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20餘位老人歷時四年繪製出德州歷史文化地域勝跡圖

2021-01-09 他就是個笑話

近日,一幅由民間組織「運河文化研究會」繪製的德州歷史文化地域勝跡圖完工。該圖寬62釐米,長86釐米,共標註明、清時期勝跡遺址約130餘處,共有王璇、王憲貞、吳鵬、田西婁等20餘人參與該圖繪製,繪圖歷時四年。

「運河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純粹自發的民間組織。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小的也有50歲以上了。多年來,他們編撰專著十幾部,寫出的有關地域文化的文章不計其數。

「聽老一輩的人說,德州曾經有很多勝跡,如今都已經無人知曉了。」研究會一次活動中,有位成員這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卻被大家記在了心裡。2016年,他們決定要設計繪製一張德州歷史文化地域 勝跡圖,把家鄉那些已經消失了的名勝古蹟,在地圖上標記出來,研究會的成員們為此迅速進入了激烈的討論之中。

「南門西的廟叫雙興庵,是民國時期第二鎮平安水會遺址。」「那個廟應是西公廨,供神是聖母娘娘——這是我的記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為這張特殊的地圖貢獻著自己所知道的信息。為解決一個難題,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他們有的說「這件事是我聽父輩所講」,有的拿來了照片,有的搬來志書資料。但記憶總有偏差,志書也有疏漏,有時候遇到有爭議的事情誰也說服不了誰,有人提議乾脆到實地考察測量,回來再充分論證。

於是,他們不顧年邁,頂著寒風或冒著烈日,奔波忙碌著。他們就是以這種親歷、親見、親聞的「三親」精神,鍥而不捨地對待家鄉歷史的研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張圖就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誕生了。為保證質量,他們專門到德州地圖辦聽取專家的意見。幾經修改,地圖得到了專家的認可。這張地圖非同於現實中使用的地圖,它具有很深的歷史內涵,是了解家鄉文化、熱愛家鄉歷史不可多得的一份「入門地圖」。

深挖城市的歷史文化,是愛上它最好的方式,而「運河文化研究會」的老人們就很好地繼承了這種精神。老人們紛紛表示,雖然這張《德州歷史文化地域勝跡圖》是他們不辭辛苦繪製而成的,但是在他們看來,這張圖不可能盡善盡美,他們所做的其他挖掘、討論等工作,也將繼續改進。他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加入到這個組織中來,共同為德州地域文化事業貢獻力量,創造出更多的成績。

