國已經「名列前茅」;與此同時,發展中國家高發的胃癌、肝癌在我國仍居高不下。

        癌細胞由何而來

      面對這張特殊的地圖,我們不禁產生疑問:我們身體上的這些器官,為什麼特別容易被癌細胞侵擾?從這個排名中能看出什麼科學道理呢?

      「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癌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教授孫燕給記者打了個比方:人體其實是由一個個細胞組成的社區。每個細胞照章行事,知道何時該生長分裂,也知道怎樣和別的細胞結合,形成組織和器官。而構建不同組織的「圖紙」,就是基因。

      很多人說,人體內都有癌細胞,只不過沒發展起來。從醫學上講,如果能查出癌細胞,就可以診斷這個人患癌症了。所以,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現在醫學家認為:人人體內都有原癌基因,絕對不是人人體內都有癌細胞。

        12個器官為何易得癌

      肺 無論男女,排在首位的都是肺癌。為什麼肺部會如此脆弱呢?就目前的致癌原因分析,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吸菸。據統計,30%的腫瘤發病都與長期吸菸有關,其中關係最密切的就是肺癌。此外,由於致癌物質可以經肺吸收,造成全身危害,因此會誘發喉癌、食管癌、口腔癌、膀胱癌、腎癌、胰腺癌等。第二是環境汙染。有關數據表明,空氣汙染是誘發肺癌的原因之一。

      乳腺 乳腺癌是世界上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發生因素主要有:吃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精神壓力大、晚婚晚育等。

      胃 胃癌是世界上第4位最常見的癌症,而每3個病例中就有2個是男性。除了鹽、鹽醃食物、紅辣椒、加工肉類、煙燻食物、燒烤動物食物等是胃癌發生的原因外,胃黏膜的改變以及萎縮性胃炎也可導致胃癌發生。另外,「共餐」也會增加胃癌直接誘因——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機會。

      肝 肝癌是世界上第6位最常見的癌症。目前有證據表明,「B肝病毒」、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穀類和豆類、長期飲酒都是導致肝癌發生的直接原因。

      食管 食管癌是世界上第8位最常見的癌症。導致食管癌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喜歡吃燙的食物,比如常飲熱茶等。此外,吸菸、肥胖、食用加工肉類等因素是直接誘因。胃酸反流也是增加食管癌的危險因素。

      大腸 這是世界上第3位最常見的癌症。紅肉、大量飲酒(僅指男性)、高溫油炸食物、常忍便意等,都有可能導致大腸癌。此外,炎症性腸病也可增加結腸癌的危險。

      膀胱 膀胱癌是世界上第10位最常見的癌症。研究表明,飲用水中的砷是膀胱癌發生的原因之一,此外,常憋小便也能增加該癌發生的風險。

      胰腺 胰腺癌是世界上第13位常見癌症,是癌症中「富貴病」的代表,肥胖和糖尿病都會導致該病發生。

      淋巴 淋巴和造血系統的癌症主要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和多發性骨髓瘤。這組癌症與肝癌並列為世界第6位高發癌症。環境汙染、病毒感染以及肥胖是導致該癌發生的原因。

      腎 腎癌是世界上第5位最常見的癌症。身體肥胖度、飲用水中的砷含量以及吸菸這三個因素可導致該癌發生。

      宮頸和卵巢 分別是世界上女性第2位和第7位最常見的癌症。引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熬夜導致內分泌紊亂、過早開始性生活等。

      「繪製『人體癌症地圖』並不是說人們面對癌症束手無策,而是希望能進一步提高人們的警惕性。」郝希山說。實際上,正如解放軍307醫院乳癌科主任江澤飛所說,癌症絕對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期體檢,就可以把癌症殲滅在萌芽時刻。

