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開篇語
人生在世,苦樂參半,每個人在嘗盡了生活的苦難之後,都會羨慕那些有福之人,更想成為有福之人,只是「福氣」這個東西不是隨便可以獲得的。福氣看似簡單,實則富有深意,用語言無法表達透徹。
在塵世中,每個人身上的福氣不是憑空而產生的,不少人年輕的時候看起來春風得意,到了晚年時卻過得窮困潦倒,這些人就是典型的福報很多,卻因為自己任性將福報滿滿地揮霍一空,正如佛說:福薄命苦之人,身上常有四個表現,惡念不除,幸福無緣。
02貪念太多
佛家認為,人生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卻太多,這就是貪念。貪念一起,則心無寧日。所以佛門中人常教導我們:「一念貪心起,百萬障門開。」
古語亦云:「人心不足蛇吞象!」在這個汙濁世界,最難滿足的便是人心。大千世界,慾壑難填,人人都有私心和貪念,但是人的貪念要有個度,貪心過重的人,往往都是無福之人。
人活一世,越是貪得無厭,什麼都想得到的人,反而失去的越多。檔你追求物慾的滿足時,福報就會被慢慢消耗,隨之而來的便是內心貪念的果報,你越是不滿足,就越會痛苦,福報也就會越來越少。
這塵世中,有些東西也許看似不公,為何有些人明明沒你努力,卻過得比你好?但你若是細想下去,其實一切都是公平的。因為他在透支上輩子積攢的福德。
即使我們擁有了全世界,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就算可以點上一百道菜,也只能撐薄一個胃;就算擁有上千雙鞋,腳上也只能踏一雙。人活著,一定要懂得知足,凡事適可而止,常樂心寬。這個世界上最新幸福的人,是知足常樂的人;貪得無厭的人,註定傷人傷己,因果相隨。
03沾染惡習
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會養成各種各樣的習慣,但對於自身的這些習慣,有沒有仔細思想過,有沒有明心見性的反問自己,這些習慣是正能量的嗎?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不好的習慣將會伴隨著自己的一生,更會影響自己的一生。因為不良的習慣,就會讓自己有不良的行為產生,如果不制止自己身上的這些惡行,最後感召來的只有惡果或是災禍。
正如塵世中有的人沾染上了貪圖享樂的毛病,還有的人沾染上賭博的惡習,諸如此類,這些最終都會令人悔不當初。沾染惡習的人,家裡的好不容易積攢的好運、辛苦修來的福報,都會被其敗得精光,最終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04不孝父母
孝順是一個人善良的本質體現,父母是生我們,養我們的人,也是世界上唯一原因給予我們無私的愛之人,無論父母是否為我們帶來了富裕的生活、給予了我們想要的一切,我們都應該此生感恩二老。
感恩父母含辛茹苦、一把屎一把尿地將我們拉扯大,感恩父母耐心的養育教導之恩。孝順是我國傳統的美德,更是佛家的百善之首,一個不孝順父母的人,自己身上的福報也會越來越少,他的結局往往也都不會很好,甚至會很悽慘。
「孝順」,顧名思義,就是孝順的人才會一生順利,家庭就是一顆樹,父母就是樹的根,樹枝樹葉就是子孫後代,我們只有把樹根養好了,才能枝繁葉茂。父母就是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父母便是再世佛,求福何須去靈山!
05損人利已
人生在世,才華和德行皆都非常重要,但起決定作用的還數德行。一個人若是沒有德行,所作所為經常損人利己,福報就會慢慢減少。每個人都想守護自己的利益,這無可厚非,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不擇手段地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個人若是不惜犧牲別人的利益,來做損人利己的事情,佔小便宜、搬弄是非,甚至做違法犯罪的事情,那麼及時得到了一時的利益,最終往往也會加倍還回。人要懂得自律,堅持原則,守住道德底線,才能守住自己的福報。
06結語
人活一世,身存正氣,福氣自來;心氣邪念,禍事將至!福氣的好壞在於自身品性的好壞,所以佛家常說:「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人生的好與壞,順與不順,其實全由自己決定,所以要想餘生福氣滿滿,那麼便要從自己開始,從現在開始,起善心、行善事、做善事,種善因,修福培福,惜福惜緣,餘生方能幸福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