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讀:數字經濟時代,新技術與新模式不斷湧現,未來會怎麼發展呢?本文作者對數字經濟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並以生鮮電商為切入口,對數字經濟下的企業發展提出了自己的一點思考,與你分享。
天道循環,這世間唯一不變的,正是變化。
隨著新技術的應用逐漸成熟,大家聽到了很多新的名詞,雲計算、大數據、AR、VR、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所有的行業都會受到數位化的衝擊,區別只在於影響程度和時間。
面對這些不可逆的挑戰,是涅槃重生還是被時代浪潮吞沒,這些問題促使了我們企業對自身長遠發展的思考。
01 數字經濟下的新態勢1. 產業跨界融合跨界業務在產業界早已不是新鮮事,從碧桂園機器人、恆大新能源車、再到網易養豬、小米社區…,各行頭部企業都紛紛推出多元化業務,尋求新引擎。
打開手機,找到你最常用的5款APP,微信、微博、拼多多、美團和天貓,必居其一。其中,微信、拼多多、美團隸屬騰訊系,而天貓、微博為阿里系。從高德、B站到喜茶,從《金剛川》到永輝、萬達,從蔚來、小鵬到鏈家,生活中為之停駐的品牌,無不被騰訊和阿里鎖定。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注意力,永不可再生的最寶貴資源,被一步步納入了AT的荷包。
如今,阿里和騰訊已各自坐擁超過10萬億元市值的生態圈。我們都生活在一個被阿里和騰訊合圍的世界。
網際網路公司養豬,房地產商造車,做手機的幹起了房地產生意,這些企業不斷打破邊界觸達其他的領域,究其原因,就在於不能以一家純網際網路公司、地產商、手機製造商的視角看待它們,它們的運作模式已經遠遠超出了傳統某一類公司的範疇。
2. 平臺高度壟斷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平臺經濟的崛起已成應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新的經濟形態。一批快速崛起的網際網路平臺在大幅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同時,也在一些領域獲得」一家獨大」的市場地位,超級平臺崛起過程中,壟斷逐漸成為常態。
借著網際網路的強勁勢頭和私家車主的力量,滴滴撼動了全中國的計程車行業,成為中國科技行業的的超級獨角獸公司、全球第一大出行平臺,目前,滴滴出行宣布10月國內月活用戶突破4億,且在持續增長中。
螞蟻金服是中國最大的數字支付服務商,主要產品支付寶APP已經成為中國數字支付的代表。2019年全年收入1206.1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40.71%,涵蓋數字支付營收、提供數字金融科技平臺、創新業務等業務。
行業壟斷走向平臺壟斷,小區域壟斷走向大區域壟斷趨勢,歷史大潮推著每個人、企業、政府都在前進。
3. 品牌格局被顛覆傳統的品牌競爭格局被打破,新產品、新品類、新勢力不斷湧現,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果,企業也分80後90後,那麼現在主導世界的,是哪一代企業呢?放眼全球,引領潮流的總是那些年輕的企業,其野心和賺錢能力地球人都知道。
近日,全球最大的財經資訊公司彭博社對全球所有的上市公司資產進行了排名,並公布了全球十大市值公司。這其中,有3家」95後」企業——谷歌、騰訊和阿里,有1家」00後」企業——Facebook。新生代企業能佔到全球榜單的半壁江山,其力量不可小覷,傳統的品牌受到挑戰,品牌格局已經被打破。
(1)產品的進化
從2016年至今,直播與電商發生了驚人的化學反應。這時期社交平臺日益多元化,隨著消費者習慣的演變,意味著新一代消費者出現和新一輪的營銷革命開始了,網紅日益職業化出現了李佳琦、薇婭等一批專業的原創內容生產者。
薇婭3個月帶貨58億,堪比一家上市公司,在淘寶直播雙十一預售日當晚,與李佳琦兩人累計帶貨GMV達到了80億。KOL直播為傳統品牌與供應鏈企業打造營銷新模式,進一步驅動了商業生態的升級,將銷售環節朝著不同的方向延伸,此時決定某些產品歸途的是KOL,而不再是企業。
(2)廣告的進化
廣告在進化,更多的在於利用內容營銷製造爆點。
7月末,拼多多推出了」特斯拉中國-Model3萬人團」活動,價格僅為251800元,相比官方指導價便宜了4萬元,即便是除去新能源補貼,也達到了2萬元左右的優惠。