相關焦點

  • 【健康】院士繪製「人體癌症地圖」,12個器官最易患癌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30年最常見死因預測報告,未來一百年裡,癌症將繼續位居人類「奪命殺手榜」首位。  為什麼癌症能如此猖獗?癌細胞到底最愛在人體哪些部位「搗亂」?我們能否有重點地進行預防?記者專訪國內權威腫瘤專家,請他們繪出一幅「人體癌症地圖」,並送上詳細的防癌指導。
  • 三維人體地圖走近公眾健康生活
    如果有人告訴你,現在只需要打開瀏覽器,輸入你想找的部位名稱即可,就像在電子地圖上搜索某個地點那樣簡單,你是否會覺得不可思議呢? 5月17日,美國健康在線網絡和通用電氣健康創想網站共同發布了名為「人體地圖」的人體三維解剖圖譜,同時提供了大量的醫療健康信息,使我們離那個「不可思議」的目標越來越近。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禮物是一張中國地圖。據默克爾介紹,那是「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一種說法:霍曼家族以及《康熙皇輿全覽圖》       有一種說法,默克爾贈送的地圖,可能是由18世紀德國著名地理學家霍曼及其家族成員哈斯「接力」繪製並保留下來的,內容是康熙初年的漢地十五省。
  • 美專家繪「身體健康地圖」女性應關注14個部位
    請看看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長期研究,總結出與女性健康至關重要的14個部位,繪製出了一份需要特別保護的「身體健康地圖」。1.頭髮女性如果一年染髮的次數超過12次,那麼她患淋巴瘤的概率比從來不染髮的女性高26%。
  • 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
    看看日軍繪製的中國地圖,一目了然,令人可怕的詳細。 在數十年內日本為戰爭做了很多準備,甚至派出了大量的間諜和專家進入中國,繪製了中國詳細的地圖。 張作霖控制東北的時候就經常發現日本間諜的活動,在一次剿匪行動之中,張作霖就意外抓捕了一名日本派來繪製中國地圖的日本間諜,從這位日本間諜的文件中,張作霖找到了比中國人繪製的更為完善的中國地圖
  • 繪製癌症轉移圖譜,癌晚期的轉移與什麼相關?
    繪製癌症轉移圖譜,癌晚期的轉移與什麼相關?我們的身體由超過一億(100,000,000)個細胞組成,而癌症則始於一個細胞或一小組細胞的變化。癌細胞從出現到擴增,再到轉移,它們為了獲得生存空間爭奪養分,選擇了許多生命體無法實現的演化策略。其中,癌症轉移(metastasis)是各種癌症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 外媒:「谷歌地圖」將可觀察人體內部器官和骨骼
    參考消息網4月16日報導 外媒稱,谷歌進軍醫療領域並不是新聞,但如今我們已經可以通過人體「谷歌地圖」瀏覽人體內部,這絕對是最新的好消息。據西班牙《阿貝賽報》4月15日報導,這項新技術可以用於對癌症進行初步診斷,為血糖儀提供更多數據等用途,進而給人類的生活提供諸多便利。如今人體瀏覽器已經不再是谷歌公司獨自開展的項目,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正在研發觀察人體的新方法——通過人體「谷歌地圖」觀察人體內部器官和骨骼。
  • 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原標題:這個部位竟然細菌最多!來看看人體細菌地圖   細菌能致病,很多人都有耳聞,而我們身體表面其實就覆蓋著一層細菌,都是什麼菌,會致病嗎?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導,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繪製出了潛伏在人體皮膚表面的真菌種類分布圖。原來,腳後跟的真菌構成最為多樣化,胸部和腹部所擁有的真菌種類最少,而馬拉色菌在身體上最多。
  • 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
    原標題:歐洲"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 提高宇宙地圖"解析度"「蓋亞」衛星繪製十億星圖。(圖片來源:ESA)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據美國《每日科學》報導,近日歐洲航天局「蓋亞」衛星繪製出十億星圖。如上圖所示,該十億星圖為一份高空間解析度的太空地圖,基於歐洲航天局發射的「蓋亞」衛星的觀測數據繪製。每個單位區域的光源數量不同,體現在地圖上的灰度也不同。最淺的區域對應的光源數量為500000每平方度(參考近地圖中心的半人馬座)。
  • 古代地圖是怎麼繪製的,能保證不走錯嗎?網友:古人比衛星厲害!
    繪製地圖是一件繁複往作的苦差事,不僅要將區域內的所有山川河流地貌都考慮進去,還要保證繪製的準確性。現代繪圖方法基本依靠於人造衛星等高科技的協助,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然而大家是否也同樣好奇: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呢?準確性能保障麼,古人按照這份地圖出遠門會不會走錯路?
  • 專家: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易得病 尤其是癌症