相關焦點

  • 歷時4 年,統計130 餘處明清勝跡遺址
    20 位老人繪出德州明清勝跡圖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趙祜昊 通訊員王璇攝影報導近日,一幅由民間組織「德州市運河文化研究會」繪製的德州勝跡圖完工。該圖寬62釐米,長86釐米,共標註明、清時期勝跡遺址130餘處,共有王憲貞、吳鵬、田西婁等20餘人參與該圖繪製,繪圖歷時四年。「德州市運河文化研究會」成立於2007年,是一個純粹自發的民間組織。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年齡最小的也有50歲以上了。多年來,他們編撰專著十幾部,寫出的有關地域文化的文章不計其數。「聽老一輩的人說,德州曾經有很多勝跡,如今都已經無人知曉了。」
  • 73歲老人歷時十年幾經刪改 自編成都話拼音方案
    在他看來,普通話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標準統一,便於地域之間交流高效;但方言同樣值得傳承。「方言是一座城市成百上千年歷史文化的濃縮,每一個方言詞彙都是一個人文密碼,背後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如果成都話衰落了,那話中豐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怎麼辦?
  • 為何在古代中外方文明當中,都會在墓室裡繪製星象圖?
    在發掘出來的古墓當中,其墓室繪製星圖的比重是非常的高的。我們順著中國歷史往下走一遍,然後順帶的提一下其他文明的墓室星象圖。蚌塑龍虎墓1987年出土的公元前4500年位於濮陽西水坡45號墓的濮陽蚌塑天文圖相傳是中國最早的星象圖,這個墓室蚌塑龍虎,墓主居中,東方有龍,西方有虎,有人猜測是伏羲來著。
  • 繪製出人類基因「突變」圖
    據新華社11月23日專電 一個國際科學家研究小組22日宣布,他們繪製出基因複製過程中出現不同突變的拷貝數突變(CNV)圖,補充了先前得到的人類基因圖譜,可望幫助解釋疾病對不同人的影響。 研究結果已刊登在英國《自然》雜誌上。  拷貝數突變  在5年前的「人類基因計劃」中,科學家繪製出組成人類基因圖譜的數十億個核苷酸。
  • 那些繪製中國地圖的西洋人
    該圖的繪製基於法國地圖學家德•安維爾在1734年繪製的中國地圖冊《中華帝國全志》。       而德•安維爾的中國地圖又基於《康熙皇輿全覽圖》。       從15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時期起,歐洲繪製的中國地圖漸漸增多。但在「大航海時代」來臨之前,歐洲人對「中國」僅具模糊認知,反映在地圖上,是還沒有中國的獨立形貌。
  • 洗滌心靈的文化符號
    經過寧波中華文化促進會近4年的醞釀、策劃,聚集社會各界之力,音樂詩畫劇《滌塵之旅》,無疑成為寧波市第七屆市民文化藝術節上的異峰奇葩。   峰迴路轉呈新景   四年前,寧波中華文化促進會主席傅丹,受邀到山東為大學生夏令營做音樂講座,並參加了文化部藝術基金會支持的「禪修茶道」的公益性演出,演奏了琵琶曲《春江花月夜》,反響熱烈。
  • 男子繪製抗日阻擊戰示意圖
    每當清明節、抗戰勝利紀念日,李建國在給學生們宣講這段歷史時,總看到很多茫然的眼神。 李建國說,由於常平阻擊戰地域範圍大、作戰次數多,想再現這次阻擊戰的全貌、理清作戰線路的確十分困難。2004年的一天晚上,他翻看沁陽市地圖時突發奇想——何不繪製一張常平阻擊戰示意圖!有了它,人們就可以直觀地理解這場戰鬥了。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推動城市建設與遺產保護有序協調 大遺址保護叫響全國 西安擁有3100年的城市發展史,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餘年,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為「四大歷史古都」。
  • 古代地圖是怎麼繪製的,能保證不走錯嗎?網友:古人比衛星厲害!
    繪製地圖是一件繁複往作的苦差事,不僅要將區域內的所有山川河流地貌都考慮進去,還要保證繪製的準確性。現代繪圖方法基本依靠於人造衛星等高科技的協助,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然而大家是否也同樣好奇: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呢?準確性能保障麼,古人按照這份地圖出遠門會不會走錯路?
  • 汽車電路圖的繪製與識讀方法
    汽車電路圖的繪製要領1.電路原理圖的繪製方法(1)元器件的表示方法 電路圖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元器件採用國家標準所規定的圖形符號來表示。繪圖時國家標準中規定的圖形符號均可選用。有些元器件沒有國家標準對應的圖形符號,可根據標準中給出的規則,使用一般符號、基本符號來派生所需要的新符號。對於不常用的符號,應增加文字注釋,以便於理解。
  • 淄博市地域文學創作座談會舉行 對故鄉的深情是他們的創作源泉