拼多多和特斯拉聯繫在了一起,這種下裡巴人和陽春白雪的奇妙組合,顯然給拼多多帶來了不少的品牌聲量。但隨後特斯拉通過官方平臺發表聲明,表示與拼多多方面沒有任何合作。但拼多多後續回應稱,已經與商家核實,車子是全新特斯拉,補貼也是真的。
整個事件中,拼多多確實沒有和特斯拉官方有任何合作,和他合作的是特斯拉的一個線下經營店。讓特斯拉難受的是,這通操作下來,線下經營店並沒有違反總部對市場定價的任何紅線。
所以這種」碰瓷」式的鬼才營銷,相當於拼多多隻花了20萬就做了一個重新定位拼多多高端品牌的廣告,而對於消費者而言,又確實產生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和傳統的廣告投放方式相比,網際網路平臺的廣告完全是另一個態勢。
(3)創始人的進化
企業的創始人的個人標籤變得越來越重要,當前的新興品牌絕大部分都和個人IP、人設掛鈎。
科技企業家埃隆·馬斯克(ElonMusk)的個人財富突飛猛進,現已超越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成為世界第二富豪,他被稱為賈伯斯之後最牛逼的創業者,有」矽谷鋼鐵俠」的美稱。
也是一位」活著的最狂野的人」,一個既把目光放在把人類送上火星上,又要徹底改變我們的能源經濟的企業家,造火箭、電動汽車,搞無人駕駛汽車、造宇宙飛船,搞火星移民計劃……每次這些偉大的夢想一說出來,無不讓人覺得馬斯克是說天書、講大話,但最後他居然都認真做出來了……
誰能不被他打動呢?所以創始人的進化已經完全不一樣,和傳統企業更是天壤之別。
4. 消費者變」懶」(1)不做飯的吃貨
90、00後成為消費的主力,逐步呈現出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是越來越宅,第二是越來越懶。都叫自己是happyeat,但是都不會做飯,也不想做飯,所以最好的辦法是叫外賣。在家裡待著,打打遊戲、看看視頻,順便把外賣就叫了,生活方式都改變了。
近年有兩件事情讓人大跌眼鏡:第一件事情就是說微信支付打敗了支付寶,為什麼微信支付用一到兩年時間就能夠把它翻牌翻過來呢?就是人們很懶惰。因為你大部分時間都在微信裡面,你要用支付寶,你要多戳一下,換到另外一個界面。就這麼一步,多戳一下,你都懶得不想做了。
另外,美團做外賣才做了六年。如今,美團至少可以日過5000萬單,最新估值就達到了1.69萬億港元,號稱中國排名第三的網際網路企業,還不是因為越來越」懶」的行情?
(2)不去菜市場的大媽
大媽直呼:外行才去菜市場!
距離2021年只剩最後一個月了,網際網路巨頭一點都沒閒著,一個個的都在緊盯著咱老百姓(打工人)的」菜籃子」。
為什麼?生鮮、買菜,是每家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元素。而生鮮電商由於其產品非標、時效性高、客單價較低等特質,突破難度非常大,是」電商領域最後一塊難啃的骨頭」。這個市場很大,足有萬億規模,引得各大巨頭垂涎。
一家起源於湖南長沙的社區團購平臺興盛優選,為線下零售又開闢了個新通道,目前已經輻射全國13個省、6000多個地級縣市和3萬多個鄉鎮,在雙十一中經受住單日訂單量1200萬的考驗,次日達的承諾不受影響,不少北京、上海的孩子給家裡的父母下單,區別於淘寶,有新鮮的果蔬、雞鴨魚肉海鮮、百貨的採購,並且第二天迅速送到父母手中。
這種便利,在下沉市場中說,暫時沒有哪種供應鏈可以替代興盛優選。甚至連上(打)班(工)族(人)有時候跟同事的問候都是——今天在興盛優選淘了啥好產品?像極了出門買菜的大媽。
特別是今年疫情原因,加劇了這一模式的快速發展,一時間,美團、滴滴、拼多多、京東…大小網際網路巨頭親自下場廝殺,上演全明星版本社區團購大亂鬥。不止網際網路大佬們滿血參戰,資本也跟著瘋狂。短短數月,已經有近百億資金進來分食這個萬億市場。
社區團購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現在團購的混戰只是暫時,同時這個市場也是剩者為王的市場。
5. 算法決定一切(1)算法=上癮
整個網際網路圈,特別是做投資的,對一個產品價值的認定在於用戶花費在產品上的時間。這個」時間」分兩個維度,一是打開的頻次;二是用戶留存的時間。兩個維度疊加之後的效果是呈指數級增長的。
拿抖音舉例,這個短視頻產品就像一個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了就是無窮無盡的人性釋放.這是無法控制的,因為每一個用戶的操作,就決定了算法的定向,刷抖音成了大部分年輕人的生活常態。
(2)算法=顛覆
蔚來汽車、理想、小鵬汽車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的」三駕馬車」。