    北京安定醫院的專家指出,長期處於精神壓抑的人最容易得各種疾病,尤其是癌症。來自醫院的眾多資深專家和心理衛生工作者都將來到現場為患者服務,免費諮詢和發放有關心理疾病的各種科普資料。與此同時由衛生部、科技部主辦、西安楊森公司協辦的「知名專家進社區」精神心理社區活動也在北京正式啟動,為普通人提供貼心的心理健康服務。
  • 40年堅守,繪製中國人體質「地圖」的「鄉野教授」|人物
    下村寨、爬高山、入森林、越河流,為各族群進行體質調查,繪製中國人的體質地圖,這是潛心民族體質人類學研究的鄭連斌保持多年的工作常態。近四十年執著堅守,櫛風沐雨風餐露宿,他帶領團隊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建立起中國各民族體質人類學的完備資料庫。鄭連斌在雲南西雙版納調查八甲人體質情況。八甲人人口僅一千多,2012年劃屬傣族。
  • 網帖稱腫瘤跟星座有關 專家:存在「癌症性格」
    網帖竟稱腫瘤發生跟星座有關 專家:無科學依據,但確實存在「癌症性格」楚天都市報訊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晗通訊員張智「摩羯座的人最容易患癌症,其次是雙子座、金牛座、獅子座……」近日,網傳一則醫學調查稱,一些星座中的某些特質容易「觸發」癌症。
  • 專家稱確實存在癌症性格
    核心提示:「摩羯座的人最容易患癌症,其次是雙子座、金牛座、獅子座……」近日,網傳一則醫學調查稱,一些星座中的某些特質容易「觸發」癌症。江城腫瘤專家認為,通過星座來研究腫瘤並不科學,但某些存在「癌症性格」的人確實更易患癌。
  • 科學家繪製最大宇宙三維地圖,涵蓋200多萬個星系!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科學家經過為期5年的深入勘測探索,最新發布了「迄今宇宙最大的三維地圖」,涵蓋了200多萬個星系,跨越宇宙110億年歷史。這張宇宙地圖是持續進行的「斯隆數字天空調查(SDSS)」項目的研究成果,這是一項旨在繪製可觀測宇宙膨脹區域的國際任務,有望解決一些宇宙難題。通過這次最新的任務更新,該項目已繪製出200多萬個星系,從銀河系一直延伸至110億光年之外的古老天體。這張詳細的宇宙地圖將幫助天文學家拼湊出叫做「間隙期」的一段宇宙黑暗膨脹時期。
  • 男子繪製抗日阻擊戰示意圖
    2004年的一天晚上,他翻看沁陽市地圖時突發奇想——何不繪製一張常平阻擊戰示意圖!有了它,人們就可以直觀地理解這場戰鬥了。 李建國拿來鉛筆,以沁陽市地圖為底本,一筆一筆地在地圖上繪製,可畫著畫著就再也畫不下去了——掌握的史料不足。 李建國不得不再次翻閱歷史檔案。
  • 2月4日世界癌症日:揭秘中國癌症分布地圖
    年報顯示,每年新發腫瘤病例約為312萬例,平均每天8550人,全國每分鐘有6人被診斷為癌症。惡性腫瘤發病率全國35歲至39歲年齡段為87.07/10萬,40歲至44歲年齡段幾乎翻番,達到154.53/10萬;50歲以上人群發病佔全部發病的80%以上,60歲以上癌症發病率超過1%,80歲達到高峰。全國腫瘤死亡率為180.54/10萬,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達270萬例。
  • 20餘位老人歷時四年繪製出德州歷史文化地域勝跡圖
    近日,一幅由民間組織「運河文化研究會」繪製的德州歷史文化地域勝跡圖完工。該圖寬62釐米,長86釐米,共標註明、清時期勝跡遺址約130餘處,共有王璇、王憲貞、吳鵬、田西婁等20餘人參與該圖繪製,繪圖歷時四年。「運河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純粹自發的民間組織。
  • 72歲「鄉野教授」畢生繪製中華民族「體質地圖」
    他就是鄭連斌,天津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我國頂尖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專家。有人這樣評價他的工作——「從來沒有中國人的體質數據能夠被這樣全面地記錄下來。在鄭連斌和他團隊的堅守下,中國最大的民族體質人類學資料庫得以建成,一幅詳盡的『民族體質地圖』得以呈現在世人面前。」他這樣說他堅守的意義——「很多發達國家,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完成了對自己民族的體質研究。
  • 人體細胞如何分工 這張圖譜帶來新的認識
    科學家首次從單細胞水平上全面分析了胚胎和成年時期的人體細胞種類,定義了許多之前未知的細胞種類。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郭國驥團隊公布繪製成功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發表在國際期刊《自然》上的這項研究,首次從單細胞水平上全面分析了胚胎和成年時期的人體細胞種類,系統性地繪製了涵蓋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建立了70多萬個單細胞的轉錄組資料庫,鑑定了人體100多種細胞大類和800多種細胞亞類,研究團隊還搭建了人類細胞藍圖網站。迄今為止,全球還有哪些關於人類細胞圖譜的研究計劃?人類細胞圖譜與人類基因組圖譜有關嗎?繪製人類細胞圖譜面臨哪些挑戰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