    1月13日,淄博市地域文學創作座談會在淄博市新華書店舉行,與會作家結合各自文學創作實際,圍繞「地域文學創作」這一主題暢所欲言、廣泛交流。  劉培國:  代言地域文化是我躲不過去的責任  「挖掘和再現博山傳統文化成了我給自己安排的作業。我喜歡博山人把我稱作博山文化代言人,我覺得這是我躲不過去的責任。博山人的每一次成功,就是我的成功。博山人的每一次失落,就是我的失落,我的內心深處存在著一個來自歷史和當下的莊嚴囑託。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 -唐山廣電網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推動城市建設與遺產保護有序協調 大遺址保護叫響全國西安擁有3100年的城市發展史,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餘年,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為「四大歷史古都」。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耀眼的歷史遺存,使西安贏得了「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如何呵護和利用好這些海量、獨一無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
  • 田林定安古鎮——歷史風水玄機,揭開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文化
    文/文定耿 圖/文揚州中華文化源頭乃《易經》,《易經》講究陰陽平衡、物極必反,任何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會向相反方向發展;有其燦爛輝煌的鼎盛時期,必有其落後衰弱的沒落年代;上至國家,下至個人;無不遵此自然之道!
  • 79歲老人自製千年年份表
    今年79歲的申民風老人,是吉林省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他用5年籌備製作一張公曆和農曆(黃曆)換算的圓形千年年份表。如今,千年年份表已經手工完成,只缺一個電腦高手,用電腦幫他準確無誤地繪出。記者來到了位于榮光路與東盛大街交會處申民風老人的家中。申民風有一個小書屋,屋內堆滿歷史書籍和有關家譜的資料。
  • 重溫經典九章,品味湖湘文化精髓
    屈賈傳統、憂樂情懷;經世致用、湖南血性;桃花源裡、橘子洲頭……     往哲先賢們的歷史步履散落在這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成就了湖湘千百年來不朽的文化傳奇。這些經典篇章,或記江山勝跡,或抒高古情懷,或多哲學思辯,開創、培育或滋潤著博大精深的湖湘精神,有助於文脈流轉,有助於思想傳承,其文化內涵超邁六合,橫絕古今,散發著亙古不變的光輝。     從今天起,我們將陸續推出《湖南九章》專題報導,踵武前賢,探訪勝地,揭開塵封的歷史印記,重溫經典,品味湖湘文化精髓。
  • 中國頂尖德州撲克選手郭東 加盟騰訊棋牌文化大使團
    華人頂尖德州撲克選手郭東亮相發布會,並且正式加盟騰訊棋牌文化大使團,共同推進棋牌文化普及和推廣。在撲克界郭東這個名字並不陌生。郭東是地道的北京人,二十年前曾旅居加拿大一段時間,從那時開始接觸撲克,已有二十多年的牌齡。郭東參加過多個國內外線上、線下撲克賽事,進過Final table,拿過冠軍,取得了很多不俗的成績。
  • 甘肅省最大文化主題公園金城公園落戶西固(圖)
    李息將軍雕像  每日甘肅網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記者 滕效宏 文/圖)古色古香的亭臺樓閣,氣宇軒昂的宮殿城樓,秀麗怡人的湖光水色,蔥蘢葳蕤的花草樹木……10月1日,我省佔地面積最大的文化主題公園蘭州金城公園開園
  • 王培利:明清時期天津地域型政區研究
    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小農經濟是主要的經濟形式,國家為了統治的需要,實行「重農輕商」的政策,工商業主要集中於城鎮,「城鄉合治」的地域型政區成為國家控制城鎮的有效的行政區劃方式。中國封建社會時期只有城鎮沒有城市,「20世紀初期開始將市作為行政建制而設立」,城鎮被完全納入到「城鄉合治」網絡之中。地域型政區中的城鎮,沒有行政區劃上的獨立性,地位不突出。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_文化_中國西藏網
    光明日報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推動城市建設與遺產保護有序協調 大遺址保護叫響全國  西安擁有3100年的城市發展史,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100餘年,與開羅、雅典、羅馬並稱為「四大歷史古都」。悠久深厚的歷史文化和豐富耀眼的歷史遺存,使西安贏得了「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
  • 巴黎夢見德州,從男主角去世談起
    以電影,搖滾樂為代表的美國流行文化席捲了戰後德國,在被戰火燎原的文化荒地上肆意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成長起來的導演們,面對著祖國分裂帶來的文化身份空白,自然而然將目光轉向了瀰漫在周身的美國文化,試圖在兩者之中尋找到自身的立足之處,這種伴隨著自身身份認知的迷惘以不同的形式表現於德國新電影運動的作品之中。比如赫爾佐格的《史楚錫流浪記》就講述了這樣一個異鄉人美國夢破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