「三駕馬車」雖然還在虧錢,但這並不影響他們上市。進一步融資,擴大市場,市值過千億,這些動作看起來都不是虧錢狀態下能做到的事,它們能上市的原因在於行業背後的潛力和估值。源自於未來信息系統的交互平臺信息交互平臺,除了賣車,內在的系統才是核心,算法再一次主導了顛覆。
(3)算法=壟斷
隨著海量數據的積累,計算能力的大幅提升,模型和算法的突破,網際網路和各行各業紛紛進行深度融合,越來越多的商業決策將由智能算法自動完成。
經濟環境瞬息萬變、新競爭對手和顛覆性創新層出不窮,如果企業不做壟斷,從面對的大量數據中獲得洞察,這些都要求更快速地洞悉當下的形勢、挖掘前所未知的機遇,以提高運營效率,加快盈利增長。
02 鑑析:被爭搶的生鮮市場1. 生鮮市場大藍海生鮮的江湖從不寂寞,不斷試錯的大賣場、不怕燒錢的生鮮電商、異軍突起的社區生鮮店、虎視眈眈的團購平臺……
2020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於生鮮到家的需求急速增長,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會有顯著的提升,預計到2023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超10000億元。
我國今年共成立1.2萬家生鮮電商相關企業,較去年同比增長21.2%。其中,二季度新增近6600家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2.3%。今日頭條的」今日買菜」;美團的」美團優選」和」美團買菜」;滴滴打車也進行了跨界操作,成立」橙心優選」,CEO程維還表示對橙心的投入不設上限;拼多多推出」多多買菜」;阿里做了近3年的盒馬鮮生;騰訊也沒閒著,投資了大部分的社區團購平臺。
如今到底什麼樣的經營模式才是最優解?到底誰會是笑到最後的王者?群雄並起,再戰江湖,這個不一樣的2020年,生鮮行業同樣存在著機會與挑戰。
一家企業想獲得超常規的進步,就必須有一種不破不立的思維,舊的制度和體系不去打破,就不可能引進新的思維和新的方式,企業的超常規發展與顛覆性思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敢於打破方能贏得機遇。
切忌原地踏步,如今變化是發展的主流,順應時代和市場的發展,抓住機遇,接受變化,擁抱變化,學習變化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2. 即刻行動要做細分市場的No.1,現在很多創業者在經營一個小公司,做任何公司可能巨頭都在做了,怎樣在競爭充分和劇烈的市場迅速做大?
首先你要聚焦一個特別細分的市場。做一個品類的開創者非常重要,」剩」者為王。所有行業的No.1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往往是這個品類的先行者,甚至是開創者。
網際網路時代,先行者的優勢非常巨大,因為傳播成本比較低。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瞄準一個品類先動手去做,要比什麼都重要。而且一定要做差異化內容,突破傳統的思維和方法,做其他人想不到做不了的事情。
3. 佔領心智精準定位,品牌人格化。百年老品牌能經久不衰,就是因為它們深植在消費者的腦海裡,牢牢佔領了消費者的心智讓品牌先行。
三隻松鼠的IP讓消費者第一時間就能聯想起堅果,迅速佔領消費者的心智。阿里巴巴的願景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三隻松鼠願景是要」讓天下主人爽起來」,萬億級別的市場規模、精準的市場定位和品牌人格化的運營,讓三隻可愛的小松鼠在休閒零食賽道脫穎而出。
4. 以人為本首要的就是明確強化CEO的領頭羊地位,因為CEO佔了整個團隊99%的重要性。將帥無能,累死三軍,一個領導人的思想和決策決定著整個團隊的動向和發展。而且如今的大環境不缺資金、市場和政策,所以資金+市場+政策<團隊<CEO。
講究長板理論,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地方,價值觀擺在能力之前,發揮團隊每個成員的長處,做好定位,做創業團隊最適合做的事。
最後,讓我們一起面向快速變化的世界,使用新的技術、新的商業模式構築和提升競爭力,實現領先,最終取得成功。
作者:Advance超級孵化器,微信公眾號:松果財經
本文由 @松果財經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